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二百五十二章 打过大陆泽,生擒林子初!

第二百五十二章 打过大陆泽,生擒林子初!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作为有史以来第一部完善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对后人的影响自然不言而喻。

而这部旷世奇书的开篇,便是始计篇,始计篇的开头,就是这句话,虽只有寥寥二十几字,却字字如金,分量十足。

战争的间隙,林朝往往喜欢随身带上一部孙子兵法,能不能真正理解并不重要,主要是它逼格高,足以把自己打扮成儒将的模样。

只是有时候装模作样的时间多了,林朝竟真看进去了。

正如此时,帐外不到十里就是两军正在厮杀的战场,但是他在帐中却泰然高卧,捧着一本兵法看得津津有味。

此时正好看到了这一句,林朝便皱着眉头思索了起来。

后世常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又是战争的结果。

而作为好几千年前的古人,孙武子显然提前把这句话给悟透了。

始计篇通篇都在讲计,但在林朝看来,讲得却是提前谋算。

开篇第一句话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战争是国之大事,关系到政权的死生存亡,不能不慎重对待考虑。

由此可见,孙武子已经提前劝过你了。

没事大家就好好过日子,千万不要搞事,搞事就可能会死,可能会亡国,可能会倾覆宗庙社稷。

所谓的天下无敌,大概就是大家都放下刀兵,坐在一起好好谈谈,岂不美哉!

设想虽好,但绝对无法实现。

不过没事,孙武子显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跟你讲完战争的危害后,接着又告诉你怎么打。

老阴阳人了……

大概是从五个方面,七种情况来对比。

这些都是根据事实情况为基础,总结出来的通通达达的大道理!

但是说完这些后,孙武子笔锋一转,直接又说了一句,在后世人看来很牛逼的话。

兵者,诡道也!

这短短五个字,却不知被后来多少人奉作金科玉律,终生求索。

比如,郭嘉就是其中的典型。

善出奇计制敌者,往往可以少胜多。而这,正是兵家的最终追求。

可惜,成功者寥寥无几。

所谓奇谋,其本质和奇迹差不多,都是因为无法复制才能流芳千古。

说到赤壁之战,谁人不惊叹周郎之英姿!

哪怕一千八百多年后,周公瑾的迷弟迷妹,也是一抓一大把。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所谓赤壁之战,不过是穷途末路下最无奈的抉择。

不打,曹操便要跨江而过,拿下江东,拿下二乔,拿下吴国太!

妻子与嫂子与义母的存亡危在旦夕……

现实根本没有给周瑜第二种选择,他只能硬着头皮强上。

若有的选,他肯定更想摆足车马士卒,跟曹操来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

无他,因为这样胜算更高。

所以很多人追求的奇谋妙计,往往是在自身实力足够的情况下,才能尝试施展,因为就算败了,也不影响大局,更不损害根基。

若身处弱势,还要盲目追求什么奇谋妙计,一旦玩不好,就只能打出gg。

这也是为什么,孙武子会把这五个字,写在那些大道理下面。

就是告诉你,没实力不要作死,老老实实发展,稳扎稳打才是硬道理!

正如眼下的战局一样,林朝在不暴露自己的情况下,单凭孙康的部队,已经能和沮授打得有来有回,麾下又有一千王牌军队陷阵营,自然有资格尝试一下奇谋妙计。

当然,林朝所谓的奇谋妙计,说起来也简单,那就是人海战术……

简称关门,放贾诩!

“监军,该启程了!”

耳听得远处的厮杀声慢慢弱了下来,典韦走了进来,抱拳向林朝开口道。

林朝将手中竹简收了起来,开口问道:“我军又败了?伤亡如何?”

典韦开口答道:“伤亡约有三四百人。”

闻言,林朝点了点头。

七千人的队伍,一场战斗下来有三四百的伤亡,也差不多了,沮授应该不会怀疑是假赛。

事实上,这几天以来,孙康带着麾下将士,几乎每天都要跟沮授干上一场。

因为这是林朝的命令。

至于胜败嘛,不重要,按照自己的水平发挥,不贪功冒进就行。

反正你总不能指望孙康打得过沮授。

接到这个命令之后,孙康还以为林监军要考校自己领兵作战的能力,于是铆足了劲要给沮授一个教训。

而他也不负众望,打出了风采,打出了水平,一连三四天,都吃了败仗……

当然,每次战败之后,林朝非但不会怪罪,反而好言安慰,鼓励他重整旗鼓再战。

如今的林朝就像一颗充电器,孙康垂头丧气,惶恐不安的进去,最后精神百倍的出来……

林朝开口笑道:“拔营启程吧,待会伯台的败兵也该到了,我们得提前为他再选一处地方安营寨扎才是。”

当然,还得继续给他充电……

闻言,典韦开口问道:“监军,这次往哪撤退?退多少里?”

林朝看了一眼地图,淡淡开口道:

“往北边大陆泽方向,撤退……三十里。”

“唯!”

典韦一抱拳,走了出去。

林朝也准备出帐,却看到身后的吕虔并没有跟上来,不禁开口问道:“子恪?”

“监军,属下在。”

吕虔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抱拳,而是低着头应了一声,脸上看不出息怒,声音也有些低沉。

“你看上去……有心事?”

跟吕虔相处也有段时间了,林朝一眼就看出这家伙在想什么,便开口笑着问道。

“监军……属下不明白。”

吕虔思虑片刻后,才满脸疑惑地开口道。

“有何疑虑,直说便是。”

“监军,敌方不到万人,且战力平平,您为何不让我等出阵?反而坐看他孙伯台一败再败!”

说着,吕虔一抱拳,面色有些激动地开口道:“监军,属下虽不才,但自问也比他孙伯台强上一些。只要监军一声令下,再调拨五百陷阵将士给属下,属下必能大败敌军!”

这家伙,原来是吃败仗吃得郁闷了。

林朝笑着反问道:“大败敌军之后呢,又该如何?”

“这……”

吕虔顿时语塞。

打败敌军不就行了吗,之后肯定是带着人马回徐州啊,还能怎么样?

不过林朝略有深意的目光告诉他,事情绝不会这么简单。

“心中存疑是好事,这证明你有求知欲。不过现在某不想解答你之疑虑,且慢慢看吧,看到最后再说。”

说到这里,林朝又在心中加了一句。

如果这次我没有翻车的话……

……

“哼,泰山贼也不过如此!”

张郃望着又一次败逃的孙康所部,冷哼一声,露出了轻蔑的笑容。

随后纵马回营,将战况禀报沮授。

“军师,此战我军斩首三百,贼军一路向北败逃而去!”

此时沮授正高坐主位,审配坐在一旁左下首的位置。

听到张郃汇报的战况,沮授脸上不仅没有喜色,反而皱起了眉头,开口问道;“不是向东,而是向北?”

“不错!”

张郃再度抱拳回道。

沮授一挥袖道:“某知道了,俊乂你且去整顿士卒,安置伤者,某随后便去巡视一番。”

“唯!”

张郃应声而出。

沮授用兵,向来信奉稳扎稳打,因此每次战前战后,他都会在军中巡视一番。安抚士卒,检查器械,后勤粮草,以及周围的地形。

这些东西关乎到士气与成败,沮授向来非常谨慎。

只是……为何会向北败逃?

等张郃走后,审配走了过来,盯着地图看了一会,才开口道:“公与,再往北走五十里,便是大陆泽范围。贼军此去,不出两日便可到达薄落津。”

“关键不是地方,而是方位。”沮授开口道,“徐州明明在东边,可这伙泰山贼却向北而逃,这究竟是为何?”

沮授和审配早已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孙康所部突然之间有了粮草,这背后绝对是林朝的手笔。

因为此刻兖州诸侯还在围困广宗,压根不可能过来掺和。就算过来,也不可能暗中供给孙康粮草。

事实上,他们也的确猜对了。

林朝供给孙康粮草,这就说明孙康已经归降了刘玄德,那他孙康败逃之后,就该往东边去,而不该往北。

毕竟,徐州就在东边。

这也是二人眼下最困惑的地方。

思虑良久,审配才缓缓开口道:“莫非……他林子初在北边安排了兵马接应?”

“接应,如何接应?”

沮授反问道:“泰山贼流入冀州,已经一月有余。而自兖州与我冀州同时发兵后,各个关隘便已经戒严,若林子初真安排了人马接应,咱们不可能不知道。除非他在数月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今日之战况!但是……”

说到这里,沮授冷笑一声,后面的话并没有说出口,但审配已经明白了。

这绝对不可能!

林子初若真有未卜先知之能,那这仗也不用打了,大家等着投降就行。

“广宗那边呢?”审配再次开口问道。

“据探报传来消息,刘玄德麾下大将关云长,军师荀公达,郭奉孝,从事荀友若皆在营中。只少了林子初,及一千兵马。”

审配摇头一笑,叹息道:“这就没错了,林子初肯定带着这一千人,偷偷把粮食运给了对面的贼子。可怜兖州诸侯,竟毫无察觉!”

沮授了点了点头,看着审配道:“一千人马并无左右战局之能,他林子初就算身在敌营,也无伤大雅。只是为何往北,某还是有些想不通……”

你想不通,说得好像我能想通一样。

见沮授望着自己,审配也只能摊开双手,摇了摇头。

“想不通,那便不想了。”沮授摇头一笑,“他林子初的心思,哪能全数猜中。只要确定没有援军,便可一路高歌猛进,且看这伙贼子能逃到何处去!”

沮授的判断并不是空穴来风,反而是进行了多方面的考量之后,得出的结果。

所以,审配也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正南,你说咱们此战若是……生擒了他林子初,岂不是大快人心!”

这句话说完,沮授自己都觉得畅快,忍不住大笑起来,作战术后仰姿态。

旁边的审配到是很清醒,瞥了他一眼,其中尽是鄙夷的神色。

依照眼下的情况,审配不怀疑能战胜林朝,

至于活捉……

你沮公与真敢开口!

但凡有两粒花生,你也不至于醉成这样,真是口气比脚气还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