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臣 > 第269章、畏战

蜀臣 第269章、畏战

作者:茶渐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2:01

第269章、畏战

郭淮乃魏文曹丕的潜邸之臣,转任军职随征汉中张鲁,此后便一直留在魏国的边郡,至今已将近二十载。

可以说,他是魏国最熟悉西北军务的人。

但也正是如此,让司马懿觉得他离开庙堂太久了。

久得在出谋划策的时候,忘记了考虑庙堂的权利纠葛以及他继任雍凉都督才数个月。

在魏武曹操创业之初,便以谯沛元勋掌军、颍川士人出谋划策镇中枢,一直到击败袁绍雄踞北方得以称公、称王分邦建国,如此权力格局都不曾改变。

譬如被赞为“时之良将,五子为先”的于禁张辽等人,都长期归谯沛夏侯与曹氏节制;而可参与中枢决策的人选里,颍川士人也占了半数。

后来,曹丕即位,源于历经过“魏夺嫡”的心悸,开始善待的冀并州士人,让他们逐渐步入权利中枢;还将有宿怨的曹洪罢黜归家等。

如今曹叡在位,早期的颍川士人与谯沛元勋几乎都凋零殆尽了,不仅让太原孙资守中书令,连镇边节帅都开始委任于非夏侯或曹氏。

但也正因如此,司马懿才更加谨慎。

雍凉之地,素来是魏国最动荡的区域,也是戍守兵马最多、最精锐的区域。

在此区域任职的都督,但凡有些风吹草动都会引起曹叡的警觉。

不是曹叡在怀疑司马懿有异心,而是帝王心术的使然。

他毕竟不是曹魏宗室出身,自然无法拥有曹叡的绝对信任。

如在“胜负乃兵家常事”这方面,石亭之战的曹休可当得,开启子午谷之战的曹真亦可有,但若是换成他也有这样的战绩,就绝对会背上丧师辱国的罪名。

是故,他否了郭淮所谋。

局部战事一旦开启了,谁都无法断言,是否会引发倾国之战。

司马懿转来雍凉任职后,就详细分析过巴蜀出兵以来每一场战事的始末,也得出了一个结论:彼逆蜀丞相诸葛亮,凡事谋定而动。

此番遣魏延督军进凉州,岂会没有预留后手?

抑或者说,彼诸葛亮乃是见魏国主力皆在关中,觉得势大不可图,便故意分兵往凉州诱魏国出城塞来战。如《孙子兵法》所云诡道,“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此时魏国关中主力败归休整、都督新旧交替,自是无法倾力一战的。

司马懿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若依郭淮之策而行,获得的利益无法与隐藏的忧患比拟。

且他奉诏来雍凉之前,还赶赴雒阳与曹叡密谋了一番。

亦将曹真遗留的谋划推演得更完善了。

曹真临终前,乃是建议曹叡将凉州当成诱饵,让逆蜀陷入战争泥潭不可拔而魏国的关中主力得到休整时间,以“此消彼长”的时间差重新夺回陇右。

对此曹叡已然在执行。

是故,司马懿便顺势此大略的细则完善——他想借着逆蜀此番兵进凉州之机,将凉州那些历来恣睢骄横、叛乱不断的诸多权势者,悉数拔了!

也很容易实现。

乃是将欲取之、且先与之。

如魏国先按兵不动,坐等逆蜀与凉州两败俱伤,或是凉州权势者被逆蜀所败,他再督领关中主力进发陇右堵住蜀诸葛亮的大军,别遣郭淮部等领军入河西走廊。

试问,逆蜀魏延以历经多番战事的疲兵,何如能抗衡魏国的以逸待劳呢?

即使彼魏延得士卒死力,郭淮等部寸步难进,也是受困一时。

仅是凭逆蜀从陇右走金城郡运送粮秣损耗的人力物力,就可推断出魏延不可持久。

若是魏延胆敢在当地征收粮秣,那将败得更快!

在人心未附的新得之地、向刚历经战火的士庶征收军辎,乃是大忌。就连中原富庶之地的黎庶都会奋起反抗,更莫说是胡汉杂陈、苦寒地瘠的河西之地了。

届时,魏国复得凉州之地,便可以“守境不利、背魏投蜀”等等罪名,将那些权势者罢黜或诛杀,重建朝廷威仪、士庶秩序。

自然,司马懿谏言罢,还特地明言与曹叡,声称此举存在着风险。

乃是以刘备入蜀与丞相诸葛亮讨南中,郡县吏民皆不日竟安为例子,言逆蜀能得人心,担忧魏延据河西之地后也骤然而安,令魏国弄巧成拙。

作为帝王的曹叡,在有机会收回权柄的时候,自然不会拒绝。

先前他接受“边人治边”的建议,不过是对时局的妥协,乃无奈之举。

而且这种收回权柄的做法,曹叡也并不陌生。

在魏武曹操时,因为势力尚弱小而对凉州鞭长莫及,便以控制汉廷天子的便利,让韦端、韦康父子先后据凉州;但后来击败袁绍称雄河北后,为了收回权柄,对马超取陇兵围韦康于冀县有八月之久,镇守在长安的夏侯渊始终听而不闻、按兵不动。

一直待到韦康被杀,夏侯渊才督率大军长驱而来,讨平不臣、虎步关右。

是故,曹叡听罢,不假思索便允了司马懿之言,让其放手施为。

基于庙堂与自身的考虑,司马懿自是不想节外生枝。

只不过,郭淮的慨然请战,令他多了一分忧虑。

与荆豫、淮南两地战场魏国如今已然采取守势不同,不仅曹叡对陇右之失耿耿于怀,就连戍守雍凉的将率对战事主张也是倾向于攻势。

盖因此地自古民风彪悍,好战成性。

若是他一直按兵不动,其他将率必然会如郭淮一般上言请战。

不管怎么说,他接任雍凉都督之职的时间太短了,威信未立,难令这些戍守边地的宿将信服。

因而,他也担忧,多次回绝各将率请战后,自身会被他们腹诽为“畏战”。

毕竟军中多鄙夫。

如名门之后、才学不缺的郭淮,他尚且能晓之以理回绝,令其不会有他念。

但其他将率岂能安抚?

唉,自身的威信,日后恐难立矣!

悄然一声长叹。

对盏枯坐的司马懿,带着一缕忧思凭案起身,归去就寝。

威信不立,便难服将率;将率不服,日后的战事中,便没有如臂使指之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