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埋葬大清 > 第二百五十九章 皇权不下乡?

埋葬大清 第二百五十九章 皇权不下乡?

作者:天煌贵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1:10:32

第二百五十九章 皇权不下乡?

朱劲松一直记着鲁迅先生的教诲:对于比较棘手的问题,要学会剖开现象看本质。

柯志明汇报上来的情报也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兴平村以张姓为主,兴安村以李姓为主,与其说是兴平村和兴安村,倒还不如说是张家庄和李家庄。

通常情况下,像这样种村子里面一般都会有一个说了算的族长,跟五姓七望那种大族的族长肯定没法比,可是村子里的大事小情,却一点儿都绕不过他们。

私藏火炮和炮弹,私造燧发枪和弹药,搞出来这么大的阵仗,要说是这两个走路都得靠人扶的老头子搞出来的,谁信?

说白了吧,这两个老头子就是主动站出来顶缸的,或者是提前商量好要顶缸的,反正走路都走不稳当,反正又不是造反,就算被抓进官府,官府通常也不会把他们怎么样。

“七十以上不用此条”,就是这些老头子的护身符,到了官府也打不得骂不得,撑死就是在牢房里关着,还得好吃好喝伺候着。

但是这些人提前商量好的路数,对于朱劲松来说却是丝毫不管用。

朱劲松的目标是兴平村张家的族长和兴安村李家的族长。。

而在朱劲松毫不客气的说你们这是在拿朕当傻子之后,兴平村张家的族长和兴安村李家的族长也终于站了出来。

因为双手被别到背后捆了起来,两人只能从人群之中挤到前面,然后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异口同声的叫道:“皇上,火炮和炮弹是草民让人藏起来的!”

两人话音落下,兴安村李家的族长就恶狠狠的瞪了兴平村张家族长一眼,抢先叫道:“皇上,这次要不是他们兴平村欺人太甚,我们兴安村其实是打算把这些火炮给融了的!”

兴平村张家族长也不甘势弱的叫道:“要不是......的多——把这些人扔到欧罗巴,要说能直接横扫了欧罗巴那是扯蛋,但是除了像拿破仑一样在大明接受过正规军事培训的以外,剩下的那些欧罗巴领主和骑士可能还真不够他们打的!

但是谁让朱劲松是皇帝呢,而且还是形象特别好的那种皇帝,所以张家族长和李家族长当时就慌了。

张家族长赶忙叫道:“皇上!我们知道错了皇上!您老人家万福金安,出行都有神仙真龙庇佑,一定不会有事儿的!”

李家族长也跟着语无伦次的叫道:“我们知道错了啊皇上!我们真没想过要造反,更不知道您老人家今天要路过这儿,我们罪该万死,您要杀要剐,我们都认了,您可千成别气坏了身子啊皇上!”

朱劲松却气哼哼的说道:“别气坏了身子?告诉你们啊,朕今天本来是打算在你们两个村子里挑一个蹭饭的,可是看你们现在这个熊样儿,朕气都气饱了!”

又训斥了两人几句之后,朱劲松才故作无意的问道:“说起来,你们两个村子斗了这么多年,到底是因为个啥?”

张家族长跟李家族长再次异口同声的叫道:“因为水!”

两人再次互相瞪了一眼,这回却是兴平村张家族长抢先答道:“其实就是为了水,咱们这儿穷乡僻壤的,吃水费劲,全指望贡水河里的水,要是平常时候还好一些,可是一旦碰上了旱灾,河里的那点儿水就不够了,两个村子因为抢水,前前后后斗了一百多年了。”

朱劲松疑道:“难道官府没有带着你们挖井?”

兴安村李家族长叫道:“回皇上,以前没人管我们两个村子的死活,后来归了大明以后,县太爷跟农会就带着我们挖了井,两个村子里都给挖了,可是这不都抢了一百多年嘛,所以有了井之后也只是不抢水了,但是在别的事儿上就难免......还会互相别苗头。”

听到两人这么一说,朱劲松顿时就更生气了:“朕看你们就是吃的太饱了!饿的轻!”

李家族长垂头丧气的答道:“是,皇上说的对,我们知道错了。”

……

皇上路过宁都州下面的瑞金县,结果遇到两个村子械斗——或者用打仗这个词更为合适一样,这事儿落到瑞金知县和宁都知州、江西布政使的耳朵里,三人差点儿就被吓尿,当下也顾不得别的了,一路上几乎是连滚带爬的赶了过来,哪怕是晚上打着火把都要赶夜路。

等到三人赶过来之后,朱劲松也没给三人好脸色:“朝廷早就说要收缴民间持有的火炮和手榴弹,结果你们就是这么办的事儿!八门火炮!八门火炮,几乎都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了!”

“还有,兴平村和兴安村这事儿,是朕恰好碰上了,可是朕没碰的,或者朕不知道的地方,究竟还藏了多少火炮和手榴弹?”

江西布政使悄然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躬身拜道:“圣上息怒,臣这就让人再去查,发现一起就收缴一起,保证不会再有人能私藏这些东西!”

朱劲松冷哼一声,又接着说道:“兴平村和兴安村的事儿,你觉得该怎么办?你别跟朕说他们已经被收缴了火炮和手榴弹,以后想打也打不起来——那破玩意随便找几个铁匠木匠就能造出来!”

江西布政使躬身道:“启奏圣上,臣以为可以把兴安村和兴平村分开安置,让彼此他们离的远远的,想斗也没有机会斗。”

眼看着朱劲松脸上的神色依旧冰冷,江西布政使又赶忙换了个方案:“又或者从两个村子当中抽调一部分人,把他们迁移到兰芳布政使司,还是让他们聚居在一处。”

“臣以为,若是一直在兴平村和兴安村,他们难免还会互相......别苗头,可是到了兰芳布政使司,他们就成了同乡之人,相关之间的关系,慢慢的也就会缓下来了。”

“而兴平村和兴安村的百姓都会挂念着在兰芳布政使司的这些人,双方之间的关系多半也会有所缓和,也就不用再把他们迁移到其他地方。”

朱劲松的脸色这才缓和了一些,嗯了一声道:“你看着办吧。”

兴平村和兴安村的事儿,对于瑞金知县来说是个要命的大事儿,对于宁都知州来说就是不会要命但是也得伤筋动骨的大事儿,而对于江西布政使来说,这点事儿还真就算不上什么大事儿。

而对于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来说,这点事儿顶多也就只能算是个小插曲。

所以,江西布政使的心里也很清楚,朱劲松之所以把自己给喊来,一是要解决掉兴平村和兴安村的事儿,二是要敲打敲打自己。

果不其然,等宁都知州和瑞金知县都为了兴平村和兴安村的事情而忙碌时,朱劲松反而又把江西布政使召唤到了近前,吩咐道:“似兴平村和兴安村这等事,江西肯定不止一处。”

“这一次是幸运,恰好遇到了朕路过这里,倘若朕没有路过这里,兴平村和兴安村怕不是要闹得血流成河?”

“回头好好清查一番,多派些人手下去,劝说百姓把以前私藏的火炮和手榴弹之类的东西都主动上缴,无论如何,以后也不能再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了。”

江西布政使当即便躬身应了下来:“圣上放心,臣一定会全力以赴,早日解决掉民间私藏火器的事情。”

朱劲松嗯了一声,斟酌一番之后又摆了摆手,示意江西布政使可以离开了。

因为朱劲松忽然想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自古来都有皇权不下乡的说法,但是只要仔细研究研究历史就能发现,皇......权不下乡的说法并不是说皇帝的旨意到不了乡间,而是指乡间的宗族势力,有时候会比皇帝的旨意更管用。

而更为操蛋的是,历朝历代的大臣们,在一定程度上也充当了皇帝不下乡的帮手。

他们不知道皇权不下乡的坏处?

不是的,他们知道,这些千军万马过独木才筛选出来的人精,有什么事儿是他们整不明白的?

所以,他们很清楚皇权不下乡的坏处。

但是,他们更清楚皇权不下乡的好处——

乡间的宗族势力是怎么回事儿?

自唐以后,门阀和五姓七望就算是凉了,而经过朱元璋的打压,儒门、学阀也没能成长起来,直到明朝晚期才算是成了气候,其后又经过大清的文字浴,儒门、学阀也算是废了。

再加上朱劲松搞起了农会,直接把朝廷的触手从县一级直接伸到了村一级,大明其实应该是没什么宗族势力才对。

但是现实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大明也一样存在宗族势力。

而宗族势力的最大得益者,恰恰就是朝堂上的这些官老爷们!

权不下乡的说法并不是说皇帝的旨意到不了乡间,而是指乡间的宗族势力,有时候会比皇帝的旨意更管用。

而更为操蛋的是,历朝历代的大臣们,在一定程度上也充当了皇帝不下乡的帮手。

他们不知道皇权不下乡的坏处?

不是的,他们知道,这些千军万马过独木才筛选出来的人精,有什么事儿是他们整不明白的?

所以,他们很清楚皇权不下乡的坏处。

但是,他们更清楚皇权不下乡的好处——

乡间的宗族势力是怎么回事儿?

自唐以后,门阀和五姓七望就算是凉了,而经过朱元璋的打压,儒门、学阀也没能成长起来,直到明朝晚期才算是成了气候,其后又经过大清的文字浴,儒门、学阀也算是废了。

再加上朱劲松搞起了农会,直接把朝廷的触手从县一级直接伸到了村一级,大明其实应该是没什么宗族势力才对。

但是现实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大明也一样存在宗族势力。

而宗族势力的最大得益者,恰恰就是朝堂上的这些官老爷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