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鼎贼 > 第三十五章 底气

鼎贼 第三十五章 底气

作者:紫钗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58:29

第三十五章 底气

既然要与巢湖缓和关系,朱元璋自然不便与柳易撕破脸:“不过江北募兵这事,咱们最好与巢湖有个君子协定,而且巢湖肯定争不过我们!”

李善长深表赞同:“没错,只要打出元帅的旗号,柳易就争不过我们。”

朱元璋在整个江淮是响当当的人物,大家都知道他兵马最多战力最强而且向来宽厚大方,跟朱元璋干是个很好的选择,徐达、汤和、花云这些人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江北的各种青军、长枪军现在虽然谈不上衣食无着水深火热,但境地也非常窘迫,一方面是多年的战火导致秩序崩坏,一切生产、交易都处于崩溃边缘,另一方面是各军反元义军的步步紧逼,好几路青军、长枪军已经处于全面失败的边缘。

江南不但更富庶,而且面临的敌人也更弱,甚至可以长驱直入,而且各路青军、长枪军与朱元璋都是小同乡,过去也常有相当亲切的来往,渡江南下自然是最佳选择。

原本按照朱元璋的谋划至少能招来一两万长枪军、青军,只要掌握住这支武力,他就可以处于不败之地:“对,把我的旗号打出去,告诉他们只要到江南来就有金山银山,但如果投奔巢湖的话,别怪我刀下不留人。”

说到这朱元璋已经准备到时候大开杀戒。

巢湖水师落入柳易之手已经是朱元璋的生平恨事,江北的青军、长枪军绝不能再被柳易与金花娘子掌控,不然柳易与金花娘子将会反客为主凌驾于朱元璋之上。

而巢湖水师也在谈论着这个问题,廖永安自告奋勇:“不如让我去江北跑一趟,都是老朋友了,大家肯定会给我这个面子,怎么也能拉来一两千人!”

柳易站起来说道:“我们这次江北募兵,目标可不是一两千人,如果只要一两千人的话,太平、和州、滁州哪里不能募到一两千人?怎么说也要一两万人,只要有一两万两淮豪杰,咱们想干什么都没问题。”

柳易虽然说得十分含蕴,但在场的巢湖水师将领都明白他实际是说“自立门户都没问题”。

但如果真能从江北招募到一两万青军、长枪军,确实是想干什么都没问题,毕竟名动天下的张士诚手上的老兵骨干也不过万人,但张士诚就是凭着这万余老兵骨干在高邮城给四十万元军以毁灭性打击。

而这一两万人并不是初次上阵的新手,恰恰相反都是经过无数次厮杀幸存下来的江淮健儿老兵骨干,战力素质并不比张士诚、朱元璋所部逊色,之所以默默无闻只是缺乏一个可以供他们尽展身手的平台而已。

两宋以来,江淮就以强兵悍将而著称,在元明之际更是出了不计其数的精兵猛将,朱元璋夺取天下就是依赖这些“渡江故人”,但赵普胜觉得这事有点难办:“当然抓住这个机会多募些兵马,但朱元璋的旗号比我们好用,我们未必能争得过他们!”

金花娘子是事事都针锋相对的性子:“正因为争不过朱元璋,所以我们才一定要争到底,我们多招募一个千户,朱元募手下就少了一个千户,不争都不行!”

虽然很多人都劝巢湖方面与朱元璋之间尽量缓和关系,但金花娘子看得很清楚,总共就只有那么一点资源,你不争就要落入朱元璋的手里,这是个零和游戏,双方根本无法共赢。

她与柳易当初不掀翻桌子的话,那现在巢湖水师就是朱元璋的囊中之物,他们恐怕已经死无葬身之地。

而江北青军、长枪军的争夺也是同样的道理,退一步就是万劫不复,但赵普胜也问出了最头痛的问题:“那咱们拿什么去跟朱元璋争?”

朱元璋的名声太显赫,实力战功同样是胜过了巢湖水师,必须出奇制胜才能多招募些精兵劲旅,而柳易已经有所谋划:“自然是以诚待人,跟江北说清楚,咱们巢湖有上万水上健儿,但是陆地决胜最缺精兵良将。”

这话有些不尽不实,巢湖水师虽然是水军,但这些水师将兵陆地决胜同样是天下间数一数二的精锐,但问题在于如此珍贵的水师不可能消耗在普通的陆战之中,因此赵普胜一下子就明白过来:“大将军所言甚是,咱们缺的是就是陆地决胜的精兵良将,朱元璋最不缺的就是这些人!”

这就是柳易敢与朱元璋抢人的最大底气,现在朱元璋麾下精兵强将不计其数,百户投奔过来依然还是百户,千户、万户投奔依然还是千户、万户,发展空间非常有限。

毕竟朱元璋手下有这么多濠州起事的老将,不管从感情、资历还是战功都肯定要照顾老人,即使朱元璋想要扶植新人,他身边也有不计其数的亲戚朋友、义子、亲兵、先锋,大家过江来只能混碗饭吃。

但巢湖水师这边的情况就完全不同,既然是一张白纸那自然是海阔天空,柳易可以说是求贤若渴,金花娘子更是冷笑一声:“让蕴玉帮我们好好盯一盯,不管朱元璋招募到多少人马,但总得过江来吧?即使有三五十人偷渡过江,总不能几千人上万人偷渡过江吧?”

柳易当即笑了起来:“这江面上的事情我们说了算,朱元璋得给我们一个交代,再说了,只要有蕴玉在江北帮我们盯着,我们可以放宽心!”

说到这,柳易觉得自己隐隐闻到了郭蕴玉那特有的一缕幽香:“就是太辛苦蕴玉了,希望她能够体谅我,反正这件事我就托付蕴玉了,不必事事过江来请示我。”

而此刻的郭蕴玉也在掂记着自己的丈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