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臣 > 第289章、姑臧

蜀臣 第289章、姑臧

作者:茶渐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2:01

第289章、姑臧

历经八日急行军,郑璞终于赶至了武威郡的治所姑臧。

在那天军议后,他便分兵了。

关兴、张翼、宗预与糜威便督领一万六千士卒往枝阳县。金城郡毕竟蜷缩着两万魏军,河西联军被击溃了,他们自然要归去听令魏延帐下。

就连张苞都领着本部回鹯阴城塞了。

身为鹯阴主将的他,担心此地之战被逆魏得悉后会遣兵来袭,仅凭柳隐的两千蜑獽军,恐因兵力不足而难守御。

随郑璞先行的分别是廖化、王平两部。

拜贾栩先搜刮各郡县粮秣所赐,汉军夺了河西联军大营时缴获的辎重与粮秣极丰,令大军足食三月。故而,出于策应马岱的考虑,费祎与诸葛乔便督领阎宇、护羌营步卒司马蒋舒等部护送辎重粮秣在后。

留守在令居塞的将率,乃是隶属郑璞本部的州泰。

令居塞作为扼守河西与金城枢纽、丝路的首选路线,必然是要重建的。且下方的允街县,朝廷已然许给了治无戴与白虎文两部内迁,出于防患于未然的心思,令居也需要迁徙黎庶编户与驻军戍守。

这些河西俘虏,就是徙民的最佳选择。

州泰督领三千士卒留在了令居塞,职责便是为督促河西俘虏伐木取石、修缮城塞以及提前搭建徙民的房屋等。只要画出田亩将他们的家眷迁徙来,再打散混编入汉军各营,便可将他们调赴往河西各郡,令他们尽心戍守了。

对,州泰日后会留在河西戍守。

乃他亲自请命的。

缘由是昔日对他器异非常、有擢拔之恩的司马懿如今督战雍凉。他领军与之战,便有愧本心;若不倾力而战,又是辜负了大汉对他再造之恩。

两难之下,他便请郑璞与诸葛乔同上表,为他请命以后留镇河西。

与他交情莫逆的诸葛乔,还以大义、小义之别劝说了一番,但州泰还是心意弗改。

郑璞亦有些惋惜。

昔日丞相私下让他点评当辈将率时,他便对州泰的才能推崇有加,今请命留镇后方委实是其才不尽所用。然而如今的世理风气便是如此,他亦无法强求。

权当是人各有志罢。

如此宽慰着自己,郑璞赶到姑臧城外时,出来迎接的马岱满目肃然。

非是原先留守古浪河谷那股兵马流毒了郡县。

西凉铁骑不负千里奔袭之名,行军晚了两日的马岱领骑兵疾追,堪堪在那股兵马进入揟次县时追上。

那股兵马的军主虽是贾栩的心腹部将,但亦是武威郡人。

于大势已去之下,并没有做出焚城戮民等泄愤之举,而是闭城门自守,阻碍汉军入城。

待马岱遣使交涉,声称汉军乃仁义之师,不欲多造杀戮。只要他们卸甲归降,汉军便不咎从征之罪、不犯黎庶秋毫。且告知贾栩已亡、尸身不日将归葬乡梓,瓦解他们斗志后,那军主便使人出称愿降。

但待他亲眼目睹贾栩归葬之后,方会率军出城稽首。

对此,马岱乃壮其不忘故主之节,乃以镇西大将军之权,临时授他暂代领揟次县守将,护秩序、免黎庶被趁机乱者所伤等。

随后便领兵赶往姑臧县。

甫一至,不见披坚执锐的士卒备战,但见城门大开、满城缟素。

杨阜死了。

河西联军大败的消息传至后,似是早有准备的杨阜,便支开了僚佐与扈从服毒自尽。

待他人发觉之时,他已气绝多时。

且留有遗书,声称自身乃魏凉州刺史,守土有责,死不足惜,但不欲其余僚佐及士卒效之;并以大势不可改,劝说他们莫要反抗,勿令郡县徒增孤儿寡母等。

杨阜在凉州信誉威著,任职以来多有善政,故而满城士庶闻其死皆哀之。

豪右们自发出资为其置棺椁发丧、僚佐扈从披麻守灵、黎庶们顿足号哭于道,竟令河西联军大败的人心惶惶不复。

马岱得闻后,乃驻兵于城外,令少数士卒入城护邸阁与武库等。

因为来于途时,他就不止一次想过要如何处置杨阜。

盖因扶风马氏的陇西分支,先被魏武曹操夷于邺城、后被杨阜诛于冀县,举族两百余人皆殆尽。

虽说其中有马超举兵且食言之故。

但血亲之仇,如不报之,尚有何面目苟活于世间邪!

只不过,满腔手刃仇雠之志外,马岱还保持着一丝理智——他知道,若是自己擅杀了杨阜,必会对朝廷不利。

一乃违背朝廷法度。

以杨阜官职而断,若非临阵战没,生虏将请示丞相定夺,他不得自专。

另一,则是不利于安抚河西各郡。

杨阜官声甚佳,士庶皆爱之,若诛,不仅会引发郡县怨恨,还会令其他魏置僚佐人人自危,以为汉军嗜杀,绝了投诚之心。

是故,杨阜自绝,不亦令他缓了取舍两难之切。

也正是基于此,马岱便不想领军入驻城内。

城内那些僚佐与豪右们乃将灵堂设在州刺史府,他进入了又会面临要不要驱逐治丧的两难,何苦呢?

反正城内无有动乱,且邸阁与武库皆已控制,便不多一事了。

“将军。”

深知马超往昔事迹的郑璞,听罢马岱叙述后便行了一礼,轻声说道,“军出之前,我受丞相之命,有抚河西豪右及僚佐之责。故而,为令河西士庶知我大汉恩义、早日归心,我欲入城吊唁,言辞对其亦会多取赞誉,还请将军莫怪。”

马岱听罢,默然以对。

许久,方怅然出声而谓之,“人既死矣,往昔之事便作休罢。子瑾为国署事,自去,无须预我。”

“将军高义,乃国之栋梁也!”

郑璞拱手做些,且衷心的赞了声。

归去,乃让廖化督阎宇、蒋舒等部去武威其余各县,扬大汉军威、占据各城池与安抚黎庶。自身则是领着王平部入城接手防务,亲临州刺史府吊唁。事罢,乃令杨阜扈从扶棺椁归去冀县安葬,且申城内禁宵、大汉法度以及汉军无伤士庶等抚慰人心。

诸事粗纲略安,已然五日之后。

费祎与诸葛乔亦督后军赶到,郑璞方得以脱身琐碎。

恰好,闻讯的姜维也赶来了,但是他还带来了人神共愤的的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