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臣 > 第215章、毫厘

蜀臣 第215章、毫厘

作者:茶渐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2:01

第215章、毫厘

鹯阴城塞愈演愈烈的火势,撕裂了夜空,照亮了身后的屈吴山峦。

但皆落营于旱平川东侧、距离鹯阴塞三十余里开外的魏平与郑璞两部兵马,都无法用肉眼发现此变故。

魏平还好,徐质的部曲督遣人来求援了。

而郑璞得悉消息,不比魏平慢半分的缘由,是得益于先前的调度。

最初,他领军来此地落营驻扎后,就与关兴及张苞二人多次商讨过,该如何接应姜维袭后的事宜。

诸多频频出兵佯攻扰之等,都是群策群力各有见地。

但对于姜维袭击鹯阴塞的时间点,三人却是所见一致:夜里。

毕竟,姜维若是在白昼里发动攻击,便无法隐藏行踪,将奇袭变成送死。

因而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张苞的两百甲骑被当成了轻骑,与梁元碧的百余族人一起昼夜轮班监视着鹯阴塞的动静。

当城塞内喊杀声及火光大盛时,监视的游骑便迅速驱马赶回来禀报。

消息传递的时间,竟比魏军还要早。

而且整军的时间也很迅速。

拜每日都出兵迷惑逆魏所赐,汉军人不卸甲、马不歇鞍,士卒们皆枕戈待旦。

尤其是州泰与柳隐两部,连日出兵让将率与士卒们养出了默契,在郑璞得到消息刚让人擂鼓聚兵之时,他们就已经开始列阵了。

唯一耽误了点时间的,便是张苞的甲骑与刘林的重步卒。

他们所披的重甲,用料精良、造价昂贵,非战时都是支挂在架细心养护着。

不过,他们作为临阵时一锤定音的战力,从来都不充任前驱之兵,速度慢了些也不会耽误出兵的时间。

另一层缘由,乃是军营武钢车及辎车等物没有干扰到士卒的聚集。

在白昼里,郑璞已然让士卒们将所有辎重收拾妥当了。因为在计划里,汉军明日四更造饭、五更便归师陇右........

姜维是赶在了,郑璞退兵的最后一日到来。

抑或者说,郑璞无法置信自身的谋划会将姜维坑杀,因而在旱平川多等数日,寄望着奇迹的降临。

逾期不至,且姜维又是孤军深入.......

这种呼之欲出的推断,击毁了所有人的侥幸心理,不得不去接受事实。

在他逾期第五日的时候,在安定郡的丞相诸葛亮便开始退兵了。

逾期八日时,驻扎在祖历县的前将军魏延,不但遣人来告知不会再运粮秣过来,还停止了修缮城池、临城郭戍围等防御工事。

毕竟,汉军如果无法夺下鹯阴塞,作为孤城的祖历县,战略意义也随之消逝。

继续占据着,不过是给汉军造成更大损失而已。

比如,万一逆魏曹真大军出乌水河谷,必然会将祖历县困而不攻,围点打援,让大汉陷入救之无益、不救则失将士之心的两难中。

既然如此,还不如先行放弃了,将所有兵力扼守在陇右。

以此来拉长逆魏来攻的补给线,增加中黎庶被征发徭役的怨言。

因而,不得不说,姜维真的很幸运。

逾期了十二日,仍旧有友军等着接应,主要缘由竟是郑璞的一缕不甘心使然。

郑璞亦然很幸运。

姜维的不放弃,让他消弭了心中的迷茫。

在他心中,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的谋划,会将大汉年轻一代最杰出的将领以及万余士卒送上不归路!

这些年的军争,他走得太顺了。

每每设谋筹画,几是算无遗策,无不建功。

也让他愈来愈大胆,愈来愈剑走偏锋,变成了贪图一战建全功,类似于魏延那样“不成功便成仁”的偏激!

且不自知!

完全忘了,何为兵者乃凶也当慎之,何为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姜维逾期不至的这段时间,他强作镇静,信誓旦旦的给关兴及张苞二人强调姜维不会失败的各种缘由。

但私下独自静处时,他便不由自主的陷入了自疑。

从征近十年,他第一次觉得无所适从、惶然不安,也彻底自省了一番。

虽说,此谋是经过丞相首肯的,姜维慷慨领命的。

就算失败了,诸多将领也不会指责他谋划失策,更也不会面临昔日李严葬送万余精锐后被贬的局面。

但这无关仕途,而关乎于本心。

奇袭失败,必然会打草惊蛇。

逆魏再怎么愚钝,都会洞悉大汉此番的战略意图,然后亡羊补牢。

日后,大汉若是想再攻打凉州,唯有在四望峡或桑园峡等险隘下,硬着心肠用士卒的尸首堆积得城墙一样高,才会迎来破局的希望。

而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已经有了李严之败,若是再迎来姜维的全军覆没,大汉要蛰伏多久才能恢复元气?

以逆魏的战争底蕴与曹真的将略,还会容许大汉有慢慢恢复元气的时间吗?

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或许,一旦姜维失败,在未来的日子里,逆魏将不惜一切代价,用雄厚的国力将大汉拖入战争的泥潭中,让大汉连绵不断的烽火中,积贫!积弱!

最终,在强大的外患逼迫下,迎来内忧!

如今巴蜀之地各方势力的众志成城,都是建立在大汉能够克复中原的希望上!

一旦这个希望破灭,人心便散了。

绝大部分人都会念起巴蜀闭塞的安然,进而丧失北伐的锐气;绝大部分世家豪强,都会向往起逆魏九品官人制,进而人心思异、阳奉阴违。

万幸,事情迎来的转机。

当巡夜的游骑,赶来报信时,让饶是历经过生死瞬息的郑璞,都差点忍不住想振臂狂啸一番来宣泄情绪。

当即,击鼓聚兵。

先遣梁元碧的百余轻骑,立即赶赴鹯阴塞。

任务不是支援姜维,而是在鹯阴塞前鼓噪,让姜维麾下以羌胡部落为主的士卒知道,他们不是在孤军作战!哪怕是他们早就逾期了多日,大汉依旧没有抛弃他们,仍旧会有兵马来接应他们!

而整军列阵很迅速的州泰与柳隐两部,被他任命为前驱,立即领军赶往逆魏的营寨。

不需要他们攻下逆魏营寨,只需要他们拖延时间、堵住魏平前去救援鹯阴塞的援军,让汉军主力赶至即可。

然也,此战胜负的天平,已经不在鹯阴塞之内了。

而是旱平川外,两军出兵的时间!

这点郑璞无需与关兴等人商议,就能做出定论——姜维领军奔袭数百里后,仍旧能顺利的杀入鹯阴塞,就足以断定鹯阴塞必然易主。

对于汉军而言,只要拖住魏平部,不让他驰援鹯阴塞,此战就是胜券在握了。

毕竟,哪怕是双方战得不分伯仲,郑璞还能遣人去寻魏延分兵来援呢!

而魏平,哪还能有援军?

河西走廊就不指望了。

至于驻军在安定郡的曹真,离这里太远了,待他得知消息赶来,战事早就结束了。

对此,久经沙场的魏平,也了然在胸。

他唯一能扭转局面的机会,就是赶在汉军到来之前进入鹯阴塞,将姜维部灭掉,然后依托城塞而守。

是故,得悉徐质部曲督遣使来求援后,他也一刻不耽误的擂鼓聚兵。

然而,可惜了。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与鹯阴塞的守备士卒一样,这些时日他的麾下都窝在营寨里,百无聊赖的坐看汉军徒劳无功为趣。

有恃无恐之下,懈怠已久的士卒,哪能迅速的整军列阵?

当各级将佐好不容易呵斥睡眼惺忪的士卒出军帐列阵毕,魏平便很无奈的发现,在十里外落营的汉军,已然来到了己方营前,鼓声大震的严阵以待........

他也终于知道了,逆蜀平北将军疤璞一直驻军在旱平川的真正意图。

最早,他还以为,逆蜀此番攻伐的目的,是为了攻下安定郡;而疤璞领军来此地,不过是为了阻挡河西四郡的兵马扰陇右。

原来,逆蜀的目的,竟是最不可能被攻破的鹯阴塞。

只是逆蜀袭击鹯阴塞的兵马,从何而来?

难道是河西四郡有豪右或是羌胡部落叛变了?

但有刺史杨阜与将军贾栩领军镇守在武威姑臧,叛乱的豪右或羌胡部落又怎么可能,一声不响的杀来此地!?

魏平心中满是不解,但也没有去过多纠结。

此情此景,已经无需答案了。

他唯有的念头,便是冲破汉军的阻拦,去救援鹯阴塞。

抑或者说,是自救。

他所督领的兵马,若是不能进入鹯阴塞,就会陷入孤立无援中,被后续而来的汉军耗死。

逆蜀都攻下祖历县了,从那边进军至旱平川并不远。

是时,夜四更。

魏平倾巢而出,亲自擂鼓督战。

而郑璞也领着后军赶至,双方在魏军营外展开了野战。

真正的野战,彼此都没有武钢车依托,没有来得及布下强弩阵或强弓阵压制;更没有壕沟、铁蒺藜及鹿角等障碍;亦皆是骤然聚兵临阵,唯靠血勇与士气而战。

汉军以七千有余,对阵魏军八千步骑,寸步不让。

魏军不计死伤,有进无退,违者斩!

一方是魏国赖以镇守河西走廊的精锐之师,一方是大汉赖以克复中原的虎狼之士,狠狠的撞在了一起。

一时间,双方竟然杀得难解难分,势均力敌。

不过厮杀了两刻钟,都不寸步不让的双方,竟然都战死了五六百多兵卒,场面惨烈无比。

死去兵卒的尸体,慢慢堆满了战场,形成彼此进攻障碍。

但双方依旧战鼓如雷鸣,声声催,战栗天地。

尸体不断的堆积着,擂鼓的士卒换了一波又一波,战事依旧如火如荼。

“杀!”

“杀!”

五更了,天渐渐破晓。

淡青色的天空镶嵌着几颗残星,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纱。

从鹯阴城塞的方向,一杆旌旗缓缓从大地浮起,往两军厮杀之地而来。

让魏平与郑璞都不约而同的目顾而去。

少顷,魏平便阖目昂头。

他分辨出来了,那旌旗绣着斗大的“漢”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