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鼎贼 > 第七章 喜上加喜

鼎贼 第七章 喜上加喜

作者:紫钗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58:29

第七章 喜上加喜

盛文郁吃了一惊:“陛下与太后娘娘已经启程了?既然要喜上加喜,那只能先让金花娘子占点便宜!”

当今之世,除去屡叛屡降摇摆不定的台州方国珍之外,天下共有三路反元义军。

席卷湖广、江西的徐寿辉、倪文俊、陈友谅所部红巾军,国号“大宋”,年号“治平”,纵横江淮的张士诚则国号“大周”,年号“天佑”。

只有最早起事而且实力最强的汝颖红巾军虽然一直打着“复宋”的旗帜,却既无国号又无国主,让各路反元义军嘲讽他们是草台班子。

之所以出现这种难堪局面是因为汝颖红巾军刚一起事,自称“明王出世”的最高领袖韩山童就被元军俘杀,幼主韩林儿与杨太后在乱军中不知去向,隔了一年多才联络上他们。

毫州这份基业完全是刘福通、盛文郁、杜尊道这些人打下来,其间也有既得利益者想要一直维持现有格局,结果却是各个山头对立越来越严重,各位大人物的矛盾越来越大,甚至议事时拔刀相见,而领兵在外的方面大员更是不把毫州的调度当一回事。

红巾军既然要逐鹿天下,这种名不正言不顺的情况就不可能一直维持下去,总得有人站出来当皇帝给大家封官晋爵。

韩家数世传教苦心经营几十年,红巾军中的关健位置几乎都是韩山童的门生弟子、族人亲友,而且红巾军这些年一直打“明王出世”的旗号,大家认都为认为韩林儿是真命天子,杨太后又懂得封官许愿笼络人心。

而毫州城内的几位大人物相互知根知底,谁也不服气谁,刘福通又是一个特别重感情的实在人,所以在几番搏弈之后大家不得不承认除了幼主韩林儿之外,似乎没有更合适的人选,所以拥立韩林儿登基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现在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和徐寿辉、倪文俊一样,国号也叫“大宋”,就连年号都已经定下来了,今年将是龙凤元年,只要幼主韩林儿与杨太后到了毫州,就是大宋朝日月重明再造乾坤的大好局面。

大宋开国龙凤皇帝登基这种百年一遇的大好局面肯定要有祥瑞吉兆,刘福通与杜遵道都准备了一大堆奏章吉报与奇鸟异兽,但是大宋乾坤再造日月重明这空前绝后的肯定不能光靠自吹自擂,还得有四海八荒同时入朝进贡臣服才行。

之前刘福通也有所准备,但毫州既然是个草台班子而且这两年在察罕与李思齐手上吃了不少败仗,来投来降的各方人物份量太轻,手上的百户、千户、知事、照磨根本上不了台面,即使想办法给他们升官也是些无名小卒,说出去脸上无光。

但金花娘子就完全不一样,她是不折不扣的大人物,全盛时她率部攻克襄阳并在元军围攻之下坚守数月,统领的人马不下十万,时人称“其后天下处处盗起,陕西有金花娘子……江西有欧道人……岳州有泼张……安庆有双刀赵”,甚至把她列为天下群盗第一位。

虽然襄阳兵败之后,金花娘子一直没能重现昔日的荣光,但她在各路反元义军之中仍然声名显赫,不然徐寿辉也不会让她出镇巢湖。

而“淮南行省参知政事兼两淮行枢密院同佥”的份量虽然很重,但是考虑到金花娘子的辉煌历史,徐寿辉与倪文俊确实有可能对她委以重任。

而对于想要营造开国气象的韩宋政权来说,金花娘子的来归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霖。

龙凤皇帝韩林儿刚一登基,徐逆伪朝的淮南行省参知政事兼两淮行枢密院同佥就受圣恩感召前来投奔,几乎没有比这更大的喜事了。

刘福通实话实说:“金花娘子若是换个时间过来,别说是参知政事,就是左丞、判官都不会给她,但现在陛下登基在即,总得有个拿得出手的人物帮忙摇旗纳喊!”

盛文郁愤愤不平地说道:“都是咱们这帮兄弟不争气,若是拿下察罕与李思齐,何必要借用一个女人的名头。”

刘福通却是笑了起来:“只是借用下金花娘子的名义而已,咱们不但不吃亏而且还能占便宜!”

盛文郁计上心来:“既然不吃亏,不如给金花娘子加点担子,我让她赶紧准备诏书。”

刘福通应道:“诏书的事情让金花娘子自己准备,你回去告诉金花娘子,她想当滁州元帅,还得看郭家答应不答应,郭家这三位元帅可不好惹,赵君用每次来信都在说他们如何无法无天!”

盛文郁已经明白过来:“老刘,你是说金花娘子想要当滁州元帅就得向朝廷靠拢,我已经也想过了,滁州那边对朝廷虽然恭顺,但都是因为赵君用与孙德涯逼得太紧,渡江之后离豪州就更远了,说不定会出第二个赵君用了!”

刘福通的想法与盛文郁不谋而合:“不能再出第二个赵君用了!让金花娘子来见我!”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

到处都是这样的标语,一路行来到处都是欢呼声,“明王!明王!”的欢呼此起彼伏,成千上万的红巾军将士蜂拥而来,汇集成铁骑、铠甲、欢歌、盛宴的海洋。

虽然乡村残破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红巾军占据的各座城市却是呈现出一种病态的繁荣,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似乎比战争爆发之前还要繁荣,而且似乎迎来了更繁荣的前景。

刘福通已经把大宋皇帝韩林儿与杨太后从夹河迎来毫都,从现在开始汝颖红巾军不再是草台班子而是如日中天的大宋国。

因为龙凤皇帝韩林儿是前宋徽宗九世孙,所以才用“宋”来命名国号,胡元设有中书省、枢密院与御史台,大宋国也将新设中书省、枢密院与御史台,大人物有机会升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参知政事,而普通将士同样因为新皇登基的缘故步步高升。

但他们升官的速度加起来也没有金花娘子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