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赘婿 > 第十七章 影响深远

明末赘婿 第十七章 影响深远

作者:云中怪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2:09

第十七章 影响深远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故故人心,却道古人心易变。”

在返回刘府的马车上,刘玉贞依然兴致勃勃的回味这首诗。

越是回味她越是震惊,她的夫婿孙恒,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竟有着如斯恐怖之文采。

在只如初见这首诗出现之前,孙恒所作的诗大都跟平平无奇,匠气十足,想来应该是他为了专注考举大业,而有意藏拙吧。

实际上他在诗词一道上的天赋,恐怕比在八股文章上的天赋还要强十倍百倍。

直到放弃了科考大业入赘刘府为婿,孙恒在诗词小道上的天赋才情,才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不得不说,无形脑补最为致命,孙恒还未解释他既然有如此惊人文采,为何此前却表现的平平无奇。

刘玉贞便已经为他脑补了最好的理由,那就是专注于科考,无意诗词小道。

虽然刘玉贞执掌刘氏商行已逾两年之久,但毕竟芳龄十九,还是少女心性。

想起今天的诗会,孙恒在只如初见爆发之前,全程都受人冷落,被人讥笑、嘲讽。

直到只如初见横空出世,刘玉贞只觉得心中块垒尽去,念头通达,浑身舒爽。

“夫君,只如初见诗一出,想必再也没人会嘲讽你了吧?”

“那可未必,今天我把读书人和名记们都得罪光了,他们肯定不会传唱只如初见为我扬名的。须知道,这书生和记女可是当今社会,诗词歌赋得以流传的两大助力。”

“怎么会这样呢?你所作的只如初见是经典中的经典,难道要被他们埋没了么?”

“不过区区虚名而已,没什么可在意的。”

“我有办法了,这段时间我多跟手帕交姐妹来往,把你的只如初见传扬出去。对了,我现在执掌刘氏商行,商行传播消息最快,我必能让你的只如初见传遍大江南北。”

“行吧,你不要太累了就好,反正金子始终会发光的,只如初见必定会经久流传下去。”

孙恒并没有过于矫情,拒绝刘玉贞为他扬名。

毕竟旁人一个个都把他当成陨落的天才,如今的废物,他又不是受虐狂,扭转声名也好。

“一定会的,只如初见这般经典的诗词,并不比唐宋八大家的代表作差多少,流传千古是必然的。对了夫君,只如初见似有意犹未尽之意,是否还有下半阙?”

“娘子真是细心,居然那么快就被你发现了。其实早在去年我就写下只如初见了,只是整首诗是一首拟古之作,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控诉凉薄负心郎的。”

“哦,你能跟我说说下半阙吗?”

孙恒想了想,道:“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刘玉贞闻言眼睛一亮:“不错不错,下半阙虽然没有上半阙的只如初见这般惊艳,但水平并未下降多少。补全下半阙后,作品更加无懈可击了,经典程度更上一层楼。”

对此孙恒也是颇为遗憾,纳兰性德的全诗自然是比他文抄的上半阙更加完美更加经典的,可如此一来,味道就不对了啊。

孙恒文抄的上半阙,重点是分手决绝,是控诉妙玉变心,孙恒则是完完全全的受害者。

纳兰性德的全诗,主题是以女性的口吻抒写了被丈夫抛弃的闺怨之情,控诉了薄幸负心郎的无情。

如果孙恒把全诗文抄下来,就会显得很尴尬,因为妙玉是女的,孙恒是男的,难道这首诗是孙恒负心妙玉,向她赔礼致歉吗?

所以孙恒只能跟纳兰性德说声抱歉了,只如初见在这个时空只能作为一首残诗存在。

也许几十年后,孙恒的蝴蝶翅膀没有把纳兰性德扇没的话,可以邀请他把下半阙诗补全吧。

……

孙恒说的不错,桃园诗会结束后,掌握天下舆论渠道的才子和名记们,果然封杀了孙恒,对他所作的只如初见只字不提。

旁人若问他们桃园诗会出了什么佳作,一个个顾左右而言他,问得急了就推脱敷衍说今年诗会上的才子们更重视科考大业,导致今年诗会佳作欠缺,不值一提。

按理说经过才子名记们的联合封杀,孙恒的只如初见怕是要被埋没了,不知何时才能流传开来。

可事实是仅仅过了两三天,只如初见就迅速在胶东地区流行起来了,而且还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四面八方疯狂弥漫。

连仁杰、王阳等人全都傻眼了,他们明明联合了儒林同道和各大青楼的老鸨、记女,禁止提起孙恒及其作品,可依然无法阻挡只如初见的流行。

这其中,自然离不开作品的经典,但助推它迅速流行起来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只如初见有桃色典故。

这桩桃色典故的主角,男主孙恒,是个书生;女主妙玉,花魁名记。

倘若在古代有热搜榜的话,孙恒和妙玉所代表的的两个群体,无疑是最容易登顶话题c位的。

是以孙恒所作的只如初见,比李白苏轼的经典诗词还要热门,胶东地区更是达到了街知巷闻的程度。

没办法,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向来就对风流韵事情有独钟,尤其这段桃色典故涉及的孙恒、妙玉,基本都是劳动人民可望不可及的。

虽然孙恒只有秀才功名,但怎么说也是跨越过特权阶层门槛的,属于特权阶层的一员。

妙玉虽是贱籍,但她的门槛比孙恒还高,身为花魁名记,她的蓬门只为名流贵人开放,普通老百姓是绝逼没有机会一尝芳泽的。

只如初见和其中的桃色典故流传开来后,妙玉自然是大受打击,整天哭哭啼啼以泪洗脸。

毕竟她身为花魁名记,是栖霞乃至胶东地区的顶流。

现代的顶流,都是一帮没多大本事却以人设立足娱乐圈的明星。

妙玉作为古代顶流,同样以人设立足鸡圈。

她在鸡圈的人设是知书达理,向来以才女形象示人。

可孙恒一首诗破了她的人设,反而一个极为负面的“负心女”成为她的新标签,形象全毁,名声堪比潘金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