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实业大亨 > 第525章 有钱好办事

重生之实业大亨 第525章 有钱好办事

作者:过关斩将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0:43

第525章 有钱好办事

冯大导演本来在外地,听到有二百万的宣传费,立马就赶回了京城。

这时候的冯导,还没有后世那么的大腕,当时多数人对于冯导的了解,主要是在电视剧方面。

比如《编辑部的故事》的编剧,以及《北京人在纽约》的导演,虽然这些都是火遍大江南北的热剧,但电视剧导演跟电影导演比起来,咖位还是要低一个档次的。

而且当时的中国电影,还没有真正的商业电影,像是制片、导演、编剧、摄像、制作等相关人员,都是隶属于各个电影制片厂,薪水也是由工资加片酬构成。

也正因如此,当时的电影,赚钱的没几个,亏钱的一大堆,各个电影制片厂也都在亏本拍电影。

冯导的《甲方乙方》算是国内第一部商业电影,电影有好几个投资方,拍摄的目的,除了要打造内地贺岁档的概念之外,也是希望电影探索中国电影商业化的模式。

最起码不要亏钱!

在拍摄之前,是有好几个剧本的,几位国内电影圈的大佬最终选定了冯导的《好梦一日游》,后来改名为《甲方乙方》。

而剧本确定以后,又经过了很漫长的剧本论证会,因为这是一部商业化电影,所以除了要跟投资方讨论之外,电影的发行方、影院的经理,甚至售票员,都参加了讨论。

最终,《甲方乙方》电影获得了六百万人民币的投资,而且投资方、制片人、导演以及出品方,会采取“风险共担”的形式,按照影片利润进行提成。

放在后世,六百万的投资拍电影,也就是网大的水平,估计也就是请一群素人来出演。

然而在1997年,六百万的投资,对于一部电影而言,绝对算是大投资大制作。

更何况这还是商业电影,是要自负盈亏的,能筹集到六百万,已经很很不容易了。

二百万的宣传费,已经占到了制作费用的三分之一,足以让任何一个导演折腰,像是葛老师说的,二百万买个男主角,也并不夸张。

所以得知有土豪愿意出二百万时,冯导也顾不得接下来的宣传工作了,马不停蹄的返回了京城。

饭局上,众人闲聊了半天,等气氛熟络起来,这才进入到正题。

“李董事长,我听老葛说,贵公司愿意赞助我们一笔宣传经费?”冯导一脸殷切的问。

“没错,我听说冯导的电影,已经进入到宣传阶段。所以就厚着脸皮过来,掺合一脚!冯导不介意吧?”李卫东笑着答道。

“李董事长肯赞助经费,我当然是求之不得。只是不知道,这赞助能有多少?”冯导接着问道。

“二百万!你看怎么样?”李卫东伸出了两根手指。

听到这个数字,冯导眼神中的激动一闪而过。

冯导对自己的电影非常有信心,他认为自己的电影,一定会受到观众的欢迎。

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一部电影的档期就那么多天,若是因为宣传力度不够,从而影响了电影票房,那可就冤枉了!

如果有充足的宣传经费,就不担心巷子深的问题了。高达二百万的宣传经费,显然是十分充足的,足够冯导拿来使劲的霍霍了。

只听冯导接着说道;“李董事长,实在是太感谢您了,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宣传经费,结果您就来了,真是我们的及时雨啊!

不过这部电影,毕竟是北影厂制作的,我自己说了也不算,而且还有好几个投资方,您要是出资的话,这日后的利润分成,也会产生变化。

所以我也得向北影厂的领导汇报一下,同时也得跟投资方商量一番。不过您放心,我们北影厂的领导,一直都是很欢迎电影方面的投资的!该给您的分成,一分钱也不会少!”

在当时,拍电影根本就不赚钱,而且还会亏钱,像是北影厂这种电影制片厂,巴不得又多一点的冤大头,来投资电影。

至于分成嘛,也得赚了钱才能有分成,若是票房收入还不够制作成本的,哪还有什么利润分成?

所以分成这种事情,冯导自己就能拍胸脯给保证,上面的领导也不会反对。没有必要为了虚无缥缈的利润分成,去得罪出钱的冤大头啊!

至于其他的投资人,也都看在北影厂大佬的面子才掏钱拍商业片的,其实他们已经做好了拿钱打水漂的心理准备,有人愿意来共担风险,何乐而不为呢。

这毕竟是内地第一部商业电影,只要不亏本,就算是赚到了,若是亏本的话,也在意料当中。

李卫东依稀记得,《甲方乙方》的票房,一共也只有三千多万,在当时看来是惊为天人,然而习惯了后世一部电影动辄几十亿票房后,会觉得三千万不过是九牛一毛。

而且除去各种费用的话,最终能拿出来进行分账的,也就是票房的三分之一。这么算起来,一千多万的金额,还要几家投资方瓜分,李卫东真的有些看不上这点小钱了。

与之相比,广告植入才是更重要的。

而且广告植入还能起到长期效应,对于《甲方乙方》这种经典的电影而言,日后肯定会在电视频道上反复播放,还有视频网站上的播放量,每一次播出,相当于做了一出广告。

这绝对是一种低投入,高回报的广告方式。

当然前提是得压对一部经典电影,若是那种没有人想看第二遍的烂片,植入广告肯定是亏本的。

只听李卫东开口说道:“冯导,我是很看好这部电影的票房,但我也可以不要利润分成!”

冯导猛的一愣,投资电影却不为了赚钱,难道是做慈善?

冯导可不相信李卫东是大善人,于是他马上问道:“李董事长,那你想要什么?”

“我希望在冯导的这部电影里,看到我们小狗集团产品。”李卫东开口说道。

冯导眼神中的迷茫一闪而过,李卫东则接着解释道:“比如在某些场景当中,镜头会给我们的产品一个短暂的特写,又比如在某个桥段当中,角色正在使用我们的产品!”

“我明白了!”冯导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

冯导到底是拍摄过《大腕》的人,而《大腕》的讲的就是将各种广告植入到葬礼当中,所以冯导对于广告植入这种东西,显然是一点就通。

只见冯导思考片刻,开口说道:“李董事长,你的这个要求可有些麻烦啊,毕竟电影都已经拍完了,如果想要增加镜头的话,就需要把演员找回来,重新补拍镜头。

而且拍摄完毕以后,还需要对电影重新进行剪辑,这些都需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和精力!”

“我知道这挺麻烦的,所以才愿意出二百万的赞助费,也算是给演员,还有制作人员一笔茶水费。”李卫东笑着说道。

冯导心中一琢磨,补拍几个镜头,然后重新剪辑一下,压根花不了几个钱。但是却能够得到二百万的巨额赞助费,这笔买卖划算啊!

而且这算是电影制作的范畴,冯导自己就能决定,不用向领导请示。

也就是说,这等于是冯导自己拉来了二百万的赞助费。到时候这二百万怎么花,自己也会有比较大的话语权。

想到这里,冯导点了点头,然后开口问道:“李董事长,你那里有哪些产品,需要放在电影里?我给你好好规划一下!”

……

现实生活一类的电影,是最容易进行广告植入的。毕竟是同一时代,电影里出现什么样的产品,都不会突兀。

那个时代当演员也很敬业,几位看起来都算是明星大腕的老师,在得知要补拍镜头后,也都没有推辞。

于是冯导很快就完成了镜头的补拍。

而在二百万宣传费的加持下,《甲方乙方》也开始了铺天盖地的宣传。

对于内地电影而言,贺岁片本来就是一个新颖的感念,媒体也很乐意去炒作这种新概念。

再加上《甲方乙方》的剧组很舍得掏茶水费,于是国内各大媒体,也很乐意去报道《甲方乙方》的相关内容。

巨大的曝光率,《甲方乙方》未播先热,也让很多观众对这部电影有了期待。

接下来就要看,到了电影正式上映以后,能不能打动观众了。

……

北影厂的一个放映室中,李卫东正在跟几个投资方代表,一起看《甲方乙方》最终版的样片。

这部电影这么经典,李卫东肯定是看过的,这次他来看样片,主要是想知道,小狗集团的植入广告,都出现在那些地方。

电影开始十几分钟后,第一个客户当将军的梦想实现以后,主角团队回到了办公室里开会总结,只见“梁子”手里拿着一个小狗牌的刮胡刀,正对着一面镜子刮胡子。

原本这个镜头,是“梁子”对着一个小型电视机,被冯导改成了刮胡子。

接下来,姚远和北雁逛街,本来是逛家具商场,打算给新家添置家具,这里也改成了逛家电商场,而且这场戏还特别安排在小狗电器的展台前。

“小狗电器”这四个字,在镜头里出现了几十秒钟,而导购员身上挂着的条幅,也变成了“小狗电器”这四个字。

随后尤老板登场的戏份中,原本尤老板是坐在沙发上的,也改成了坐在小狗牌的按摩座椅上。

大明星唐丽君登场时候,唐丽君躺在椅子上喝咖啡的镜头,变成了用小狗蒸脸仪做美容。

最后一个故事,姚远和北雁将新房让给了技术员和他患病的妻子,房间内的摆设,也变成了小狗豆浆机、微波炉等产品。

可以说,小狗电器的各种产品,完全充斥在整部电影当中。对于这种程度的广告植入,李卫东还是比较满意的。

……

到了年底,《甲方乙方》正式上映。

由于之前大肆的宣传,和媒体的炒作,使得国内的观众对于这部电影的期待很大。

而《甲方乙方》也的确没有让观众失望,但凡走进电影院,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大多数都给出了正面的评价。

这种商业化的题材,本来就比文艺片吸引人,“好梦一日游”这样的创意,看似有些荒诞,可实际上却透着真实,而其中很多的桥段,又很贴近百姓的生活。

而且影片的内容,也很正能量,像是解决婚姻矛盾、为癌症患者圆梦一类的剧情,展现出了市井小人物的温暖,很容易触动观众。

最重要的是,《甲方乙方》是一部喜剧片。

贺岁档自然要放喜剧片,只要是喜剧片,放在贺岁档里,票房都不会太拉跨。

而冯氏喜剧片独特的魅力,更让很多观众眼前一亮。

作为内地首部商业电影,也是首部贺岁片,《甲方乙方》显然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六百万的投入,三千多万的票房,让投资者大赚一笔的同时,仿佛也为中国电影,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

投资人、制片方、出品方、冯导、葛老师等,显然都是这部电影的获利者,而广告植入的小狗集团,自然也收获了收益。

由于广告植入的关系,使得小狗集团的产品,在元旦到春节这个销售旺季,迎来了销量提升,特别是年轻客户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毕竟去电影院看电影的,还是以年轻人为主。

而小狗集团旗下所有产品当中,销量提升幅度最大的,却是蒸脸仪。

蒸脸仪这款产品,主要市场是日本,国内虽然也有销售,但是由于定价比较高,所以销量一直不理想。

李卫东也没有指望,九十年代中期的中国消费者,能花钱去买蒸脸仪这种美容产品。

然而李卫东还是低估了中国女性的消费能力,当《甲方乙方》中出现大明星使用蒸脸仪的画面时,立刻刺激的中国女性的消费**。

饰演大明星的徐老师,将那种明星气质演绎的出神入化。一个使用蒸脸仪镜头,短短几秒钟,却让蒸脸仪大大的加分。直接奉上了一个顶级效果的“买家秀”。

所以即便是蒸脸仪的价格非常昂贵,但依旧有很多女性愿意花钱去购买。

对于变漂亮这件事情,全世界的女性都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