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臣 > 第058章、抚民

蜀臣 第058章、抚民

作者:茶渐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2:01

第058章、抚民

郊外,郑璞与柳隐携十余扈从,步履匆匆赶赴平夷县城。

近日小雪连绵,将依旧绿意葱茏的山峦林木染白点点,白绿交融,煞是好看。

沿途遇上些许溪流,兀自欢快流淌着,于那淡淡的雾霭中,叮叮咚咚奏响大地的乐章,守护这里的岁月沧桑。

抑或者是,在为那些流离失所已无力悲鸣的人儿,涕零着世道多艰。

随着城池将近,沿途逃难的人儿,于视线中便多了起来。

多为衣衫褴褛,煞是可怜。

且,人人皆蓬头垢面,双眸无神,脸庞僵硬且麻木,半点生气都无。每当初春寒风徐来,便有似是于“哀莫大于心死”的凝重,在肆意蔓延。

当郑璞及柳隐步过,那些扈从刀甲在疾行中撞击之声,竟惊起了不少小儿放声大哭。

此情此景,亦给郑璞心中平添了不少阴郁。

民畏卒如虎,安能抚否?

少时,抵城门,入前身为县署的临时太守府。

无需候禀,便被值守甲士引入内,见到了正俯首于案,执笔点点划划的马忠。

或许是一路疾行赶来南中的缘由,马忠音容皆颇为憔悴,唯有双眸炯炯。

亦然,秉承着干练果决的作风。

待郑璞及柳隐行礼入座,他便细细问及戍围被困、贼子朱褒退兵前后,以及周边如广谈县鄨县等近况。

一番问罢,沉吟少许,便雷厉风行。

直接将刚跋涉到平夷的柳隐,给遣归去戍围携兵来,“我此来,仅挟扈从十余,难维护县内饥民秩序。休然,你麾下有卒近百,且尽数携来平夷,护安顿饥民,戍围防御尽交句孝兴即可,无需担忧。三五日之内,南昌县有粮秣转运至,你好生护领,若有以强凌弱、恶意生事或哄抢粮秣之徒,自依法斩之,无需禀我。”

“诺!属下领命!”

当即,柳隐轰然领命,行了一礼,便转身大步离去。

亦让马忠看着他的背影,兀自捋胡,微微颔首,含笑对郑璞谓之,“休然倒颇有果决之风,子瑾亦然算为国举一贤才也。”

说罢,不等郑璞出声谦逊,便垂头只手揉鼻根,声音疲倦不堪,“朝廷诏令,应是到有数日了,各自职责应早知,不知子瑾可有抚民之思否?”

“回太守,璞有思。”

先拱手一礼,郑璞将近数日屡屡巡山野之事说了,才轻声而道,“璞窃以为,民有恒产者乃安。是故,所思者,一乃是开辟田亩。”

“辟田?”

闻言,马忠侧目,讶然出声。

见郑璞肃容颔首确切,便满脸怪异,垂首自捏胡作思虑。

亦不怪他诧然。

牂牁郡,数来以山脉纵横著称,可开辟田亩的平坦之地,郡内十不足一。亦早被郡内大姓,及实力雄厚的蛮夷部落占据,焉能寻到适合的土壤再辟田亩邪?再者,此地饥民有千余人,又皆老弱妇孺居多,就算郑璞能寻到少许坦地,亦然于事无补。

莫非,子瑾乃是想寻县内大姓或蛮夷部落,假罪究之,夺其田亩,以供养饥民邪?

顺着思绪,马忠眸中微微泛起了一丝了然。

他倏然想起,于成都临行时,丞相诸葛亮曾如此嘱言。

“德信署事严谨,且有果决之风,此去牂牁,我本无所嘱。然,那郑子瑾现归你节制,便赘言一二。嗯,乃是此子虽胸有韬略,颇有远虑,却是失于性情甚刚。筹画所谏,颇有戾气,德信还需自权衡而取。”

被丞相如此断言,马忠自然深记于心。

亦忍不住,将郑璞之言给想偏了。

沉默少时,他才昂头说道,“子瑾且试言之。”

“诺。”

微微颔首,郑璞说道,“回太守,璞近日观平夷县周边,见缓坡矮丘颇多,便想着或许能驱黎庶开辟梯田。”

“原来是梯田。”

马忠闻言,恍然大悟。

他虽是巴地人,但对南中梯田亦有过耳闻。

从秦汉时期,迁徙来南中各郡的汉人,已然有开辟梯田的先例。

然,梯田开辟与维护,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粮秣收成颇低。亦常有不懂维护灌溉水系者,梯田仅开辟使用一岁,便被仲夏时分的暴雨摧毁。

得不偿失下,梯田便鲜少人再开辟。

是故,马忠明了后,亦忍不住紧着催声,“子瑾可有思过,开辟梯田的利弊?”

“回太守,璞有思过。”

郑璞含笑而应,迅即,便将心中所想悉数道出。

以此间饥民,一日朝廷不诛灭朱褒,他们便一日不敢归去故里。

聚众露宿,便溺难制,恐会引发疫病横行;且,今已岁初,春耕在望,以时间计,他们今岁恐无法耕耘而自食其力,对朝廷而言,乃是一巨大的负担。

是故,郑璞觉得,与其让他们徒然耗于此地,尚不如“以工代赈”的方式,遣他们开辟梯田,无论秋收多寡,对朝廷而言,皆算盈余。

再者,遣他们以劳力换取果腹口粮,亦能形成秩序化,更便于管理。

如此,梯田耗力问题便无从谈起。

至于梯田维护难度问题,郑璞亦有办法。

他打算以“顶蓄水以灌溉,田亩环形阶梯而下,左右竖开纵壑以泄仲夏雨水,阶埂束垒坚固”的方式开辟。如此开辟强度虽高了些,但梯田可使用十岁,甚至数十年。

最后,乃是地力贫瘠问题。

矮丘缓坡土壤所蓄的地力,终究无法比拟坦地的田亩。

若想梯田收成更丰,就必须想办法改善地力。

言至此,郑璞齿牙春色,“太守,此乃我所思抚民者二,雇民养豕。”

亦让马忠脸色异色更甚。

原本,当郑璞叙到以工代赈之法时,他便眉目舒展、脸庞倦色消散不少了。

抚民最令人烦躁的,乃是民众聚于一起,不好约束。譬如黎庶因无处发**力,而导致滋事斗殴或掳掠淫略等不良现象。

且,此地寡,少礼仪,亦不好刑罚。

杀之,太过,无利安稳。

挞之,又太轻,无法慑众。

而郑璞之法,恰是驱逐黎庶们为了果腹口粮,无心亦无力闹事。

至于梯田能否收获粮秣,却是无所谓了。

若有,固然可喜。

若无,本不做念想,又何来可惜?

但郑璞现今,竟思如何让梯田获丰,牵扯至雇民养豕来。

当今养豕,最佳场所是沼泽洼地,其次便是山林。

沼泽、滩涂水草茂盛,乃是豕群的上好饲料。其水草无需种植管理,不用任何投入,而且取之不尽,放牧数量几乎不受限制,故司马迁言“泽中千足彘”。

武帝时期的丞相公孙弘,就曾于滩涂牧豕读书。

而山林养豕,则是依托林内树木果实及草籽,原理大致相同。

南中之地,气候温润,山林遍布,养豕倒是上佳之选。

然,亦有一处缺欠,野外放牧豕可在春、夏、秋、三季,冬季便难寻牧草。

今黎庶颗粒无存,牂牁郡又素来困顿,冬季之时,此豕又如何饲之邪?

“辟梯田,子瑾所思甚好。”

是故,马忠先是颔首肯定开辟梯田之谏,又委婉的回拒了养豕之说,“至于养豕,想必子瑾乃是以豕便溺增地力。然,此地虽山林颇多,养豕不难,但此地蛮夷亦见利而忘命,恐有私下偷盗,而引发纠纷等不谐之事。且,豕牧于山林,依旧须泔糠饲养,此处蛮夷皆无余粮。依我之见,雇民养豕之事,便作罢。”

“太守之言,当真发人深省。”

恭维了句,郑璞恭敬言道,“正如太守所言,于此地养豕,思量颇有欠缺。不过,我思养豕之法,并非牧于山林。”

说罢,再度口若悬河。

他所思之法,乃是圈养。

依着“圈不厌小,圈小则肥疾”的养豕精髓,他想将平夷县一些陡峭的山脉亦加以利用,悉数种上牧草:紫云英。

此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不仅可为豕之饲草,且能兼用为绿肥。

若是官府出稚豕贷于黎庶养之,以得利各取一半为契,种牧草之事无需官府叮嘱,贷豕之家便自发为之。

解释罢,他便起身,对马忠作揖而请。

“璞以为养豕可补军用,能让土人蛮夷获利,且能为梯田改善地力,多有裨益之处,还请太守成全璞之情。”

“如此缛礼作甚?”

固作不悦骂了句,马忠才摆了摆手,示意让他入座,“既然子瑾言之凿凿,我又有何不允之理?嗯,此二事皆你提议,便亲为之吧,我叮嘱其余僚佐,尽力配合。不过,还望子瑾多躬亲,莫让我愧对丞相提携之恩便是。”

“诺!璞定不辱命!”

当即,郑璞躬身领命。

又见事已定论,亦作别而出。

二日后,待柳隐携归麾下,郑璞便借着士卒约束饥民之际,正式将以工代赈及募民养豕之事推行,亦让许多非饥民,踊跃求为其一。

或有因农闲时想以力换些口粮者。

或有贪养豕之利者。

亦有县内大户及城外蛮夷部落,想习新梯田开辟之法者。

目的不一,却是热情高涨,如火如荼。

再加之,马忠暗中使人刻意喧嚷,朝廷哺饥民、辟田授民及授豕等恩德,一时间牂牁郡的大姓以及有势力者,皆瞩目平夷县。

譬如,私下比较旧太守及新太守的区别,从叛获得的利益多寡等。

而待半月后,马忠的两千兵马抵平夷县,有些人便按捺不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