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逍遥地主爷 > 第395章;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大唐逍遥地主爷 第395章;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作者:黄金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1:12:07

第395章;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第三百九十五章;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杜如晦看着陛下说话的口气似乎是有些松动了,这会只拿捏着李钰不痛不痒的地方埋怨着,便也想插嘴几句,给那孩子解解围。

杜尚书也知道,皇帝陛下心里跟明镜一样的,比谁都清楚大局,只是如今正在缺钱的当口,你一个大钱都不曾进来,

还一会儿加两贯,一会儿再加两贯,跟个乡下土包子大地主一样没个尽头了,这事儿搁谁的身上都要一头火气的。

杜如晦正准备说话呢,卢继善就开始劝导陛下了,杜如晦就想等着他说完自己再张嘴。

今天无论如何,也要把皇帝陛下给开导疏通过去,朝廷里现在的情况,可不是拿不出一万贯的局面了,如今是一千贯都没有,国库里空空荡荡,能做演武场了!

那李县伯可是个财神爷,今明两天安排人去通知那些大户们,后天他们就会拉着银钱,来户部领酒了,那仓部司里存放着那五六万多斗的美酒,数日之后就能换成一堆堆的银钱,绢帛,进来。

这个节骨眼儿上,可不能叫陛下意气用事的,必须把陛下这头先给安抚稳妥,不能耽误仓部司那边的大事儿。

况且那孩子目光长远,各种酒价安排的合情合理,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无非是眼前这种形势,逼迫的皇帝陛下一肚子火气没地方撒,这骂上一通估计也差不多了。

卢继善看看也觉得皇帝陛下的火气下去了一些,这才往陛下的书桌前头靠近了两步;

“陛下容禀,李县伯定下的七贯之数,臣也觉得很有道理,并非全是无稽之谈,李县伯今日也曾解释过的,大户们越有钱越好,赚的越多才越好呢。”

“噢?好在哪里,爱卿说个一二三出来,我也听听那孽障还能有什么高论了,哼哼!”

“是,启禀陛下,李县伯说的意思是,大户富户门钱多了,才能带领那些穷人百姓,慢慢富裕起来。

他们有钱了,就会处处讲究,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处处都想挥霍无度装大爷,

如此这般下去,织布的,缝补衣衫的,养蚕的,开酒楼的,就连那开澡堂子的,都能把买卖做的红火起来。

慢慢的,咱们大唐的平民百姓也能赚那些富户们一些小钱回去,改善一下生活,如此一来,不过十数年间,天下的百姓安居乐业。

先头陛下已经英明果断,给天下百姓他们确定了永业田二十亩,还免除这二十亩的赋税,

又有八十亩的口分田,足够穷人百姓养活自己了,这一次,大户们更有钱了,开始挥金如土起来,百姓们也能跟着沾一些小光,

弄几个小钱回去,这种情况不就是陛下说的太平盛世吗,臣请陛下慎重考量再做决定。”

李世民又不是糊涂虫,哪能不知道这些,只不过一肚子老虎没地方撒,哪能轻易的过关;

“澡堂子里倒是能跟着沾光一点,都是穷人干的活计,可那些酒楼都是有钱的大户弄得,和穷苦百姓们有何干系,他就是添油加醋顺口一说,卢卿你莫要替他说话。”

“回陛下的话,酒楼确实是有钱的大户开的,不过要是仔细想来,穷人也要去送菜,送粟米什么的,一些杂事上头,多少也能给穷人一点小钱挤兑出来。

更何况便是咱们仓部司里,也有另外同意七贯的官员,并不是只有臣一个人赞同的,请陛下明鉴。”

李世民又瞟了一眼~那低着头的两个七品记录官,对着卢继善不冷不热的来了一句;

“居然还有人同意他的七贯之数,也不知他给你们灌了什么**的汤药,本册拿来,我要看看还有哪个是赞同他的。”

“遵旨。”

卢继善对着后头挥挥手,两个七品官赶紧将早就准备好的本册,放到皇帝陛下的案桌上,翻开到记录的最后一页上头,两人才一块退了下去站好。

李世民仔细看过另外三人的名字,把三人记在了心里,这种目光长远的官员可遇而不可求。

生气归生气这日子还是要过的,碰到个人才也是不容易的事情,可得记下了不能放过。

卢继善看着陛下有些松动了就趁热打铁起来;

“陛下,非是臣拍李县伯的马屁,此酒价一事上,李县伯考虑的想当长久,乃是正确的选择,臣觉得合情合理,虽说于眼下的局势有些尴尬之处,但是冲破了此关,日后定是受益无穷。

那些大户们参与进来的已经有半数之多了,天下人识文断字的皆出自大户里头,咱们捏住他们的心思,把他们牢牢掌控在手心里才是长治久安的大事儿。

至于多扔出去几个利头,就有些微不足道了,这天下半数大户跟着朝廷赚了银钱,美哉美哉的,对于朝廷的威望也是好的。

若是跟着朝廷走,只能赚几个辛苦钱,没有大利诱导,恐怕不好长久,也难免生出怨气来。

但若是有利可图立马大不一样的,这次得了好处,下次再有什么买卖出来,他们还不是疯抢着过来送钱支持?

再说了李县伯那脑袋瓜子,前头这白酒的买卖,还没有弄个明白清楚,后头又冒出来个铁锅,茶叶换大马的新鲜事物。

天知道下个月下一年,又要有什么好事出来,咱们不可不防啊陛下,一次把他们弄得心里不痛快,下次可就不好安排了。

是以臣请求陛下恩准七贯之数的酒价,将那些参与进来的大户抓在手里稳稳妥妥,请陛下恩准。”

卢继善说完郑重的弯下腰,一鞠到底,等着皇帝准许,今天的卢继善可真叫人差异,

杜如晦惊奇的看着案桌前,那十几年的老相识,仿佛都不认得了,房玄龄也是抚摸着胡须一脸笑容,显然是非常赞同的。

李世民心里十分震惊,这卢继善跟着自己十年都有了,是个什么样特点的人,他心里是清清楚楚,此人处处谨慎小心,踏实能干确实有的,也从来没出过一丝一毫的差池,可是……也仅限于此了。

像今天卢继善这几次说话,都是光明正大,若是出自房杜二人之口,那是合情合理,李世民也习惯了两位大能的帮助。

可今天这些话,全部都出自爱惜自身,不喜欢冒险得罪人的卢继善口中,真真的叫人刮目相看。

李世民看着弯下腰的卢继善,又赶紧与那边房杜两人对望了一眼,两人都是不停点头,杜如晦直接站了起来;

“启禀陛下,卢郎中之言都是堂堂正正,又看的长久至极,都是臣心里想说的话,既然卢郎中把臣想说的话都说了出来,臣也就不再重复啰嗦。

陛下乃不世出的英明圣主,臣不敢请求陛下,以大局为重,切莫只看眼前,应当多多考量卢郎中的提议,请陛下明鉴。”

房玄龄与杜如晦两人,一向是同进同退的,也跟着站了起来;

“请陛下明鉴。”

李世民不动声色的说道;

“卢爱卿快快请起,此事我会慎重考量的。”

卢继善得到了想要的答案,这才站起来身子,今日的局势卢继善看的清楚明白,皇帝陛下和那两位大能,虽说古井无波,可那眼睛里的诧异惊奇之色,瞒不过卢继善的眼睛。

不过卢继善好歹也是历经风雨的人物,从小就有最上等的教养,也不是庸才之辈,如今一朝顿悟,不论内外都有了质的变化,站在皇帝的面前,波澜不惊又据理力争,说的都是坦荡大道,目不斜视。

心里却在感激自家的老阿耶,当真是厉害至极,这做官的秘法果然厉害,今日头一回使将出来,立马得到了理想的效果。

李世民翻看着记录的本子,忽然间又皱紧眉头,脸色十分不悦;

“这每两百里外,仙人醉的售价一斗再低上七百钱,这是哪个人的提议,我猜着铁定又是那孽障的作为吧,只有他从来不把银钱当回事儿,顺手乱花不计后果,简直是荒唐至极?”

“回陛下的话,也是李县伯提出来的,不过,咱们仓部司里也有超过半数官员同意此事,因此臣才同意了的。”

“你们仓部司里的官员,何时变成应声虫了?就任由他这般胡闹?

他这是做什么,耍威风摆阔气吗,钱多的没地方花了吧这是,此处不准,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就按照那五粮液的标准一个样进行,每两百里处,一斗仙人醉再补贴七十钱好了。”

卢继善看皇帝陛下只咬着七百钱说事儿,心里就知道了结果,今日已经功成,看来陛下是准许七贯的数目了,卢继善心里舒服,面上不动声色的回应了一句;

“遵旨,臣一会儿回去之后,就把那七百钱改成七十,再交代给下头所有官员知晓此事。”

李世民嗯了一声,继续翻看着本册,嘴里还在埋怨着;

“什么乱七八糟的,还七百钱,这七百钱来的毫无道理可言,完全就是充数的。

就是图个吉数罢啦,当我看不出来吗?真是饱汉子不知那饿汉子饥,就该让他顿顿吃不饱饭,饿他半个月往上,你们再去看看,他保

准不会再摆阔气了,都是惯的……”

李世民简单看了几眼,发现没有其他不对的地方了,顺手就把两本册子放在案桌前头;

“不看了不看了,免得一会儿又看见什么败家子的事来,平白又惹一肚子火气。

既然三位爱卿都主张七贯,朕今日就睁只眼闭只眼算了,卢爱卿,就按照那败家子的数进行吧,这回你不用担心久决不下了。”

“陛下圣明。”

“陛下明见也。”

“遵旨,臣这一次再也不闹心了,还是亏得陛下掌控全局之功。”

李世民答应过后还是有些不放心,站起来仔细叮嘱卢继善;

“那仓部司里的大事儿,爱卿可要多上点心思,后日那些大户们就要拉来银钱换酒了。

这斗斗斤斤的,可是一点都马虎不得,还有那些记账的主薄,爱卿可要监管的仔细一点,

一定要交代他们管好各自手下的账房先生,不要弄得乱七八糟的,像前几天那个老糊涂一样,几千贯都对不上数目,吭哧半天也说不清楚,那可是不行的。”

“陛下放心,臣一定会努力做好的,今日午后臣还回了一趟家里,交代了家里的人马,

后日所有能算账记事的好手,全部停下手里的活计,都来仓部司里帮忙,别说斗斤之数,就是三两五两臣也不叫他丢失,必须把陛下托付的大事办的干净利落。”

李世民十分满意卢继善今天的表现,从来没有像今日这般看他顺眼过,乐呵呵的夸奖着;

“说的好,朕没有看错人,你去仓部司里坐镇,正是明智的选择,爱卿好好干,这仓部司里的差事办好了朕记你一功,不会忘记的。”

卢继善一脸严肃的回答;

“启禀陛下,臣的阿耶一直天天叮嘱于臣,要忠字当头,臣不敢有一日忘记。

每每回想起来往事,臣自从跟了陛下,瞎混了十载出头,未有寸功,却得陛下看重,又将大事托付臣手,臣汗颜至极。

白酒的事情臣不敢贪功,只想着忠于王命,把差事办好回报陛下的看重之恩,至于其他的,臣不想去费心考量。

今日之事陛下乾纲独断,臣也没有了后顾之忧,这便要请辞告退了,仓部司里还有一堆的事情要处理,请陛下准许臣告退。”

李世民一脸和善的回应;

“好好,爱卿且去,仓部司里的事情重要,改日空闲了咱们君臣再叙旧情不迟。”

“是,臣告退了,陛下且珍惜龙体,多多歇息。”

“禀报两位尚书,下官部司里还有些事情处置,这就去了。”

房玄龄与杜如晦两人,也是起身相送老熟人;

“郎中慢走。”

“卢郎中且去。”

“臣等告退。”

“准。”

看卢继善带着手下退出书房,李世民重新坐下,君臣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惊奇。

“两位爱卿,这卢卿家何以今日如此优秀,只几天不见的功夫,就顿悟了许多,当真是怪哉?”

杜如晦微笑着解释;

“陛下难道忘记了,他阿耶回来长安城好几日了,有大能在后头指点坐镇,再不醒悟更待何时,那不就成了朽木不可雕也。”

李世民也点了点头;

“可不是嘛,老司徒回来多时了,唉……老司徒当初若不是回老家养病,在跟前时时提点着,恐怕这卢爱卿早就醒悟几年了,何至于耽误到今天的地步?”

房玄龄也跟着附和起来;

“可不是嘛,卢继善本来就不是笨如牛马的人,办事仔细,谨慎小心,又踏实认真,就差一个机缘。

缘法到了一朝顿悟,立马就是一个能人出世,今日看来不论内外,这卢继善都与往日大不相同,恭喜陛下又有能人相助,多了一个可以使唤的帮手。”

“嗯,多个厉害的帮手当然是好事儿,不过目前的局势也火烧眉毛了,急需一笔银钱进库才能解决,两位爱卿看看这次那五万多斗美酒的利头,能不能进来个几万贯之资,救救朝廷眼下的急?”

房玄龄早就在心里惦记那白酒的利钱多日了,肚子里的账本那是清清楚楚,张口就来;

“陛下不必烦恼,那五粮液已经有过售卖的经验,具体本钱多少,大家心里差不多都有个定数,左右也差不了几个的。

一斗按照五千计算,十斗就是五十贯,百斗五百,千斗五千,万斗五万,两三万斗五粮液若是全部放出去,得钱至少十万出去。

去掉本钱若干,臣估摸着,能剩下七八万的数目,只五粮液一种美酒,便能分得三万以上,能解燃眉之急了。”

李世民听了房玄龄的话,这才长处一口气,放松下来紧绷多日的神经;

“如此便好,那就再撑几天吧,明日后日继续休沐,朕不上朝,看他们如何逼迫要钱?

户部的主官,朕已经叮嘱他们出去躲避几天,等着仓部司里银钱进来,立马就能解决问题了。”

杜如晦见缝插针的开了一句;

“陛下,那仙人醉的利头,是这五粮液的十倍不止,就算卖出去一半之数,也是个巨大的进账了,陛下这回该往十六卫上使劲儿了,可不能无声无息的又不见了踪影!”

杜如晦一提起来这茬,李世民刚轻松一些的表情又换上了一脸的无奈与苦楚,房玄龄直接开口说道;

“也不能埋怨陛下手松,处处都是请求下拨银钱的奏本,兄长看看陛下案桌上这一大堆本子,我敢肯定,大半数全是伸手要钱的。”

李世民看到房玄龄替自己说话,也是不停的点头认可;

“正是如此,杜爱卿你可不知道,朕也不容易,这些奏本全看过一遍的,除了有限的几本说的是另外的事情,其他何止半数,全都是要银钱要绢帛的,好像朕上辈子欠他们的一样,唉……”

杜如一听这话就知道,皇帝陛下这次恐怕又将那些银钱有了要花的地方了,恐怕这回还是轮不到那十六卫儿郎的头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