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五百七十一章 还原战术

第五百七十一章 还原战术

也就是说,江户时代的历史研究者推敲出来的“三段射击”战法,这三排火枪兵应该是需要一定的地方一边相互调动的,如此的话,移动力天生不如骑兵的火枪兵,岂不是有点以己之短攻敌之长的感觉。

毕竟历史上所有步兵对抗骑兵的战术,基本上都是稳守阵地,待骑兵冲锋过来再想办法抵消骑兵的冲击并寻机杀伤骑兵的,焉有与骑兵迎头相向的道理?

虽然后来的一些日本学者坚持这个战法的推敲没有错误,并指出西方也有类似的战法,那就是黑骑兵(手枪骑兵)的半回旋战术。

但是黑骑兵的半回旋战术,是建立在手枪骑兵的机动能力优胜于地方的基础上的,据历史记载,黑骑兵的半回旋战术盛行的时代,黑骑兵的对手一般都是结成步兵方阵的敌军。

而这些方阵,一般是由火枪兵和长矛兵组成的,于是传统骑兵的冲锋和骑射战术就失去了优势,骑射不及火枪兵的射程远,冲锋到方阵之前就被长矛兵集中戳刺,死伤实在太大,加上骑兵的组建费用,传统的骑兵基本上被战争淘汰了。

不过骑兵的优越的机动能力始终是一个大优势,所以如何使得骑兵能够在新时代的战场上发挥作用成为了那时候诸多将领的课题。

所以最后才有了手枪骑兵的出现,其实就是用手枪代替了传统骑兵的弓箭,由此黑骑兵的射程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虽然手枪的射程还是不如长柄火枪(骑兵为了保持机动力,起码还是要单手控马的,故此无法装备需要双手操作的长柄火枪,只能退而求其次用手枪。)。

但是加上骑兵的机动能力,已经是足以威胁由火枪兵和长矛兵组成的的步兵方阵了,而且这个时候的黑骑兵,可不是传统骑兵那样单独作战的了,一般都是有己方的步兵方阵配合的,这样的话,黑骑兵就成为了影响一场战斗胜负的决定因素了,于是这个时期的西方各国,都纷纷组建这个兵种。

毕竟这是显而易见的,一场战斗,有黑骑兵的一方基本上都有七八成胜算,没有的一方只能被动防备黑骑兵的攻击,一不小心就被敌方火枪兵接近来个排队枪毙。

不过随着火枪技术的不断进步,到了线列步兵时代,黑骑兵的存在价值已经大不如前,半回旋战术鲜有将领使用,这个时候的黑骑兵,基本上使用两种战术,要么就是射击一轮之后冲锋,利用射击制造冲近敌方的机会,欺负这个时代的步兵近战能力不足,大量杀伤敌军造成混乱。

要么就是在己方步兵配合下从侧翼半回旋射击,制造机会给己方步兵冲近敌方奠定胜局,但是这种战术危险性太高,已经基本绝迹了。

等到了米尼步枪时代前期,由于线膛枪优势,步兵配合侧翼回旋有复苏,但由于太麻烦和危险,用的也不多了。

之后到了米尼步枪后期,后膛单发枪以及斯宾塞连珠枪的出现,让这种战术已经没有效果了,黑骑兵的半回旋战术自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故此后世的一些日本历史研究者,认为所谓的“三段射击”战术,乃是三人一组,一个人是专门的射击手,另外两人负责装填弹药。

也就是,这个战术以三千名火枪兵来计算,其中只有一千名是拿着火枪进行射击的,其余的两千名其实是熟练的弹药装填手。

如此的话,就可以解释织田信长怎么可以用比岛津家和杂贺孙一更短时间,组成规模不弱于这两家的火枪兵了。

这是因为织田信长所训练出来的射击手,本来就只有这两家的三分之一而已,那么据此还原的“三段射击”战术,应该就与江户时代的历史研究者大相迥异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