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臣 > 第302章、加餐

蜀臣 第302章、加餐

作者:茶渐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2:01

第302章、加餐

拔刀横于脖颈间,往往要比苦口婆心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容易令人听教。

当京观矗立在宣威城外仅五日后,胡薄居姿职便率领举族前来向大汉投诚、无有异议的被官府编户。随他之后,众多栖居在休屠泽的羌胡部落亦遣使携礼前来,以旧日羁縻政策所规岁贡。

仍旧在张掖郡处理酒泉、敦煌与西海三郡事务的费祎,则是感触更深。

张掖郡觻得县冠族徐家以迎王师名义与谢昔日徐质兵败被俘不杀为由,贡三千石粮秣助军,引发了举郡豪右与羌胡部落的主动效仿,或以资财粮秣或以马匹牛羊助军。

物资之盛,竟令郡内一时之间仓库盈溢。

而原先一些趁着郡县易帜职权不明、监管混乱时,打家劫舍扰乱乡邑的流寇或豪帅,亦然消声灭迹了。

安稳过渡之速,令人叹为观止。

哪怕郑璞已然归去陇右了,河西走廊各郡豪右与羌胡部落大酋在被官府申令法度时,都噤若寒蝉不敢有违,唯恐。

对,随征河西的不少将率都归去陇右了。

一来,自然是战事已了,留在河西每日消耗粮秣太巨,且将士们盼赏赐与家小团聚而归心似箭。

另一,则是丞相诸葛亮已然上表过朝廷,对诸多将率再度调整了职权。

全两郡以投的敦煌张家,官职最为显赫。

张就因为上表求举家内迁,且声称魏国昔日善待张家令他无颜与之战为由放弃河西权柄,令朝廷大悦。丞相乃表请加张就荡寇将军、领犍为太守;其从父张华入朝为卿,子侄或入朝为太子舍人、或授予县令与禁卫督领,恩荣一时。

诸多留在河西走廊的驻军,以马岱与姜维为首,他们就地募兵演武,日后将成为进军关中的凉州偏师。

姜维官职转迁为平西将军,且卸下了护羌校尉之职。

盖因护羌校尉乃是主西北羌事,灵帝以后便常为凉州郡太守或刺史兼领,用于镇边,而非跨州攻伐。丞相将此职转给费祎兼领,是让各人职权明确、互不掣肘之意。又因马岱仍旧仅掌骑,故而此举亦是隐隐向他人昭示,凉州偏师姜维名为副、实为督耳!

至于原先名轻权重,早就有了重号将军之实的他,如今将护羌校尉部兵权皆转出、需要重新募兵,会不会令其他凉州士人以战罢卸兵权为由生出朝廷不信赖边陲之徒嘛.......

丞相并没有疏忽。

原先是姜维爵位是当阳亭侯,县在荆州南郡,乃是虚封无有食邑。

如今乃是转为天水郡冀县的亭侯,真正有封邑且荣归故里了。

其他留在河西的如廖化,转为镇远将军兼领敦煌太守;糜威转建武将军,领武威太守;阎宇加讨虏将军督宣威、李球转居延都校与新任西海太守皇甫隆共抚郡。

柳隐加奋威将军,继张苞被丞相调遣归陇右后接任鹯阴督。

州泰转迁职振威将军,驻军令居修筑城塞、协调黎庶落户等事,将来若金城太守张翼转去领军征伐,他便会领太守职。

而如从征归来陇右的宗预、庞宏等人,皆加杂号将军或别督。

算是再现了夷陵之战前,大汉中坚之辈的将率济济一堂吧。

很早就随着魏延归去的安北将军关兴,被丞相表请为征北将军,入汉中为吴懿副职,声称是补邓芝调离后之缺。

其实谁都知道,这是因为吴懿老迈了,预备着日后让关兴督汉中郡。

至于功劳最大的魏延与郑璞,暂时都没有职权调动。

但魏延并没有丝毫委屈。

他先前被提前授予了凉州刺史之职,短期内不会变更,且此番天子刘禅给他加了食邑,分出两百户封他次子为列侯,让他有了一门两侯的恩荣。

再者,他已然前将军,再往上迁将秩比三公了。

先帝崩殂后,大汉乃以丞相府录事,为避免权柄混杂而鲜授前将军以上职位。

如李严曾任职骠骑将军,因他乃托孤重臣且丞相欲他共力北伐之故,今已然兵败罢职。

如刘琰转迁车骑将军,乃因他是先帝宾客、被视为宗族之故,且昔日在职时也并不豫国政,但领兵千馀为威仪罢了。

对,刘琰死了,于去岁便被判弃市了。

缘由是他被遣归成都后,自以为失丞相之意而心怀惶惶。

天子刘禅性情敦厚,念先帝之泽,心有不忍,乃宽慰了他数次。

但不料,他竟以为自己简在帝心,行事再度跋扈,不仅常仗资历官职与人为忤,连败军贬归成都的李严都数番讥讽之。

天子因“疤璞”名号之由,本不喜他,得闻大怒。

以北伐军士贫苦而他起居奢靡为由申责之,令他再度心志慌惚。

后,他妻胡氏入宫禁贺太后,太后令特留,经月乃出。胡氏有美色,他竟疑妻与后主有私,将兵五百以履搏胡氏之面,弃之遣归。

胡氏忿,告之。

琰坐下狱,判弃市,举朝无一人为之言请。

是故,职前将军的魏延乃大汉军职最高之人,亦心有所悟——他转迁秩比三公,还需等数年之后。待到大汉安定凉州,训练士卒、积谷修缮甲兵蓄力罢,兵发关中时才会给予他车骑或骠骑将军之位。

而郑璞的官职无有所迁,乃是丞相暂缓了。

并非是他戮贼筑京观之故。

那时,此事传到陇右时,多有大哗者。

众人或云此举有损先帝仁德、或曰郑璞过于狠戾,甚至有称他擅专,竟不上禀便戮之。

自然,有损必有赞。

不少僚佐亦盛赞此举,声称此举不仅宣扬汉威、慑其余不臣者,且还告慰昔日身葬金城郡允街的近万精锐。

对此,丞相诸葛亮乃如此作言。

曰:“人各有志,所规不同,故乃有登山而采玉者,有入海而采珠者,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所谓云中白鹤,非鹑鷃之网所能罗矣。”

不但无谴,且还将郑璞拔群,称其余人流于世俗。

事实上,天水郡冀县丞相别署的值守小吏,还知道消息传至,丞相看罢,随后竟加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