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五百三十六章 一脉相承的炎汉

第五百三十六章 一脉相承的炎汉

西汉的开国侯含金量如此足,故此后世认为,光武帝刘秀能再兴汉室,固然是他才能超绝(也有人说是位面眷顾),但是也有汉高祖刘邦如此念旧及大度的原因在里面。

要知道刘邦这样封侯,就给了世人一个理解,那就是为汉室拼命的话,只要最后汉室得了天下,就算是中途牺牲的人,其功劳也会惠及家人的。

所以自王莽篡汉之后,天下虽然义军纷起,但是各路义军都纷纷拥立刘姓子弟为领袖,先后有刘秀长兄刘縯领导的南阳郡舂陵军、西汉赵缪王之子刘林和广阳王之子刘接在河北拥立王朗(自称汉成帝之子刘子舆)为帝的赵汉。

就连起义军中实力最强大的绿林军和赤眉军,也是先后拥立了刘姓宗室子弟为帝,绿林军拥立了史称更始帝的刘玄,赤眉军拥立的则是史称建世帝的刘盆子,最为奇葩的是,不论是河北的王朗、绿林的刘玄还是赤眉的刘盆子,他们定的国号都是汉,所以搞笑的一幕就此出现了,三个汉朝争天下。

后世为了区分这几个政权,只能将王朗政权称为赵汉、刘玄政权称为绿林汉、刘盆子政权称为赤眉汉,加上这个时候名义上还是刘玄麾下大司马,正在河北与王朗政权争斗的刘秀,天下谁属,有识之士都认为只在这四个势力之中,所以才智之士都纷纷投效,欲博一个封侯的前程。

而最后的结果也不出这些人的预料,东汉立国之后,刘秀也是大封群臣,除了最著名的“云台二十八将”外,据传封侯者达三百余人。

汉室能够再兴,估计刘邦慷慨念旧的这块金漆招牌在其中起了不少作用,而到了东汉崩溃,先主刘备单凭着汉室宗亲这个招牌,就能有不少谋臣猛将或是土豪投效,大家存的估计也是这种心思。

所以蜀汉建立之后,当时先主刘备为了酬功,将当时蜀汉最大的投资人糜竺封为安汉将军,位在群臣之上,连关羽、张飞、诸葛亮都不及。

虽则糜竺由于自身能力问题,权力并无多少,但是在蜀汉的权位并不低,也算是对他当年依然举家资助刘备事业有了一个最好的回报,而刘备对糜竺也算是仁至义尽的了,就连糜竺弟弟糜芳出卖关羽,导致荆州失守,诸葛亮所设计的《隆中对》里面益州、荆州两边夹攻曹魏以复汉室江山的计划崩溃大半。

就算如此,先主刘备也没有迁怒于糜竺,反而在糜竺向其负荆请罪的时候,温言劝慰他,只是糜竺最终由于惭愧恚恨得病,一年之后就病死了。

而汉高祖刘邦虽则是慷慨念旧,其手下功臣也大多能得善终,但是就韩信、英布、彭越三人的遭遇,就让后人诟病不已,落下一个刻薄之名。

韩信、英布、彭越三人的事情,历史迷雾太多,后世已经说不清了,按理来说,后世有人说是吕后瞒着刘邦处理了他们三人的说法,是不大可能成立的,就算是刘邦没有出手,但是杀死国中大将这种事,若说刘邦毫不知情是怎么都说不通的,起码也是知道刘邦有这个心思的,吕后才会动手。

但若就此说刘邦刻薄,也未免太过,对比刘邦所封的一百四十多名列侯来说,只死了其中数人就断定他刻薄也真的是不太客观。

虽知道刘邦主导或是默认杀死的这些功臣,都是有一定原因的,首先这些都是异姓王,除了韩信算是刘邦属下之外,其余如英布、彭越等,多是本来就自有领地,只是帮助刘邦一起打败项羽而已,应该算是合作者身份,顶多也就只能说是客将而已。

故此汉朝建立之后,这些本来就是桀骜不驯的人,屡有冒犯之语,这也是历来王朝建立之后,武将多被屠戮的原因,本来打天下靠武将,治理天下武将的作用就不明显,但是这些武将往往自恃功高,对已经成为皇帝的老上司不太尊重,在需要威严以统领天下的新时期,自然不受皇帝待机,寻机处理也是常理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