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埋葬大清 > 第一百五十章 钱聋:朕又行了!

埋葬大清 第一百五十章 钱聋:朕又行了!

作者:天煌贵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1:10:32

第一百五十章 钱聋:朕又行了!

禁不禁火铳之类的玩意,倒不是担心出现阿妹你看那种美丽风景线。

阿妹你看那边都是些什么人?盎格鲁-萨克逊强盗们的后代,成天研究零元购的泥格儿,这种没有历史、不通教化的货色们凑到一块儿,出现美丽的风景线算是正常,不出现才是奇怪。

中原堂口的百姓,就算人手一把火铳,他们也干不出来打造美丽风景线这种事儿。

但是吧,他们能把两个村子的械斗打成倭奴的战国时代,乡级规模的械斗就能相当于欧罗巴两国之间的小型战争。

战斗民族?不,喝多了跟熊打架的毛熊才是战斗民族,中原堂口是他喵的战争民族。

你看后世那些小屁孩玩打仗的游戏是怎么玩的。

就连没接触过战争的小屁孩们玩个吃鸡都讲究什么抢占有利地形、火力压制、埋伏偷袭、迂回包抄之类的玩法,更别说刚刚经历过战争的大明百姓了。

尤其是那些农会卫队的成员,他们的训练强度和装备是比大明的正规军差了许多,但是在指挥和战术方面并不差,真正打起来的时候,各种战术他们也都能玩的转,作战意志……也特么很坚强。

朱劲松登基称帝的第四年里,大明大大小小的械斗发生过几百起,小一点儿的几十人,武器一般都是农具和火铳,大一点儿的可能会达到几百人甚至成千上万人,武器也变成了农具再加上手榴弹和鸟铳、土炮之类的玩意。

以广东那边四邑地区的土客冲突为例,两边的农会卫队都变成了参战主力,双方参战兵力一度达到五千余人,而且双方都叫嚣着让官府不要管,双方都保证不给朝廷添麻烦,只要等他们打完了替他们收尸就好。

最后还是驻扎在四邑地区的军队把他们压制下去的。

所以火铳这玩意是不禁不行。

问题是想要禁止民间持有火铳之类的玩意……似乎不太现实。

这个时期的鸟铳和土炮、手榴弹的制作难度并没有多高。

别的不说,你禁火铳,难道你还能禁了烟花爆竹?谁家过年还不放过鞭炮烟花啥的了——只要把这玩意里面的火药弄出来,一个靠谱的烟花匠人再加上一个铁匠、一个木匠就能凑合着弄出来火铳和手榴弹,就算只有炸成两半、糊人一脸的威力,那也足够让人头疼的。

而且更要命的是,像山东还好一些,像河南、江苏外加后来陆陆续续收归大明朝廷的那些省份,谁也不知道民间到底还有多少私藏的火铳和火药。

所以,在朱劲松提出了是否允许民间继续持有火铳的问题之后,大明朝堂的一众大佬们也都头疼了起来。

不禁,潜在的威胁太大,禁,又不太好禁。

蛋疼纠结了大半天,曾诚才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禁铳肯定得禁,但是完全一刀切了也不现实,所以不如定下个期限,暂时就以一年为期,一年内主动把火铳上交的有奖,一年后没有上交但是被发现的就直接没收甚至加以处罚。”

“至于依靠打猎为生的猎户,就必须要在官府登记造册,每个月领取了多少子弹,用掉了多少,都得有记录才行,另外,还得想办法引导他们转行。”

“至于那些有猛兽出没的地方,干脆就让当地的驻军出动,把猛兽都给干掉,给百姓一个能够安心生活的环境,也算是逼着那些猎户转行。”

想了想,曾诚又接着说道:“如果只是禁掉火铳和火炮,其实还是治标不治本,就跟那些欧罗巴医生一样手疼砍手,脚疼砍脚,只能治表,不能治里。”

“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关键之处还是要给百姓一个安稳的生计,要不然以后还是会出现为了争夺水源就大打出手的情况,顶多就是没有了火铳火炮,改用农具和刀剑弓弩之类的冷兵器。”

朱劲松面无表情的嗯了一声,说道:“此事便依曾部堂所言。对于打劣绅、均田地以及给百姓寻找生计的事儿,还是要着落在各个地方官府、农会以及工部身上。”

这是明摆着的事儿。

像山东、河南这些朱劲松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地方,基本上都是一边打一边把打劣绅、分土地的事儿给办了,而像两湖两广及云贵赣川江浙等地,这打劣绅、分土地的事儿就只能交给当地官府去办。

把分地这事儿办好了,老百姓就能有一个盼头,慢慢的自然也就能稳定下来。

其实这就跟改朝换代之时差不多——每逢改朝换代就会死上一大批人,人死的多了,地就空出来了,老百姓能分到地,自然就出现了所谓的盛世。

然后再慢慢的出现土地兼并,往复循环。

所以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单纯的指望打劣绅、均田地,而是必须推动工业化进程,推动百姓慢慢摆脱对于土地的依赖。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依靠工部大兴基建,推动工业化。

这对于整个大明来说都有巨大无比的好处。

路修的好了,商品流通的速度就能加快,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商品的成本和价格就能进一步下降,这也就意味着百姓的生活物资会变得更加丰富,朝廷也能收到更多的税收。

这也是为什么朱劲松不担心羊吃人的问题。

英格兰会出现羊吃人,是因为英格兰的贵族们为了利益发动的圈地运动,这种事情放在我鞑清还有可能,但是大明有哪个贵族敢这么玩?真当大明律是摆设?还是当朱劲松这个皇帝是个好脾气的?

一切不考虑整体背景而只研究羊究竟会不会吃人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至于说工业化导致的商品供大于需……且不说整个大明本身所拥有的市场到底有多大,就算大明自己消化不了,不还有欧罗巴那么大的市场摆在那里?

吸全世界的血,让自家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本来就是很正常的操作——鹰酱能玩,朱劲松一样能玩,而且能比鹰酱玩的更凶残。

内圣外王,这是老祖宗总结出来的道理,像什么不分你我高低这种事情,还是交给曼圣这种人去做就好了,朱劲松并没有类似的爱好。

只是一想到推进工业化,问题就再一次回到了度量衡上面。

表面上看,不管是山东、河南还是其他十几个省,现在用的度量衡标准跟此前历朝历代所用并无不同,但是真实的情况就是山东跟河南、山西、江苏的标准是统一的,其他地方则是在慢慢推广,甚至还有私造斛斗秤度的情况存在。

原因跟禁止民间持有火铳的问题一样,很多望风而降的地方,官府和农会也不过是刚刚铺开,想要禁止私造斛斗秤度并且推广大明的标准度量衡,自然就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定的事情。

再想想大明律的问题、女子府学的问题、勋贵封赏和官吏考试、考核的问题、报纸是不是开放、民间是不是禁持火铳、朝鲜跟交趾等等一大堆的问题,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就忍不住脑袋瓜子疼。

其他人穿越者基本上都是穿越成皇帝或者造反之后当了皇帝,还有的穿越之后一步步位极人臣,似乎谁都没遇到过这些难题,怎么轮到自己就这么多乱七八糟的破事儿?

……

相比于朱劲松的不爽,钱聋老狗这个鞑清皇帝可就爽的很了。

事实证明,钱聋老狗的眼光还是很可以滴——首先是颙琰这个钦定的太子领兵拿下了廓尔喀,并且编练出了廓尔喀八旗,随后我鞑清又一路进攻朝鲜,直接把朝鲜的军队都按在地上摩擦。

这证明了什么?

这证明了我鞑清的八旗还是很管用的嘛,最起码打一打廓尔喀跟朝鲜这样儿的小辣鸡还是很轻松的。

有了廓尔喀跟朝鲜方面的胜绩,钱聋老狗甚至还派出了廓尔喀八旗去怼了一波索伦部——在钱聋老狗看来,如果廓尔喀八旗能够打败索伦部,那就说明廓尔喀八旗有能力跟朱劲松那个反贼一较高低。

当然,最终的结果让钱聋老狗十分扫兴也就是了。

廓尔喀八旗的兵丁为了能够混到上三旗,在战场上的表现确实能称得上是悍不畏死,但是再怎么不怕死的廓尔喀兵也没能打赢索伦部。

索伦部的索伦营根本就不是不怕死,这些在苦寒之地熬练出来的汉子,为了能够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他们早就已经习惯了漠视生死。

既包括自己的,也包括其他人的。

对于这些索伦营的汉子们来说,保住索伦部,保住一家老小,保住大明皇帝派来的官员,就能让一家老小慢慢过上好日子。

至于钱聋老狗?

被朱劲松派到索伦部的农会会首兼未来的黑龙江知府江鑫龙,此刻正在跟几个草原部族的王爷们研究钱聋老狗那一家子以及大明的不同之处。

“从老奴创立八旗制度伊始的八旗蒙古,再到黄台吉年间的蒙古八旗,我鞑清就一直在对草原施行减丁之策,相信几位王爷也都能看的清楚。”

“而对比之前的大明呢?”

“虽然大明有洪武皇帝五征漠北,双方之间也出现过不少摩擦,但是总的来说,这种摩擦更像是一家两兄弟有所不合,大明从来就没把草原当成敌国,草原也从来都是大明的一部分。”

对于江鑫龙的说法,几个草原王爷保持了嗤之以鼻的态度。

兄弟有所不合?有所不合就他娘的五征漠北,砸了瓦剌砸鞑靼,顺便还能砸一砸兀良哈三卫?要知道,兀良哈三卫在朱老四靖难之役中可没少出力!

江鑫龙全当没看见几个草原王爷的脸色,又接着说道:“别的不说,就说满桂将军,如今在我大明忠烈祠中就有供奉满桂将军的灵位,自崇祯皇帝追封为少师之后,我大明皇帝也下旨追赠太子少保,如今锦衣卫仅有的几个千户,便有满桂将军之后。”

要说草原上的这些王爷们,其实也没几个蠢蛋——当初钱聋老狗势大,索伦营还没有归顺大明的时候,他们还准备听从钱聋老狗的旨意,等到索伦部举族归了大明,钱聋老狗治下的鞑清也一天不如一天,这些王爷们就开始跟索伦部眉来眼去了。

钱聋老狗那一家子玩的减丁之策,谁还看不明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