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臣 > 第317章、识趣

蜀臣 第317章、识趣

作者:茶渐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2:01

第317章、识趣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踏着江东四月初的落日余辉,郑璞与诸葛融同车而载,往吴国大将军而归,车上还放置了不少猎物,如鸟雀、野豕、花鹿等。

但这也是诸葛融意兴阑珊的缘由。

他终究还是没有猎得足够多的猎物,故而半岁俸禄被罚去了。

虽说,绝大多数江东臣僚都不会依靠那点俸禄过活,但身为天子近臣竟被罚了俸禄,岂非圣眷骤减乎?

安能不令他患得患失?

而始作俑者的郑璞,斜眼瞥见,心中不由有些好笑。

又思及他是为己代过,便侧首以颐指叠得整齐的虎皮,轻声说道,“我至建业后,承蒙葛君照顾有加,无以为报,便想以虎皮赠之略表心意,但望君莫嫌弃。”

“郑君言过矣。”

闻言,从伤神中醒来的诸葛融,连忙摆手而笑,“能得识郑君,乃我之幸也!且此亦是家兄嘱咐,郑君莫客气。再者,陛下所赐之物,我安敢受之?”

数张虎皮,乃是宴席临别时孙权赐下的。

且还有大珠一斛,水精、翡翠与玳瑁者合一斛,权作是谢郑璞不吝献谋之情。

只不过大珠与玳瑁等物并没有存放在田猎场,故而稍后才会有宫人送入郑璞暂住的诸葛府邸内。

“有何不敢受之?”

郑璞冁然而笑,“君子有通财之谊。我在陇右时,亦尝与伯松兄共通我国天子所赐之物,葛君不必忌讳。”

伯松兄......

诸葛融听罢,眼眸中泛起了些许思忆。

少时,方发出一声感慨,“唉,我已好久未闻仲兄音容了。遥想当年,仲兄入蜀地,我尚未及冠,而如今我已子女绕膝矣!”

此人才智虽不及父兄,然性情却颇为笃粹。

心中暗道了声,郑璞想了想,便又轻声谓之,“葛君,实不相瞒,我尚有事想托付,然而葛君不受虎皮之赠,令我无颜提及矣。”

“咦?”

诸葛融一愣。

旋即,慷慨作言,“郑君何事托我?但说无妨,我若力所能及,定无有推脱之辞。”

但郑璞却是默然不语,仅是笑吟吟的以目视虎皮。

意思很明显。若是诸葛融不接受虎皮转赠,他便不以事相托了。

“哈哈哈~~~”

亦令诸葛融畅怀而笑,略显无奈的摆了摆手,“罢了!罢了!郑君且说,且说。我受了虎皮之赠便是。”

“善!”

郑璞拊掌而笑。

他是想将孙权所赠的大珠与玳瑁等物变卖换成粮秣带回去,但他在江东人生地不熟且也没有时间处理,便想托付给诸葛融。

或许说,以如此商贾贱事去劳烦诸葛融,看似有些失礼。

其实乃内藏玄机。

郑璞是想看看,江东勋贵二代能否将粮秣送到巴东郡与汉军。

如若可以,那么大汉便可以组织商队,将巴蜀豪族的名义将战马卖给江东豪族子弟了。

粮储多寡,干系到国之安稳。

谷 孙权纵使有心组建骑兵,亦是分批次购入战马,短时间内无法满足大汉的粮秣之缺。但若是阡陌郡县相连、庄园馆舍遍布荆扬二州的豪族亦闻风而动,那就差不多了。

毕竟江东豪族与功勋之家多不胜数嘛!

且是民间贩卖的作价,肯定要比官方要高昂一些。

事实上,先前诸葛恪出使的时候,大汉就打算推行民间贩马了。

但那时候大汉仅是夺回了陇右之地,战马亦不算多,且没多久江东便与辽东公孙渊有了往来,将大汉的战马作价压低了,是故以利薄而不为之。

“区区小事,竟劳郑君挂齿邪?”

听罢郑璞所托之事,仅是请他将珠宝换成粮秣后,诸葛融豁然一笑,“此事我嘱咐家中管事一声即可。”说罢,略斜头作思,又很好心的建议道,“大珠等珍玩之物,在建业作价不高。如若郑君不急于一时,我家中在荆南亦有庄园,可令人携珍玩前去荆南变卖,如此可为郑君多换些粮秣。”

“如此,我便却之不恭了,哈哈~~~”

郑璞不由大笑,且拱手做谢,“葛君急人之义,诚可为肺腑之友也!我归去陇右后,定寻一良驹令人送来江东,以壮葛君出行威仪!”

“礼重矣!礼重矣!”

诸葛融自是连忙推辞。

二人你来我往的争执一番,最后诸葛融出了一千斛粮秣,以半买半赠的方式接受了郑璞的好意。末了,他还欣喜作言,“郑君或有不知,我江东战马稀少,纵使宗室子弟抑或巨豪之家,亦难寻良驹驰骋。”

噫!

竟是如此“识趣”邪!

郑璞闻言倏然而笑,亦不迟疑,直言道,“若如葛君所言,我倒是可以代为周旋一二。我家中自有商队逐利,虽仅是往来蜀地,但也认识不少巴地大族的商贾......”

.................

田猎场,避雨小宅。

夕阳的霞光已然蔓延到案几前,但兀自捋胡沉吟的孙权,仍旧无有归去的意图。

目光虽然一直落在案几上铺展的郑璞之策,心思却早就陷入了追忆中。今日听了郑璞所献之策,令他再度想起了昔日周瑜的“二分天下之谋”与鲁肃的“榻上策”。

遥想当年,江东英才济济、上下戮力一心,故而能存雄踞江左的基业。

但如今,已经许久无人为他献策或共论如何谋基业未来了。

不止是英才早逝之故。

唉......

昔日袁术常叹“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如今他见郑璞,亦心有戚戚焉。

倒不是有恨子嗣不良,太子孙登品行皆佳、已有仁主之风彰显。

而是他想拥有一个如当年周瑜、鲁肃那般的臣子。

虽说对比周鲁二人,郑璞有睚眦必报之称且脸庞带疤,但对天下大势的筹画之能以及为国裨益不谋私心之节,却是大抵类似。

“彼疤璞者,魏之大患也!”

将录策布帛收起藏入袖内的孙权,凭案起身,缓缓迎着如火晚霞而出,“就是不知,他日亦乃我吴之大患否?”

亦步亦趋在后的谷利,闻言眼眸微微浮动。

略作思绪,便犹如低声喃喃自语般,让声音不经意飘入孙权的耳中。

“逆魏贼心不死,江夏一带水道近日颇纷扰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