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一百七十五章 杨宏量的任务

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七十五章 杨宏量的任务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一百七十五章 杨宏量的任务

第一百七十五章杨宏量的任务

即便有人查仓库,定然是被祝融之神给拿走了。

周梦臣万分痛恨这样的事情。自己辛辛苦苦,花费了不知道多少辛苦的。测试过多少次,一般小炮都打不穿的战车,要上战场的战车,居然成为了贪官污吏的代步工具。

不过,周梦臣虽然痛恨这样的事情,也发现了一个市场。

那就是马车市场。

大明马车保有量到底有多少,周梦臣是没有数据的。

数百万周梦臣不嫌少,千万级别也不为多。

这么大的市场。周梦臣自然想要分一杯羹。至于分什么羹,周梦臣才不满足于造车,因为太简单了。大明遍地都是木匠。很多百姓在家里敲敲打打的就能打造一辆车来。

周梦臣即便造车,也只能是高端市场。这又有销售的问题。

周梦臣很清楚,军器监上上下下,都觉得是给朝廷当差,上面下订单,造出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何将军器监的东西给卖出去,可是一个大难题了。即便殷正茂,凌云翼都是相当有能力的。

但是让他们两个人去卖东西,也是不能的。

不能直接造车,想要在这市场之中分一杯羹,就要另想办法了。

周梦臣拿着两个轴承,还有一片弹簧钢,轻轻一碰,说道:“我家的战车在舒适性上,比原来的车都好,关键就在这两样东西上。轴承虽然原来就用,但是谁家做的如我家如此精细?还有这软钢,有很好防震效果,这些东西,也不是太重的,可以长途运输。到了地方找些木头组装起来,就是一辆车。”

“如此一来,我家销售的市场,也不仅仅是北京附近,甚至整个北方都能覆盖了。”

“这些东西,临时支撑军器监绝对没有问题,今后凡是没有订单的时候,就生产这两样东西,多囤积一些。”

殷正茂也拿一个轴承,套在手指之上,轻轻一动,轴承无声的转动起来。说道:“东西是好东西?但是怎么卖?”

周梦臣说道:“无徽不成商,你也是徽州人,怎么不知道怎么卖?”

殷正茂一听,说道:“我这脑袋,的确。这东西徽州人都能包了。”

周梦臣之所以选这个,就是看中了这些技术含量。不要小看小小的轴承,这东西汉代就有了。但是大规模在民间普及,还是在清末。不管轴承还是软钢,都不是一般人能生产的。

当然了,即便有人技术突破了。他在成本上也不是军器监的对手。

毕竟大规模生产,规模越大,成本越低,而今用数千工匠,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的工厂,在这个时代简直就是一个巨无霸,是无敌的存在。

而且,这根本不用销售。

在工业时代到来之前,世界上更多的不是生产过剩,而是物资短缺。只要军器监竖立起自己的招牌,只需在门路接待来卖东西的人就行了,而且盖不还价。反正周梦臣与徽商有这样那样的联系,通过徽商的渠道,就能分销到天下绝大多数地方了。

怎么看,都是最合适军器监的办法。

殷正茂心中一动,暗道:“我家一直解木头,也不是办法。要不要,拿些东西,回去造马车啊?”

虽然安庆在长江黄金水道之上,用船更多。但并不是说,南方人就不用马车了。即便不用马车了,一般百姓生产用的独轮车,推车,也是有需要的。

殷正茂眼睛之中瞳孔越瞪越圆,就好像一枚三百六十度旋转的金币。

“三师弟,三师兄”忽然外面传来这一阵喧哗之声。

周梦臣听了,心中一愣,随即站起身来。

此刻杨宏量已经进来,见了周梦臣二话不说跪倒在地,说道:“不孝弟子,拜见师傅。”

周梦臣见状,立即将杨宏量搀扶起来,说道:“好,好,好。回来就好,平安就好。”

说实话,周梦臣夜深人静的时候,也想过这个弟子。担心他在外面出什么事情。

他其实并不知道该怎么做古代人的师傅。盖因古代人的师傅这含义太深,几乎等同于父亲。其中有太多牵绊了。如果弟子父母不在,甚至还要操心弟子的婚事。

不过,他虽然不懂怎么做一个师傅。但是对几个弟子,还是有真感情的。

后面弟子多了,有些让弟子们自己教。但是对前几个弟子每一个都下了心力,听闻几个回来的测绘组,都大大小小出了不少事,也都死了不少人。周梦臣一直担心杨宏量。担心他会不会出什么意外。

也不敢去问。唯恐一问就是坏消息。

更多的时候,只能安慰自己。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此刻杨宏量真的回来了。周梦臣才将一颗心放在肚子里,忍不住眼角也有几分湿润了。

古代人的生离死别,实在相差太说。一不小心,生离就是死别。这个道理,周梦臣而今才是实实在在有所体悟。

殷正茂见状,打了个招呼就走了。不打搅他们师徒之间的重逢了。

周梦臣与杨宏量,还有几个弟子,在石桌旁,细细说了起,在南方的很多趣事。当然了,报喜不报忧,将几个弟子说得一愣一愣的,特别是刘修水听的,眼睛贼亮,一闪一闪的就好像是星星一般。

充满的期盼与渴望。

只是不知道他在期盼与渴望什么。

等大家冷静下来之后。周梦臣这才将杨宏量叫入书房之中,讨论关于历法修订的问题。

这一次四方测绘数据都到了北京,标致着历法修订,进入新的阶段。。

按理说,这个阶段,最好是周梦臣来主持。只是而今的周梦臣已经不是当初的周梦臣的。当初的历局,也变成一个冷衙门了。孙承宗不在了,周梦臣也不在了。

不过,这也是很正常的。

官场上的人,只看眼前。对于未来人做贡献的事情,他们可不会做的。

只是,估计新历修订完成也就在一两年之内了,如此历局的事情,又要炙手可热起来。还好周梦臣已经有了安排。

周梦臣说道:“而今的情况,你也知道,我是回不去历局了。修订历法这一件事情,就要你来办了。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直接来问我。而且我已经说通徐尚书,他已经安排瞿景淳,张居正两人,负责历局之事,这两人都是你的师长,你万万不可怠慢。他们也会照顾你的。”

反正新历修好之后,都会有一分功劳。分给谁不是分。周梦臣何不分给自己人?

杨宏量说道:“弟子明白。这是弟子在路途之上,编纂的历法大纲,还请老师指点一二。”随即,杨宏量将一叠手稿拿了出来。

周梦臣拿过来细细看。发现整个体系还是很完整的。

前文说过,中国古代的历法,其实不能单单看成一部历法,而是天文研究的总集,很多天文思想,研究办法,都体现在历法之中。不过,大明之前有太多历法可以借鉴。借鉴之前的历法,结合周梦臣一些天文思想。完成这一分工作,并不是太困难的。

只是周梦臣忽然看见一段批文,心中微微一动。说道:“这是谁批的?”

杨宏量低头一看,却看上面写道:“气在理先,理是气中之理,有一物而有一物之理。理何曾悬空而立?”

杨宏量说道:“是一位同行入京的吴先生批注的,吴先生学问精深。我就向他请教,也让他看过这手稿。”

周梦臣叹息一声,说道:“果然是学问精深,恨不能一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