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臣 > 第415章、坐等

蜀臣 第415章、坐等

作者:茶渐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2:01

第415章、坐等

南匈奴左部徙归朔方郡之事很顺利。

魏国不仅对刘豹先前的离心半字不提,还让邓艾遣兵沿路护送,且让朔方郡官府将刘豹原先的牧场悉数归还。

倒不是司马懿在虚与委蛇,将南匈奴左部诱入朔方后再将之并吞了。

而是事有从权之时。

一者,刘豹部落势力并不弱,若执意追责逼其困兽犹斗,魏雍凉各部必然会付出不少代价。有巴蜀虎视在侧,没必要挑起无谓的争端。

且魏国复置朔方、五原与云中等郡的时间并不长,尚未让诸多杂胡归心。

诱杀刘豹必然会引发他们的离心,甚至还会导致南匈奴其他三部的自疑不安,叛逃出塞成为魏国北疆的动荡因素。

置一时之气而后患无穷,诚不可取也。

另一,则是司马懿的无奈。

他这个雍凉都督麾下已然没有多少骑兵了!

在巴蜀未出兵之前,戍守魏国各地的兵马,当以雍凉大军最多骑。

因为凉州羌胡部落与豪右时常叛乱的干系,仅驻守在关中的骑兵便有六千骑,分散在陇右与凉州的亦有数千骑。且在战事危急或必要之时,魏国可征发许多附庸的羌胡部落出兵助战,如先前的匈奴保塞大人胡薄居姿职部、鲜卑乞伏部等等,聚集两三万骑并不在话下。

但近十年征伐下来,不仅凉州与陇右之地尽失,就连骑兵也仅剩下了费曜督领的两千关中精骑。

为了日后的战事,扩募骑兵已是刻不容缓。

且司马懿已然在未雨绸缪了。

乃是让在贺兰山的费曜招募一些杂胡入行伍,且命张雄从左冯翊与北地郡募兵新建骑。

无需多少,大致凑足五千骑即可。因为日后与巴蜀作战时,不过雒阳的虎豹骑还是幽冀的乌桓突骑,都会入关中与战,没必要招募太多损耗粮秣了。

恰好此时,刘豹为表忠心,自发遣千骑诣长安供魏国收编与指使,相当于缓解雍凉大军的燃眉之急,他又何苦再节外生枝呢?

不过,刘豹遣来的这千骑,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

兀那刘豹竟以诳骗欺朦的手段,对那千骑声称至长安后可领魏国赏赐,而非是如实告知前来被魏国收编,且转头便将那千骑的妇孺与资财并吞了!

必不可免的,这千骑发觉自身被诓骗后,差点没在长安城下哗变!

庆幸的是收编这千骑的之人,乃是毌丘俭。

盖因其父毌丘兴在凉州戍边多年,咸有功绩与名声被羌胡羌胡所敬,这才让千骑暂时相信了毌丘俭会为他们讨回公道的说法。

司马懿得悉事情始末,一时气结。

但也无法指摘刘豹什么。

堂堂魏大将军、雍凉都督,总不能令人暗中嗤笑连千骑杂胡都无法压制折服吧?

吃了暗亏的他唯有给予那千骑赏赐,且让镇守高平城的胡遵赶赴朔方寻刘豹,将他们的妇孺讨要归来以安杂胡之心。

也正是这个小插曲,让他知道了李简。

李简推辞刘豹的招揽之意后,便随着这千骑杂胡前来了长安。在毌丘俭将杂胡骑兵安置之时,他亦请托官府署办通行关隘的文书。

是的,他没有留在关中之意。

而是打算过雒阳前往中原腹心与大河之北游历。

因为郑璞给予的任务很特殊,也注定了他日后要常与魏国权贵周旋方能完成。

名门望族出身的司马懿,在得到曹叡授予的开府之权后,便以辟命微末之人为僚佐与擢拔寒门著称。

同样耳闻过李简刺郑的他,当即便令人将之引来相见。

之所以如此急切,乃是他急需知道河西走廊落入巴蜀手中后,羌胡部落与豪右以及黎庶的反应,以便日后对战时能更好的调度。

这样的打算,看似有些匪夷所思。

但这便是司马懿的行事风格。

他一直笃定有些答案是藏在枝节末梢中的,亦觉得一名合格的统帅必然是见微知著的。

事实上,他委实得到了想要的信息。

如当从李简口中知道,巴蜀勒令豪右出资在河西各郡县兴建学宫与蒙学,他便知道只需三五年之功,士庶们便对隶属易帜无有挂怀了。

如知道河西各郡县以减免赋税的代价、以结社自保的口号推行“弓箭社”时,他便知道巴蜀乃是在藏兵于民,日后魏国都无法以骑兵侵扰河西了。而且,巴蜀日后兵犯关中时亦无需留太多兵马镇守后方、可倾力来战了。

如丝路利益的分配。

当知晓巴蜀将蜀锦茶叶等丝路物资,用与羌胡部落以及豪右交换战马牛羊且通行关隘费用极低,而并非是官府组建商队逐利后,他便知道巴蜀很快就能筹齐建立骑兵的战马,以及不乏骑卒应募了。

分利于民,可得共赴国难之心嘛。

问话尚且涉及了赋税比例、徭役次数、各郡县政令是否公平清简,以及太守县令等僚佐的生活起居是否奢靡等等。

被问的李简毫无保留,一一详细作答。

亦令司马懿每一次听罢沉默的时间愈发持久。

甚至一度怀疑李简所答不实,乃在故意欺罔视听。

自然,这个念头仅是一闪即逝。

甫一召见李简时,他便隐晦的试探过李简离桑梓赴中原的目的了。

如问及李简为何行刺郑璞时,彼答曰:“受人恩惠,当有报之。义之所在,死生无念。”

如问及李简为何选择赴中原游历时,彼答曰:“简有刺汉将之举,虽郑子瑾释之,然终不可免罪,留在桑梓不过是拖累宗族亲友耳。若简只身远离,宗族后进若有成才者,或可忝为僚佐,扬门楣之声矣。”

最重要的是,司马懿还以言谓李简,意将他辟入大将军府为僚佐。

但李简不假思索的回绝了。

曰:

“凡人材有长短,不可强成也。简不过一儒生,既无经国之略,亦无安邦之勇,此生无有仕官之念,愿奉先贤之言、考先儒经训,以诗书为乐,以德行自守。若辞世之前,能博众家之长注经义,为后人留一言半语,便是不负生平矣。”

这样的回答,让司马懿无法将李简定为逐利之徒。

天下纷扰数十年,令大多世人变得汲汲营营。

如这种入大将军府的机会,乃是可遇不可求的,亦是许多人无法拒绝的。

但李简回绝了,亦意味着彼要么所谋极大,要么果真如那些安贫乐道的隐士般,选择在纷扰的世俗中独善其身。

是哪一种呢?

司马懿无法骤然下定义。

是故,他便选择从其愿,让官府给予了李简通行的文书,遣人暗中观其言行,等不断流逝的时间给出答案。

对,司马懿怀疑李简乃是巴蜀的奸细!

就如隐蕃一样。

隐蕃,青州人,能言善辩。

被天子曹叡秘密召见,令诈降叛入吴国。

图谋取高位,以便伺机陷害、离间大臣,挑起吴国内斗。

但可惜的是,隐蕃才潜入吴国一年有余,便因为担忧王凌被孙布诈降所骗而仓促起事,事败被杀。

李简能说动刘豹徙归朔方且以兵马奉魏国,可见其口才不差。

且他曾为报恩而舍身行刺郑璞,如此品质素受世人所赞赏,入了中原之地后,亦不乏权贵邀为座上客。如此,他便是有了挑拨离间魏国大臣的机会。

再者,尹奉一言之恩,李简都舍命以报了,彼疤璞不杀之恩,李简安能不图报?

司马懿觉得防人之心不可无。

只不过对于他而言,李简终不过是一个小人物,且还是不愿步入仕途之人。

很快,他的注意力便被淮南的战事吸引走了。

仲冬十一月了。

淮南的战事也迎来了些许变化。

择取了中书侍郎王基筹画的天子曹叡,并没有迎来所期的战果。

十月中旬时,已然赶至且修养十余日的雒阳中军、雍凉夏侯霸部以及乌桓突骑等,在曹叡的一声令下开始了对庐江郡发动攻击。

骚扰吴国困守寿春大军粮道的乌桓突骑与虎豹骑,进展很顺利。

寡骑的江东面对来去自如的骑兵几乎无解,唯有调动了大量的兵马来护送粮秣转运。

但夏侯霸部的进展则是不利。

屯兵在武昌的吕岱,以水军顺流进入了彭蠡泽截断了寻阳与皖城的连通。

亦令夏侯霸投鼠忌器。

因为若是他执意兵临皖城,后路将会被吴国水军断掉,攻打不下城池,将会面临孤立无援的全军覆没。

故而,他唯有停留在寻阳县休整,等待雒阳中军临皖城后再进军。

不管怎么说,他这路乃是策应的偏师,无论兵力还是职责都并非是独担大任。

然而,雒阳中军的进展比他更不利。

仅仅是进军到舒县的硖石口,便止步不前了。

盖因江东对魏国将犯庐江郡的筹画早就有所准备。

不仅将舒县一带黎庶与屯田兵家皆徙走,还将城池焚毁了。

且留在濡须坞的孙权,亦在水军的护卫下进入了巢湖,每日派遣舟船视察与硖石口相对的无强口。意图很明显,他在等魏国主力跨过舒县兵进皖城,然后再以大军占据硖石口与无强口,重演昔日的石亭之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