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埋葬大清 > 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修铁路,治水土退化!

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修铁路,治水土退化!

埋葬大清

在欧罗巴的一众国王当中,路易十六和乔治三世这哥俩还能算得上是讲究人,最起码比哈布斯堡家族的那些家伙要强一些——正是因为哈布斯堡家族,所以神圣罗马帝国才会成为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配称之为帝国的笑柄。

身为一个讲究人,又是一个处处都在向朱劲松模仿看齐的讲究人,路易十六当然也学会了什么叫做一言九鼎。

说要把岗逼亚的屎给揍出来,那就肯定得揍岗逼亚。

丝毫不用怀疑现在的法兰西到底有没有能力去揍岗逼亚,因为现在的法兰西和英格兰都在玩命发展海军,在西昆仑那边也有大量的驻军以及劳工招聘办事处,想要按着岗逼亚狂揍一顿,对于法兰西来说简直就是轻松简单加愉快。

朱劲松也丝毫不怀疑路易十六的诚意——这家伙都敢把欧罗巴整个打包卖掉了,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干的?

但是,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就算再多的劳工输入,也一样没办法解决人口不足的问题。

纠结了半晌之后,还是刘怀文率先开口道:“臣以为,若是想要让百姓多生孩子,恐怕还是得着落在百姓的身上才是。”

朱劲松呵的笑了一声,嘲讽道:“不着落在百姓的身上,难道还要着落在朕的身上不成?”

有一说一,朱劲松知道刘怀文话里话外的意思,但是朱劲松就是忍不住想要怼他一句——刚才他可是说了,大明的丁口之所以增长的比较慢,根子就在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的身上。

现在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个机会,向来宽宏大量的朱劲松当然要怼回去。

而除了宽宏大量之外,这也算是一种拉近君臣之间关系的一种手段。

你看,朕还能跟你们开玩笑,朕一直就是那個朱劲松,以后也绝对不会亏待了大家伙儿。

这种小手段,该用的时候还是要用一用的。

就比如被怼的刘怀文,现在这心里就不自觉的想起了在玉皇山之前的朱劲松。

微微笑了笑,刘怀文又接着说道:“启奏陛下,微臣的意思是,还是得想办法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让他们能赚到更多的钱,有更好的生活。”

“如果百姓感觉生孩子养孩子没有什么压力了,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会生了,毕竟老一辈的还在,多生是福的观念,也不会因为几个工坊的出现而改变。”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最近需要迁移百姓的地方越来越多,《大明报纸》上面都写着呢,这天底下的老百姓也都清楚。”

“很多百姓都想被抽中之后迁移出去,可是万一有个一两的娃子,再想迁移就难免会有颇多顾虑,所以,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归根结底,还是百姓们忙于赚钱,想要提高家里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所以这才把生孩子的事儿给耽搁了下来。”

朱劲松倒是从来没有这么考虑过问题。

要说老百姓因为生活压力大而不想生孩子,朱劲松倒是可以理解,毕竟妇产医院都开始下任务指标了。

可是朱劲松理解不了的是,居然还有为了往其他地方迁移而拖延生孩子的?

这他喵的都是什么毛病?

刘怀文又接着说道:“另外,从顺天府到金陵的蒸汽机线路已经修好有几年的时间了,此前一直都是五军都督府又或者是朝廷下属的那些工坊或者商户才能使用,臣觉得,现在也差不多是时候试一试,看看让民间使用一段时间?”

“如果真的放开,工坊商品的流动便会加快,成本也能进一步降低,百姓的收入也会进一步增长,同时,再想往其他地方迁移百姓,可能也要比之前变得更容易一些。”

“尤其是甘陕以西,乌西藏和朵甘思那里,还有草原上面,如果让铁路再承载一部分运人的作用,这些土地贫瘠的地方也就能盘活了。”

听刘怀文说到甘陕以及乌思藏和朵甘思的问题,朱劲松的脸色也不禁沉了下来。

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对于甘陕地区来说绝对算得上一个致命的问题,别说是现在的大明,就算是把后世的那个种花家搬过来,也是花了一番大功夫治理,几十年才显现出那么一点儿效果。

或者说的再直白一些吧,甘陕地区最大的问题就是粮食已经很难自给自足——对于中原堂口来说,银子不是最大的底气,粮食才是。

手里头有足够的粮食,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慌。

比如某个送快递的李小哥。

狗成子当年要是能吃的饱饭,偶尔再喝上几顿小酒,估计这家伙一辈子都会专心送快递。

正因为成不上饭,还有被人戴了绿帽子等诸多原因,这才让狗成子一怒之下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崇祯之亡,不是亡于建虏,而是亡于没有饭吃的千千万万个狗成子。

不过,要同意刘怀文的提议,大明朝廷现在就不得不面临着另外一个问题。

火车票的问题。

谁来卖?

怎么卖?

就按照刘怀文的貔貅性子来看,他只会把卖票这事儿牢牢的攥在手里,而不会交给其他衙门来做。

尤其是工部。

可是,铁路的建设原本是归之于工部铁道司的,现在眼看着要见着回头钱了,收钱的机会却被户部给弄走了,铁道司空背着一个花钱无数的名声,那铁道司能愿意?

如果归于铁道司,那肯定也不行。

一个完整的铁老大,谁也招惹不起。

斟酌了一番后,朱劲松才开口道:“这样儿,曾卿回头跟他们好好商量商量这事儿,递个题本上来。”

……

当一众大佬们都回到了文华殿之后,曾诚就苦着脸道:“刘部堂,你这可是给大家伙儿出了个大难题,今天要是没有一顿好酒菜,这事儿可不能就这么过去?”

刘怀文颇有些肉疼,小声嘀咕道:“不如等发了薪俸的?”

曾诚气咻咻的瞪了刘怀文一眼,怒道:“你这老抠,吃你顿饭便如此困难么?”

刘怀文嘿嘿笑了一声,拱手陪笑道:“实在是家无余财之故,还望首辅大人见谅?”

曾诚伸手指了指刘怀文,最终还是无奈的叹了一声,说道:“算了,老夫这辈子,怕是吃不上你请的饭了,以后也只能盼着去吃你的席了。”

刘怀文脸色一黑,曾诚却又接着说道:“你先说说吧,关于铁路这事儿,你到底是怎么打算的?若是按照你的说法,工部怕不是又要接着修其他地区的铁路复线?”

刘怀文点了点头,说道:“确实如此,不仅要修,而且要让皇家学院那边抽调一些人手,想办法再提高蒸汽机车的速度。”

“按照我们户部统计出来的数据,从顺天府到金陵这一段,对于蒸汽机车的需求是最大的,其次就是从草原到顺天府这一段,再次则是从金陵到成都再到云南这一带。”

“目前来看,咱们大明就只有顺天府到金陵这一段是正儿八经的复线,其余的线路都是单线,只能供一列蒸汽机车运行,要么来,要么回。”

“所以,下一步,就需要工部着手,把金陵到广州以及金陵到成都、成都到云南这几段也都修成复线,以后再慢慢的将所有线路全都修成复线。”

“尤其是甘陕一带就更是如此——铁路修通了之后,甘陕一带和京城、江南的联系就会更加紧密,交趾几省往那里运粮食也会更加方便。”

“如果可以的话,你们工部再派些人手,跟当地的农会配合,让百姓植树造林,从根子上来解决问题。”

工部扛把子宋玉成的脸色当即就黑了下来:“全都修成复线?”

刘怀文嗯了一声道:“我们户部既然提了出来,就肯定已经做好了出血的准备——这么说吧,现在你尽管修,圣皇十一年以前,有八千万两白银会专门用于修建铁路,等到了圣皇十二年,这个数字应该会提高到一万万两白银。”

宋玉成当时就急了:“刘怀文啊刘怀文,我以前怎么就没发现伱这个老匹夫这么混账呢,还全都修成复线?还要植树造林?”

“咋的,你以为你拿出来八千万两白银,老夫就有本事把这八千万两白银全都变成铁路啦?我看你是吃的灯草灰,放的轻巧屁!”

“我也不怕实话告诉你,就咱们大明现在已经修通的这些铁路,在不算朵甘思和乌思藏那边的前提下,平均每一里铁路下面都得埋上两个劳工!”

“四川、贵州、朵甘思和乌思藏那边就更厉害了,平均每一里的铁路下面都要埋上四五个劳工的尸骨,你知不知道啊混蛋!”

“还全都修成复线?你让老夫上哪儿给你找这么多劳工出来?咱们大明这些年进口的劳工,基本上都消耗的差不多了,法兰西和英格兰他们派遣劳工的速度,甚至还赶不上消耗的速度!”

刘怀文道:“难道你就不知道让大明百姓去做一些工?非得可着劳工祸祸?”

而在听到刘怀文的话后,宋玉成却是更加不满了:“大明百姓?能用大明的地方,我们工部难道不知道让大明百姓多赚几个银子?可是我的老哥哥诶,修铁路这个事儿,很多时候都要拿要人去填的!你说,我敢拿大明百姓去填吗?”

说到这里,宋玉成又哎的叹了一声,说道:“算了,就算你今天不提这事儿,以后也一样要修,现在就是提前了一些而已,不过,你们户部也确实该多拿些银钱出来了。”

听到这里,刘怀文的心里顿时就咯噔一声,暗叫一声坏了!

他娘的,天天打雁,这回反倒被这姓宋的给带到沟里去了!

曾诚却止住了刘怀文和宋玉成,低着头开始琢磨了起来。

大明现在有很多地方的百姓已经不再单纯的依靠耕种为生,这是明摆着的事儿,因为工坊给的钱多,再加上交趾几省的粮食产量又高,价格也便宜,所以百姓就算完全买粮食也够吃的。

但是放到甘陕之地,却是老百姓的粮食不够吃,不得不花钱买粮食吃。

这也是实在没办法的事儿,因为水土流失以及沙漠化的问题,导致了甘陕一带的粮食并不够吃——红薯?那玩意应急充饥没问题,可是谁能把这玩意天天当饭吃?

真要是说起来,大明这些年在甘陕一带投入的人力物力也绝对不算少,户部拨款,工部搞工坊,百姓手里也多少富裕了一些,可是多出来的那点儿钱,又都被百姓投入到了粮食上面。

跟江浙一带比起来,甘陕一带百姓的生活条件绝对要差上一截。

如果真按照刘怀文所说的,往那里多修几条复线铁路,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再大力引导百姓植树造林,或许还真能解决掉甘陕一带土地退化的问题?

哪怕是多运一些粪肥过去……

想了想,曾诚便开口说道:“大规模修建铁路,既能让百姓们多赚几个钱,也能趁机解决甘陕那边土地退化的问题。”

“这样儿吧,你们工部先准备勘探和预算,你们户部也准备好相应的钱粮,别到时候都忙起来了抓瞎。”

等刘怀文和宋玉成都应下来之后,曾诚便又接着说道:“还有,如果铁路真的全都修成复线,也要用来运人以及民间的货物,那这事儿可就不仅仅只是你们工部或者是户部的事儿了,同样也不仅仅只是兵部那边的事儿。”

刘怀文一愣,问道:“什么意思?”

曾诚道:“这事儿涉及到的地方太多了,比如说,运人以及运送民间货物的钱,该由谁来收?”

刘怀文叫道:“那自然该由国库来收,要不然还能让他工部来收?别忘了,修铁路的钱可都是我们国库拨出来的!”

曾诚呵的笑了一声,说道:“我说老刘,你也不想想,运人还有运送民间货物,你能收上来几个钱?把所有收钱的事情都攥到手里,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吧?”

至于朱劲松所说的好好讨论讨论,再上个题本,刘怀文或许还没有反应过来这里面的弯弯绕,但是曾诚的心里却清楚的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