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臣 > 第211章、黑线

蜀臣 第211章、黑线

作者:茶渐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2:01

第211章、黑线

石普力怒不可遏。

依托给魏军当掮客在河西立足的他,家中竟是迎来了汉军!

若是传扬了出去,莫说立身之本没有了,连家中妇孺都难讨魏军的屠刀。

尤其是,汉军竟还是被昔日他念在祖上情分,交易时多有善待的匈奴支部首领治无戴与白虎文领来!

来自亲近之人的背叛,最不可饶恕。

他骂完了以后,本能的将手放在了腰侧的刀柄上。

却又很快的,在姜维身后十余扈从拔刀注视下平摊着双手,以示自己没有敌意。

此处就他一家栖居,加上奴仆都不到十个青壮,根本不敢与精挑细选出来的汉军硬拼。

摆了摆手,让扈从们收刀的姜维,眼中泛起了一丝好奇,饶有兴趣的发问,“你怎么知道我是汉军?”

为了本次奇袭能更顺利些,他明明都让所有士卒都学着羌人的打扮。

如披着头发,脖颈挂着兽牙,穿着粗劣烂制的皮革甲,等等。但饶是如此,依旧被眼前老儿一眼就看穿了。

“嘿~~”

见汉军收刀入鞘,石普力抿嘴嘀咕了声,伸出两个手指着自己的双眼,“这位汉家将军,你都来到这里了,肯定知道我是什么人。我若是这点眼力劲都没有,早就死在戈壁滩上了!”自鸣得意了一番,才呲着满口黄牙,“你身上没有那股味!羌人的那股味!”

呃.......

原来如此。

姜维扬了扬眉,目露了然。

这边的羌人鲜少沐浴,马匹牛羊圈与房屋挨着,且常常出了屋门就解决便溺。常年在这种环境中生活,身上自然会有一股谜之味道。

可不是换了服饰打扮就能佯装的。

旋即,姜维又追问了一句,“那你又如何断定我就是汉军?我的大汉商贾,如今在陇右的可是多不胜数啊!”

“将军就不必试探我了。”

石普力有些不满嘟囔,“将军的扈从行伍痕迹太重,是个沙客都能辨认得出来。要是商贾的护卫都如此,河西的马贼早就死净死绝了!”

行伍痕迹?

呵,这老儿察言观色不错。

暗赞了声,姜维也放下了一直悬着的心——以石普力的见微知著,便可知他能在半荒漠中寻到踪影不定的沙河,是所言非虚了。

“老丈,带我等走一趟沙路。”

脸庞上泛起温润的笑容,姜维轻声道,“嗯,你有半刻钟的时间收拾行囊与家人道别。莫担心家里,我会让扈从帮忙护卫他们周全的。”

话语甫一落下,石普力的脸色便如变戏法一般瞬息数变。

先是瞪大双眼、张口结舌,随即涨得通红,然后变得苍白无比,最终化作了认命的满脸黯淡无光。

也不是完全的认命。

“候着!最快一刻钟!”

犹如小孩子置气一样,他转身之际还声历内荏的硬气嘟囔。

背影随着走动而颤颤巍巍。

不知道是被气的,还是恐惧所致。

他当沙客很多年了,消息很灵通,知道鹯阴塞那边汉魏双方如今正在对峙着。

所以也能猜测得到汉军让他带路的意义。

参与了这种事情,不管汉军成功还是失败,对他而言都是祸事:魏军不会放过他的,连家人都会被连坐。

但若是回绝不参与,那死期会更早。

汉军将领都亲自来到他家中了,还会放任他活着去寻魏军告密吗?

兵者,凶也!

战争中不放任士卒戮城就是最大的仁慈了!

抑或者说,不管他有没有告密之心,只要知道了秘密,就是罪不可赦。

这是他当了二十多年沙客,成为鹯阴塞魏军唯一掮客的名声所累。

是因果轮回,是命运必然。

所以他很快的安抚好家眷,让他们务必要听从那些命为护卫、实为监视的汉军扈从的命令,然后拿出常年收拾齐全的行囊让一匹老马驮着,蹑足治无戴与白虎文身后,嘴里也不停的小声咒骂这两人将自己牵扯进来。

认命归认命,但心中那口气还是要出的。

姜维他不敢骂,早就熟稔多年的治无戴与白虎文就没有忌讳。

反而这两人不敢对他怎样。

一开始,治无戴与白虎文觉得自身的确做得不地道,被骂也没有反驳什么。

但马上就要与族人会合了,石普力还是在骂骂咧咧的,他们就有些受不了了。

他们二人是部落首领,在族人面前最起码的威严还得维护着。

平日里心思很活络的治无戴,当即将他拉扯到一边,低声咆哮,“你个死老儿没完没了是吗?我们是在帮你,替你未来考虑晓得不?别不识好歹的,逆魏还容你当几年掮客?”

对此,石普力张了张口,又颓然的闭上了。

他已经年迈了。

也知道鹯阴塞魏军的太多事情了。

终有一日,他会被无情的抛弃,会被残忍的灭口。

而如今帮汉军,也不失为自救的办法。

想到这里,他悻悻然甩开治无戴的拉扯,快速趋步追上前头的姜维,“这位将军,我是沙客也是掮客。不仅能带贵军顺利穿行荒漠,也能帮贵军偷到鹯阴塞魏军的渡船。”

“哦?”

闻言,姜维双眸一亮,很畅快的笑了。

鹯阴塞坐落在大河的东岸,他也正愁着如何渡河的问题。

在河西走廊,鲜少有舟船,人们渡河涉水都是用皮革木筏等简便的工具。如原先的匈奴,行军渡河都是临时造马革船,而黎庶百姓则是用羊革。

但姜维如今军中没有马。

隔断大通河与乌亭逆水的山脉太宽广及难行了,他们没办法携带战马跨越。

又因为士卒们都要背负粮秣、负重太多的干系,提前准备好皮革也无法携带过来。

本来,他还想着,待穿行过了荒漠,便前去媪围县故址劫掠羌胡部落的牛马,剥皮伐木造皮革船。

逆魏虽然放弃了媪围县,但当地的村落房屋等尚存。

正处于盛夏雨水充足、牧场丰盈的时节,那边肯定有羌胡部落在放牧。

当然了,石普力能帮他偷到渡船,那就没必要节外生枝,给袭击逆魏添加不确定因素了。

“你想得什么?”

一阵笑罢,姜维便发问道。

河西羌胡部落逐利行事的风格,他了然于胸。

“我老了,没什么想要的。”

石普力语气有些嘘唏,“唯一牵挂,便是家人的安危。但从今日起,他们已经无法在河西呆下去了。”

“此事你不提,我也会安排妥当的。”

姜维笑着点了点头,便作肃容而道,“为我大汉出力的人,不管事成与否,朝廷都不会亏待。我等下给军吏说声,让他带你家人从大通河归汉境。嗯,就在汉中郡落户吧,我与左将军有些情面,他会安置好你家眷的。不用担心温饱生计,田亩与牛羊都会倍数补偿与你家。”

“啊,多谢将......”

石普力大喜过望,刚想致谢,却被姜维举手打断了。

“不用谢我。”

姜维继续说道,眉目间有些感慨,“我唤作姜维,是冀县人,原先是逆魏天水郡的中郎,但如今是大汉的荡寇将军、领护羌校尉。你当掮客多年了,对河西四郡的诸多势力也很了解,若是此番事情顺利,你继续给我大汉当向导,谋个一官半职也易如反掌。”

天水中郎姜维?

连忙出声致谢与应和的石普力,不由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亦让姜维给捕捉到了。

他倏然想起,自己对于魏国境内的黎庶而言,不过是个名不经传的小人物。

心中哑然了片刻,他才继续说道,“知道游仲允吧?他如今是我大汉的蜀郡太守,成都所在的蜀郡。”

“知道!知道!多谢将军提携。”

投了大汉的武威人游楚,身为掮客的石普力自然知道,也连忙点头,欣喜的行礼。

旋即,便热情高涨的自动请缨,“还请将军与我几个扈从,护我先去南边的山丘看看情况。北边乌鞘岭山谷有不少小溪流,许多羌胡小落散落栖居,我们不能沿着那边行走。”

“好。”

轻轻颔首,姜维挥手示意两个扈从出列。

待眼光追逐着石普力的身影翻过矮丘后,便露出了疲惫之色。

大汉可否进入河西在此一举,还有万余士卒的性命,都化作了无形的枷锁套在他肩膀上,让他不敢有一丝疏忽。

连对待一个贪鄙的沙客,都要亲历亲为的“晓之以理、诱之以利”。

不过,一切都是值得的。

若是真如石普力所说,能偷得逆魏的渡船,就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跨越大通河的山脉,耗费他太多时间了。

离与郑璞约定中前后夹击鹯阴塞的时间,仅仅剩下了十日。

而从此地至鹯阴塞,还有四百(汉)里左右的路程。

若是平原上的急行军,如此距离不过三四日。

但在这片丘陵起伏、黄沙遍地的荒漠中行军,一日能保持四十(汉)里便是万幸了——

仲夏五月,日在东井,易昏厥。

他跨过乌亭逆水,来到这片荒漠的边缘区域后,就发现了这点。

这里的天地,熏蒸如笼。

天上没有一丝云,也没有一丝风,只有一轮烈阳凌空高照,肆无忌惮地向这一片土地抛洒着无穷热力。

站着不动,汗水都湿透了内衬,更莫说是背负军械及粮秣行军。

不过,有闭着眼睛都能寻到沙河的石普力引路,我军可少携些清水了吧?

应该能如期赶到鹯阴塞夺船袭后吧?

耷拉下眼帘,姜维心中默默的念叨了声。

再度睁开时已经时炯炯有神,往避暑在山谷的将士们走过去,用斗志昂扬的信心满满感染着所有人。

“向导已寻到,且无担忧渡河的船只,只要行军至鹯阴塞后方,我军必胜!”

他给所有将佐都是如此说,让他们给麾下士卒传达着喜讯。

然而,天公不作美。

赶在夜幕低垂之际归来的石普力,给他带来了很不好的消息,“将军,近日荒漠中恐有大雨连绵。若不,等大雨过去后再进入荒谷内?”

他是如此说的。

没有过多解释是如何断定出大雨连绵来袭,便直接给出了行军的建议。

暴晒之后再骤然淋雨,极容易感染风寒。

轻者,鼻塞流涕、咳嗽不止,无法再执刀奋战。

重者数日内便一命呜呼。

但姜维顾不上了。

不是不体恤将士性命,而是时间与条件不允许。

纯靠人力背负转运的粮秣,即将耗尽,哪还允许他再耽误时间?

“传令,明日四更启程!”

他冷着脸,无视了石普力的满脸惊愕,让亲卫去给各部将士传令。

翌日。

光芒万丈的日头,从山峦描绘的天际线上喷薄而出,给大地下了火,沙土快速变得温热、炙热,滚烫。趁着黎明时的凉爽,已然行走了近十里汉军,开始觉得隔着军履都能感受到荒漠的热情。

以身作则,与士卒一样背着粮秣的姜维,步履坚定的行走在行伍最前端。

就是偶尔抬头目视苍穹时,眼神中会闪过一缕忧虑。

朝霞出现了。

虽然覆盖的天际不大,但也隐隐证实了石普力的断定。

第一日,午后有乌云,雨落数滴,行军四十余里。

第二日,天无云朵,但在阳光炙热之时却有雨水落了半刻钟,行军三十余里。

第三日,朝霞红透半边天,午时开始便乌云遍布,整个天空犹如汲足了墨汁的帘布,惊雷响彻荒谷,随即大雨倾盆,直至傍晚才停歇。

行军,不足二十里。

第四、五日,狂风与暴雨相继主宰了天地,无法行军。

无法生火烤干衣服、无有温热汤饭驱寒、无处避雨的将士,开始出现感染风寒者。

第六日,雨水转小,阵雨整日连绵。

壮者帮忙背负军械及粮秣,羸弱者相互搀扶冒雨而行,行军不足三十里。

第七日,天放晴,朝霞稀稀落落,偶尔小雨骤来骤去。

军中士卒感染风寒者骤然增多,且多先前染疾者气力皆消弱,相互搀扶行军亦艰难。

行军三十余里,不过万余人的队伍,也连绵了二十余里。

掉队,伊始。

第八日,雨水又转多。

行军二十里,连绵在队伍中的将士,已不足万人。

第九日,小雨时断时续。

行军约三十里,目光所及的汉军,不足九千人。

.................

手轻抚过,帮倒在地上的亲卫阖上眼睛。

姜维脸庞上没有悲喜,不言不语,只是站直了身躯迈步继续往前。

数日前,他便让部将蒋舒代替自己,与石普力在最前方领着队伍前进,自己落在了队伍的最后方,为倒地不起的士卒合上眼睛。

与那些实在无法再行走的士卒们告别,以及倾听他们最后的心愿。

已经放晴了的天空,烈日继续炙烤着荒谷中的万物,亦在俯瞰着荒谷中的两条黑线。

一条是蠕动,一条是静止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