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臣 > 第009章、世故

蜀臣 第009章、世故

作者:茶渐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2:01

第009章、世故

空旷的主堂,两只案几,分主次席而设。

案几之上,用形状简朴的碗蝶,分别盛放着肉羹、鱼脍、貊炙、盐菜、粟饭、酱汤;以及用餐的竹箸,割肉小匕等物。

秦家设下招待郑璞的宴席,放在公卿之家,都能算是丰盛。

如果再添一美婢服侍在侧,为之温酒待斟的话。

嗯,倒不是蜀中无酒。

秦汉期间,世人以酒取谷物精华而成,是“阳中之阳,乃纯阳之物,益气养生”。

饮酒之风,盛行于世。

当年先主刘备定蜀,因旱灾荒收颁发禁酒令,只是禁民间百姓不可自酿。且最初执行太过于严苛,被昭德将军简雍巧妙谏言以及旱灾过后,便执法松懈。如今诸葛亮治事,也只是强调不可酗酒无度而已,并非禁止酿酒饮酒。

秦宓之所以不以酒待客,是因为郑璞乃是子侄辈,亲自设宴相待,已是屈尊。

若再以酒奉,则是不合礼法。

席间,秦宓将谯周在相府推崇《千字文》、将郑璞和张表及杨戏等人相提并论等事,以及丞相诸葛亮的赞语一并告知。

郑璞这才知道,谯周就是昔日在桑园行止怪异的那名士人。

不免,也将谯周这个名字记在了心里。

趣事说完,秦宓又问及什邡郑家近况。

郑璞亦细细悉心作答,堪称言笑宴宴,主宾皆欢。

不一会儿,饭饱餐足。

待婢女奉上青盐水漱口,两人便转到了别屋,来到秦宓的书房中。

久别的闲暇话叙完了,就到了说正事的时候。

昔日郑度让长子拜入秦宓门下授学,本就奔着通家之好而去的。

如今郑度已故,弱冠年纪、尚未出仕的郑璞登门来访,秦宓自然要代替故友略尽父辈职责,考校学业以及问日后志向等。

盏灯如豆。

逼仄的书房,随着灯芯不时迸裂而忽暗乍明。

已呈现老迈之象的秦宓,俯首案几前,细细读看着注释版的《千字文》。

时而,会因视力不济,捧起竹简凑近灯前辨认;时而又忽然挺直身躯,蹙眉捏须,搜刮记忆做思吟之态。

郑璞不敢惊扰,放轻鼻息,正襟危坐,双手垂覆膝前静候。

“此字书虽对仗工整、辞藻华丽,但为了行文流畅,参杂太多荒诞之事。如这助大禹治水、四足两首而人面唤作‘钧’的异兽,老夫就未曾得闻之,想必是子瑾自杜撰的吧?”

良久,秦宓卷起书简,抬头顾看过来,嘴角泛起一丝戏谑。

问完话落,不等郑璞做答,又叮嘱道,“经学之道,精于严谨。子瑾虽才思敏捷、文采斐然,但也莫妄自信口雌黄,免得让人说你恃才放旷、不敬先贤。”

“诺。”

郑璞闻言,双手加额,肃容以礼,“谨听世叔之言。璞久在乡野,言行举止多有轻佻,日后必引以为戒。”

“呵呵,家中叙话,不必如此拘束。”

那悉心听教的恭敬姿态,让秦宓都莞尔的摆了摆手。

随之,又阖目捋须沉默了一阵,才目视着郑璞,语气殷殷,“子瑾,我与你先父乃知交,你兄长又受学于我,有些事情我便直言了。你携幼妹而来,我知其意矣。但我幼子虽未及弱冠,却已定下亲事,若寻支系子侄婚配,却又愧对什邡郑家门第。不如,我为你寻一上佳门第为姻亲可好?”

嗯?!

什么叫我携妹而来,你知其意?

还有,不是在说教学问与处世吗,怎么就扯到为我寻姻亲之家了?

话题的骤然变化,让郑璞一时反应不过来,满脸不解的陷入了无语中。

而秦宓见他张口结舌,还以为是被直白道破心思而发愣,又缓缓出声宽慰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子瑾不必惊诧,亦无需担忧受你先父不仕先帝所累。你如今已有名声传扬,我又在朝中任事多年,要寻一门好姻亲,不算难事。”

这次,听到了“先父不仕先帝”时,郑璞总算是相通了是怎么回事。

那是秦宓对人情世故太过于练达,反而误会了。

学富五车,且世家大户出身的秦宓,早就世事洞明。见郑璞带着小郑嫣随来拜访,便从世事常理出发,以为郑家这是在隐晦示意,想和秦家更亲近一些结成姻亲呢!

毕竟郑璞和他差着辈分,有些事情不好宣之于口。

不然,正常来访,岂有带着年幼女眷之理?

但他幼子确实早就定下了亲事,为了不让自己的回绝影响了两家关系,所以才有了退而求其次,抛出为郑璞物色一门好姻亲的言辞。

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郑璞是真没有这份心思。

带着幼妹小郑嫣来成都的缘由,只不过是出于溺爱惯宠的心理罢了!哪想到会让人陷入世俗的误解中?

弄明白了事由,郑璞当即起身而拜。

先是情真意切的,谢过秦宓顾念两家情谊的友善。

又言辞诚恳的致歉,说自己带着幼妹来成都,并无其他心思。

为了让秦宓笃信,他还打出了悲情牌。

说小郑嫣生长于乡野,家中为了让她对亡父有印象,便时常将郑度生平之事讲述,亦让小郑嫣对成都很向往。此次刚好他来成都,便携带上了小郑嫣,想让她见见世面。

秦宓听完,好生哑然。

这样的解释,虽在情理之中,却是他意料之外。

让他心有怏怏,觉得方才的一厢情愿,犹如做了竹篮捞月的笑举一样。

而郑璞见秦宓兀自沉默,满脸无语之状,便再次躬身作揖,“璞行事孟浪,罔顾世俗法理,不想让世叔误解,是为不当人子!”

“莫多礼了,坐。”

秦宓挥了挥手,见郑璞满脸歉意,自己却是先笑了,“是老夫浸淫世故久了,见事皆做汲汲营营之思。不过,老夫想为你寻一门姻亲,却不是随口之说。衡之兄早故,子瑾你也即将及冠,亦到了成家之时。”

“多谢世叔顾念。”

刚入座的郑璞,拱手露齿而笑,“只是璞现今身无所长,亦无成家之念。以后若是有此心,定厚颜来求世叔出面,届时还望世叔莫推辞。”

“哈哈哈.......”

秦宓闻言,不由大笑。

还抬起手,佯怒指着郑璞责骂,“衡之兄素来不苟言笑,却不知如何教出了你这诙啁竖子!”

好一阵,他才止住笑意,露出严肃的神情。

“既然你自有主意,此事便做罢。嗯,我近日在公廨中,闻小吏嚼舌,说丞相有意征辟你为州劝学从事,治蒙学,你意如何?”

对此,郑璞不做思虑,便做出了答复,“回世叔,璞不应辟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