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黄天之世 > 第六百二十四章:死于边野

黄天之世 第六百二十四章:死于边野

作者:罗小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13

第六百二十四章:死于边野

司隶校尉部,左扶翊,临晋城一片肃杀,城上城下军卒林立,旌旗招展,这里是董卓的行营所在。

临晋位于左扶翊的西面,是左扶翊领内的一座大城,也是防御河东郡的前沿阵地。

许安当初趁着关东联军分散了董卓的注意力,联通于夫罗,一举击败了牛辅,攻占了河东郡的南部。

为了防备黄巾军可能的进攻,董卓只能加强黄河岸旁的防御。

左扶翊的西面就是河东郡,两郡被黄河分隔了开来,隔岸相对。

左扶翊的西面,靠近黄河的一共有三城,从南到北,分别是临晋、郃阳、夏阳三城,董卓在这三城囤积了重兵,防备河东郡的黄巾军。

现在如今,这三城便成为了进攻河东郡的先头堡。

董卓使段煨领兵一万出夏阳,进攻汾阴。

命董旻统领一万人自茅津北上,进攻大阳。

自领大军坐镇临晋,命徐荣领兵一万三千人自临晋出发,作为先锋进攻蒲坂。

这一次,董卓将麾下的精锐几乎尽数调遣出来,可谓是倾巢出动,长安城中,只留下了董璜一人。

董璜是董卓的侄子,现为侍中,中军校尉,统领禁军,为董卓监视朝堂。

董卓的脸色阴沉,似乎极力的压制着胸腔中的怒火,堂中的气氛也越发的凝重,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出声触了董卓的眉头。

一条接着一条不利的消息相继送来,现在的形势无比的严峻。

董卓虎目含怒,紧闭着嘴巴,紧紧的咬着牙关,若是许安在他的面前,董卓绝对能将其生吞活剥。

段煨在汾阴被徐晃伏击,遭遇惨败,只得三千余人逃回西岸。

董旻在进攻大阳城时,遭遇了吕布麾下骁骑营的突袭,军卒死伤大半,仅得千人逃回南岸。

而徐荣围攻了蒲坂城十余日的时间,却是没有寸进,损失了三千余人,却还没有攻破小小的蒲坂。

而另一个不妙的消息也从西北方传来……

萧关失陷,李傕战死……

董卓如何还不知道,他的一切计划都已经是在许安的算计之下,所有的一切都在太平道的掌控之中。

许安张开了口袋,等着他自投罗网,而他听信了袁绍的言语,一头扎入了陷阱之中,现在被伤的遍体鳞伤。

堂中一众军将,皆是默不作声,董卓的怒火,他们没有一个可以承担,就是李儒这个时候也是闭上了嘴巴。

董卓收回了目光,其实他并没有愤怒。

这一切,其实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不过他并不是知道许安会提前设下埋伏等待着他自投罗网,而是他看到了更远的未来。

“终究是迟了一步啊……”

董卓用眼角的余光看了一眼不远处的皱眉思索的李儒,随后闭上了双目。

李傕、郭汜、张济、杨定、华雄……

这些昔日他麾下的袍泽、左臂右膀都相继离他而去,魂归九幽。

闭上眼睛,太谷关的往事还历历在目,他再一次看到了孙坚那面火红色的大纛旗,看到了浑身染血,勇不可挡的孙坚。

一切都是从他沉迷于酒池肉林,金碧辉煌中时开始改变的。

昔日,入主京城,连蹇硕都要向他低头。

总皇威,握兵要,龙驤虎步,天下万众,皆仰他鼻息。

刺杀董重,斩杀蹇硕,废立皇帝,天下无有敢不从者!

麾下军将犹如过江之鲤,轻兵锐士逾十万,何等的威风,何等的霸气。

原本这天下他早就可以取下……

但是现在如今却已经是快到了山穷水尽之时。

偃师再败,重复了当初太谷关一战的结局,再次被迫放弃了洛阳,退回了关中。

麾下残兵败将只有七八万人,还有不少的新兵,精锐大多都丢在了洛阳,也将精气神和士气都丢在了洛阳。

董卓握拳的手不由的更用力了一些。

“终究是太迟了……”

董卓吐出一口浊气,睁开了双目。

走到如今这一地步,争霸天下已经成了一个笑话。

他想要做的最后一搏,也被许安提前设下的布置所瓦解。

四路出击,三路皆败,唯有徐荣还在围攻蒲坂。

蒲坂城现在攻不攻下已经无所谓了,另外两路兵马遭遇败绩,徐荣就算是成功攻占了蒲坂也没有什么大用,只能返回左扶翊。

眼下东郡之战已经爆发,孙坚和袁绍两人麾下超过二十万的兵马正在黄河的两岸拼死搏杀,战火从东海一直烧到了洛阳。

天下的中心已经东移,不在关中,不在他的手上了。

决定着天下的是袁绍和孙坚二人。

东西北三面皆被许安所占据,而南面的汉中郡有崇山峻岭遮蔽。

南部的武关虽然在他的手中,但是武关以南是南阳郡,南阳郡或许可以攻取。

但是攻下了南阳郡又能如何,刘表占据着荆州,就在襄阳城里。

襄阳乃事荆州最为重要的城池,可以说谁占据了襄阳,谁就掌控荆州战场的主动权。

只要刘表想,他随时可以出兵进攻南阳盆地,而其他要想从南阳攻破襄阳,那么必须要渡河江水,越过关卡,历经艰难险阻,才能望见襄阳的城垣。

而那个时候,陈都朝廷的援军也早就从四面八方赶到,从武关往南面而出就是死地。

董卓很清楚,这一战的失利,他们现在已经是被彻底困死在了司隶,困死在了关中之地。

董卓站起来身来,堂中的一众军将目光皆是集中在了董卓的身上,等待着董卓开口。

“文优,你跟我来。”

出乎众人的意料,董卓并没有发怒,也没有讨论接下来的情况,而是叫了李儒一声,便离开了府衙。

李儒眉头微蹙,看着董卓离开的背影,面露忧色。

“此番信息泄露,导致遭伏,太平道的鹰狼卫可能已经开始散布谣言,诸位先各自回营,安抚军心。”

李儒并没有立刻跟着董卓走出大堂,而是先走到了堂中,给堂中的军将下了回营的消息。

众人得了命令后,纷纷起身离开,府衙之中的气氛实在是太过于压抑。

李儒双目微眯,看着一众军将走出府衙,他又等了一会,这才迈步走向府衙后堂。

董卓就坐在堂后的庭院之中,他听到脚步声,看了一眼李儒之后,又重新将目光放在了庭院中的大树之中。

李儒缓步走上前去,跪坐在一旁,他看着一脸平静的董卓,一时间有些摸不清状况。

“许安既然早设下了埋伏,那么必然是早已经起了窥视关中之心,或许此时已经领军抵达了河东郡。”

李儒斟酌了一下,眼下董卓没有发怒,或许是谏言的时候。

“好消息是,蒲坂渡口大部分的渡船都在我们的手中,可以先令徐荣退回临晋,然后烧毁所有的渡船。”

“段煨撤退的时候,并没有失去方寸,也烧毁了大部分的渡船。”

“依托临晋、郃阳、夏阳三城防守,黄巾军难以从河东郡西渡左扶翊。保全左扶翊不成问题。”

李儒眉头舒展了一些。

“唯一棘手的是萧关还有茅津……”

“茅津被黄巾军所占,函谷关恐怕……难以保全……”

“不过如今樊稠如今在华阴驻兵,临晋离华阴也不近,华阴地势险峻,可以以为依靠,抵挡黄巾军进攻,应当不成问题。”

“萧关失陷,如今被黄巾军所占,凉州军领兵主将乃是阎忠,若是其顺流而下,可以直达长安,所以我建议,明公可以先回师萧关,先集合精锐击破凉州军,而后图谋凉州,东面只能放弃弘农郡,保持守……”

李儒停住了言语,他发现了董卓似乎在想其他的事情。

“我少年从军,跟随着老将军一路征伐,历经百战,终于得以加官晋升……”

董卓抬起手,指向前方,叹息道。

“在昔日前路最为光明的时候,我却是沉迷了享乐,沉迷于声色……”

“走到如今这一地步,是我的责任。”

董卓正过身子,面对着李儒,面色肃然,低下了头颅,向着李儒诚恳的说道。

李儒面色动容,喉头中似乎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董卓抬起头来,正视着李儒。

“许安如今占据四州二十五郡之地,定并州、袭幽州、平凉州、夺取河东,足以见其本领。”

“十万凉州军一夕兵败高平川……”

董卓缓缓站起了身来,凝望着前方,沉声言道。

“许安于太平道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匈奴、乌桓、鲜卑皆俯首系颈,太平道委命下吏以统领各部。”

“黄巾军连战连胜,士气正盛,反观我军却是连战连败,军心不稳,将校失意,此战胜算根本不足一成。”

“你应该比我更清楚。”

董卓平静的望着李儒,淡然道。

李儒面色微变,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还说没有能够开口,只是垂下了头颅。

偃师一败,他们实际上已经是走入了绝境。

这一次可以算得上他们的最后一搏,但是许安早有准备,更是让他们损兵折将。

原本仅凭着关中的兵马就难以抵抗黄巾军的进攻,现如今兵力更少,士气更低又如何能够抵挡住如狼似虎,气势如虹的黄巾军。

“玄庭卫昨天晚上传来了急报。”

董卓将手中的帛书放在了李儒的面前,随后走下了台阶,背负着双手,站立于庭院的大树之前。

李儒展开了手中的帛书,等他看明白了帛书上的内容,眼眸之中的瞳孔猛然放大了数分。

“这…………”

李儒握着帛书的手都在颤抖。

“图穷而匕首见,王允终于是露出了他的真面目,想必他们也是收到了城外的消息。”

“不得不说,他们的时机挑的不错,正好在萧关沦陷,凉州军顺流而下,而我领大军出征驻扎于临晋,又在河东郡遭遇败绩,正是无暇分兵之时。”

董卓眼眸微厉,冷声道。

“好一个王允,好一个盖勋、好一个皇甫嵩,他们能够忍耐如此之久,还不让我发觉,真是好筹谋。”

“当初我真应该下定决心,直接杀了他们。”

腹背受敌,内忧外患。

内有王允等人作乱,外有黄巾军大兵压境,他们真的已经步入了死局。

李儒面色阴沉,紧握着手中的帛书。

大厦将倾,独木难支,纵使千般算计,万般筹谋,也难以挽回颓势。

“天地反覆兮,火欲俎;大厦将倾兮,一木难扶。”

他们败了,一败再败,一路的战败让他们丢掉了所有。

天下虽大,但是却已经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处。

“我们还没有输,现在王允等人还未有正式起兵,可以派遣一员骁将带领精骑火速回援长安,还能控制局势,再依靠左扶翊三城,据守华阴,只要击败凉州方向的黄巾军,关中仍然是我们的!”

李儒走上前去,沉声言道。

他不想认输,也无法面对失败。

自古成王败寇,成者为王,威名显赫,败者为寇,身死族灭,沦为笑柄。

“曾经我让你们失望过。”

董卓没有转过身,他仍然背对着李儒,他的声音坚定有力。

“但是我说过,这一次,我绝对不会再让你们失望了!”

董卓缓缓转过身来,面对着李儒,面色肃穆。

“虽然结局已经注定,败亡已经是无法避免,但是坐而等死,却不是我董仲颖的风格。”

董卓咧开嘴笑了起来。

“这个时代的名字虽然已经注定不属于我们。”

“但是至少在这最后的时候,我们有资格选择落幕的方式。”

两名甲士缓步而来,为董卓披上了战袍。

如今的董卓比起昔日来已经是瘦了良多,依稀可以看出勇悍的意味。

他已经不再是那个被酒色所累,纵情声色的董卓了,他正开始慢慢变回昔日那个可以左右开弓,奔驰张弓的董仲颍。

只可惜,终究是迟了一步。

一步错,步步错。

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后悔药可以买,也没有能够穿梭时间的机器。

“通令全军,兵进华阴!”

董卓阔步向前,目光冷冽。

“大丈夫当死于边野,而不应当死于房舍之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