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八十五章 兵临城下

奋斗在大明 第八十五章 兵临城下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八十五章 兵临城下

第八十五章兵临城下

俺答失去了进攻通州的**,一方面是通州城的确坚固。王抒作为文官,野战不行。但是坚守城池却是能够做到的。

另外一方面是,俺答吃饱了。

的确是吃饱了。

京畿地区数十年没有遭过兵事,富饶的很。

俺答这一番劫掠,很快就发现他们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打败明军,而是怎么将抢劫到的东西带回丰州滩。这个时候,俺答还攻什么通州城。他现在就有撤兵的想法了。

只是萧教主费了这么大的心思,才营造出这样的局面。怎么肯让俺答就这样走了。

萧教主说道:“大汗,而今明军云集京师,各路勤王之军都过来了。如果大汗不能大破各军,最少牵制各军。在明军的尾随之下,诸军的收获,又能有多少带回草原之上。”

“欲求退,先求进。好容易入关一次,就此离开。大汗就甘心吗?”

俺答听了,缓缓的说道:“如此,各部都抽出一部押送各自的战利品回家,其余各部与我一并去北京城下,见一见大明皇帝陛下。”

“是。”下面的将领凛然听命。

在此之前,俺答的威望还不高。但是今日一战,俺答的威望,直追他的祖父达延汗。下面各部都凛然听命,不敢有违,蒙古人从来是服从强者的,而且即便是达延汗也没有带兵来到北京城下。从这个角度来看,俺答今日之功业。已经不下于达延汗了。

俺答大军在通州城下的动向。

立即被王抒看在眼里。他非但没有高兴之处,反而一脸惊恐,下令道:“来人,选城中勇士,出京师报信。鞑子主力向京师去了。”

而今城外到处有鞑子的游骑,通州与北京相距不远。但是非勇士不能至。

即便不用勇士来报信。鞑子主力转向京师的消息,北京城中也是知道的。

首先知道的是杨守谦。

保定巡抚杨守谦,也是勤王来的最快的一支人马。被派到京城之东防守。

杨守谦本部不过数千人。大半是民夫。面对气势汹汹的鞑子,根本抵挡不住,一战而溃,溃兵逃进了北京城外。前文也说过,北京城墙早就限制不住北京的建筑物,很多建筑物已经外溢到了京城之外,特别是京城南城,更是如此。

盖因北京城修建的时候,是将大都城的北城墙作为北京的南城墙。也就是原来大都城的一些街巷,都变成北京南城墙外面了。经过多少年的恢复。这里人烟繁华之极,几乎不下北京城之中。

除却南城发展的最好之外,其他城外都有这样那样的建筑物。

杨守谦的溃兵失去了组织,也更谈不上军纪,乱入北京城外的街巷之中,劫掠百姓。虽然很快被锦衣卫给平定了。但是北京本来绷紧的神经,这个时候顿时断了,城外的百姓,就好像是人潮一般,涌入北京城中。

给城中带来极大的压力。

陆炳亲自坐镇,将手下的得力人手全部派到各城门去。只要一个目的,就甄别有没有混在人群之中的白莲教徒与鞑子。

这个年代的情报战,还没有发展出很精密。这种潜入的人手,都是临时找的。而不是专门训练过的。锦衣卫眼睛很毒辣,很容易分辨出来,那些是白莲教徒,那些不是。

当然了,这也是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准确。

只是在战事,宁可杀错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甚至有官员下令,不许百姓进城躲避。就是担心有鞑子的细作,也担心增加城中的负担,毕竟京师的物资储备虽然不少,但是对比京师这么多人,只能说,也不算多。

这里的乱象,也仅仅是冰山一角。

真正的乱事还在中枢。

玉熙宫之中。

嘉靖召见各大臣,询问战守之策。

此刻嘉靖也有一些紧张,毕竟兵危战急,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嘉靖说道:“鞑子前锋已经过了通州,杨守谦兵败,不日,就到了北京城下,而今局面,你们给朕一个准话,该如何是好?”嘉靖目光从严嵩,徐阶,张治,李本,六部尚书,还有仇鸾的身上一个扫过。

严嵩咳嗽一声,说道:“陛下万金之躯,不可置于悬危之境,老臣以为当谨守城池,待各路勤王之军到了,再与鞑子决战不迟。”

严嵩是完全不想冒险。

只是求稳而已。

严嵩对军事上的情况并不是太懂的,而且也更不想承担这个责任。没有绝对优势,他是不准备与鞑子作战的,让鞑子抢够了,老老实实的回去再好不过了。何必冒险打一仗。

嘉靖听了,不置可否。他随即看向徐阶。

徐阶叹息一声,他其实了解嘉靖的心思。

嘉靖是爱面子的人,如果被鞑子逼得不敢出战,嘉靖的面子往哪里放。只是嘉靖心中也悬着的。能不能打赢?这是嘉靖一直担心的问题,这才想寻求下面人的支持。

只可惜徐阶不能支持他。、

内阁大臣之中,徐阶在地方上是见过兵事的。他虽然不敢说精通军事,但是对军队能不能战,有自己的判断的。他已经暗中摸过底了。首先,京营就不用说了,即便是重赏之下,也未必有多少勇夫。

但是好歹京营的家眷都在京中,而且北京城乃是天下雄城,使用得当,这些士卒,未必能守城。

也仅限于守城了。别的事情想都不要想了。

至于最重要的主力宣大军,以及其他地方的勤王军。

徐阶也暗中看了。其中宣大军是最强的。但问题也是最多的。并不是说宣大军不能战,而是宣大军内部问题太过复杂了。复杂到什么程度。而今如果没有大明朝的压制,宣大军内部非要大战一场不可。

大同镇内部之中,周尚文旧部不肯为仇鸾效力,甚至怨气冲天,真打起仗来,说不定给仇鸾冷箭。对仇鸾招抚那些山匪马贼一万个看不上眼。至于宣府军对于大同军放鞑子过来,蹂躏宣府,恨之入骨。

很多事情都是瞒上不瞒下的,很多人作为,上面不知道,但是对于下面的人来说,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宣府军又怎么能对仇鸾多服气。

锦衣卫能轻易渗透进军中,让仇鸾不知道,可见仇鸾对军队的掌控能力差劲到什么地步。这样的军队,与鞑子野战,在徐阶看来,胜少败多。

固然,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是有些战事还是不能败的。

如果鞑子大军在京城之下,大破朝廷主力,这影响就太坏了一点,虽然鞑子兵临城下,影响也不算好,但是总是还有一些遁词的。至于刚刚到的勤王军,更是不大好形容。因为这些勤王军,大多都是民兵。

临时征召的百姓成军。

这倒不是不好,毕竟比起,烂到骨子里的卫所军。这些勤王军还有农民的朴质,只要训练好了,是能打大战的。

只是前提是给时间训练。

而今恰恰没有时间,再加上勤王军编制不一,组织不一,打大战,实在是不行。

徐阶少有的赞同严嵩的话,说道:“陛下,朝廷各军远道问来,喘息未定,人困马乏,此刻作战,大有利于鞑子,不如,稍稍休息,大赏三军,以坚城堕鞑子士气,待形势逆转的时候,再大举出击,一举破鞑子不迟。”

“这个时候,要沉得住气。”

嘉靖眉头微微一皱。有些话术,是骗不过嘉靖的。嘉靖很快就抓住了关键,暗道:“朕的大军,是打不过俺答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