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五百七十三章 八里桥之战

第五百七十三章 八里桥之战

从织田信长能够用短短数年时间,就训练出远超日本战国时期一般大名家规模的火枪兵来说,织田家的“三段射击”战法,采用的乃是三人一组的战术,比火枪兵分成三排,交替轮流上前射击更为合理可信。

而后世光荣开发的以日本战国时代为背景的《信长的野望》系列游戏里面,到了第十二代《信长的野望——革新》中,对织田家的“三段射击”战法,也是采用了三人一组,一个人是专门的射击手,另外两人负责装填弹药的说法。

正是织田信长开创的这个铁炮战术,再加上当时日本九州的名将立花道雪所创造的铁炮战术——“早合”,已经在日本各势力中传开了。

所谓的“早合”,就是将一次发射剂量的火药和弹丸混和好再放入特制的竹筒或是纸包里面,在对火枪进行弹药装填的时候,直接将竹筒或纸包内的弹丸和火药倒进枪管里,然后再用通条捣实。

如此一来,火枪装填弹药的时间自是大大缩短了,而据史料记载,立花道雪发明此种方法大约十年后,纪伊国杂贺家的火枪兵中,就出现了类似的方法,自此之后,“早合”基本上成为了日本火枪兵的基本战法了。

故此可以推断,织田家的火枪兵,正是拥有了“早合”和“三段射击”两种铁炮战术,才能在“长筱之战”中,连续顶住了武田家的三波进攻,为织田家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说过“长筱之战”的种种,再来说说被称为清朝骑兵之殇的“八里桥之战”这场战役了。

“八里桥之战”发生的背景乃是天津大沽失陷,僧格林沁统率蒙古马队七千、步兵万余名,从天津撤防退至通州、八里桥一带,计划在此阻击英法联军以免京师遭遇兵祸(八里桥距京师只有仅仅8公里的距离了)。

而英法联军攻陷天津之后,咸丰帝急派大学士桂良为钦差大臣到达天津,会同直隶总督恒福向英、法侵略者谈判乞和,不久谈判破裂,英法联军立刻向清朝京师重地挺进(结果造成了“火烧圆明园”的悲剧)。

到了此种境地,就算僧格林沁明知道军队体制和装备都不如英法联军,也只能硬着头皮,孤注一掷迎击英法联军了。

要知道,此时的英法联军,已经经历过拿破仑战争锤炼,和最新克里米亚战争中的考验,兵员是义务兵役制加职业军官团,不仅装备的是配备刺刀的前膛燧发枪和滑膛炮,部分更使用了刚刚发明不久的线膛火炮和线膛步枪,使用的是空心方阵和三排阵列的战列步兵线等最新战术。

反观僧格林沁率领的八旗军,是以冷热兵器混用为主的步骑混合军队,绿营军装备的是少数进口和仿制的旧式滑膛枪、自制的本国鸟枪,抬枪,抬炮、劈山炮、和大刀、长矛等冷兵器。

整支军队可谓是良莠不齐,其中最为精锐的就是清朝最引以自豪的蒙古马队了,也是满洲八期衰落之后,清朝赖以压服汉人绿营兵的重要手段。

这场战斗,清朝僧格林沁率领的部队约为三万人,其中蒙古骑兵大概为一万人,英法联军这边则是英军、法军各为四千余人,合计八千多人。

或许正是由于双方军力对比悬殊,所以僧格林沁率领的清朝部队,在这场战斗中选用的是主动出击战术。

但是僧格林沁对英法联军的野战战术估计不足,当清朝骑兵拿着传统的骑兵武器长矛和弓箭,企图冲乱和割裂英法联军的战斗队形的时候,却遭到据壕作战的联军步兵密集火力的阻击和敌炮榴霰弹的轰击而大量伤亡,战马因受惊而横冲直闯,几近不能成军,被迫在敌人火力的逼使下退却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