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臣 > 第287章、置酒

蜀臣 第287章、置酒

作者:茶渐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2:01

第287章、置酒

岁月奔流不息。

不知不觉,已然是仲冬十一月。

与河西走廊的山峦沉默不语、飞鸟绝迹的萧索枯败、天地间了无生趣不同,汉中郡的仲冬虽然也万籁俱寂,但阳光慵懒暖人心。

乡邑村落中,忙碌经年的老丈正依屋墙晒太阳,耷拉着眼眸偶尔会微微张启,瞥一眼不远处三两稚童的嬉戏,便会扯起嘴角,让人看见他已然齿落数颗。秦岭曲折的山谷中,也有许多青壮三五成群,持弓搭箭猫腰穿梭在山石林木中,为岁末除夕阖家欢欣的时刻狩猎肉食。

蜿蜒东去的沔水,两岸霜白点墨绿、晶莹挂枝梢。

诱不少士子前来踏雪咏景,世家豪族携家眷野餐,还有得了休沐之日的官府僚佐,孤舟垂钓独钓闲情。

继魏武曹操将汉中之民皆迁徙走的多年后,汉中再度重现了丰饶之名。

或许,张鲁据土时的“各安其居而乐其业”,不外如此吧。

如果主动忽略每日清晨时,各县驻军士卒的演武声,便不会有人想起此地亦是汉魏争锋的前线罢。

沔阳城外,定军山斜坡,诸葛乔所置别院。

不算大的厅堂,淡雅的檀香袅袅,白衣如雪的丞相独坐,阖目,微侧头,手指拨弄琴弦悠扬着闲情逸致,与火塘赤黑里透着白的木炭、透入的阳光一同致谢冬日的暖意。

似是,技艺有些生疏了。

一曲终了,丞相没有睁眸,而是缓慢的舒展着手指。

也是,前一次操琴乃先帝仍客居新野之时了。

在那时候,刘表对先帝外宽内忌,故而先帝地不过一县、兵不满万,常悲功业不建而年华渐逝。故而,每每逢冬日萧瑟之时,便会围炉置酒,与众同乐,但求得些许舒怀。

时关侯总耷眼捋胡、默然不语,益德则仗贪杯骂几句刘表无器。

好谑言的简雍与敦厚文雅的糜竺会屡屡举盏邀杯,与先帝言笑宴宴,令众皆畅怀。

子龙则是正襟危坐,时而与益德共饮,时而出言附和简糜几句。

叔至每临此时,自将部曲在外戍卫,从不与宴;至于功绩未显的文长,应是在军营内与士卒角抵、比射等为乐吧?

尚有那时还未出仕的马良,常携酒置肉而来,恰逢其会。

呵~~

不知不觉陷入了思绪的丞相,手上动作停了下来。

恰好此时,一阵朔风呜咽着漫入厅堂,亦令丞相倏然睁眸。

放眼而顾,屋外暖阳依旧,厅内塘火酒温如故,却形单影只、无人与共。

弹指二十余载消逝,欲置酒围炉宴,终不似当年.....

唉,罢了。

此后不复操琴矣!

灭了檀香,丞相凭案起身,将琴装入布囊、藏以庋具,顺势将一直温着的酒水取来,自斟自饮。

酒香洋溢鼻息,暖意过喉入腹。

似甘还酸的机子滋味,驱走了方才心头上那一缕追思。

但并非是什邡郑家桑园所酿。乃是张家与郑家联姻后,张皇后令天子刘禅得此酒之味,乃令人效仿之。

且每每入冬之际,皆会令来汉中公干的僚佐顺路携几坛来与丞相。

“虽山水数百里,但欲与相父共饮之。”

天子刘禅乃是如此作言。

故而,丞相觉得此酒滋味绵长且暖心,令人无畏严冬之寒。

且此番天子御赐的机子酒,乃是与他细君黄氏家书同时至汉中的。

以身表率,兵出以来就不曾归去成都的丞相,虽然无怨无悔,但对家书的到来亦然心有期盼。

才学与丞相相配的黄氏,亦善丹青。

今岁投以家书时,竟附上了子诸葛瞻、孙诸葛攀的画像。

当时丞相看罢,好一阵恍惚。

无知觉中,昔日还在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两小儿,竟已近少年郎矣!

且两小儿竟也做了书信,内容应是被黄氏口授叮嘱,皆是天寒加衣、努力加餐抑或叙自己正在读的书传等家长里短。

就是字写得不好,笔力不足,亦不端正。

虽是年少使然,然亦不可疏忽。

呵.....

丞相轻笑了声,举盏一饮而尽,便出声唤家中苍头来收拾。

酒虽好,亦不能贪杯矣。

且多加餐,多顾身,他日或能在长安候天子、细君以及两小儿来相聚。

起身,缓缓步出别院。

屋外领甲士车驾的傅佥见了,连忙过来作礼,轻声问道,“丞相,此时归冀县乎?”

“嗯,该归去了。”

轻轻颔首,丞相登上车驾,笑颜如春风徐来,“赖文长与汝先生及诸将用命,河西大捷矣!虽未至庆功之时,但亦可谓河西已囊中之物矣!”

“啊!”

“天佑大汉!”

.................

此番丞相归来汉中,主要缘由乃是邓芝调任永安。

因为邓芝驻守在汉中郡许多年了,且兼领了赵云故去后的兵马,本就是丞相心中最佳的镇汉中之将。毕竟吴懿与魏延一样主征伐。况且,作为大汉如今年岁最高的宿将,吴懿近些年身体状况也不佳,以邓芝与他共事亦有绸缪之意。

孰人知,永安督陈到竟已难理事邪?

唉!

此亦是得河西大捷军报时,丞相再起置酒抚琴闲情的缘由。

故人虽陆续辞去,但后继者可肩扛复兴汉室旌旗矣!

事实上,所有人都不知道,魏延胆敢转授虎符与郑璞,令其暂代督领三万大军,便是丞相私下授意的。

不然,魏延安敢如此?

就连吴懿、吴班二人都不曾督领过三万大军!

且随征如马岱、廖化与张翼等皆是先帝时便领军的将率,以稳重与资历论,都要比郑璞更适合代督。

非是觉得郑璞才不堪用。

乃是早就式微的大汉,无有战败的底蕴。

奇谋策算,与亲自督领大军鏖战,不可同日而言。

如被先帝刘备倚为谋主的法正、魏武曹操的谋主荀攸与贾诩,何时亲率大军与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宿将非数战可就。

郑璞虽此些年战功颇多,但尚不能称之为宿将,至少是督领三万大军的重责尚不能胜任。

是故,丞相的欢欣亦不足为奇了。

昔日在成都时,他便隐隐觉得,郑璞似是身兼法正与关侯之长。

筹画之道不必说,已然矣!

今督战一方的帅才崭露头角,焉不喜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