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二百三十八章 对手(二合一)

第二百三十八章 对手(二合一)

前几日,林夕持刘备佩剑,令赵云与荀彧兵分两路,一路让荀彧带着关平,同时护送着百姓直奔泰山郡去复命。

而另一路,就是让赵云率军赶往清河,伺机而动。

赵云接令后,整整思索了一晚上,也没明白这个伺机而动是什么意思,其中有什么深意。

再者,刘备下令一向简单明了,指派任务也都分工明确,很少见到这种模棱两可的军令。

由此赵云猜想,这应该是林朝的手笔。

想到这里,赵云摇头一笑,也不再继续思考了。

监军行事,向来天马行空,不拘一格,自己大概是猜不透了。眼下当务之急,是先赶到清河再说。说不准赶到清河的时候,监军的下一道军令已经到了。

果不其然,等赵云行军至巨鹿郡与清河郡边界经县时,贾诩带着几十个随从,已经在官道上等候多时。

对于贾诩此人,赵云从未有过什么接触,不过他倒是听连襟林夕说起过:贾文和此人极有才略,连家兄都奉若上宾。

就这么一句话,赵云也大概明白了贾诩的能耐。

眼见贾诩吃完了手中的肉干,赵云很贴心地递过去一壶水。贾诩也不客气,接过大口喝了起来,末了才发出一声满足的叹息。

这些日子郭嘉在林朝手下不好过,其实他贾诩也差不多。

就比如这个大口吃肉的习惯,在面对刘备麾下,一干注重仪态的谋臣时,他可干不出来。

说到底,苟道的秘诀,就在于伪装而已。

而赵云身为自己人,又是老实人,自然不会将他的丑态传出去,导致贾诩也彻底放飞自我一回。

赵云等他喝饱了,这才开口问道:“贾先生,主公命某屯兵于此,到底所谓何事。若有战事,还请贾先生示下,某好早做准备。”

从冀州迁徙百姓自然是重任,但赵云听说刘备进攻泰山郡的时候,心中也有些渴望,毕竟快半年没打仗了。

贾诩呵呵一笑,开始用水清洗着自己那沾满了油渍的胡须,一双仿佛洞明世事的眼睛里,投射出睿智的光芒。

“赵将军莫急,此番必有建功之机。”

被贾诩一眼道破了心思,赵云有些不意思地笑道:“贾先生唤某子龙即可。只是,我军真的不必先整顿一番?”

“不急,不急。”贾诩缓缓摇头道,“某有两个问题,想请教赵将军,若将军想通了,咱们再进军也不迟。”

虽说赵云让贾诩称呼自己表字,但苟圣贾诩又岂会轻易答应,况且赵云在刘备集团里的地位比他可高多了,他认为暂时还是叫一声‘赵将军’为好。

“先生有话,不妨直言。”

赵云以为贾诩是准备考校自己,当下满脸诚恳之色。

“其一,将军可听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贾诩伸出一根手指,笑道,“或者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贾先生也太小看我了吧。

赵云心中想着,便开口答道:“先生,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说……”

可话只说了半句,就迎上了贾诩笑吟吟的目光,赵云顿时惊醒了过来。

不对!

贾先生如此大才,难道会问这种连三岁小儿都知道的问题?

又联想到当前的形势,赵云顿时醒悟,真正的答案已然呼之欲出。

贾诩看见赵云神色,不禁笑着点了点头,又问道:“其二,主公自前年起兵以来,近乎所向睥睨,战无不胜,这是为何?”

这个问题……

赵云仔细想了想,才开口道:“先生,某以为主公之所以战无不胜,乃是因麾下能人众多,且都齐心协力,这才有今日之成果。”

“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却不是全部。”

贾诩笑呵呵道:“在奉高时,林子初曾有一言,某认为甚有道理,今日也说与将军听听。”

“何言?”

一听是林朝说过的话,赵云顿时来了兴趣。

“品评其人之才,须看其人之敌。”

“这……”

闻言,赵云沉默了,沉吟半晌,正准备开口说些什么的时候,却见贾诩站了起来,拍了拍屁股,头也不回的往营帐中走去。

“将军见谅,某从奉高而来,一路舟车劳顿,有些乏了,且先去休息休息。”

赵云看着贾诩的背影,脑中忽然想起刚才贾诩说的那句话,嘴角不由露出一丝苦笑。

看来自己没想明白之前,贾先生是绝不会与自己深谈了。

第一个问题,倒是很好理解。

以眼下的形势,广宗的孙观是蝉,兖州诸侯是螳螂,而自己这边就是黄雀。

可第二个问题……刘备这几年为何战无不胜?

赵云想了半天,终究是不得要领。

贾诩这波谜语人,当的很是成功。

……

魏郡,斥丘县。

无双上将潘凤在韩馥面前打了包票,便领一万兵马出了邺城,直奔孙康占据的魏县而去,行军至斥丘县时,便入城修整,准备过两日便大军攻城。

韩馥虽欣赏潘凤的勇武,但他本身实在太优柔寡断,还没等潘凤出发,又开始不放心了,遂派骑都尉沮授担任军师,随军征战。

当然,潘上将对沮授是不屑一顾的。并且表示他随军可以,但不要碍手碍脚,待击破贼军后,自会分润一些功劳给沮授。

上将之胸怀,可见一斑。

对于潘上将的施舍,沮授当下点头同意。

并表示自己只是一介书生,战场上的事儿我哪懂啊,潘将军看着打,您开心就好。

随后,便把审配叫到了自己帐中。

“正南,这酒可是潘将军赐予某的,乃是绝品,不尝尝可惜了。”

军中条件不怎么样,没有酒杯,更没有青铜樽,但所幸沮授也不是个讲究细节的人,直接拿出粗瓷大碗,给审配满上,同时开口笑道。

与沮授满脸笑意不同,审配则是冷哼一声,不屑道:“那匹夫的酒,你沮公与也要,真是不知所谓。”

沮授将碗中酒一饮而尽,才笑着劝道:“别生气嘛,美酒何罪,正南可不要牵连无辜。”

闻言,审配这才喝了一口,感叹道:“那潘氏匹夫蠢如猪狗,真是平白污了如此美酒!”

见审配化身祖安狂人,沮授连忙开口道:

“小声点,小声点,某把你带出来,可不是让你害我的。这里里外外,可都是潘将军的人马。”

“那又如何!”

沮授不劝还好,这一劝,审配反倒更来劲了,大声道:“潘氏匹夫,还敢杀了某……呜……呜呜……”

“正南兄,慎言,慎言啊!”

沮授冲过来,直接捂住了审配的嘴,生怕他太大声将潘凤招来了。

“呜……呜呜……”

审配怒视沮授,却死活挣脱不开这个强人锁男的姿势。

“正南,只要你不再胡言乱语,某便放开你,如何?”

审配瞪了沮授一眼,然后点了点头。

可等沮授一放手,他马上大声道:“沮公与,你居然对那匹夫摇尾乞怜,某真羞与你为……呜呜……”

这一次,沮授说什么也不敢放开审配了。

这家伙嘴太毒了,头又铁,一不小心就会引来祸事。

“正南莫急,且听某说两句。”

沮授保持着强人锁男的姿势,开口笑道:“眼下形势混乱,你我皆非使君亲信之人,难掌兵权,倒不如让潘将军冲锋在前,岂不美哉?”

闻言,审配愣了一下。

啥意思,要把潘凤当成出头鸟?

这才对嘛,这才是自己认识的沮公与!

想着,审配便对沮授点了点头,示意他放开自己。

见审配停止了挣扎,沮授也明白他不会乱说话了,于是便放开了他。

这一次,审配没有再大吼大叫,反而站起身来,正了正刚才被沮授弄乱的衣冠,这才重新坐了下来,又端起酒碗喝了一口。

“公与,你此番唤某前来,难道要与某共商大事?”

几口美酒下肚,审配的脸色红润了起来。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太激动了。

闻言,沮授不禁扶额叹息,强忍住再度上去捂审配嘴巴的冲动。

他总算明白审配不被韩馥重用的原因了,这家伙不仅头铁,而且言语之间也常有差错。

什么叫共商大事?

用词能不能严谨一些!

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俩要图谋造反呢!

“正南兄,慎言,慎言……”

这句话,沮授今天不知说了多少遍。

审配也自知失言,遂讪讪一笑,表示歉意。

沮授喝了口酒,压了压惊,这才继续说道:“正南兄,可曾听过中山林子初?”

闻言,审配点了点头,面色也认真起来,问道:“可是安喜亭侯,琅琊太守,现任徐州长史的林朝,林子初?”

“然也。”

沮授点了点头道。

“公与识得此人?”

沮授摇了摇头,说道:“某与此人素未谋面,然神交已久。”

“此话何意?”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某又岂能不琢磨此人一番!”

审配笑了:“公与以为,此人会是我们的敌人?”

“正南兄说笑了,当今天下之势,敌友难辨,任何人都有可能会是我们的敌人!”

“这……”

审配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沮授的意思,点点头道:“这倒也是。”

沮授继续说道:“刘玄德起于微末,最初不过一县尉,却能迅速崛起,乃至连战皆胜,最后为一方诸侯,背后便有此人的影子。且此人每次出手,时机都恰到好处,好似能逆睹成败一般,令人不解。此人对人心的谋算,掌控,已到了极为可怕的地步,宛若留侯在世,令人生畏!”

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连审配听完,都露出了怀疑的神色。

沮授是何等人也,乃审配生平仅见的奇才。

连他都如此评价,足可见林朝的恐怖。

“公与,你此言有何凭据?”

只是审配还是不愿意相信,便开口问道。

现在别人一提到刘备阵营,名声最大的虽然是林朝,但关羽,荀攸,荀彧等人的影响里,可是一点不虚。

而沮授这番话,把林朝直接捧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若没有充足的证据,很难令审配信服。

“凭据有三。”

沮授竖起三根手指,开口道。

“有如此多?”

“其一,前年中山之战,当时刘玄德兵不过千,将领仅数人,可自从林子初投奔后,短短半年时间,刘玄德收服中山,诛杀张纯。同时还收了田元皓,赵子龙,这两人皆非泛泛之辈。”

审配点了点头,问道:“然后呢,刘玄德真正崛起之战,当为去年的并州之战,灭休屠部,平白波贼,可此时的林子初远在雒阳,并没有参与。”

“这就是某要说的第二点了。并州之战,虽是卢子干持节领军,但所用之兵,还是他刘玄德的本部兵马。这一战,刘玄德以颍川荀公达为军师,又有关张赵之骁勇,几把大火将并州的贼寇烧了个精光。

看似与他林子初毫无关系,但正南兄可知,卢子干一向遭阉宦嫌恶,且当时先帝在朝,宠信阉宦,如何能让卢子干领军?再者,荀公达又是由谁举荐,才去投奔刘玄德,并且一到军中便出任军师?”

“这……”审配越听越觉得荒谬,不禁反驳道,“卢子干如何能领军,某不知道,但你说荀公达是经林子初举荐,才当上了刘玄德的军师,这点某不敢苟同。荀公达本受大将军何遂高征辟才入京,林子初孤身入雒阳,如何能搅动京城风云!”

“可去岁年末时,林子初迎娶了荀氏嫡女,又拉拢了荀文若,荀友若,这都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说不定他林子初入京之前,就已经谋划好了这一切。”

在事实的面前,审配不愿意相信,但也无法否认,只能继续追问道:“那第三点呢?”

“第三点嘛,那便是刘玄德兵围雒阳,讨要赏赐的时间。”沮授眼中满是睿智的光芒,冷笑道,“先帝方才驾崩不到十日,刘玄德便率领大军来到了雒阳城下,这是在太巧了。须知,当时接到诏令入京的董仲颖,丁建阳,都没他刘玄德来得快。”

“这!”

审配彻底被震撼了,失声道:“公与,你怀疑先帝驾崩之事,与他林子初有关!”

沮授摇摇头,说道:“这倒不至于,那时他还只身在雒阳,没有谋害先帝的能力。但先帝驾崩之后,他林子初肯定第一时间,便得到了消息,并通知刘玄德赶往雒阳……”

审配苦笑道:“所以,林子初多半与宦官也有勾结,不然无法解释他如何得到的消息。”

“不错。”沮授点了点头道,“所以,某才说林子初在雒阳,绝对有所谋划,且对时机的把握无比纯熟。”

“公与,以上三者,若真如你所说,那这林子初……确实可怕。”

审配点了点,面色凝重道。

这时,沮授却站了起来,看着审配,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

“如林子初这般俊杰,正南兄难道不想与之一战?”

话虽如此,但审配却一眼就看穿了沮授的意图,冷笑道:“呵,是你沮公与技痒难耐,想与他林子初一战吧?”

“不错,他林子初虽可怕,但某却不自量力,想称量一番自己的斤两。”

沮授承认的很坦然,脸上依旧挂着淡淡的笑容。

双目中,却充满了战意与期待。

如此状态的沮授,审配还是第一次见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