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黄天之世 > 第五百三十三章:陈生

黄天之世 第五百三十三章:陈生

作者:罗小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13

第五百三十三章:陈生

长子城中,人来人往,车马如龙,川流不息。

坊市之间,人声鼎沸,摩肩接踵,攘来熙往。

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数年前萧条的长子城彷佛只是一场幻梦。

年关将近,今年是一个好年,更是一个丰收年。

民有余财,脸现喜色,各家各户都想置办一些好一些的年货来度过这一年。

就在前不久长子城的府衙下达了一道命令,除夕和新年两天的时间不设宵禁,这更是让长子城再度热闹数分。

走在路上,行人来来往往,互相恭贺着新年的到来。

长子城南城区,蒙学堂的学子大多已经返回了自己的家中,原本书声朗朗的学堂也清冷了许多。

一名头发半白,微微有些驼背的老者,站在蒙学堂的大门前,静静的站立着,看着蒙学堂的门匾,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寒风凌冽,却对他似乎并没有多少的影响。

片刻之后,一名比他只略矮一些,身穿着短褐的少年,匆匆从学堂的内部跑了出来,他夹着两本书册熟练的锁上了学堂的大门。

“老师,锁好了。”

那少年锁好了大门,恭敬的喊了一声。

老者的目光从门匾上移了下来,移动到了少年的身上。

“你有天资,但也切勿因此生出骄傲之心,更要勤勉。”

老者面色肃然,盯视着眼前恭敬的少年,郑重的说道。

“我已经将你的名字加入了明年秋闱的时候,不要让我失望了……”

老者顿了一顿,似乎想起了什么,接着言道。

“也不要让你父母失望了。”

“学生谨记在心,绝不会让恩师,让父母失望。”

少年满脸的郑重,没有半点的不耐烦,恭恭敬敬的应道。

老者正准备再说些什么,但眼角的余光却看到了一道人影。

“学生陈羽,拜见老师。”

一名身穿着蓝娟深衣文吏打扮的男子缓步走来,恭敬的向着那老者行了一礼。

“接你的人来了,该走了。”

老者看了一眼少年,淡淡言道。

少年望了一下老者,往着陈羽的方向走了过去。

“老师今年除夕不如到学生家里来过,禾娘饭菜都准备的差不多了。”

陈羽犹豫了一下,顿了顿道。

老者脸上露出了一些笑容,淡淡一笑道。

“你倒是运气不错,不过禾娘嫁给你倒也是良配。”

老者似乎想起了什么,摇了摇头道。

“可惜当初你再道堂成绩上等本来想让你去郡学,结果你一口便回绝了,倒是可惜了这个机会。”

陈羽恭敬的行了一礼,解释道:“外有强敌,内有忧患,若是进入郡学,少不得还是要学上了两三年的时间,才能入府衙,入地方为官为吏,但是之前我太平道中各地皆是缺乏官吏管辖,学生也想早一些出来,尽一些微薄之力。”

“有负老师厚望,学生惭愧不已。”

“我倒是没有怪你的意思,只是希望你不要后悔原来的选择。”

老者摆了摆手,无奈的说道。

前几年他还在道堂任教,当时陈羽便是他教导的一名学生。

成绩优异,天资聪颖,举一便能反三,只是最终陈羽选择直接从道堂毕业,等候命令安排工作,而不是进入郡学院深造,这也让老者有些引以为憾。

按照陈羽的天分,只要不出意外和太大的差错,陈羽绝对将会是太平道中第一批进入国学院的人。

要知道国学院的祭酒可是大贤良师许安亲自担任,在国学院担任学正的可都是太平道中的重要人物,可以说国学院出来的学生,以后一定会是太平道的中坚。

“你家我就不去了,这么多年都是一个人过的除夕,人多了反而不习惯。”

老者收敛了笑容,目光也重新落在了陈羽身旁的少年身上,他指了指那少年,叮嘱道。

“陈生课业修习的程度我昨天都已经告诉你,你带他回去之后,记得不要让他荒废了功课。”

不过现在他不再耿耿于怀了,因为现在陈羽给他送来一个更为优秀的人才——陈生。

若说陈羽是天才,那么陈生便是天才中的天才,就是送陈生进入学堂的陈羽也没有想到,陈生竟然有过目不忘之能!

当时语文科的老师只是念一遍《三字经》,陈生便将其完整的复述了出来。

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甚至是道学,陈生学习的进度都异于常人。

短短一个多学期便学完了蒙学堂三年的课程,若不是太平道的第一次秋闱定在了明年,恐怕现在的陈生就要进入郡学堂修习了。

对于老者的叮嘱,陈羽没有丝毫的怠慢,恭敬的唱了一声诺。

老者名叫葛舟是一名符祝,他入道的时间很早,据说在大贤良师张角刚传道不久,就加入了其中,后面一直便待在太行山内四处传道,治病救人。

再后来,许安建立道堂之时,选拔博学的符祝为学正,葛舟便顺理成章的被选中了。

至于为什么现在在蒙学堂任教,则是因为身体的原因,教授那些成人的学生,实在是精力不够,便被调到了蒙学堂中,负责教导蒙学堂的学童道科。

陈羽对于悉心教导他从愚昧无知到明理识字的老师,一直都是恭敬有加,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将陈生安排了长子城南城区的蒙学堂中。

“明白了便走吧,别让家里的人等急了。”

葛舟淡然一笑,随后毫不拖沓的转过了身去,向着道路的另一头缓步走去。

陈羽看着葛舟微微有些驼的背脊,眼神微暗,随后面对着葛舟的背影,郑重其事的行了一礼。

一旁的陈生也没有怠慢,注意到陈羽行礼,也是恭敬的向着葛舟离去的背影行礼致意。

“走吧。”

陈羽站起身来,微微偏头对着陈生了喊了一句,转过了身躯。

陈生的目光还在葛舟的背影身上,听到陈羽的声音这才反应了过来,连忙快走了几步,跟在了陈羽的身后。

还未走出学坊,外面坊市间嘈杂的声响便已经传来。

陈羽和陈生两人一高一矮,通过了坊门,陈羽嘱咐了陈生一声跟紧,两人随后便并入了人流之中。

街道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维持治安的警察也多了不少。

对于这些警察,几乎每一个遇到的人,都会拱手恭贺一声。

恭贺声不时响起,或是两名相熟的人,或是向着鹰狼卫的缇骑和警察恭贺行礼,倒是显得非凡。

陈生有些惊诧的看着街道上的景象,他虽然在长子城中学习了两个学期,但是一直都待在学坊之中,几乎没有出去过。

这样热闹非凡的场面,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这一切似乎都和曾经他在陈家聚之时,听那太平道的符祝所描绘的黄天乐土一般。

陈生的脚步不自觉的放慢了一些,他看着街道之上互相作揖,带着喜色的居民,看着来往的车马,一时间有些失神。

他想起了前段时间来看望自己的阿翁,脸上有了血色,也有笑容。

据说今年家中还有不少的余粮,不需要再像以前一样饿着肚子了,能够的吃的上饭了。

陈生的举动自然是没有瞒过陈羽。

陈羽停下了脚步,他看着有些发愣的陈生,想起了初次见面之时,陈生的说的话。

“进了学堂,当了文吏,可以吃饱饭吗?”

那个时候的陈生瘦弱无比,但眼眸之中却有似乎蕴藏着一股力量,正是那双眼睛让陈羽动了爱才之心。

“你知道现在看到的这太平景象,是怎么来的吗?”

陈羽走到陈生的面前,沉下声音,看着街道上的行人,缓声问道。

陈生摇了摇头,有些迷茫。

陈羽在路边的一处摊位旁挑了一个位置坐下,陈生也跟着一起坐了下来。

摊主看到穿着文吏服的陈羽,连忙过来招呼,不敢怠慢。

陈羽拿出了铜钱递给了老板,和颜悦色的点了两碗米粥,又点了两个菜饼。

陈生坐在位置上一动不动,往日里那些穿着文吏服的官吏走到乡间的时候,无一不是前呼后拥,倨傲不已,何曾像陈羽一样,对人和和气气,无论贫富贵贱皆是一视同仁。

“来三碗米粥,六个菜饼。”

两名身穿着深蓝色警察制服的男子也在此时坐了下来,向着正在准备食物的摊主叫喊了一声,看起来十分熟络的样子,其中一人更是早早的打开了钱袋,拿出了铜钱。

另一名警察走的慢了一些,落在了后面,坐着的两人招呼着他一起过来。

或许是心急了一些,最后那名警察跑来时,和一名走的稍快一些的男子撞了一个满怀。

陈生心中一紧,他以前跟着自己的父亲去过一趟城邑,城邑中那些差役,多是凶神恶煞,不好相处。

当时有一名农户冲撞了一名差役,就遭了一顿毒打,打的头破血流,只有进的气,而没有出的气。

也没有一人敢去阻拦,甚至那人倒在地上,差役离开了许久之后,也没有人敢上前去查看一下。

陈生一颗心提了起来,他紧紧的抓着衣角,下意识的看了一眼陈羽。

他虽然不知道陈羽是什么官职,只知道陈羽是长子城府衙之中的文吏,但是那些警察平日里见到陈羽似乎都十分恭敬,或许陈羽能救那名农户。

预料之中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那警察并没有如同陈生预料之中趾高气昂的站着,去惩罚那冲撞了他的那名农户。

反而是有些手忙脚乱的给那被撞倒的农户捡拾掉在地上的东西。

“都叫你平日里不要那么毛躁,小心一些,老是不改。”

两名原本已经坐好的警察这时也站了起来,嘴中嘟囔着,一起走上前去了,帮忙捡拾着东西。

陈生有些发愣,眼前一切实在有些让人难以置信。

甚至于那撞人的警察最后还向被撞的农户道了一声歉。

陈羽淡然一笑,他对于陈生的反应并不意外,陈生跟随着迁移的队伍一路从青州,跋涉千里才来到并州。

进入了蒙学堂后,又一直是埋头苦学,根本就不曾出来,前一个假期,陈生一直在学堂之中跟随着葛舟修习,一直都没有走出学坊。

陈羽拿起了米粥,慢慢喝了一口,这才出言道:“不要惊讶,等你入了郡学,就会学‘法’科,修习法律,大贤良师在许久之前就颁布了八条律令,这八条律令分别是‘四要’和‘四不’,规定便是太平道中的人员应该如何行事。”

“四要?四不?”

陈生有些疑问。

“四要。”

“一,与人说话要和气。”

“二,买卖东西要公平。”

“三,损坏东西要赔偿。”

“四,借拿东西要归还。”

“四不。”

“一,不得打人骂人。”

“二,不得损坏作物。”

“三,不得调戏妇女。”

“四,不得仗势欺人。”

陈羽放下了手中的木碗,言道。

“若有违反,轻者受罚受惩,重者直接开除道籍。”

陈生心中微凛,开除道籍的惩罚不可谓不重,他在蒙学堂读书时,陈羽也经常来教导他课业,也清楚了一些府衙中的事情。

要想在并州为官为吏,甚至是参军入伍,还是成为警察,都有一个前提。

这个前提正是拥有道籍。

信道着谓信众,信众并不会被录入道籍之中,入道者被称为道众,才会被录入道籍之中,可以在太平道、黄巾军之中任职。

当然仅仅只是有资格,实际上能否任职,参军还是要看个人的能力。

陈羽面色慢慢的变得严肃了起来,他正视着陈生,郑重道。

“这太平的景象之所以能够存在,正是因为有着一条条的律令,维持着治安,正因为有着制定律令大贤良师带领着我们前行,正是因为有着无数的军卒守卫在边境,才让我们能够安稳的坐在这里,喝着米粥,吃着菜饼。”

数十万黄巾军的死难,成千上万前赴后继的先驱者倒在了路上。

陈羽的眼前有些模糊。

昔日在晋阳城许安的怒吼声再度在他的耳畔响起。

“我要将那些学识,我要将识字读书的权力,从那些豪强世家的手中抢夺回来!”

“我们要夺回那些本来属于我们的粮食,那些本来属于我权力!”

“这是一场革命……”

“苍天已死,汉祚将终!我太平道,必将解放这天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