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二百四十五章 带你们去喝粥

这个三国很核理 第二百四十五章 带你们去喝粥

作者:于秋陨S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3:35

第二百四十五章 带你们去喝粥

察觉到有大队人马即将行进过来,林夕很果断得下令撤退,隐蔽在官道旁的山林灌木中。

此时正是酉时中刻,大概相当于下午六点左右的样子,太阳吝啬地收敛着最后一丝余晖。

这个时代的人大多患有夜盲症,到了晚上便不能远物。再加校事府的将士最擅隐匿藏遁,因此林夕率军隐蔽在林中,也不怕对方会发现。

农历四月天,虽地处冀州最南部,但下凉之后,林中仍有些寒意。

“子煦,来得会是哪方人马?”

徐晃目光注视着远方四五百步之外的官道,一边开口问道。

林夕生性淡漠,执行命令从来不打折扣,与刘备麾下众人的关系并不算太亲密。但徐晃身为徐州第一老实人,性格稳重踏实,倒是让他颇有好感。

因此,两人共事的时间虽然不长,关系却很不错。

听到徐晃的问题,林夕目光中闪过一丝思索之色,开口答道:“眼下冀州战事都发生在广宗城,而此路又是去广宗的必经之路,应当是屯兵魏县的泰山贼正在赶往广宗相助。当然,也可能是魏县的泰山贼为冀州官军所败,正一路逃往广宗。”

不管哪种情况,前方的兵马,都跟泰山贼逃不开干系。

听了林夕的回答,徐晃点了点头,若有所思道:“兖州联军围攻广宗时,某曾收到消息,冀州也出兵了,目标正是距离邺城不远的魏县。可冀州只出了一万人马,这还不到十日,如何攻破有一万泰山贼驻守的魏县?”

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

面对同样的兵力,攻城一方从来都是处于弱势地位。往往五千人来攻城,守城的一方只需要不到一千人就能守住。

这,才是正常的战争状态。

可一万冀州军不到十日,就攻下了同样一万敌军把守的魏县,这让徐晃怎么也想不通。

莫说攻城,就算是阵战,也不至于败得如此快。

“此事某也不知,不过家兄曾有言,天下贤才不可胜数,切不可坐井观天。”林夕面色平静地开口道,“所以,冀州军中有大才,能攻破泰山贼的防守,也不稀奇。”

两人说话的功夫,远处的官道上,大批的兵马已经出现在了视野当中。

跟林夕估计的差不多,这支队伍最少有六七千人。为首的是近两千名骑兵,后面跟着四五千步卒,全都快速向北而去。

奇怪的是,这支军队行色匆匆,军容也不是太严整,不像是在急行军,倒像是在……逃亡。

没错,就是逃亡。

孙康骑着高头大马,奔跑在队伍的最前方,口中还大声呼喊着,让麾下士卒再快一些。毕竟,身后的追兵已经越来越近,由不得他不加速。

自前两日魏县城外的那场阵战,孙康追杀潘凤未果,却被张郃击败之后,两边就展开了一场厮杀。

冀州兵不算精锐,但毕竟粮草充足,军械锐利,远非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黑山贼可比。

所以结果毫无悬念,孙康败了,败得很彻底。

退回城中后,孙康打定主意,再也不出战了,只是据城而守。

这下潘凤没了办法,任他怎么叫人骂阵,孙康就是如缩头乌龟一般,死也不出来。

无奈,潘凤只得下令士卒攻城。

可魏县作为方圆数百里内,城墙最高的城池,哪里这么好攻破。一连两日猛攻,却是毫无收获。

就在潘凤一筹莫展之时,探骑传了一个消息——孙康弃城而逃了。

为什么?

当然还是粮草的问题。

孙康手中,也只有不到五日之粮,根本无法继续支撑下去。

至于城中百姓手中的粮食,早在他入城的时候,就搜刮了个干净。这些日子,城中因为缺粮而饿死百姓,已有不下于千人。

百姓身上榨不出油水,孙康只能选择率兵弃城而逃,北上广宗与孙观合兵一处。

当然,孙康虽然是贼寇,却终究狠不下心来。

若是他能效仿程昱,将百姓杀了,把尸体煮熟晒干,制成肉干充当军粮的话,还是能撑一段时间的。

可能一般人也没这么深厚的想象力,所以才干不出这种事情。

总之不管如何,潘凤听到孙康逃遁的消息后,第一反应,就是急忙率军去追。

两军一逃一追,就这么离开了魏县,直奔广宗而去。

官道上,孙康还在拼命奔逃,背后却有一名负责断后的将领追了上来,抱拳禀报道:“将军,且停下来让将士们歇歇吧,汉军已经不追了。”

闻言,孙康才松了口气,面色凝重地问道:“你确定?”

“这是自然,方才某在后面,远远望见汉军已经开始安营扎寨,今天应该不会再追了。”这名将领开口道,“倒是我军将士,将军若再不放缓行军速度,将士们都要开始掉队了。”

孙观扭头一看,身后的骑兵还好,但那些步卒,跑得大多浑身是汗,气喘吁吁,看上去已经到了极限。

若再这么跑下去,身后的士卒只怕会越来越少。

孙康点了点头,说道:“传令,全军停止前进,就地休整两个时辰!”

“唯!”

将领抱拳应道,转身离去。

在这个时代,夜里行军本就是很危险的事情。因此潘凤才会一过酉时,哪怕还有一丝余光,就已经开始安营扎寨了。

再追天就黑了,万一落入孙康的埋伏中,那可就不妙了。

总而言之,追上孙康也全歼不了他们,但要是中了埋伏,自己这边很有可能全军覆没,实在是不划算。

收到孙康的命令后,麾下的骑兵散开,一小部分继续往来的路上探查冀州军的动向。另一大部分,则是在周围戒严,防止随时会出现的危险。

而步卒,则是在各自的屯长的带领下,开始安营扎寨。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天已经完全黑下来的时候,孙康的营寨也基本扎好了。泰山贼点起火把,使眼睛借助火光在黑暗中也能看得远一些。

不多时,炊烟渐渐升起,其中传来浓郁的香味,让跑了一天的泰山贼食指大动,纷纷满脸渴望地望向火头军所在的位置。

而让所有人都垂涎三尺的晚膳,也不过是一锅又一锅的粟米粥,且浓度极低,已经达到了汤的范畴。

说是粥,其实跟稀饭没什么两样。

炊烟飘出来慢慢散开,终于传到了暗中隐秘的林夕等一众人的鼻中。

孙康率部逃亡了一天,而林夕这边也带着麾下探查了一整天。

“要不,先吃点东西。”

徐晃闻到了米粥的香味,摸了摸肚子,开口建议道。

林夕点了点头,开口道:“公明,让兄弟们就地进食,只是动静不宜过大,千万莫让前方的敌军察觉。”

“放心,某省得。”

徐晃抱拳道,然后下令让麾下将士拿出装有肉铺的口袋,打开从里面掏出肉干,开始吃了起来。

徐州集团只有两支队伍在伙食上有优待,其一是战斗力最高的陷阵营,因为他们是刘备近卫,又是王牌之师,为保证其战斗力,待遇自然高一些。

而第二支,便是林夕手下的校事府,它们往往执行最危险的任务,吃食上优待一些也是应有之理。

士卒们吃得是猪肉干,狗肉干。而林夕和徐晃吃得则是羊肉干,也有少许牛肉干。

当然,不是耕牛做成的肉干。

肉干作为军粮,保存时长就成了第一要务,所以脱水脱得很彻底,导致口感并不好。徐晃啃了几口,肉干进入食道后,感觉有些扎心,只能抱着水囊喝了几口。

“要是再有碗粥就好了。”

徐晃一边喝水,一边低声感叹道。

显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像贾诩一样,有一直抱着肉干啃的好胃口。

“公明,你真想喝粥?”

徐晃刚刚说完,就见林夕扭过头来,开口问道。

“别,某开玩笑的,子煦不必在意。”徐晃连忙摆手笑道。

林夕笑了:“某却是认真的。赶紧吃,吃完某带你们去喝粥。”

徐晃:“???”

林子煦这话是什么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