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一百四十三章 徐徐图之

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四十三章 徐徐图之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一百四十三章 徐徐图之

第一百四十三章徐徐图之

穿过这一片草荡。关于荒政的事情,也被周梦臣暂时放下来了。

大海在周梦臣的面前舒展开来,直接蔓延到了天边。

而一座盐场也呈现在周梦臣的眼前。

这一座盐场,就是整个江北第一座盐场。

远远的看上去,就好像是稻田一般,在海岸之上,形成一道道方格状水池。这些水池就是盐田。总体上来说。就是将含盐量比较高的海水引入盐田之中,借助日照增发。

然后根据海水的浓度,引入不同的池子之中,然后分析出来,就成为大片片的白色颗粒。也就是海盐。

周梦臣对此还算满意。

盐田技术来源,有两处,一处是福建的熟练盐工。毕竟汪道昆作为福建巡抚。在很多方面支持周梦很的工作。而福建的晒盐法在元明之际,就已经存在了。

另外一处,自然是周梦臣的弟子们。有几个大同书院出身的弟子。此刻能捧着厚厚的笔记本。给周梦臣讲解具体情况。

而林润却是满眼不可思议的看着眼前的东西。

特别是那些盐工大多是操着福建口音,更让他有些不可思议。因为林润也是福建人。

只是作为福建林家出身。他混的圈子与这些盐工所在的圈子,差了十万八千里,谈不上没有正眼看过这些盐工。但的确么有认真交流过,或者确认过晒盐法。

而今看着大片盐,不经过任何燃料的蒸煮。就这样出现在眼前。本来就有一些震惊,他更想不到,这样的技术,既然是他家乡百姓的杰作。更是震惊非常。

如果说,林润不相信,晒盐法那是假的。

林润倒不是相信晒盐法,而是相信周梦臣。

周梦臣在大明官场之上,有命的是点石成金。很多神奇的办法,层出不穷。有一个晒盐法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只是,他万万没有想过,这晒盐法是这样的。

他之前,只是相信周梦臣所言之晒盐法应该是胜过煮盐法,但是而今才发现,这哪里是胜出,简直是革-命性的超越。

林润说道:“晒盐需要几天?”

一个盐工说道:“回大老爷的话,这要看时候。看天气。如何夏天最热的时候,四天就能出盐,如果冬日的话,十几天也能出盐,不过,也要看天气,如果一下雨,很多事情都要重来。”

林润指着眼前一块一两亩地的盐田,说道:“一次,能出多少盐?”

盐工说道:“这不大好说,但是一般也有上百石吧。”

林润一愣。大明沿海有多少煮盐的盐场。林润一时间都说不上来。

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大明有两淮,两浙,长芦,河东,福建,四川等盐运司。除却几个内陆的盐运司之外。其余的盐运司下面都有大大小小不知道多少盐场。

今日这个盐场,规模并不是很大。

毕竟从周梦臣决定推行晒盐法,到而今也没有多长时间,盐场太大的话。也不好改造。

林润默默盘算产量与成本。过了一会儿。就放弃了。一来数字太大,他的心算能够不够,二来,这些数字都不是太确定的,上下浮动太大了一些。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晒盐法代替煮盐法,会让食盐成本大大下降。

林润来到周梦臣身前,向周梦臣行了一礼,说道:“下官代天下百姓谢谢大人,大人让天下百姓吃上了便宜盐。”

在古代盐一直是战略商品。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垄断食盐供应,代表了相当大的权力。甚至能左右当地的政坛变化。

而老百姓什么都不卖,什么都自给自足,但是盐是万万不可能自给自足的。必须对外购买。盐价增高,甚至能成为老百姓生活成本之中,最高的一部分。

便宜盐与便宜粮食,再加上没有战乱,这几乎上就是盛世的硬标准之一。

周梦臣说道:“若雨,这话对也不对。说对,这法子能让天下百姓吃到便宜盐是真的。说不对,也不对。因为盐价成本低廉如否,与百姓能不能吃上便宜盐。其实是两回事。”

林润神情有些坚毅,说道:“请大人放心,大人开创了如此好局面。我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是的,大明前期有一段时间,盐价很低的。但是后来逐渐攀升不说,高价卖来的官盐,还有这么样那样的问题,比如里面掺杂了其他的东西。有些盐是盐中带泥,有些盐就是泥中带盐了。

盐的成本提高了吗?

是提高了。但是官府从灶户手中拿盐,从来是近乎无偿的手段。所以即便成本升高了。也与盐价关系并不大。只能说,从盐政这口锅里吃饭的人多了。层层剥削之下,盐价也就慢慢的高了。

百姓吃不起盐,私盐的利润空间也就出现了。

这都不关生产成本的事情,还是看管理者的手腕了。

林润自然是明白的。

周梦臣对林润如此还是很欣慰的。一方面,他欣慰的看见一个愿意为大明百姓做事的改革者出现,另外一方面,他也乐意让徐阶承受一下压力。

林润真要顶着压力压缩既得利益者在盐政之中的利润空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为周梦臣在与藤祥的觥筹交错之间,已经将不少踢出局了。剩下的这些人都是硬骨头。如此一来压力就到了徐阶哪里。

这对周梦臣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周梦臣拍着林润的肩膀,说道:“不急,治大国若烹小鲜,要注意火候,有些事情急不得的。要徐徐图之。”

林润说道:“下官明白。”

周梦臣看得出来,林润不大明白。

两人年纪相仿。但是经历不同,性格也完全不同。

周梦臣二十多岁就在大明政坛的旋涡之中,而今也快二十年了,二十年间起起伏伏,上上下下,历任地方,对大明国情都摸透了,更是知道很多事情该如此处置。

但是林润不一样,他才中进士三年。三年之间都在为一件事情而努力,在徐阶的指挥之下,倒严。

而今倒严大功告成。

林润刚刚从上面下来,心中的思维,还是朝中党争那一套,非黑即白,非我即敌。

但是实际上,做事情没有雷霆手段,自然是不行的。但也能将身姿放软了。政治是妥协的艺术。如果没有将对方弄死的把握。就好像学会如何妥协。

徐徐图之,来日方长,才是官场上的正道。

如周梦臣与徐阶之间,徐阶一边与周梦臣合作,却也并不妨碍,他想办法找周梦臣的黑料,准备将周梦臣给弄死。

周梦臣心中暗道:“我也到了徐徐图之的时候了。”

周梦臣反应自己。这一番出京之后,连续做了好几件大事。准确的说,这几件大事都是开了一个头而已。疾风暴雨的阶段已经过去了。

而今已经到了一点点的水磨功夫。

比如建立南京的新军制。甚至在周梦臣看来,就是未来大明的军制。比如新盐政,与新盐政一并推行的,对灶户的解放,与对草荡的开垦。

这也没有什么大事。但是却需要主政之人,耐着性子一点点的推进。

而且周梦臣也要尽快了结关于六省总督的差事,将关于海外的事情,转交给鸿胪寺。然后他上书朝廷,再次谋求回到京师,他就不相信了。徐阶能挡着的他周梦臣一次,还能挡得住第二次,第三次。

终究有一天,他周某人是会站在内阁的舞台之上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