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臣 > 第140章、增灶计

蜀臣 第140章、增灶计

作者:茶渐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2:01

第140章、增灶计

理清了粮秣转运问题,便是思绪可否出兵的时刻。

曹真凭案起身,转后从庋具中寻出一大摞布帛,逐一铺展在案几上,凝眉捋胡细细沉吟。

每一片布帛都颇大。

卷首有些以地域命名,如“天水”、“汉中”、“陇西”与“武都”等。

细文则是密密麻麻的计录了,此些被汉军所据郡县的实况。

如大致驻军多寡,关隘戍围有几多,粮秣出产及安置黎庶等,连各郡县每月运送的粮秣辎重都记录在侧。

有些布帛,则是以人名作序首。

如“蜀诸葛亮”、“蜀赵云”、“蜀魏延”、“蜀吴懿”、“蜀马岱”等等。

如若郑璞有幸目睹此案,便会惊诧不已。

出仕寥寥数年、年齿轻轻的他,竟也在列!

且记事颇为详细。

“蜀讨虏将军、领相府参军璞,广汉什邡人也。”

“其先父郑度,刘璋筹画士也,璞有其风。蜀丞相亮得之,辟为僚佐,颇为器异,常召之议军计。蜀主禅亦亲善之,以故蜀张飞次女赐婚之,为连襟矣。谣传巴蜀之地,士庶私谓璞类同于旧日蜀法正,有奇画策算且睚眦必报。”

“传闻,逆蜀讨平南中诸郡叛乱,璞有筹画之功;募南蛮之兵、断南中豪族根基,蜀丞相亮多用其言。”

“后领玄武督军,战阴平景谷道,以伏兵大败氐王符章,后符章举族内附蜀,乃璞此战之功也。”

“魏兴郡之战,璞亦随征。申仪投降、西城黎庶皆被迁徙、荆州从事州泰全军覆没等事,缘由未探明,固不能断言其设谋与否。”

“陇右之战,璞与马谡扼守萧关道。谡冒进,大败而归,璞以四千兵马坚守,抗故左将军郃、将军平与凌三倍之军。璞兵死十之七八,而军不溃,终得蜀将陈式及魏延麾下骑督赵广来援,活归。其忠不畏死,其义得士卒死不旋踵,其思奇谋善断,恐他日为我大魏之患也。”

“冬十月末,蜀丞相亮别遣璞督领本部至陇西狄道。璞分兵诸将巡防务,自携随从及弟子与游楚谈丝竹风雅,往来甚频,数月不怠,其心未知也。”

.................................

而曹真如今的目光,便是落在录郑璞之事的布帛上。

倒不是觉得,如今的郑璞是魏国最大的威胁。

而是诸如丞相诸葛亮、大将赵云、魏延以及吴懿等人成名太久,为人秉性、用兵设谋以及所长等等,世人皆有所耳闻。

一直督领雍凉兵事的曹真,因为防区连接巴蜀之地,更是早就了然于胸。

是故,正值郑璞驻守陇西郡狄道之际,他便想从郑璞旧日之事中,寻出其人的行事风格,以及用兵设谋的草蛇灰线来。

因近日逆蜀的各郡调度,颇为诡异。

冬十一月初时,鲜卑秃发部以游骑寇掠陇右渭水之北,蜀丞相遣吴班部助魏延扼守。

而汉中郡蜀赵云将褒斜谷、傥骆道的栈道悉数焚毁,且遣重兵扼守黄金峡谷,斥候常深入魏兴郡洵口戍围探察,戒备颇甚。竟不知为何,无有巴蜀之地遣军来援之下,汉中郡戍守之兵骤然增加了不少。

领蜀武都郡的马岱亦然。

扼守大散关之余,亦频频遣斥候右扶风探视,已然与鲜卑秃发部爆发多次小规模的冲突。

原先驻守在天水郡的吴懿部、虎步军孟琰部,则是分别往渭水河谷及陇关道增兵,防备魏军再度攻入陇右。

今扼守陇右权力中心的兵马,乃是关兴暂领的“賨叟”。

如若说,此些蜀军的调度皆属寻常。

然而逆蜀尚有一部兵马,动静及去向皆不明。

乃领军万余人的,备受逆蜀丞相器重的军中宿将,高翔部!

因派遣人陇右的细作,传递归来的消息,与凉州刺史徐邈故吏内通的消息,有冲突之处。

最早,逆蜀迫降陇西太守游楚后,乃是高翔领军驻守。

但郑璞领着本部兵马入狄道后,高翔部便移师至洮水东岸依山落营,以搭建浮桥的方式,与狄道隔水相望,互为犄角。

诡异之处便是在此!

万余大军在严冬时节,外出城池而落营,事出何故邪?

于细作传归来的消息中,声称高翔部落营之地,方圆十里皆有士卒巡视,警戒森严,擅入者皆缚之送至天水郡。

且此些巡视的将佐士卒,每日都是同一队,不曾轮换!

最令人匪夷所思的,乃是高翔不的军营之内,每日所飘起的炊烟数量,隐约有万余士卒之餐。

然而!

陇西功曹蒋流以职务之便,获悉及传递归来的消息,乃是狄道每旬运送至高翔部军营的粮秣,仅够千余人所食!

数月以来,皆是如此。

此乃效仿昔日汉武都太守虞诩讨伐羌胡之乱时,将孙膑的“增兵减灶”反其道而行之,每日增灶,伪作兵力强盛乎?

曹真耷眉阖目,径自捏胡而思。

无数次统御大军出征的他,自然知道粮秣对于士卒的意义。

无粮,军必溃!

纵使孙武、吴起等人,亦无法统帅无粮之兵。

而彼尚不可称之为名将的高翔,竟连续两月让士卒食不饱腹,仍能让军不溃乎?

此中必有诈也!

只不过,如若高翔部仅留千余人驻守军营,其余近万士卒又在何处?

莫非是,已经暗中归汉中郡驻守矣?

曹真倏然睁眸,从案几上执起关于汉中、武都二郡的情报。

“十月中旬,逆蜀赵云焚秦岭栈道。”

“十一月初,汉中西黄金戍围,增兵三千。”

“十一月末,沔阳县约有两千余兵马入城;褒中县沿着褒水口修筑戍围,驻军约莫三千。”

“十二月初,南郑县戍守之兵,增约莫两千。”

“冬十月初,戍守武都郡的陈式部,声称运粮秣辎重入陇右,遣兵沿祁山道戒备,遏止郡内士庶不可踏足一里之内,为期近十余日。”

................

“呼~~~”

再度细细看读罢的曹真,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如若将汉中郡的骤然多出来的兵力,与蛰伏数月的高翔部对比,便能发现恰好吻合。

只不过,兵者当慎。

他没有当即做出断言,而是再度将目光落在徐邈转来的,陇西功曹蒋流所传递的消息上。

驻军在陇西狄道的郑璞部,来时仅有三千步骑。

其中部将狐忠部,已被遣去上峡门关隘驻守;而骑将杨霁则是落营在城北,每日全军俱出巡视洮水河谷的北段;唯有部将张嶷部驻守在城内,落营之地乃城西。

然而,同样有一举动,令人忍不住遐想联翩。

彼郑璞率军入狄道城之际,曾声称蜀丞相将陆续遣军来陇西驻守,让郡内士庶无需担忧魏军来袭而防备空虚。且正如郑璞所言,每一旬之期皆有千余兵马从狄道南城门而入,转去城西军营驻扎。

城北军营内,亦然依次增灶而加炊烟数量。

只是蒋流传来的消息,声称每旬调拨给城北军营的粮秣,不曾有增!

仍旧是仅供两千士卒所餐!

增兵添灶,而不增粮?

如此诡异之处,徐邈与郭淮皆在侧注释曰:“逆贼璞此乃效仿昔日董卓入雒,以兵寡而狡作兵盛之计也!”

嗯,最初灵帝崩而雒阳大乱,董卓得闻而仓促入雒,是时所领步骑不过三千。

自嫌兵少,恐不为远近所服,率四五日辄夜潜出军近营,明旦乃大陈旌鼓而还,以为麾下陆续领兵复至,而雒阳之内无有知者,皆畏董卓兵力强盛而不敢之为敌。且让故大将军何进及其弟何苗的部曲,皆畏董卓势大,而尽投归之。

今郑璞至狄道后,以所领兵少,乃效仿董卓每日让城西驻军张嶷部,夜里率军出城而旦从城南入,乃是想以不增兵而诈安陇西黎庶之心也!

另一心思,亦是想增声势,诈魏军细作传递不实消息归金城,让魏军以为狄道守军大盛,不可出兵而讨也!

曹真看罢蒋流所禀之书,眉目再度耷阖而思。

心中亦生出感慨,彼逆蜀郑璞,筹画之能不负类比法孝直耳!

年齿不过二旬有余,便能将人心策算得如此入木三分,试问举魏国后起之秀能有几人比肩?天下纷扰数十年来,又有几人类同!

不过郭奉孝、戏志才与周公瑾等数人罢了!

如荀公达、贾文和与法孝直等人,随军征伐出谋划策之时,年齿早就过了三旬,甚至过了四旬。

此郑家子不除,他日必为我魏国大患也!

曹真暗中对郑璞做出了断言。

亦然不再踌躇,睁眸执笔点墨,给雒阳曹叡作书请战。

缘由既不是想攻陷狄道,将有胸有韬略的郑璞扼杀在为患魏国之前;亦不是依着徐邈的献策,占据狄道后逆洮水而下威逼武都郡,让逆蜀在陇右后方不稳而进退失据。

而是陇西郡细作传来的消息:陇西安故县-索西城遗址-临洮县等之地,今已然被逆蜀丞相诸葛亮授降将姜维别领护羌校尉,募羌胡部落为义从,且设养马场训练骑卒矣!

绝不可坐视,逆蜀训练出大量的骑卒!

这是曹真无法姑息的缘由。

因已经占了陇右、拥有地利的逆蜀,一旦拥有了大量的骑卒,便是兵出凉州之时!

而受制地形难于驰援凉州的魏国,恐凉州不可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