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五百五十四章 “榻上对”和“邺下对”

第五百五十四章 “榻上对”和“邺下对”

也实在是诸葛老大的战略眼光经过历史的验证,确实可以说是当世第一的了,后人拿鲁肃向孙权进言的“榻上对”和沮授向袁绍进言的“邺下对”相比较。

“邺下对”是当年袁绍雄霸北方的时候,沮授劝说袁绍,当今汉室虽然衰落,但是天下思汉之人尚多,袁绍若要争霸天下的话,最好的方法乃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将天子迎接至邺城,以天子的名义号令天下,那样就是平定天下最省力的方法了。

可惜当时袁绍对立哪个儿子为嗣的问题大为头痛,欲将袁谭、袁熙、袁尚三个儿子分管一州,看看各自的能力高低,再决定立谁为嗣。

沮授得知袁绍这个想法,就劝谏袁绍说道:“世称一兔走衢,万人逐之,一人获之,贪者悉止,分定故也。且年均以贤,德均则卜,古之制也。愿上惟先代成败之戒,下思逐兔分定之义。”

这段说话的意思就是说,有一只兔子在大街上奔跑,就会引来许多人追逐,但是当这只兔子被一个人捉住后,所有人就会停止这种追逐行为,各个归去继续干自己的事情,这是由于兔子花落谁家已成定局,再继续追逐也没有好处的缘故。

况且古制早已有了定例,如果各个儿子年龄差不多的话,就以贤德为标准确定嗣子谁属,如果年龄和贤德都差不多的话,就可以用占卜的方式决定哪个儿子作为嗣子,希望袁绍能够吸取过去各种成败事例的教训,以及想一下兔子被人捕获就不会继续引来争夺的道理,尽早确立嗣子人选,不要再想一个儿子分管一州这种引来祸事的主意了。

不过袁绍最后也没有听取沮授的意见,还是将各个儿子命为各州长官,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次子袁熙为幽州刺史,三子袁尚则跟随袁绍身边,管理冀州。

及后袁绍败亡,长子袁谭和三子袁尚果然因为争位而互相共伐,最后被曹操看准时机,一举全部攻灭,袁谭兵败南皮被曹军所杀,袁熙跟随袁尚先投奔乌桓首领蹋顿,不久之后乌桓被曹操领大军攻灭,两兄弟又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

曹操采取“缓而图之”的策略,没有乘胜攻打公孙康,而是班师返回邺城,之后公孙康果然如曹操所料,将袁熙、袁尚两兄弟斩杀,首级进献给曹操。

沮授就由于这次进谏,既惹得袁绍不快,又得罪了袁绍诸子,所以之后其在袁绍集团内的地位渐次不稳,加上田丰、郭图等谋士与其隐隐对抗,袁绍又是一个优势时候容易犯浑,拿不定主意的主公,沮授所献的“邺下对”之策,最后也没有被袁绍采纳,反而是身在许昌的曹操,在荀彧的劝说之下,采取了类似的政策,将汉献帝逢迎到许昌,开始了其“汉相”的政治生涯。

沮授的“邺下对”,还没有得到实施就胎死腹中,而鲁肃对孙权所言的“榻上对”,则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完全失去了可行性。

“榻上对”乃是鲁肃初投孙权,孙权为了表示对鲁肃的看重,与鲁肃单独两人共坐一榻上小酌,顺道询问鲁肃对天下大势的看法。

鲁肃或许是初出茅庐,锋芒毕露,竟然语出惊人,向孙权直接说道,汉室已经失去人心和江山,事实上完蛋了,孙权应该趁此良机,不要仅仅着眼于江东,而是要将整个长江以南的地区拿到手,平定南方之后再与北方群雄争霸天下,也就是短期二分天下,再定天下谁属的规划。

要知道这个时候,心慕汉室的人还是颇多的,不然沮授、荀彧这些谋主也不会提出逢迎汉室以令天下的计策,连袁绍、曹操这些枭雄也不敢冒天下之不韪,贸然称王称帝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