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臣 > 第310章、鼓唇

蜀臣 第310章、鼓唇

作者:茶渐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2:01

第310章、鼓唇

对比前番出使的邓芝、费祎与宗预等,郑璞与陈祇终究是比孙权小了一辈。

故而,在正式以国使会面之前,诸葛融声称设宴广邀江东俊才同乐,不仅是诸葛恪先前盛赞郑璞才学之故,其中隐隐有孙权令人先行察看品行之意。

对此,郑璞自是了然于胸。

随入诸葛府邸后,郑璞先将丞相的家书与诸葛乔托寄的物品转与诸葛融罢,便趁着暮食为到之前,将副使陈祇请来屋内,笑颜而谓,“奉宗,我久在行伍中,行举粗鄙且才学有限,你家学渊博、才高且身具多术,翌日与江东俊才共宴时,便能者多劳了。”

这是让系出高门的陈祇在那些江东才俊以经义纠缠时,代劳与之虚与委蛇的意思。

“子瑾谦言矣。”

一路熟稔,已经可表字相称的陈祇听罢,便冁然而笑,“以子瑾盛名,安能以学浅谓之?不过,我忝为副使,当有分忧之责。届时江东才俊若邀与共论,我且献丑于前,子瑾美言在后罢。”

不愧乃长袖善舞之人啊!

言辞令人如沐春风,难怪如今成都上下皆称赞他乃时之彦士。

心中带着感慨,郑璞笑颜谢过。

然而,他却是白白担心了。

除了是夜,素来喜书法的诸葛融前来讨要瘦筋体笔墨外,第二日的宴席无人有探讨经学或诗歌辞赋的雅兴。

不知道是孙权见大汉复凉州而江东屡番征伐寸土未得,还是听闻郑璞有筹画之能的干系,此番安排与宴之人,要么已然掌军,要么日后必是兵权在握。

如朱绩乃吴车骑将军朱然之子,已然袭承了从父朱才的本部兵马。

如吴卫将军全琮之子全绪、前将军朱桓之子朱异,如今虽身份为郎,但依着孙吴兵权父死子继的类分封制军制,未来必然掌握军。

最令人侧目的,乃是张昭的长子,早就统兵多年、常被授予督领偏师张承张仲嗣。

当诸葛融引见他时,郑璞心中还颇为诧异。

因为张承与诸葛瑾乃是同辈人,无论年纪还是官职,皆不应来参与这种宴席才对。

不过,后来得知张承的续弦乃诸葛瑾之女,且其在江东素有可甄识人物的美名,便也不奇怪了。

唯有吴丞相顾雍之子,中庶子顾谭非掌军之人。

但他很早便被孙权遣为太子孙登的僚佐,日后如何也难以断定。

或许,若非陆逊长子早夭,如今亦应在座吧?

在诸葛融引见诸人时,郑璞一边行礼口称“久仰久仰”、“幸会幸会”等言辞,一边在暗中腹诽着。

盖因从与宴之人的籍贯中,便可知道昔日随孙策开创基业的元勋与淮泗人士后辈子侄,居高位或被寄予厚望者已寥寥无几!

亦可谓,如今的吴国,绝大部分权柄已在江东豪族手中矣。

难怪江东之地,每岁都有叛乱之事发生。

画郡县于将率养兵、为得世家豪族助力而纵容其权势,民焉能不苦之!

自然,那不是郑璞操心的事,甚至还乐见其成。

与宴之时,他与众推杯换盏、谈笑风生,偶尔感慨一两句汉吴两国共盟以来相互裨益,时而称赞一番吴孙权以及对在座之人的父辈的丰功伟业。

堪称觥筹交错、言笑晏晏。

待众人皆酒至半酣,诸葛融与顾谭便寻了个鉴赏字画的理由,邀副使陈祇去别屋,且连歌舞伎乐皆罢去后,官职最高且最年长的张承便耷目捋胡,老神在在。

让郑璞见了,亦心道了声“来了”。

使者,亦乃说客嘛。

既然是逞口舌之快而来,那便难免会被人刻意刁难。

就如当年张温出使汉廷时,虽大汉盛情以待,但也难逃被秦宓好一阵说教,直至哑口无言。

或是说,两国虽互聘共盟,但若是有机会专美于前的时候,都不会吝啬口舌之争。

况且,如朱绩、全绪与朱异等人在吴国皆属于小辈,言辞激烈些失礼些亦会以年轻气盛、意气之争为由告声罪便带过。

如张承现今阖目养神,便有事后周旋之意。

果不其然,待诸葛融等人离去后,朱异便率先拱手作礼,发问道,“尝闻贵国先帝仁义四海赞誉,贵国天子亦以厚德著称,然而贵使督军河西时,却有戮俘筑京观之举。此乃贵国仁义之名传闻有误乎?抑或贵国今欲效逆魏曹孟德残暴乎?我自作思,弗能解也!还请贵使不吝明我。”

“非传闻有误,亦非我国风气改焉。”

闻言,郑璞不假思索,朗声说道,“盖因除恶即扬善耳。前汉陈汤‘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之言,柯吾贼子本化外之徒,秉性凶残暴戾、类比禽兽,竟敢屠戮黎庶,我禽而戮之,乃还我汉家朗朗乾坤也。且《论语·子路》有云‘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今我国先帝复汉祚,时未至一世,何来仁义之责邪?”注1

话落,不等朱异叙话,便反诘之,“再者,如贵国去岁多地有叛乱事起,岂可断言乃贵国天子牧民不仁、吏治**所至乎?依我看来,乃小人乐乱也。宜兴兵讨之,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不可姑息也!”

呃........

顿时,朱异哑然。

纵使明知郑璞在强词夺理,但提及了孙权,身为臣子的他亦不好再多言辩之。

且江东孙策自创业以来,亦不乏屠戮之事。若是再以言相争,恐郑璞以此事问孙策与孙权仁义与否,他便唯有以袖捂面而遁走了。

“除恶即扬善,贵使之言振聋发聩也!”

见朱异语塞,朱绩连忙盛赞了一声,且还笑容潺潺的举盏而邀,“元逊昔日出使归来,曾盛赞贵使气度,乃非常人也。今得见果不其然,有幸共宴之,当浮一大白!贵使,请!”

“乃葛君谬赞耳,不敢当。”

郑璞自是谦言,亦举盏共饮,“尊驾,请!”

但才刚放下酒盏,笑颜尚未敛去,朱异的发问便又如期而至,“贵使,我亦有一事弗皆,还请赐教。”

-

注1: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注释“一世”为三十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