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埋葬大清 > 第一百九十章 把国运赌在大明爸爸身上

第一百九十章 把国运赌在大明爸爸身上

兼仁的心里很清楚,所谓不敢擅专、请自己御裁之类的说法,基本上就是放屁。

《禁中并公家诸法度》第一条第一句的汉文原文就是“天子诸艺能之事,第一御学问也。”

当然,如果看《禁中并公家诸法度》第一条全文,就会发现所谓“学问”二字并不意味着“死读书”,而是要学习中国古代名著《贞观政要》以及古代倭国天皇留下的《宽平遗诫》等书籍。

关键是德川幕府只在第一句上面下功夫,堂堂的倭国天皇就只能窝在皇宫里面“御学问”,顶多再干一些人形玉玺的兼职。

至于说倭国的政务、权力之类的,基本上都被德川幕府把持在手里。

比如说这份条约,如果德川家齐不同意,他就不会跑到宫里来请示自己,既然德川家齐跑过来了,那就说明他是同意这份条约的。

只不过,德川家齐这个瘪犊子需要自己这个倭国天皇率先表态,或者说,这份条约一定是要以天皇的名义来公布的。

这就相当于自己在皇宫里好好御学问呢,一口天大的黑锅就这么duang~的一声,扣自己脑袋上了!

想想御学问,想想之前的尊号事件,再看看脑袋顶上的这口大黑锅,兼仁简直想一刀砍死德川家的这些王八蛋们!

直到过了好大一会儿,兼仁才强行忍下这口恶气——真把德川家齐给砍了,后果很可能就是万世一系的天皇谱系就此而绝。

兼仁望着德川家齐道:“那么,大将军的意思呢?”

德川家齐当然是打算签下《明日友好七条》。

闭关锁国,不是闭上眼睛锁脑子。

最起码,德川家齐就很清楚,德川幕府之所以能发迹,多半还是因为丰臣秀吉被大明怼成了死狗,而随着“天明大饥荒”的暴发,德川幕府的统治也已经开始动摇。

为了防止德川幕府有可能出现的崩溃,德川家齐和松平定信先后搞出了“宽政改革”以及“大政官职委任论”。

所谓宽政改革,就是要求幕府官员厉行节约,彻底紧缩幕府财政,严控民众思想,所谓大政官职委任,即认为幕府统治国家的权力是由天皇授予的,倭国并不属于幕府将军所有。

一方面是尽力减少支出,严加控制倭国那些贱民的思想,一方面则是把锅扔到天皇的脑袋顶上。

可惜的是,倭国现在的局面可谓是重车下坡,“宽政改革”和“大政官职委任论”并没能止住德川幕府的颓败之势。

要想挽回局面,倒不如像松平定信所说的那样儿,把国运都赌在大明的身上——赌大明帝国的皇帝还要点儿脸面,赌大明帝国真的能把倭国列为不征之国,赌倭国能靠着大明爸爸的宠爱,重新焕发生机。

万幸的是,兼仁很配合。

心中暗叹一声后,德川家齐便俯身拜道:“启奏天皇陛下,臣觉得,这份条约其实是对于倭国有大大滴好处,至于坏处,虽然有,却可以无视之。”

戏,要演就得演全套,要不然怎么叫演戏?

兼仁便神色凝重的道:“请大将军仔细说明。”

德川家齐先是嗨的一声应下,接着才慢慢解释了起来:“自从天明大饥荒暴发之后,倭国民间就动荡不休,一些刁民甚至敢于冲击官府。”

无视了兼仁略微一抽搐的面皮,德川家齐又接着道:“如今大明既然许我日本两年一贡,其通商之禁令亦因此而取消,则朝廷财政窘迫的问题将会得到缓解。”

“这也就意味着,倭国可以向大明购买一些粮食,来解决天明大饥荒带来的影响。”

“而且,大明还许我和国子民前往大明务工,这其中也大有文章可做——只要其钱财不发放到他们个人的手中,而是通过朝廷和幕府来结算,这就相当于又给倭国开了一条财路。”

兼仁嗯了一声道:“大将军所言不错,只是光说了好处,那坏处呢?”

德川家齐依然是先哈依了一声,才接着道:“陛下,这坏处其实很明显,无非就是萨摩藩与奄美诸岛之事。”

“可是,臣以为,琉球奄美诸岛之事,正说明了这些坏处不应当称之为坏处的原因之所在。”

“陛下想一想,大明今天能够想着琉球,明天自然能够想着我们倭国。”

“为了整个倭国的未来,奄美诸岛还回去也就还了,也省得现在每日里为了那个地方层出不穷的叛乱而纠心。”

兼仁却道:“那萨摩藩呢?要知道,九州岛原本是处于萨摩藩的管辖,难道,你要给萨摩藩移封?”

德川家齐嗯了一声,说道:“当年德川家能够为了倭国而移封关东,如今萨摩藩自然也可以为了倭国而移封至虾夷岛。”

说到这里,德川家齐又语带威胁的说道:“陛下久居宫中,只怕还不知道大明在不久之前,曾经三线作战,同时对交趾和甘肃、朵甘思宣慰司用兵的消息吧?”

“结果是安南国彻底变成了大明的交趾布政使司,缅甸和暹罗连夜内附,朵甘思宣慰司和甘肃望风而降,如今,大明又对大清和朝鲜、乌思藏宣慰司用兵。”

“若是陛下不肯签订这份条约,只怕等大明腾出手来,下一个就该对倭国用兵了。”

被德川家齐这么一威胁,兼仁干脆点了点头,捏着嗓子道:“这份条约,朕准了。”

贵人出声即为鹤音——鹤是什么?别管怎么吹成仙鹤之类的,鹤的本质它还是个鸟啊,倭国皇族说话之时必须要拿捏着嗓子和腔调,以达到鹤音的效果。

德川家齐反正觉得自己是听够了这种别扭的说话方式了,还不如关东的乡下口音听着顺耳。

强行忍住想要吐出来的冲动,德川家齐说道:“以后,请王上自称孤或者寡人,不再要自称为朕。”

兼仁顿时沉默了下来。

兼仁不是没有想过这种情况,但是无论如何,兼仁也没有想到,这一刻居然来得这么快。

沉默了半晌后,兼仁才点了点头,说道:“孤,知道了。”

……

直到德川家齐告辞离开之后,兼仁仍然跪坐在殿中,一动都没有动。

太他娘的憋屈了啊。

万世一系的天皇,以后兴许还能继续万世一系,但是这天皇却要受到大明皇帝的册封才能登基,只能称孤道寡却不能自称为朕。

这他娘的能叫天皇?

看看人家大明的皇帝,那叫一个言出法随,承天受命。

事实上,就算没有倭国成为大明外藩这档子事儿,自己这个来自于高天原上的神,万世一系的天皇,也不过是个吉祥物一般的存在。

谷灟 有用的时候,幕府这些混账们就会用自己的名头去办事。

没有用的时候,他们才不会把天皇当回事儿,他们甚至敢翻来覆去的打天皇的脸。

比如后水尾天皇时期的紫衣事件,又比如前几年的尊号事件。

可是自己有什么办法?

自己什么办法也没有,只能一点点儿的试探,一点点儿的想办法夺回原本应该属于天皇的权力。

现在大明皇帝忽然要册封倭国为外藩,反倒给了自己一个机会。

是不是可以趁机派一些谴明使前去大明学习?

不管是他们先进的技术或者是其他的,天朝上国好像总是很大方,来者不拒,去者不追?

等到一些忠于自己的学生们学习了大明的制度之后,自己这个天皇是不是真的就能像明朝的皇帝一般一言以九鼎,言出而法随?

是不是可以大明的军队到达九州岛之后,派人去联络明国的军队,让明国的军队以平叛的名义干掉幕府?

……

就在兼仁天皇跟德川家齐各怀鬼胎的研究着《明日友好七条》的时候,纪昀纪晓岚也终于带着一家老小到达了济南府。

说起来就很好笑——身为堂堂的大清朝左都御史,纪昀纪晓岚在进入大明治下的地盘之后,发出的感慨甚至跟皮埃尔那些法兰西蛮子们差不多。

那些普通百姓的脸上,洋溢着笑意和希望,全然没有之前在大清治下时的气死沉沉。

尤其是济南府外正在向直隶方向修建的火车轨道,更是让纪晓岚大开眼界。

当然,要说有没有什么地方让纪晓岚不满意,那倒也真有许多。

比如说,无论是城市里面还是乡间地头,所有人都是汉、唐、宋、明样式的衣冠,根本就没有人穿着大清样式的马褂和瓜皮帽。

更让纪晓岚不满的是,大明治下百姓的发型。

有人留着前明时期的发式,有人留着寸许的短发,什么乱七八糟的发型都有,偏偏就是没有我大清的金钱鼠尾样式。

这一桩桩,一件件,如何能让纪晓岚不感到愤怒?这才多长时间啊,这些刁民就忘了我大清衣冠!

落下马车车厢的帘子,纪晓岚慢慢摘下了脑袋上的顶戴花翎后又忍不住叹了一声。

大清气数将尽,自己这个大清的左都御史又该何去何从?

再次长叹一声后,纪晓岚的目光逐渐变得坚定起来——纪某世受国恩,当然要为大清尽忠效命!

正是抱着这种想法,纪晓岚直接就让车夫将马车赶到了鸿胪寺的门口,下了马车之后先正了正顶戴花翎,然后高声喊道:“大清左都御史纪昀,奉大清乾隆皇帝之命,前来出使!”

可惜的是,纪晓岚的一番悲壮表现,只感动了他自己,鸿胪寺里根本就没有官员出来迎接,反倒是路过鸿胪寺的百姓们好奇的对纪昀的背景指指点点。

甚至还有人借机教育自家的孩子:“看到了没有,那就是皇上说的狗汉奸,你以后要是敢跟他一样,老子就打断你的狗腿!”

“啧啧,这就是名满天下的纪昀纪晓岚?原来是个数典忘祖的东西啊!”

“哎,人家可不光会数典忘祖,人家还会日御五女呢,那腰子,啧啧。”

“……”

听着身后这些毫不掩饰的议论声,纪晓岚忍不住皱起眉头,又高声喊道:“大清左都御史纪昀,奉大清乾隆皇帝之命,前来出使!”

喊完之后,纪晓岚又转过身来,望着那些大明百姓们喝斥道:“尔等好生无礼!”

人群中传来一个声音:“礼是对人用的,你也算?”

就在一众百姓哄然大笑之时,鸿胪寺里也终于走出来一个小吏,望着纪晓岚道:“你这算哪门子的出使?是内藩之使?是外藩之使?或者其他国家之使?”

“若是以内藩或者外藩之使的身份前来,请拿出礼部发放的勘合文书,若是以其他国家之使的身份前来,请拿出来国书。”

“哦,对了,大明不承认你口中的大清是一个正式的国家,所以,你拿钱聋老狗的国书没有用。”

“若是你打算以大明辽东建州左卫都指挥使所派吏员的身份前来,那你应该去各个部堂衙门,而不是跑到鸿胪寺来丢人现眼——你不嫌丢人,本官还嫌丢人!”

说完之后,那小吏就径直转身进了鸿胪寺的衙门,反倒把纪晓岚就这么晾在了大门外。

纪晓岚顿时大怒,冲着那个小吏的背影就冲了过去。

纪晓岚打算冲进鸿胪寺,去找明国所谓的鸿胪寺卿问问,问问他们到底懂不懂得礼数!

可惜的是,纪晓岚刚刚往前冲了两步,守在鸿胪寺门口的士卒就举起了手中的火铳,对准了纪晓岚,喝道:“停下!警告!再往前一步,我们就开枪了!”

等纪晓岚停下之后,鸿胪寺的大门里面就出来了一队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校尉,为首之人上下打量了纪晓岚一眼,笑道:“意图冲击鸿胪寺衙门,你可真是让老子开了眼了。”

说完之后,为首的锦衣卫百户就直接向着身后一挥手,喝道:“来人!把这逆贼及其乱党都给我拿下!”

纪晓岚的脸色当时就变了。

逆贼?

乱党?

逆贼肯定是说的自己,可是自己孤身一人往前冲,哪儿有什么乱党?难道是自己的家人?

纪晓岚正自琢磨,对面的锦衣卫当中却直接有人冲了过来,拿出绳索就把纪晓岚捆了个结实,另有一些锦衣卫校尉直接冲到了纪晓岚家眷所在的马车,用刀剑和火铳逼着其家眷都下了车,又挨个都给捆了起来。

纪晓岚登时大怒,喝道:“光天化日之下,你们还有王法吗!”

为首的锦衣卫百户呵的冷笑一声,高声道:“老少爷们儿都听清楚了啊,他问这光天化日之下,还有没有王法!”

Ps:该怎么炮制这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