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臣 > 第217章、拓跋

蜀臣 第217章、拓跋

作者:茶渐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2:01

第217章、拓跋

秋七月。

并州,雁门郡北部。

这片以恒山山脉(雁门关所在山脉)作为南部屏障的??水(桑干河)河谷,土壤肥沃、宜牧宜耕,一直都是中原王朝赖以控制河套平原、威慑漠北高原的屯兵地。

但如今,却成为了魏国北疆最大的威胁。

素来对魏国很不友善的中部鲜卑大人轲比能,统治中心便是在桑干河的北岸。

乃是北面阴南丘陵蜿蜒而下的桑干支流之上的县城:平城(今山西大同)。

平城之东的白登山,便是昔日汉高帝刘邦被困之地。

自然,轲比能将部落设在此处,并不是想瞻仰匈奴单于冒顿的旧日荣光。

而是为了更顺利的进攻中原王朝。

就如檀石槐将王庭设在弹汗山,是为了更好对幽并二州的边郡用兵的战略意图一样。

然也,轲比能一直都有成为第二个檀石槐的野望。

但他只是小种鲜卑出身,控制的地方只有代郡、上谷等塞外之地。

想要成为一统鲜卑的单于,就先击败檀石槐的直系血脉,并吞他们的部落、占据他们的牧场,让所有鲜卑部落首领都认为,他才是有能力继承檀石槐荣光的人。

恰好,檀石槐的后代很不争气。

鲜卑单于之位,几经辗转落在了檀石槐之孙步度根头上。

但他控制区只限于弹汗山到平城一带,无论东部还是西部鲜卑大人,皆不听从他的号令。

这让轲比能看到了机会。

为了心中的野望,他有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都主动示好于魏国。

如魏武曹操时,他主动纳贡,甚至出兵帮助平叛。

曹丕代汉后,他又主动把之前逃亡至自己属地的五百多户代郡汉家黎庶,及千余户上谷郡汉家黎庶送还了魏国,且用牛马与曹魏贸易通商。

当然,他示好的目的,都是为了加速并吞周边的部落。

如曹彰北征代郡的乌桓时,轲比能假意施救,乘机杀了另一位鲜卑首领扶罗韩,吞并了他的部落,强迫其子泄归泥依附于自己。

扶罗韩,乃当时还是单于的步度根之兄。

这次并吞,让轲比能在草原上的威望大涨,也吹响了攻伐步度根的号角——他要对其他部落宣告,步度根不配继承鲜卑单于之位。

战事也很顺利。

骁勇善战的他,屡次出兵都是大盛。

失去无数族人及牧场的步度根,沦为丧家之犬,转去求魏国庇护,成为了魏国的保塞鲜卑大人。

不再有资格继承单于之位。

但步度根不配,并不代表轲比能就被承认为单于。

草原上奉行着弱肉强食的法则,以血统为继承的荣光覆灭后,轲比能想将称号从“部落大人”变成“鲜卑单于”,就得达到昔日檀石槐的高度——攻打中原王朝。

再怎么不济,也得让如今的魏国,不得不用和亲来换取边境和平。

是故,他将部落栖息地设在了平城,开始频繁攻打魏国边郡。

只不过,与魏国互攻了好多年,他并没有讨到什么好处。

相反,当时任职护乌桓校尉的田豫与雁门太守牵招还曾经合力进军,拉拢着其他边郡的鲜卑部落,于野外大败轲比能,且攻入了平城。

只是很可惜。

在河套平原已失去的情况下,魏国无法坚守桑干河北岸的平城。

不然,就会重蹈白登之困的覆辙。

恰好那时候,田豫被幽州刺史王雄上书诋毁,被调任为汝南太守,势力大减的轲比能便趁机再度称臣于魏国,接受了曹叡的册封。

亦让雁门太守牵招,不得已暂缓了收复雁门郡北部各县的谋划。

自然,轲比能臣服、接受魏国的封赏,不过是一时权宜,为了得到修生养息、巩固势力的时间而已。当魏国将冀州、河东的一部分兵力转去关中,被大汉牵制住时,他便再度生出了攻打并州的心思。

与以往不同,他还密遣使者前去游说步度根。

步度根内附魏国后,就永远都无法被其他鲜卑首领承认为鲜卑单于。

因而,他也转变了心态——想成为未来单于的亲家。

轲比能是以结亲作为利益诱惑,劝说他合兵的,只要轲比能成为鲜卑单于,他的地位也同样水涨船高。

况且,如今的他,在魏国境内也无人庇护了。

断事公允的田豫被调走了,接纳他部落内附的雁门太守牵招,也刚刚病故。

现任并州刺史毕轨,乃是出身官宦世家的兖州东平人,素来对胡虏抱有戒心,且又不甚了解边郡之事。

觉得自己未来堪忧的步度根,思来想去,便选择了叛逃。

冀望着,能与轲比能合力重现鲜卑的旧日荣光。

他叛逃选择的路线,不是经过雁门关,从楼烦关进入桑干河谷。

也很顺利。

得知消息太晚的毕轨,只能选择从阴馆县绕道去拦截,但却被前来接应的轲比能伏兵在侧,击杀了将军苏尚、董弼。

但让轲比能想不到的是,步度根前来依附于他,让鲜卑索头部的拓跋力微心生忌惮。

他担心,本来就很强大的轲比能,得到檀石槐后人拥护后,不会着急着攻打魏国,而是先行往西吞并他的部落。

这些年,西部鲜卑早就内乱了。

失去部落大人约束的各个部落,已经与栖居在河套平原的匈奴各部融合,不分彼此,亦然没有了抵抗轲比能并吞的势力。

所以,他才会派出使者前去雒阳,想借着魏国这把刀将危险消弭了。

另一层缘由,是他也胸怀大志。

不是想成为鲜卑单于那么遥远的志向,而是脚踏实地,想成为西部鲜卑大人。

为了这个目标,他如今领着族人躲避西部各部的战乱,依附在岳父鹿回部大人窦宾羽翼下保存、积攒实力。

也常年与魏国示好,公平贸易获得物资辎重。

恰好,如今他也迎来了魏国的示好。

魏国送来了他的仇敌——亲生长兄秃发匹孤的首级。

还有告知了现今秃发部的首领,他的侄子秃发寿阗从关中叛逃的消息。

这样他看到了成为西部鲜卑大人的机会。

只要魏国将轲比能打残或灭掉了,他便可以将部落扩张到桑干河谷。

然后,他便可以主动向魏国请命,声称愿意领军去清理门户。

鲜卑突发部,本来就是从他的索头部分出来的。

他相信这种共赢的局面,魏国肯定会乐见其成,会很慷慨的赏赐物资支持他,且在交易上适当的给以资助。

毕竟,最近魏国叛逃的部落太多了。

不管是出于维护边郡的安稳,还是重新树立威信,魏国都需要草原上新的合作者。

再者,他的部落如今不算强大。

魏国稍作扶持,也无需担忧自己会变成第二个轲比能。

当然了,他的好处不至于这些。

从他的栖居地(定襄郡)至秃发寿阗如今所在地(北地郡富平-丁奚),需要跨越整个河套平原。也就是说,他可以倚仗着魏国的助力,徐徐将沿途将所有西部鲜卑、匈奴各部都降服了。

不过,如此宏大的冀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他如今的当务之急,是厉兵秣马,坐等轲比能与步度根被魏国击败,趁机收拢失去依托的小部落以及侵占些牧场。

要是能让步度根的侄子、扶罗韩之子泄归泥依附自己,那更理想了。

实力微弱的泄归泥,自己很轻易就能控制;而且他身具檀石槐的血脉,能帮自己添加号令其他部落的名义。

想到这里,驻马眺望桑干河谷拓跋力微,不由在心中叹了口气。

如今他的实力,还是太弱了。

连想坐收渔翁之利都要犹豫再三,唯恐被殃及池鱼。

尤其是如今他寄人篱下,所有的心思以及行动,都要瞒着他岳父鹿回部的首领窦宾。

比如他原本是打算,亲自领着族人赶到杀胡口埋伏!注1

杀胡口,是从定襄郡进入云中郡的必经之地。

上次轲比能在马邑城被田豫与牵招击败逃亡时,就是选择从杀胡口逃入云中郡。

这次亦不会有例外。

因为如今的草原之上,没有部落比轲比能更强大,他无需担心被伏击。

至于魏国能不能击败他嘛~~

那倒不需要担心。

轲比能的驻地、部落兵力以及守备漏洞都被他卖给魏国了,魏国若在还不能击败,那曹魏幽并二州的边郡之地早就成为鲜卑各部的牧场了!

唯一不能定论的,便是大胜还是小胜而已。

然也,他想用轲比能或是步度根的首级,让魏国此番出征变成大胜,来换取自己部落得到魏国更大的支持。

但他担心岳父窦宾知道后,会认为他背叛了族群,甘愿充当魏国的鹰犬。

然后联合其他部落,将他当成叛徒灭了。

鲜卑的内部争端,终究不能明目张胆的勾结中原王朝。

唉~~

寄人篱下,有利亦会有弊。

不由,拓跋力微又再度叹息出声。

但片刻后,他便倏然双眸灼灼,他发现自己执迷了。

为何要顾忌窦宾的看法呢?

他若是将轲比能的首级送给魏国,再声称愿去北地郡诛灭秃发部,自己部落不就脱离鹿回部了吗?

况且,轲比能若是死了,魏国必然回收复雁门郡北部。

不会允许自己部落在桑干河谷坐大。

但若是自己迁徙去了北地郡,魏国为了安心与大汉攻伐,也会选择自己充当关中北部的屏障,而倾力支持自己。

相传,河套平原西边的部落更加弱小一些。

不然比自己更弱小的秃发部,也不可能存活至今。

以自己部落的实力,再加上魏国的支持,从西往东征战,似乎更容易征服河套平原........

-

注1:杀胡口,清代改称为杀虎口。战国时赵长城(后秦继用)的重要关隘,亦是近代“走西口”的西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