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臣 > 第035章、虑远

蜀臣 第035章、虑远

作者:茶渐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2:01

第035章、虑远

法正之才学,无需赘言。

然而,他留于世间的名声,还有“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的不以德著称。

丞相诸葛亮叹息郑璞“直性狭中、无容人之量”,与法正秉性类同,正是马谡得闻逐客之举后的闲话。

不过,赵云的关注点不在此。

他更在意大汉何人,筹画之道能与法孝直比肩。

朝廷若能再有一法孝直,奋先帝余烈、克复中原或可未来可期!

哪怕,他今已老迈,或许无缘目睹那一天的到来。然,至少,他在魂归九泉与先帝团聚时,亦可告慰之汉室可兴矣........

辞世,可无遗恨。

“谡,见过将军。”

倒是席内的马谡眼尖,见赵云到了连忙起身恭敬作礼。

而丞相诸葛亮闻声,也笑逐颜开起身相迎,赵云自是拱手见礼。

礼罢,甫一入座,赵云便按捺不住内心激动,率先发问,“丞相,方才我听闻,朝廷有贤良筹画之才竟可与翼侯法孝直比肩邪?”

“子龙倒是听得真切。”

微微颔首,诸葛亮莞尔打趣了句。

旋即将郑璞其人、其才学大致叙述了一遍。

话末了,又扼腕叹息,“此郑家子,为国筹画之心可嘉,其才学亦可再琢,然其人性情失于过刚,恐他日难融于同僚矣!”

垂耳倾听的赵云,闻“推恩”之策执行始末时,不由眉目舒展,心中放下来时路上的忧虑,捋须颔首而笑。待听到郑璞逐客时,又垂头陷入思吟。

半晌,才昂头,略作拱手,便出声道,“丞相方才之言,我倒不尽以为然。”

“哦?”

顿时,诸葛亮闻言,不由眼眸微讶,笑容殷殷,“子龙不必拘礼,何所思尽可道来。”

旁边那马谡,亦身轻倾身案前,竖耳以待。

“我之思者,乃人无完人耳,无需苛求太多。”

赵云先颔首致敬,才露齿而笑,“彼郑家子性情刚愎,那又如何?国之用者,取其才耳。若其真如丞相所言,他日或能与翼侯法孝直比肩,我大汉克复中原之志,亦能多一倚仗也!此乃国之幸也!且,丞相言此郑家子未及弱冠,锋芒毕露乃少年郎秉性,若能使之潜心历练,未来如何尚可知矣!”

话落,又眼眸黯然,长声叹息,“譬如昔日先帝东征时,若翼侯法孝直尚在,随军筹画策算,彼东吴岂能让先帝铩羽而归邪?我大汉又如何式微至此,唉........”

拳拳之心,感伤之言,让宴席陷入了沉默。

丞相诸葛亮,眼眸里亦泛起忧思。

不仅是因赵云之言触动了情感,更有一丝寂寥在心间蔓延。

正如赵云所言,国之用郑家子乃取其才,不必苛求太多。然,如此瑕不掩瑜之理,他安能不知邪?

执国者,所虑当深远。

对于郑璞展露出来的性情,让他更深层的担忧。

当年法正睚眦必报、行事跋扈,先帝刘备皆不究,一则是耀其功勋;另一是当时大汉人才济济,法正再跋扈亦无损朝廷安稳。

而如今的郑璞,太年轻了,比马谡尚且小一辈。

若不计履历以才擢拔之,让其得以积累功勋权柄在握,依他的性情,以及献策所彰显的狠戾,未来又有何人能制之?会不会以权倾轧同僚,导致不利国家之事?

就如当年性情刚猛的刘封(寇封)一样。

先帝见信而授之督一方,他却不思睦于同僚,既不承前将军关羽之命出兵助战,且又以私忿而夺孟达鼓吹仪仗,导致孟达以郡投魏。

虽旧日勤勉、咸有功劳,又何能益补后日之祸邪!

唉,罢了。

旧事多思,亦无益当前。

按下心中思虑,诸葛亮眼眸含笑,颔首对赵云道,“子龙之言,犹如振聋发聩,是我太拘泥了。”

自然,赵云连连口自谦逊之。

倒是心思活络的马谡,出言宽解道,“正如赵将军所言,丞相自谦矣!以丞相之智,安能思虑不至此邪?谡窃以为,乃是丞相生出爱才之心,所期亦高,是故所责亦切矣!”

“然也!”

赵云听罢,不由附和出声,拊掌大笑,“幼常此言,正切我意!哈哈哈~~~~~”

一阵笑罢。

三人又言笑数息,便正襟危坐,脸露肃容。

同是国事操劳者,小插曲的闲话聊罢,自然便是到了商讨正事的时候。

此次,是丞相诸葛亮先开了口。

他先是举盏邀赵云共饮一杯,然后便捋胡而问,“子龙,我欲让朝廷门荫功勋子侄,授职自募部曲之事,你以为可行否?”

“回丞相,我以为可行之。”

微拱手,赵云先颔首而答,后又摇头而笑,“不瞒丞相,我来于途时,本以为此举不可行。然,得闻‘推恩’全策后,便以为可行之矣。”

“呵呵~~~~子龙厚德,依旧直率如此。”

听罢,诸葛亮不由失声而笑,赞了句后,紧着加了句,“那依子龙之见,现今朝廷功勋之家,后辈子侄,孰人可授之以职?”

顿了顿又莞尔,轻谓之,“我知子龙素来忠厚,必然不举自家。是故,我以决意用子龙家中二郎为其一,子龙莫做推辞便是。”

嗯,赵云得子嗣较晚,且仅两子。

长子赵统,已然出仕。

次子赵广因未及弱冠,被赵云以白身带入军中历练,寄望言传身教让其成才。

“丞相言至此,我安能辞邪?”

先拱手谢过,赵云又颔首而道,“丞相,容我且作思量。”

“好,子龙自便。”

诸葛亮点了点头,见赵云已经垂头自思,便侧头与马谡低声商议其他事务。

半晌过后。

赵云肃容昂头,“丞相,我以为授于军职自募部曲,兹事体大,不可不慎。若尽擢拔白身后进,恐引朝野诽议。是故,我思有四人,一乃昔梓潼太守之子霍弋、一乃故军师中郎将之子庞宏、一乃相府蒋参军长子蒋斌、一乃故安汉将军之子糜威。此四人皆颇有父风,或可为国裨益。”

“甚好!哈哈哈.......”

闻言,诸葛亮冁然而笑,“子龙之思,几与我所思者尽合!”

不一会儿,议事罢,众人散去。

而诸葛亮自归书房里,就着一缕袅袅香薰,蹙眉而思。

旋即,便提笔而落两字:黄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