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臣 > 第285章、置俘

蜀臣 第285章、置俘

作者:茶渐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2:01

第285章、置俘

翌日,五更。

冬日里的晨曦尚未破晓,马岱便督领两千西凉铁骑开拔。

昨日夜里,前去占据乌山岭东侧河谷通道的廖化,遣信使来报,声称原河谷另一侧的河西驻军,似是得悉了战败的消息,竟拔营离去了。

这令马岱有些心切。

依时间推算,绕道乌鞘岭之东归去河西的黄华、柯吾与胡薄居姿职等人,因路途遥远与无辎重补给,在马岱赶到姑臧县之前绝无可能先至。

但拔营离去的古浪河驻军,却只需二三日疾行便可至。

马岱若不动身迅速些,恐赶到姑臧之时,城邑内的邸阁与武库都被劫掠一空了。

更甚者,乃城内的商贾富户或黎庶皆被乱兵突其庐舍、淫略妇女以及剽虏资物等,上演人间炼狱的惨象。

天下刀兵不休之时,“贼过如梳、兵过如篦”并非夸大其词。

况且,贾栩临时拼凑出来的河西联军,严格意义上都不能称之为“士卒”!

被马蹄声惊醒的郑璞,简单梳洗了下便步出军帐。

此时的军营,已然是炊烟漫天竟舞,士卒们皆以什伍为队围坐在炊烟前。

非是饥饿难耐、急不可待,他们仅是想靠近火堆借些暖意罢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巴蜀之地气候温润、南中之地闷热潮湿,故而许多北伐将士皆不是很适应西北的干燥苦寒。哪怕雄壮如乞牙厝,每每到了岁末,都会因满手的冻疮而变得躁动不安。

故而,对于大汉而言,战事虽然大胜了、河西走廊也是囊中之物了,但恢复统治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亦是说,如今随来征战的汉军各部,皆不是戍守河西的良选。

不管是出于确保他日进军关中时兵力充足的考虑,还是让河西走廊成为大汉北伐的稳定后方,戍守的兵马大部分需要从俘虏中挑选。

如何令这些俘虏放下成见、心悦诚服站在大汉旌旗下,就成了郑璞的当务之急。

也是费祎的。

丞相诸葛亮虽然表请魏延兼领凉州刺史,但以魏延的军略与官职,不可能缺席日后的战事。让费祎任职随军长史,便是让其代掌凉州政务的意思在。

这是所有人的心知肚明。

因为河西走廊收复后,丝路畅通,巴蜀豪族将会分户前来逐利。

费祎乃江夏鄳县人,亦是东州士之一,在刘璋时期便随族父入蜀,早就与益州豪族和善。

丞相以他来主事凉州,协调分配丝路利益,无论是荆襄系、东州士还是巴蜀豪族皆不会生出朝廷厚此薄彼的怨言。

此刻,早就醒来的他,正深一脚浅一脚在雪泥中缓缓而走。

待收押俘虏的营地映入眼眸时,恰好遇上了抱着同样心思而来的郑璞。

二人相顾一笑。

亦不拘泥那繁文缛礼,径自并肩入营。

俘虏营内共计关押了六千余俘虏,几乎皆是河西各郡豪右的私兵或徒附。

因为贾栩、庞会的部曲与张掖郡兵皆作为先登前驱,几乎死伤殆尽了;而黄华、柯吾与胡薄居姿职的骑卒皆逃离,剩下其他羌胡部落及马贼等,则是被马岱的副将杨霁就地收押在允街县。

“费长史、郑护军。”

领本部看押俘虏、得士卒传报的王平匆忙出迎,执手行礼。

“嗯。”

费祎含笑回礼,还谦言了句,“我心切,故来的早,倒是扰王将军用早膳了。”

而与王平并肩作战的郑璞,就没那么客套了。

径自步前,把王平小臂笑谓之,“不知子均军中朝食备好了否?我可是饥肠辘辘,一路疾行来求食的!”

“呵呵~~~”

闻言,王平畅怀而笑,频频颔首道,“若长史、护军不以我军中朝食鄙,吃食自是管够的。”

言罢便侧身让道,伸手虚引,“二位,请。”

“请。”

仅有稻饭、酱菜汤的朝食,少时便罢。

费祎寻来两名帐下文吏,往单独收押豪右与羌胡部落首领的别营而去。

而郑璞则是在军营内闲庭信步,看王平督促士卒给俘虏分配朝食,偶尔还随意拉一个看守的士卒问及昨夜俘虏们的状况。

这源于他们二人对收编俘虏的意见不同。

依郑璞之见,乃是将那些被俘虏的豪右与羌胡部落首领皆押归汉中定居,最大程度让河西之地吏治清明,杜绝持强侵弱之事发生,更利于长治久安。而这些人家中积财存粮,会被当作军辎抑或朝廷安抚贫民佃户的资财;他们的田亩牧场,则是要被朝廷当成对巴蜀豪族此些年鼎立支持北伐的嘉奖。

如此一来,而他们私兵与徒附失去效命对象后,被朝廷推行编籍录户、授予田亩等善政,就会心甘情愿为大汉戍守边郡。

至于此些豪右及羌胡首领,是否会因为权势消融而心有不满或反抗嘛.......

不在郑璞的考虑之内。

在他心中,不诛杀他们便是仁义了!

大汉从不滥杀无辜,但对从叛者亦岂有姑息之说?

但费祎则是持有不同意见。

他以逆魏在关中推行休生养息、蓄力来夺陇右为由,觉得河西走廊若能早一日安定,便会让大汉多一分战争底蕴,故而想效仿昔日丞相讨平南中叛乱后,安抚南人大族与蛮夷部落耆老宗长的做法。

乃是挑选出寡有劣迹、家声尚可的豪右放归去,宣告大汉的仁义;以他们祖祖辈辈根植在河西所积累的声望,协助朝廷安抚郡县士庶尽早归心。

亦无需担忧他们会再度反叛。

战败者被释归去,自然要出家财助军辎以示其感恩戴德的。

且待益州豪族分户来河西落户,再加上官府以《蜀科》制衡,那些豪右日后也不会再有恣睢跋扈的实力。

抑或说,二人意见相左乃性情使然,并没有高下之分。

郑璞以性情固执著称,行事素来不以自身羽毛为念,故而想趁此大捷之际,将那些豪右与羌胡首领连根拔除。而费祎宽济而博爱,兼久任事中枢,故而心怀“治国如烹小鲜”之念,万事皆思全求稳、徐徐而图。

对此,郑璞不复争之。

毕竟费祎方是丞相意属的主事凉州之人。

不过,很快的,费祎便面色不善从俘虏别营大步而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