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五章 南洋归来

奋斗在大明 第五章 南洋归来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五章 南洋归来

奋斗在大明

第五章南洋归来

从这一件之后,佛郎机人就放弃在和平方式进行海贸了,这才有了双屿的崛起等事情。

这一次要下南洋的事情,其实就是告知南洋各国,让他们知道,不仅仅有官府贸易,而今也允许私人贸易了。允许外国人直接到上海做生意的。现在也仅仅是上海。

一方面,通知大明传统的贸易伙伴,越南,占城,暹罗,苏禄,吕宋等国,允许他们过来的同时,要要他们允许大明商人到境,并有义务保护大明商人在境内的人身权力等等。

最重要的是后者。因为在周梦臣看来,其实官方贸易是最符合这些国家的。原因很简单,在这些国家内凡是能够动摇远航的船只,一般来说,都是大贵族,或者说大贵族附庸商人。

他们一般也能让这些商队跟着真正的使节一起过来。而且官方贸易厚往薄来之举,还能让这些商队获得超出普通商业利润的财富,从此在各国内部培养出一批亲明派。当然了如果这个国家是国王最大。那么这些利益都是国王吞下去的。但是很遗憾。大多数东南亚国家是做不到中-央集权的。除却越南。越南更像是中原王朝,虽然他们而今分裂了。

开海的同时,官方贸易是没有停掉的。所以,在南洋诸国之中,也只有少部分客商会来到大明。大部分还是海外汉商。

另外一方面其实是与西方商人,与佛郎机人乃至于其他西方商人达成一些默契。

和解是不可能的。毕竟,满刺加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的。而且佛郎机人之前也算是占队正德了。而今是嘉靖在位,虽然这么多年了。但是关于正德的一些问题,依旧是禁忌。

不到万不得已。周梦臣不想沾这方面的事情。

但是周梦臣却也认识到一件事情,在海洋上,大明相对于西方国家是后起国家。虽然而今加入并不算晚。但是最赚钱的航线,就是从欧洲到东亚这一条航线。而周梦臣清楚地知道,大明的航海力量,最多覆盖到南洋,至于更远的地方,固然一艘船过去看看。自然是可以的。但是在想有其他利益,就不好办。

所以,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大明与西洋商人合作,直接交易,或者间接交易,搭上这一道航线。毕竟,汪直等人的崛起,就是依靠了东西洋贸易。

而开海的目的,其实就是打通东西洋贸易的中间环节,让大明朝廷与百姓在这贸易之中,分一杯羹。并从而扩大的大明的海上力量。

而东西洋贸易,分开来说,其实就是东洋贸易与西洋贸易,二者之间,还有不同的地方。东洋贸易,也就是对日本贸易,潜力有限,而且中国是有可能独占的。但是有很多内政的问题。

当年夺贡之争,弄得血溅宁波。将大明的颜面按在地面上啪啪的打。

这还没有过去多少年。

以至于大明的海禁有两种,一种是太祖当年的海禁,仅仅是禁止私人贸易,对官府贸易还是允许的。另外一种海禁,就是嘉靖年间的海禁,专门禁止与日本人有一切贸易往来。

这也是为什么汪直以开海为由上岸,最后被朝廷杀了。胡宗宪都保不住。因为汪直想要的开海禁,是两者一起。那请问嘉靖皇帝的脸面往哪里放?

正因为如此,周梦臣即便开海,也是先理顺西洋贸易,而不是一股脑乱来,日本的事情先放一放。才有让谭纶出使南洋各国。

从嘉靖三十六年冬季,乘着北方南下,而今嘉靖三十七年夏季,乘着南风归来,正正用了七八个月,才算是回来了。

周梦臣岂能不高兴。

要知道航海是很容易出问题的。

大海茫茫消息断绝。周梦臣对船队的情况,几乎是一无所知,心中岂能不担心,而今才算是将心思放进肚子里面了。

也是这一次南下,才让江南富商都相信且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开海是必然的。不然也不会派人南下,这可以说是大明在郑和之后,第一出派出官方使节巡视南洋各国。之前不是没有使节南下,不过,那大多都是对某国赏赐,或者赐封某国国王等等外交活动。与这一次南下不是一个分量的。

可以说,不仅仅是周梦臣在等这一支船队归来。连江南很多商人都在等这一支船队归来。

藤祥听了,也很高兴,说道:“在下也想去看看,一睹大明勇士的风采。”

周梦臣说道:“既然藤公公想看,就一起吧。”

一行人出了织造局,没有走多远就已经看见吴淞江了。毕竟,前文也说过,吴淞江两岸,都是港口码头。造船厂就占据了一段河道,将河道的码头变成了造船场专用的码头,而织造局自然也是一样的。双方相距不远,几乎一出来,就看见了吴淞江。

不过周梦臣也知道,刚刚回来的船队,刚刚进入吴淞江之中,这是吴淞江驻军,飞马来报的消息。

估计等上一会儿,才能见到。

周梦臣一行人就在上海县城外面的码头

等着。这个码头,是上海县迎接官员的码头,也算是最好的码头之一。谭纶当初就是从这里出行的。

没有过多长时间,有一支船队缓缓地过来。

这支船队有一艘大船,正是江南造船厂造得最大的福船,上面有六十个炮位那种,这一艘是江南造船厂大号福船的首船。此处之外,还有比这支船要小上不少的船只,未必全部是江南造船厂所产的。但都是精良的战船。

总共有十二艘船,其中将士水手有一千多人接近两千人之多。

都是从东海水师之中挑选出来的精锐,随从的将领就有好几个,比如谢和,洪迪珍两人。他们都是一指挥使身份一起南下的,还有邓钟,等几为俞大猷嫡系小将。

谢和与洪迪珍两位之所以在,是因为两人远洋经验非常丰富,当然了,也有俞大猷一点点小计谋,将两人调离一段时间,月港那一批人少了关键人物,自然也不可能抱团了。

俞大猷也好处置了。

而两人这一次南下如果顺利走下来,也算是有功之臣了。安排上也好安排了。不过,想回到旧部之中,却不大可能了。

这一千多人,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单单火炮就有三百门之多,再加上其他武器。已经士卒的素质,足够在南洋闹出一场动静了。这也是周梦臣所担心的。

多少年不出海,大明的威名更多是在传说之中,南洋各国会服服帖帖的成为大明的臣属。那却未必。

本文之前也详细分解了,所谓朝贡贸易,厚往薄来这下面的政治含义。大家都会很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南洋对大明的忠诚,更多是忠诚于利益罢了。有些国家对大明恭敬一些,有些国家却未必了。

所以必要的武力准备是一定要有。看船上的痕迹,虽然有一些陈旧破损的地方,看样子并不像是经历了战争。周梦臣也就放心了。不过,眼睛一转看到这十二艘船后面,还有大大小小几十艘船。

周梦臣一看这船型,就知道其中大部分都不是中国船只。他心中一动,暗道:“难道是谭纶这一次南下,将各国的时节都带过来了。这倒是一件好事。”毕竟,万国来朝,对任何一个皇帝都是一个大有面子的事情。特别是在郑和不在下西洋之后,大明在南洋的藩属国,从几十个,下降到经常来朝贡的六七个。也就是安南,占城,暹罗,苏禄,吴哥等。

而今一下子来了不少,嘉靖如此好面子的皇帝,可比任何马屁都舒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