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四百九十六章 刘备的平衡大法

第四百九十六章 刘备的平衡**

听了董允如此说法,我也明白到这两兄弟虽说是吴懿举荐的,不过也应该是有一定才能,就算不是如蒋琬、董允这类,估计也与庞兴此类人差不多,要说让他总揽大局或许不行,但是具体负责某方面工作的话,大体也差不离了。

想来也是,毕竟吴懿此人,在历史上可是留下了“车骑高劲,惟其泛爱,以弱制强,不陷危坠。”的评价,这评语中的“高劲”可不简单,是指品德高尚,性情刚直,超出凡俗。

所以估计就算吴懿举荐自己的亲族,也不会真的推荐一些不可雕的“朽木”和不可涂的“粪土之墙”,怎么说也会是能用之人。

而有诸葛老大亲自过目的话,我就更放心了,起码也不会是什么跋扈的世家子弟,到时候就真的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但是要劳动诸葛老大的大驾,我也有点想明白了,历史上的蜀汉,以诸葛老大为首的荆州派联合以关张赵为首的元老派,拉拢东州派,压制益州派。

后来荆州剧变,关羽和张飞先后去世,糜芳投敌,糜竺黯然,元老派可谓青黄不接,大受打击,再无力支援荆州派,反而要诸葛老大设法保全。

事出无奈,蜀汉政权只能将荆州派和元老派组成的双头马车,换成由荆州派和东州派来拉了,所以才有了东州派大佬李严出场,与诸葛老大一起成为刘备的托孤之臣,由此蜀汉政权由荆州派和东州派把持,继续压制着益州派。

而益州派本地豪强自刘备入蜀以来,就一直遭受到压制,这基本成为了蜀汉的基本国策,因为由刘焉、刘璋到刘备,莫不是外来之人,刘焉和刘备都是带着一套领导班子进蜀统治益州的。

如此一来,定然是分薄了本地益州派的利益和权力,刘焉、刘璋的时候还好点,东州派和益州派勉强可以共存,虽然自是以东州派为主。

到了刘备入主益州之后,其本身就有一大班人要安置,加上当时掌握实权的东州派不能轻动,所以最后只能将刀子动到益州派身上了。

本来的话,刘备玩这套是驾轻就熟的,其一直带着自己的一套班子四处奔波,徐州如此、荆州如此,手下的亲信都能与本地人相安无事。

这主要就是刘备的企业文化做得好,他一直宣扬的最终目标一直是兴复汉室,那么刘备的地位最后要么是皇帝,要么就是丞相或是摄政王。

这样的话,其手下最终也会水涨船高,混个列侯基本都没有问题,所以大家都能互相忍让,一起齐心合力助刘备收复汉室江山。

而以我估计,刘备入蜀后虽然将益州本地派系压制得死死的,但是私下应该也会与益州派系的领军人物沟通过这只是一时之策,待他日收复汉室江山之后自会有所补偿,对他们一一酬功的。

所以益州派虽然受到了压制,手上的权力被削减不少,但是由于眼下势力不如人,反抗未必有好果子吃,而将来期望的收益也颇为可观,故此自是服从刘备的统治,在刘备手下乖乖做事了。

而刘备若然不是平服了这些益州派的怒意,也断断不能与曹操争雄于汉中,最终将曹操击退,占有了汉中,得到了通往关中的车票。

得到了汉中,益州派这班人就更是看到了刘备画的大饼实现的希望,自然更没有反抗刘备统治的理由了,可惜曹操也不愧是一代枭雄,就算退出汉中也是将汉中人口迁移了不少。

如此的话,汉中虽然被蜀汉吃到了嘴里,但是也真的是应了杨修那句,成为了“鸡肋”,单凭如此的汉中,是绝不能平衡到荆州派(元老派相对人少,也可以计入此派。)、东州派和益州派三班人的利益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