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黄天之世 > 第五百三十八章:新式器具

黄天之世 第五百三十八章:新式器具

作者:罗小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13

第五百三十八章:新式器具

“呜————”

低沉而又苍凉的骑号声从那队飞驰而来的骑军阵中缓缓响起,临近太行工坊,那支骑军也开始缓缓的放慢了马速。

骑军虽然放慢了速度,但是也只是相对来说,实际上行进的速度比起步兵还是要快的多。

几乎只是转瞬之间,伴随着隆隆的马蹄声,那支骑军便已经到达了众人的近前。

这支骑军与一般的骑兵不同,罩袍束带,皆为白马,白马外罩黄衣,刻写经文,背插负羽,奔驰之间顺风而动,声势颇壮。

阎纶的注意力不禁被这支骑军的旌旗所吸引,朔风鼓动,卷起了骑阵之中的旌旗。

骑阵在他前方十余步的地方完全的停止了下来,也给了阎纶看清旌旗的机会,阎纶看的仔细,他发现这支骑军的旌旗之上,描绘着的好像是一头四爪的蛟龙。

而在那张牙舞爪的四爪蛟龙之旁,还有黑色的笔墨勾写着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腾骧卫”!

“恭迎大贤良师!”

田仲毫不犹豫的低下了头颅,微微弯腰,双手作揖,高声喊道,他的声音因为激动,甚至都有些颤抖。

“恭迎大贤良师!”

阎纶和赵戟也一起低头行礼,但是他们两人话刚出口,便被山呼海啸的般的恭迎声所压倒。

腾骧卫的骑军在齐声的呼喊之中,如同波开浪裂一般,向左右分开而去。

一匹毛发皆白,披着银白色的马衣的战马缓缓而出,马背之上,许安身穿着姜黄色的道袍,头戴太清鱼尾冠,左手持缰绳,右手自然垂下握着一把黑檀木制成的折扇。

许安从白马上走下,坊主阎纶平复了一下心情,往前迈出一步,走出了队列,先向许安行了一礼,随后朗声禀报道。

“遵大贤良师令,太行工坊如今制作出了七百幅高桥马鞍,双脚马镫一千三百余对,如今工坊之中大部分的生产都已经放到了马鞍,马镫两物的制作之中。”

阎纶一开始还有些紧张,不过当他说到自己的擅长的事务之事,他说的也越来越顺畅了。

“马蹄铁一物稍有困难,不过也已经解决,战马的马蹄虽然大小不一,但是总体来说可以分为数类,等到鹰狼卫的调查员将各骑营的战马的马蹄调查文书拿来,知道了大概的情况,每种大小所需的大概数量之后,我等太行山中的工坊便立刻全力制作马蹄铁,绝对能在限定期限之内完成。”

跟在许安身后的贾诩眼神微动,他扫视了一眼阎纶,随后目光向着阎纶身后修筑着高墙犹如一座小型城池的太行工坊看去。

这一次刘辟奉许安命令带鹰狼卫进入太行山,应该就是奉命监督太行区域的工坊打制“高桥马鞍”“双脚马镫”“马蹄铁”三物。

贾诩此前被封为了校尉,但是许安并没有让他去管理军事,而是让贾诩在中军府任事,在中军府出任长史。

听着这阎纶口中所说的名词,贾诩心中有些疑惑,他知道知道马鞍,也知道马镫,只是阎纶所说的“高桥马鞍”和“双脚马镫”到底是什么。

不过马镫难道不是主要辅助上马的用具,为什么要做成双边?

还有那马蹄铁,这还是贾诩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语。

贾诩向四周看了一眼,果然除了阎忠神色如常,其余的人都是显得有些疑惑。

许安神色稍缓,一路而来的疲惫彷佛也被一扫而空了。

他此前一直担心的就是工坊的产能不够,没有办法在出兵凉州之前完成限定的任务,现在听到产量还有阎纶的报告,心中的大石也稍微落下了一些。

“阎氏家学渊博,果然能人辈出,太行工坊的进步我都看在眼里。”

许安看了一眼阎忠笑道。

听到许安的赞赏,阎忠略微严肃的脸也是稍微缓和一些。

这一次许安前往太行工坊,黄巾军的一众高级将校还有官员,基本上都跟着许安一起前来了。

除了徐晃、张燕等在外统兵镇守一方的将军之外,黄巾军的将军几乎全部都在场。

平南将军龚都、镇南将军吕布两名重号将军,还有何曼、张辽、黄龙、周仓、管亥、张扬等一众封号将军这一次全都在场。

许安当着如此多人的面赞赏阎纶,他的脸上自然是也有光。

“看来这些日子,你倒是没有太过于怠惰,做的不错,但是务必记住怠惰则难以长久,唯有勤勉方为正道,不要再如同以前那般顽劣不知正事了。”

阎忠严肃的对着阎纶叮嘱了几句,他没有接着许安的话去赞赏阎纶。

他最熟悉他的侄儿了,虽然天资聪颖,对于工匠事物精通,但是却是容易骄傲自满,也容易怠惰,当初在家中跟着师长学习的时候,倒是闹出了不少的事情。

“叔父教导的是,小侄一定铭记在心,绝不敢忘。”

阎纶对于阎忠这个叔父还是有些畏惧,他不怕自己父母,也不怕师长,就怕他这个叔父,但他心中更多的还是尊敬。

他亲父早亡,母亲也管不住他,在学堂和一帮阎氏子弟整日里在外厮混,最后酿成了大祸,惹了太守家的孩子,差役上门要拿他定罪。

当时阎家摄于太守的威势,无人敢阻拦,只有阎忠一人站了出来,提着剑拦在众人的面前,最后也是阎忠据理力争,将他平安的从太守府中领回了家中,再后面他便被阎忠带在身旁亲自管教。

许安这一次来的目的,并不是想要考察阎纶、田仲、赵绩三人工作如何,所以只是简单的闻讯了几句,便在众人的簇拥之下进入了太行工坊。

阎纶在前引路,田仲和赵绩两人颇为自觉,领着身后的官吏跟在队伍的后方。

“先去校场吧。”

许安拒绝了阎纶先吃饭的提议,他这一次来的目的就是就是为了这个。

太行工坊俨然是一座小城,不止是贾诩和张扬两人没有见过这种庞大的工坊,就是龚都、何曼这些黄巾军的老牌的将校也从来没进过太行工坊之中,都颇为新奇的打量着四周的景象。

工坊的具体地址一直以来都是颇为隐秘,保密的工作也做得很好,就算是黄巾军的高级官员不负责管理工坊事务,此前都没有进入任何一处工坊的权力。

工坊完全是一个独立的机构,由中军府直接管理。

路过太行工坊的主坊区时,张扬有些瞠目结舌,在他印象之中,那些工坊也没有多大,不过就是一个小坊区罢了。

虽然张扬此前也听说过黄巾军在各地都设有工坊,最大的工坊都和外界的城邑一样,只不过里面住的人都是工匠,但他也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大。

但眼前的工坊规模之大,他还在董卓手下的时候,看到的最大的官坊好像也没有这里工坊规模十分之一。

许安一行人都骑着战马,太行工坊虽大,但是也不用多长的时间,众人便已经赶到了校场的外围。

“这里便是检验器械所用的校场了。”

阎纶指着前方言道,许安举目看去,一道颇为高大的土墙挡住了他的视野,土墙之上每隔数步便站着一名手持着长枪的守卫军卒。

他们所在道路的尽头设有一处岗哨,守卫着岗哨的一群身穿着玄狼服的缇骑。

守卫鹰狼卫见到阎纶等前来,连忙行礼。

许安踢动马腹,越过岗哨,眼前顿时豁然开朗。

这里的校场不同于军营的校场,是他亲自绘制的图纸,倒是有些像后世的操场。

许安看着眼前有些熟悉的场景,不由的觉得有些怀念。

“哒哒哒————”

沉闷的马蹄声在众人的耳畔回响,此时的校场之上,有一名骑士正在策马奔驰。

阎纶看到众人的实现聚焦在那骑士的身上,介绍道:“这是鹰狼卫中抽选出来的几名实验者,都是鹰卫骑术颇为精湛的好手。”

绕着校场的环形跑道极速奔驰着的骑士,不时在战马的身上做出一种种高难度的动作。

众人的视线也随着那骑士的奔驰而移动,众人几乎都是久经战场之人,就是何曼等步将,也经常骑乘着战马。

他们对马蹄踏地的声音自然都不陌生,但是今天这马蹄声的却是极为特别,比起普通的战马马蹄声更大,也更有气势,而且似乎其跑的更为灵巧一些。

“哒哒哒————”

转眼之间,那马上的骑士已经操纵着战马奔驰了一圈,他虽然看到了许安等人浩浩荡荡的过来,想要停住战马,但是又得到了阎纶的授意,传话的军卒让他将实验的具体事项都演示一遍,于是他也没有下马。

校场的边缘,一名军卒双手捧着一杆马槊,在那骑士的必经之路旁。

急促的马蹄声传来,尘土飞扬之际,那马上的骑士猿臂一伸,已是将长槊擒在了手中。

战马飞驰,那马上的骑士在众人的眼前掠过,突然双手持槊,踩着马镫在战马之上呈站立的姿态,随后猛然发力。

电光石火之际,马槊已经是挑飞了那草制的目标。

吕布瞳孔猛然一缩,眼神之中带着热切看着前方。

一众黄巾军的军将哪个不是能征善战之辈,只是短短的一瞬间,便让他们看出了一些端倪。

这双脚马镫区别于单马镫,是一对挂在马鞍两边的脚踏,和单马蹬一样可供骑马人在上马时和骑乘时用来踏脚。

但双脚马镫的作用不仅仅只是可以帮助人上马,更主要的是在战马奔驰之时作为骑士双脚的支撑,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骑马的优势,同时又能有效地为骑士提供安全的保障。

那使用着这些器具的骑士,牢牢的扎根于马鞍之上,各种动作几乎都没有造成任何的影响。

而且这种马镫可以解放双手,而不需要骑士在双手持兵的双腿夹的很紧,马上的骑士有了双脚马镫的帮助,可以靠双脚控制平衡在马上完成冲、刺、劈、击等一系列难度颇高的动作。

龚都、吕布、张辽、张扬等一众骑将自然明白这一器具的意义。

双脚马镫将会使战马更容易被驾驭,使人与马连接为一体,使骑在马背上的人解放了双手,骑兵们可以在飞驰的战马上且骑且射,也可以在马背上左右大幅度摆动,完成左劈右砍的军事动作。

骑射所用的骑弓射程将会更远,骑兵在战马之上的近战能力将会大幅度的上升,骑士也将更快的被训练起来。

许安看着眼前飞驰的骑士,不由自主的握紧了手中的缰绳。

这些器具他早就知道,但是一直不敢拿出来,一直不敢让人去制作。

当时的汉庭的实力强横,拥有大量的马匹和骑兵,黄巾军每次和汉军作战,战阵每每被汉军高头大马组成骑阵所踏碎。

反观黄巾军的骑兵,基本都是用作于侦察,牵制,根本就没有一战之力。

就算是后面许安占据了太行山,上党郡等地,甚至是占据了并州,都不敢轻易的拿出来的。

“高桥马鞍”“双脚马镫”“马蹄铁”三种器具对骑兵的战斗力提升极大,但是却极为容易仿制。

马的蹄子有两层构成,和地接触的一层是一层大约二到三厘米厚的坚硬的角质,上面一层是**角质。

古时候骑兵作战,马蹄经常会损伤,从而无法作战,而造成这样的原因的通常有两点,第一是长期的奔跑磨损马蹄过大。

第二便是一些地面的路况很差。马蹄和地面接触,受地面的摩擦,积水的腐蚀,会很快的脱落,钉马掌主要是为了延缓马蹄的磨损。

马蹄铁的使用不仅保护了马蹄,还使马蹄更坚实地抓牢地面,对骑乘和驾车都很有利。

有了这些马蹄铁,不仅仅可以提升骑军的机动性和持久性,还可以使得现在黄巾军的后勤部队,以及运输部队的马匹受益。

而且马蹄铁实际上还有一个不太明显的作用,装备了马蹄铁的战马,在跑动的时候发出的声响会更有气势,而在踩踏,踢击的时候威力更大。

高桥马鞍,顾名思义,就是具有高鞍桥的马鞍。

高桥马鞍的形状与马背相契合的,可以把马背“抱住”,加上肚带的作用,基本不会发生旋转位移的,而且高桥马鞍还能使得骑士在战马之上更为稳妥。

相对于以前的马鞍来说要科学的多,也稳妥的多,而且让骑士和战马都更为的舒适。

高桥马鞍提高了骑士骑乘在战马上时的稳定性,同时鞍面抬高后,战马之上骑士的视野更宽。

而双脚马镫,则是解放了骑士的双手,同时也提高稳定了稳定性。

而马蹄铁,则极大提高的战马的机动性,使得其能适应多种地形,可以进行长距离的移动,发起长途奔袭。

这三件器具,对于骑兵的战斗力提高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当时许安麾下骑兵力量薄弱,但是他的敌对势力却不然,董卓拥众甚多,皇甫嵩麾下的汉军实力强盛,若是在董卓入京之后,获知了这些器具,或许历史真的会扭转。

拥有着大量骑兵的董卓,或许真的会因为这些器具的加强,一举击溃关东联军,真正的成为霍光那样的权臣,甚至如同王莽一般真的掌控天下。

而拥有更多骑兵的凉州或许也会因为这些器具而变的更为恐怖,甚至陈仓之战皇甫嵩都可能无法击败韩遂,那样的代价无疑是太过于沉重了。

所以一直到如今,一直到黄巾军已经拥有大量的战马资源,拥有了一大批训练有素的骑兵,拥有了为数不少,产能颇高的工坊。

一直到如今,许安才让太行山区域的工坊开始制作这三样器具,而且还尽了一切的可能防止外泄。

为的就是即将到来的凉州之战,凉州韩遂、马腾两人拥众甚多,虽然内耗了有一年多的时间,但实力仍然不容小觑。

许安可不会把两个在历史上声名赫赫的人杰当成废物,从并州奔袭凉州,路途遥远,若非是有凉州王氏作为内应,否则许安根本不会对凉州起任何的窥视之心。

但就算是有内应可以为其提供粮草,可以为其提供情报等信息,实际上攻伐凉州的难度还是十分之大。

凉州局势复杂,羌汉混杂,汉帝国穷尽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时间都没有彻底解决凉州的问题。

西北的羌乱每次平定之后不久便会再度兴起,西凉军的勇悍之名,并非是吹嘘出来的,而是一刀一枪打拼出来的。

这一次长距离的奔袭,许安就算是大量的征召匈奴、上谷乌桓两部的骑军,出兵的数量也不会太多,最多在六万骑左右。

跨州作战的因素过多,虽然凉州王氏能够提供一定的支援,但是凉州王氏虽是北地郡的大族,但怎么可能长久支撑六万大军的粮草供应,到时候还是需要从并州运输。

所幸有四轮马车在,四轮马车经历了数次工匠的改良,比当初许安绘制的草创版各项情况都要更好,这一次可以大大的减少运输和人力的消耗。

许安走到了装备着新式器具的战马旁边,踩着马镫,一下便跃上了战马的马背。

感受着垫着软垫的高桥的马鞍,双脚踩着马镫,许安一时间竟然有些不适应,骑在装备着新式马具的战马之上,远远比原来骑在战马之上要舒服的多,省力的多,也更加的稳定。

许安双腿发力踢动马腹,座下的战马感受到了马上骑士的动作,微微晃头打了一个响鼻,迈开四蹄向前缓缓跑动。

战马奔驰之间,许安骑乘在战马之上,竟然有了一种错觉。

在这一刻他觉得座下的战马就如同他的双腿一般,可以随他的心意而动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