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一百零二章 理学最大的优势

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零二章 理学最大的优势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一百零二章 理学最大的优势

第一百零二章理学最大的优势

周梦臣也是第一次从这个时代的人口中对皇权**裸的分析,甚至带着一丝丝轻蔑之意。

其实,这就是真正士大夫精英的观点。

不过,这样的话,一般是不会宣之于口,你能悟到就悟到,悟不到就悟不到。真正对皇帝忠心耿耿的,都是二流人物。大明第一流人物,与皇权都是合作关系。

即便是严嵩看似在嘉靖面前,卑躬屈膝,毕恭毕敬,但是他与嘉靖之间的关系,也是合作关系的。严嵩之种种,不过是他的一种伪装而已。

“而理学为什么能盛行这么多年,不在于什么心性之说,也不在于什么事功之论,什么佛道法儒都不是问题,他就是回答了前宋的这个疑问。既然不能从天子的神圣性上确定皇帝的圣神性,理学走的是另外一条路,那就是将君臣关系,神圣化。”

“什么天理人心,都是附带的。皇帝要的是,君臣关系的神圣化。这就是成祖皇帝要的圣学心法,天理就是三纲五常。日月之行都不脱三纲五常才对,至于其余的论断,都是附带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这些人,这么多年都不敢轻易推翻理学。不是我们这些老不死都是蠢货。你将理学个掰扯到一边,你就要面对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如何确保皇帝的圣神性?为什么朱家是真龙天子?你能回答吗?”

周梦臣愣住了。一时间,他真没有想到一套理论来论证皇帝的神圣性。

如果看史书就能看出来,凡是帝皇诞生都有异象,但是真以为那些修书大儒都是傻子。这不过是汉唐经学叙事的手段,表明皇帝天子的身份,圣神的血统而已。

不过,经过五代之后,虽然还用。但是已经没有人相信这一套。于是,理学出现代替了经学,再次确立皇帝的神圣地位,不过是皇帝不再神圣,但是君臣关系却是非常神圣的。

这才是理学赖以流传数百年的最根本依仗。

周梦臣心中忽然冒出黄宗羲的一句话,“天下为主君为客。”这个时候,周梦臣才忽然明白,哪里是理学束缚人心,是皇帝制度束缚人心。哪里理学思想制约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分明是皇帝为主的官僚制度制约了中国的发展。

“果然,天下之大恶就是皇帝。”周梦臣心中豁然明朗。这种罪恶,并不是因为皇帝英明与否而有所改变。

罗钦顺看着周梦臣,摇摇头说道:“现在的年轻人都是这样傻大胆吗?”

周梦臣立即说道:“还请师叔指点。”

罗钦顺说道:“我又能指点什么?什么也指点不了,我细细思量了你的框架,你的框架之中,何曾有陛下的地位。或许,你觉得这种做法很蠢,但却是必然的,我辈儒者,从不是虚空之中做学问。大明两京十三省,不,而今加上河朔省,是十四省了,风俗不一,气候不一,方言不一,彼此之间也是矛盾重重的。西北望东南之粮,殊不知东南那一颗粮食,没有百姓血泪。东南也不思天下之太平,不知道有多少西北边军,顶风冒雪与鞑子厮杀才有今日。”

“皇帝的神圣性不存在,天下之大何以维系?到时候野心之辈不知道多少,天下不知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倒是百姓永无宁日。”

“倒不是天子一家传承有绪,绝天下人之妄念。”

“当然了,皇帝如果能英明一点就好了,如果不能就需要我辈去匡扶。”

“所以,皇帝神圣性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你不要胆大包天,搞出其他的东西,学习王艮弟子那些,非议君上的言论,是万万不行的。”

罗钦顺这一番话,后世很多人也阐述过,比如康有为,甚至梁启超一度也这样认为的。认为中国需要皇帝。

的确,周梦臣也承认罗钦顺说的有道理,皇帝的圣神化是大一统体系的一个必要条件。大明如此大的版图,从北到南,有走大半年,从云南报到京师的军情,也需要数个月。如此运转缓慢的老大帝国,如何凝聚人心,如何让整个大明人都一个价值观。

忠孝之念,三纲五常这一套东西的确是起作用。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大臣,宁死要保住太子,哪怕这个太子没有什么作为,为什么万历一朝,无数大臣为了天子前仆后继的与皇帝争斗。宁死不悔。

而且这也隐隐约约透漏出大明士大夫们,已经有虚君思想。

只是周梦臣一方面拿不出一套方案,来证明皇帝是神圣性的。毕竟,如何从科学理论出发,证明朱元璋一系,天然有万世一系的法统。这一道证明题,周梦臣不会做,也不可能违心去做的。

不过,此刻周梦臣忽然有些理解牛顿了,牛顿那么聪明的人为什么会去证明上帝的存在?想来也是同样的问题,在儒者体系之中,中国不能没有皇帝,这些儒臣也不能没有皇帝,没有了皇帝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而西方人很多体系之中,也是不能少了上帝。

同样代表着一个系统的崩溃。

周梦臣说道:“师叔,我一时间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罗钦顺说道:“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早知道当时你要说那些话,我一定要拦着你,好在你而今还有时间。多想想这上面的事情,否则,气学不管传播多广,将来也一定会遭受朝廷打击的。甚至你也-”

“而今陛下看重你,而且当今陛下或许并不理解其中含义。你还有时间。但是也要抓紧了,毕竟,当今陛下自持聪明,不纳人言,天下人劝谏无门。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看不到你这个致命的缺陷的。”

“夫子的学说,一曰仁,二曰礼,礼以别尊卑。你得其仁,未得其礼,今后要多多下功夫。至于我老了,单单研究一下你的学说,就觉得脑瓜疼,更多的事情,你自己伤脑筋吧,真想好,派人在我坟前烧给我便是了。”

周梦臣听了罗钦顺的话,心中暗道:“如果嘉靖知道罗钦顺这样评价他,不知道作何感想?”

嘉靖一直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大聪明。但是在这位老人眼中,不过是一个二愣子,看似聪明,但其实根本不知道,他的一切都建立在什么基础上,至于嘉靖的权谋手段。不客气的说,这些顶尖的士大夫在嘉靖的位置,这种权谋手段。都不会太差。

嘉靖用权谋手段,无往而不利,并不是嘉靖的权谋厉害,而是嘉靖是皇帝。

而且上者,道德治国,如果汉文帝,数百年后,绿林不敢盗陵墓。下者法度治国,如成祖皇帝,虽然在士大夫中名声不大好,但能天下大治。而权谋治国,已经是下之下者了。

儒学与皇帝是深度结合的。双方是谁也离不开谁的程度。这是大明的统治基础,嘉靖背弃圣学,反而去修道,这就他做最大蠢事。这就好像是戈尔巴乔夫作为苏联总书记,居然信奉资本主义一样荒谬。

好在儒家而今讲究三教合一,儒家与道门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那么对立。但是即便如此,嘉靖也是自己在挖自己的墙角。

不过,周梦臣也一丝丝感悟,心中暗道:“我真要有所作为的话,估计也只能趁着嘉靖在位了。”就是因为嘉靖并没有身份自觉,身为皇帝却厌恶自己国家的根基学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