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臣 > 第144章、寸血

蜀臣 第144章、寸血

作者:茶渐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2:01

第144章、寸血

狄道城外战事落下帷幄。

随魏将军王双前来突袭的五千兵马,临阵战死近千人,其中不少乃相互踩踏及误伤者。

见战事不可逆转以及主将王双授首后,临阵放戈而降者三千有余。其余者多有被各自的都伯或屯长,领着逃入了太子山脉。

对此,汉军并没有去追逐。

游兵散勇之徒,既人生地不熟又兼无有辎重粮秣,已不足为患。

且高翔部尚有更紧要之事。

逆魏不经过洮水河谷来寇狄道,乃是河首羌人部落首领唐泛的亲魏之举所致。

他需要立即率兵赶赴大夏县,趁着唐泛及魏凉州刺史徐邈得知此处消息兵出之前,将大夏县攻占之,以图控制大河的支流大夏河流域,让狄道拥有却敌屏障以及建立日后进军金城、西平二郡的前哨。

因而,萧关道之战后别迁为高翔副职的王平,在刚战事刚消弭之时,便被授兵三千为前驱,与陇西太守游楚急匆匆赶去。连郑璞部的骑将杨霁,也配合着赶赴洮水下游河谷,监视四望峡一带的魏军动静。因高翔亲自所领的主力,需要搜刮完战场以及将辎重粮秣等备全后再前往。

至于游楚同往,乃是郑璞的建议。

以他备受郡内士庶及羌胡部落敬爱,看有无可能让大夏城池内的豪强大户倒戈,兵不血刃将大夏县拿下。

不过,高翔还是留下了两千人马,押三千余魏军俘虏前往冀县交给丞相诸葛亮处置。

先帝刘备所续的大汉,军中无有杀戮战俘的残暴。

但将这些人留在狄道也不可取。

万一河首唐泛领军来袭,以郑璞部的兵力,很难在看守三千多俘虏之余,还能坚守狄道城池不失。

至于丞相如何处置战俘,不出意外将是收编后遣去南中。

因为魏军士卒多出于世兵制,此些俘虏家眷的命运皆在逆魏庙堂的一念之间。如若留在陇右前线,恐会被魏军遣来的细作威逼,做出临阵倒戈抑或者啸营等时。

然而,能被逆魏挑选出来充任奇袭的士卒,皆属精锐。若是将他们遣去铁矿、盐井等充当苦力,未免太可惜。

尚不如将之打散了,分去南中七郡戍守。

反正魏军俘虏亦是汉人,不可能鼓噪起南中各部蛮夷部落的叛乱。

再者,以后他们在南中之地卸甲归田,亦是助于推行南中各郡的汉化了。

如此安排,也能化解此些俘虏的抵抗情绪。

天下纷扰数十年,人命犹如草芥。

他们战败被俘,沦为鱼肉,手握刀俎的大汉朝廷既不戮之亦不苛之,已是仁德厚恩,尚有何不知足?

且去了南中,未来也有所期。

不仅是避开了朝不保夕的沙场搏命,且能领着戍守的俸禄温饱无忧。

如若勤俭一些,将俸禄积攒起来置购田亩以及娶个婆娘,卸甲后男耕女织、养儿育女,也不失为生逢乱世的好归宿了。

五日后。

狄道城外,郑璞与张苞作别。

张苞乃是被丞相遣去临洮与姜维主事骑兵训练,职责在身不能在狄道久留。

而被天子刘禅赐婚的郑璞,于情于理也要出城十里相送。

就是待张苞的身影消失在天际后,拨转马头缓缓而归郑璞,便凝眉成川,心绪随着战马的颠簸起伏。

因为在昨日,杨霁便领骑兵归来了。

且带回来了高翔的手书。

书中所言,乃是大夏县的战事,颇为详细。

王平领军甫一至,留守城内的千余魏军大惊,面面相觑而失色。

待游楚匹马至城下振臂而呼,城内豪族大户以及黎庶皆躁动,暗中串联将欲阴夺城门迎汉军。

魏军见状,以兵少不能压制,便弃了城池仓皇从西城门突围,取道大夏河往金城郡四望峡而归。王平领军追击,诛杀百余人、迫降三百余而归。

依附河首唐泛、牧场在大夏县的各部羌人豪帅,亦恐汉军追责。

乃尽数将部落迁徙至大夏河西岸,形成画河为界的汉羌对峙。

相传,领军在四望峡的魏凉州刺史徐邈,得知将军王双全军覆没后,本想领军来争夺大夏县作为他日争夺陇西的据点。但随着高翔领主力至,兵寡的他便放弃了计划。

亦是说,有高翔驻守在大夏县,狄道之北已然无忧矣。

而高翔来书的主要目的,乃是恐河首唐泛会遣游骑扰狄道,叮嘱郑璞多戒备太子山脉以及上门峡一带的敌情。

此番战事虽胜了,也引发了不好的后果。

昔日与大汉互不相犯的河首唐泛,成为了逆魏的帮凶。

以河首的位置而言,不仅居高临下威逼狄道的安危,且还断绝了大汉与烧当羌以及湟水河谷的联系。

亦然,影响到了丞相诸葛亮先前的谋划。

譬如以蜀锦及茶叶等丝路紧俏物质,诱结羌胡部落离心逆魏,煽动他们给西平郡制造烦扰等。

尚有对迁居至陇右的巴蜀豪族们造成了影响。

此些豪族愿意分户迁居,最大的缘由便是可分润丝路的利益。

今丝路被断,他们心中难免会有怨言。

虽说,有丞相亲自坐镇在陇右冀县,他们不会也不敢闹出什么事端来。但为了维护朝廷的信义,以及让更多豪族分户,就必须解决此事。

亦是说,想陇右得安宁,还需将河首之地攻下来。

且是尽早!

因逆魏不会给大汉多少时间。

以逆魏的国力以及凉州的驻军,此战虽损失了六千有余精锐将士,但在一年之内便可恢复元气了。

届时,他们绝无可能坐视汉军攻灭唐泛,安定后方的。

带着如此念头,郑璞归来时的心思,尽是如何设谋谏于丞相,将那河首唐泛灭了。

马蹄缓缓,踏着数日前爆发战事的满地狼藉。

原本被积雪覆盖的原野,泥泞了好多,尽是打斗中跌倒打滚和凌乱的脚印。

血迹亦然遗留了许多处。

有些地方很深,混着雪泥呈现乌黑色;有些地方很浅,依旧在白雪上泛着殷红。两者斑驳交错,交相辉映,汇成大汉所崇尚的赤黑二色。

似是在无声宣告着,大汉的复兴之路乃“一寸山河,一寸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