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二百四十二章 贾诩:这波我在大气层

第二百四十二章 贾诩:这波我在大气层

黑夜里,广宗城下,林朝负手而立,凝视着面前不远处的城墙。

在军中商议了半天,刘岱还是相信了林朝的话,并且采纳了林朝的说法,令麾下兵马将广宗城团团围了起来。

不过这几日损兵折将,导致兖州方面的兵马略有不足。但林朝自告奋勇,表示此次从泰山带来了五千人马,足可帮助围困城池。

所以,现在广宗城的北门,就是由关羽带着五千兵马围住。

“诸位,谁愿入城一行?”

林朝依旧望着城楼,头也不回地开口问道。

身后荀谌,荀攸,郭嘉三人彼此之间看了看。

最后,还是郭嘉站了出来,开口道:“子初,便由某入城走一趟吧。”

“你?”

林朝歪着头看了一眼郭嘉,不由得露出一丝笑容。

“怎么,某不合适?”

被林朝用这种目光看着,郭嘉有些不自在,开口反问道。

“合适倒是合适,只是……”

眼下两军交战,郭嘉这家伙向来口不择言,万一进去惹怒了孙观,被人一刀砍了怎么办!

虽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但显然不能把自己的性命,寄托在别人的道德底线上。

“奉孝,你若要去也行,只需回答某一个问题。”林朝开口道,“你身后可有子嗣,家中可还有兄弟,令尊高龄几何,可还能生养?”

虽说林朝说这句话的时候,脸色很认真,但郭嘉越听越不是滋味。

我只是进城走一趟,怎么搞得快要死了一样。

林子初这狗东西,最近越来越不当人子了!

“林子初,你此话何意?”

郭嘉攥紧了拳头,面色不善地问道。

林朝一摆手,表示不要在意这些细节,笑道:“也没什么意思,就是担心奉孝你一去不返,你郭氏的香火可不能断……”

“林子初,你欺人太甚,某与你拼了!”

见郭嘉暴怒,林朝连忙后退两步,让吕虔挡在自己身前。

另一边,荀谌和荀攸也死命地拉住了郭嘉,致使两人没有发生阵前斗殴的场景。

被林朝这么一激,郭嘉表示自己还非去不可了。

于是,在典韦和张辽的护卫下,郭嘉趁夜进入了广宗。

在此之前,林朝曾让关羽向城内射了一箭,箭矢上带了一封信,内容便是邀孙观出城相见。

很快,孙观有了回信。

他表示自己出城是不可能出城的,要么你们进来谈,就算谈崩了,我也保证不对你们的人下手。

收到回信后,林朝当即否定了孤身入城的办法。上次清水河边遇袭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若不是自己运气好点,早就挂了。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这个道理林朝准备贯彻一生。

但除了他以外,其他人都表示可以一试。

当时林朝就懵逼了。

咋,你们就这么看好孙观的人品?

后来林朝才明白,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是铁律,基本上很少有触犯的可能。

说白了,大家现在都还要脸,要是忽然冒出来一个不要脸的,大家会一起干死他。

等到了大家都不要脸的时候,忽然冒出来一个要脸的,大家也会一起干死他。

要不要脸不是关键,跟着主流走才是关键!

但林朝还是有点不放心,便让典韦,吕虔跟着郭嘉一起入城。

值得一提的是,典韦的身材实在太过雄壮,又随身携带了两把手戟,导致城上放下来的吊篮根本拉不上去。

最后,典韦满脸不情愿的将手戟放入吊篮中,先让城上的泰山贼拉上去,然后再把自己接上去。饶是如此,城上士兵拉得也颇为吃力。

……

广宗城北边的经县。

经县西北有一个巨大的湖泊,名曰:大陆泽。

此湖曾是河北第一大湖,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山川河流改道,大陆泽在一千八百多年后,已经彻底消失不见。

不过此时的大陆泽,却是水草丰茂,资源富饶。

从中山而来的赵云所部,现在就驻扎于大陆泽旁边十多里的地方。

这几日以来,赵云一直再想贾诩问出的那两个问题。

其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赵云明白,自己率众驻扎于此,就是在等待广宗一战打得差不多的时候,去做那只黄雀。

其二,刘备这几年来,为何连战皆胜,从无败绩?

这个问题直到方才,赵云才想到了一种可能,那是一种他不怎么愿意承认的答案。

想明白了之后,赵云便来到了贾诩营帐中。

“赵将军,来尝尝。”

贾诩还是在吃肉干,并且依旧是用手抓着吃,见赵云进来,便热情地邀请赵云一起吃。

对此,赵云已经习以为常了,心中没有生出一丝波澜。

摆了摆手,赵云开口道:“贾先生,关于前几日的问题,某思来想去,心中已经有些眉目,特来请先生斧正。”

闻言,贾诩眉头一挑,用水冲洗了一下他那油乎乎的双手,这才拱手笑道:“将军请讲。”

赵云开口道:“其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先生的意思,泰山贼首孙观是蝉,兖州诸侯是螳螂,至于咱们,则是要做那只黄雀。

其二,主公这几年为何连战皆胜,除了麾下文武齐心协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

之前的敌人,都太弱了。”

赵云说罢,还微微叹息了一声,似乎不想承认这个事实。

不过纵观刘备起兵以来,一共打了三场大的战役。

其一,是以张纯为首的反贼。

其二,并州叛乱的休屠部。

其三,河东叛乱的白波黄巾。

这三支军队,虽说人多势众,而刘备也都是以少胜多,但这并不能掩盖这三支军队都是弱鸡的事实。

所谓反贼,大多是一群无衣无食的百姓聚集在一起。这种军队最大的特点,就是短时间内便能迅速扩张,轻而易举便能达到数万人之众。

可战斗力嘛……

就算是当年张角亲自领导的黄巾军,战斗力也是一言难尽。卢植,朱儁,皇甫嵩等人用夜袭,纵火,佯攻等基本战术,就将其迅速剿灭,更别提其他的反贼了。

缺少组织,毫无纪律,没有后勤,更不懂战术。打败这样一群军队,着实没什么好骄傲的。

这就是林朝之前所说,品评其人之才,须看其人之敌的道理。

评价一个人的能力,还得看他的对手,是什么样的人。

听完赵云的话,贾诩笑了,开口道:“赵将军能想到这里,也是殊为不易。”

一个人,能不被之前的成就所迷惑,客观评判自己的对手,再由此引申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本就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

见贾诩肯定了自己的想法,赵云又疑惑道:“先生的意思是说,眼下的泰山贼和兖州诸侯,都比咱们之前的对手要强,所以得小心谨慎些?”

“兖州诸侯也许强一些,毕竟这帮人饱读诗书,能出一两个贤才也是意料之中。”贾诩说道,“但这群泰山贼,可称不上强。至于小心谨慎嘛……若想当那只黄雀,必然要如此。”

说到这里的时候,贾诩忽然想起了临行前,林朝对他说的那句话。

小心点,冀州兖州可是有不少厉害的家伙,别阴沟翻船了。

贾诩从不小觑天下英雄,但也不会妄自菲薄。

因此,出身凉州的贾诩,对林朝口中那些所谓厉害的家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且让某看看,中原之地,有何等俊才!

赵云苦笑道:“贾先生,小心谨慎自然是应有之理,但若这般畏首畏尾,岂不是坐失良机。”

“将军可知,某有一个习惯。”

面对赵云的疑惑,贾诩并没有解答,反而说起了一件不相干的事情。

“闲来无事时,某总喜欢揣测人心,不管对方是何等身份。探查对方过往,知晓对方行事风格,由此来预判对方未来的行为,举动,再辅以一些手段,一般都能猜测个十之**。

其实不仅某一人如此,自主公以下,文若,友若,公达,奉孝,甚至是性情刚直的田元皓,都有这个习惯。将军临阵讨贼时,不也要估算对方兵力,实力,由此可得出胜败几何。”

闻言,赵云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他身为一军主将,虽然没有那帮谋士想得深远,但两军对战时,敌军的各方面实力,都会有一番考量。

“所谓料敌于先,说穿了也不过如此。都是些谋算人心的伎俩,上不得台面。”

贾诩摇摇头,笑道。

“贾先生过谦了,这些都是能建功立业的大智慧!”

贾诩没在这个问题上纠结,而是继续说道:“这几年以来,主公迅速崛起,世人皆知,自然也免不了有心人的窥视。

不知赵将军可曾想过,是否有人也与某一般,暗中谋算过我徐州的文武群臣,特别是身负重任,而又为世人所知者,比如……林子初。”

哐啷!

听完这句话,赵云心中猛得一颤,以至于手中的茶碗都掉到了地上。

“先生的意思是,咱们谋划泰山贼的时候,也有人在暗中谋划咱们!”

“某不能肯定,不过有很大的可能。”贾诩点了点头道,“子初令某前来,就是为了防止这个可能。若没有,自然相安无事。”

此刻的赵云已经明白,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其实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泰山贼是蝉,兖州诸侯是螳螂,而自己这边是黄雀。

第二层,在暗中图谋之人的眼中,泰山贼与兖州诸侯都是蝉,林朝那边才是螳螂,而他自己,才是黄雀。

但贾诩……已经看到了第三层,林朝那边是蝉,暗中之人是螳螂,而自己这边又变成了黄雀。

如此复杂的场景,赵云光是想想就有些头痛。

这帮所谓的谋士,心机都这么深的吗!

赵云还是沉思的时候,贾诩又开口了。

“若是被某不幸言中,真有人在暗中图谋不轨……”

贾诩说到这里,一双眼睛变得明亮起来,尽显锐利锋芒。

“那,某倒要称量一番此人的斤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