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十六章 三大案(为饼甘啊啊加更二)

第十六章 三大案(为饼甘啊啊加更二)

第十六章三大案

周梦臣听出了弦外之音,说道:“这有些太不可思议了。”

杨博说道:“是啊。自从今年以来,徐阁老三大案,一件比一件漂亮。从阮鄂案,光禄寺案,而今的辽东案。一件比一件漂亮。”

周梦臣越发确定了杨博话中有话。

他觉得辽东这个局面,是徐党与严党双方共同造成的。

想要理解杨博这个思路,就要知道,他所说的三大案。

阮鄂案前文也说过了。周梦臣这边准备了证据,然后徐阶一派,将这一案在朝廷上翻出来,直指严世蕃,指责严世蕃通倭。

这一场案子纷纷扬扬闹了好几个月。

据说,是严嵩在嘉靖面前跪了好长一段时间,指天发誓,决计没有通倭。严嵩才算是过关。

而光禄寺案与周梦臣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关系并不是太大的。

光禄寺是掌管御膳的衙门,是一个冷衙门。来这里的都是升迁无望的官员。甚至是荫补的官员。衙门就在皇城里面。不巧,严世蕃当了很长时间的尚宝卿。对皇宫之中的很多事情都是门清。

所以严世蕃知道光禄寺的油水之后,想办法在里面插了一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本来,严世蕃能搞到的钱并不多,大概三十来万两吧。固然三十多万两。给方钝,方钝睡觉就能睡一个好觉了。奈何这一些钱对严世蕃来说,还真算不了什么。

只是说方钝掌控朝廷钱粮。但是在严世蕃眼中,属于没有见过什么市面的人。

而真正让严世蕃重视光禄寺的是,周梦臣将大同的罐头产业挂名在光禄寺下面之后。严世蕃虽然说起周梦臣。似乎毫不客气。但是在内心深处,严世蕃对周梦臣还是有不少忌惮的。

在周梦臣在大同,在北-京的时候,他不敢轻易动手。当周梦臣不在北-京了。他就敢动手了。于是从光禄寺贪腐的钱,有记录的就有一两百万两之多。

至于没有记录,或者说没有查出来的,到底有多少,就不知道了。

徐阶将这一件事情给翻出来,嘉靖更是勃然大怒。几乎要将严世蕃给赐死了。原因很简单。严世蕃贪污别的钱也就罢了,大同罐头产业的钱是大内的钱,是嘉靖自己的钱。严世蕃敢从这里面拿钱,在嘉靖看来,就是在偷他的钱,如此硕鼠,要之何用?

奈何,而今嘉靖也不愿意破会朝廷平衡。虽然没有怎么处置。但是严嵩却知道

嘉靖对他的情分消耗得差不多了。于是,他在朝廷上对徐阶退避三舍,主动让出了京察之权。

与上一次京察已经过去好几年了。

京察这件事情,是五六年一次,大多数时候是六年一次,当然了,有时间皇帝想做,时间就可以前后挪动,并不是固定的。

只是徐阶与严嵩简直是两个风格。

严嵩这一党京察。几乎将朝廷弄成了严党的一言堂,敢说一句反对的人都没有。但是徐阶却号称秉公无私。都是按照朝廷规章制度来办,不徇私情。狠狠地刷新一遍吏治,固然刷下不少严党的人,但徐党之中不肖之辈,也刷下来不少。

挑出来的都是下面合格的人才,没有特别关注谁是谁的人。

大量提拔了一些,没有背景但有能力的人。

如此一来,徐阶的名声比严嵩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天下都将徐阶视为贤相,其实周梦臣看过京察的名单。就知道,徐阶还是暗中做了一些手脚的,对自己有人一些照顾。

不过,比起严嵩非我党不用的霸道猖狂之极。徐阶一点点小动作,在吃相上好看了不知道多少倍。

銆愭帹鑽愪笅锛屽挭鍜槄璇昏拷涔︾湡鐨勫ソ鐢紝杩欓噷涓嬭浇澶у鍘诲揩鍙互璇曡瘯鍚с傘/p>

而徐阶也达到了严嵩同样的效果。

严嵩或者说严世蕃的思路是打击掉所有的异己,觉得剩下的人都是自己人了。而徐阶做得更高明。他没有专门说提拔自己的人,是的沉沦下僚之中的有能力者,定然不是徐阶的人。毕竟是徐阶的人早就提拔了。而是以为朝廷取才之名,将这些人提拔上来。但是这些人经过徐阶的手提拔上来,知道没有徐阶的提拔,就没有他们今天,更不要说,朝廷上争斗激烈,从下上来的人很难不站队。

那么他们站谁的队,自然是徐阶的。

同样,即便这些人之中,真有一些人秉承忠于陛下,不结党营私的想法。他们对徐阶也是会有好感的。这种好感在关键时候,是非常有用的。

可以说,徐阶其实也做到。满朝都是自己人局面。不过,六部尚书的去留,还需要斟酌。

如果说,前两次大案都是对准严党核心,严嵩与严世蕃。而辽东案就是对准了兵部尚书杨顺;事实也很顺利。杨顺罢免的消息,周梦臣也是刚刚收到的。

郑晓当上了兵部尚书。郑晓也是嘉靖二年进士,乃是徐阶的同年。杨博败给这位老先生,也是很无奈。

不过,他不知道内情。也是杨博告诉他,他才知道内情的。

杨博的言外之意也很好理

解,周梦臣也明白,其实军中贪腐已经习以为常了。甚至不能说,是卫所军中,有意贪腐,而是军中将领的必然行为,就好像周尚文在的时候,举大同镇之力,养数万精骑。

可以说,其中各种钱都有,灰的白的,如果用贪腐问责周尚文,那是一问一个准。决计是没有问题的。而其他将领并没有周尚文的威望,可以不鸟文官,想要自己做事妥当,必须准备一分孝敬的钱,上下打点。

这都是惯例。

周梦臣之所以改革军制也是因为如此,毕竟好的制度,让贪得无厌之辈,也不敢贪污,而坏的制度,让清白的人,也不得不贪污。

但是,这毕竟不是明末,很多事情都是有分寸的。杨顺不是别人。他也是在边臣上一步步升上去的。说杨顺不会打仗,不懂边事,这一点也没有问题。但是说杨顺不懂做官,不懂官场潜规则,不了解官场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那就是扯淡了。

杨顺如果不知道这些,如何能步步高升啊?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辽东案弄得如此决绝且不留余地,这不是一个成熟老练老贪官能做出来的。毕竟贪污从来是天长地久的买卖,要学会细水长流,自己沾一手油水,也不能让朝廷的事情坏得太厉害,否则今后就没有机会贪污了。

在周梦臣想来,要么是杨顺当上兵部尚书飘了,或者说,严世蕃让他这样做的。要么,就是别人设套。不管是顺水推舟,还是引君入瓮。

都是助长加大了杨顺的罪行。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自然是一锤子将杨顺给锤死。否则证据不够分量,让杨顺给逃了,事情可就不好办了。

这两种可能,那一种更有可能?

自然是后者。

在政治上,最好不要预设对付的下线。你根本不知道,什么事情是这些人做不出来了。为了沉重打击严嵩,敲掉杨顺。某些人不惮于眼睁睁看着辽东的局面,向一场饥荒,或者说兵变方向发展。

周梦臣只觉得大明内阁之中,加上六部尚书所有人的心切开,估计一半以上都是黑的。甚至周梦臣有时候扪心自问,忽而也不知道自己的心到底是什么颜色了。

果然,天下之间,最脏的地方,不是妓-院而是官场。

周梦臣想明白这些事情,带着几分无奈说道:“杨兄,你来找我可是为了这一百万石粮食吗?”

“正是。”杨博说道:“现在也只有你能为我筹齐这么多粮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