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二百六十二章 霸道,王道,都不如天道!

第二百六十二章 霸道,王道,都不如天道!

夕阳下,漳水旁,累累白骨场。

沮授正与审配双手紧握,依依不舍做着最后的话别。

没错,在林朝的淳淳诱导下,最终审配也屈服了……

没办法,谁他林子初不仅实力强,还不要脸呢!

林朝若真向他说的那样做,不管结果如何,世人信与不信,他审正南的名声都会从高雅之士,变成毁誉参半。

世人向来信奉一个巴掌拍不响的道理,你审正南若真是半点瑕疵没有,他林子初为何不污蔑别人,却独污蔑你!

就跟后世学校内学生打架一样,老师会很严肃的告诉你,他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可见你也有错。

这就是原汁原味的,一个巴掌拍不响。

当然,你要是头铁,大可当场给老师来个大耳刮子。

然后告诉他什么叫一个巴掌也拍得响,而且还是贼响的那种。

审配显然没有悟到这个道理,所以才会向林朝屈服。

谁让他要脸呢!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沮授与朱灵留下,审配和张郃带着大军离去。

告别还在进行中,两人说到动情处,一起用袖口擦拭着眼中的泪水。

林朝在旁边看着看着,忽然感觉有些不对味……

心中这一股棒打鸳鸯的罪恶感,到底是怎么冒出来的?

再看旁边,张郃和朱灵就正常多了。

张郃骑在马上,满脸歉意的冲朱灵抱拳道:“文博,他林子初要的人是某,此番却是让你代某受过了!”

“将军何出此言!”

朱灵满脸决绝的神色,抱拳道:“能与将军做个替换,某三生有幸!将军放心,某就算去了徐州,也绝不替他刘玄德效力!”

“唉,今日一别,不知此生可还有再见之日,文博保重……”

张郃叹息道。

“将军也当保重!”

两人口中说着,同时也来了个深情对望,看得林朝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我收回刚才的话,你们俩也不怎么正常。

震惊,管鲍之交已经出现了人传人的现象!

嗯,回去就立一条新政令。但凡徐州治下,包括泰山郡在内,以后要再敢出现两个男人手拉手的现象,直接罚款!

初犯者罚钱一万!

再犯,十倍罚之!

额……刘备不算,毕竟他那招把臂同游乃是被动技能,不让施展就有些过分了。

但话又说回来,你们这个样子,搞得我林朝好像是专门买卖人口的牙人一样。

这要是传出去还得了,我林子初一世英名,就此毁于一旦!

“可怜,可叹,可悲啊!”

望着这生死离别的场面,贾诩冷眼旁观,却冲着审配的方向讥讽道,脸上满是戏谑的笑容。

刚才的仇,他可还记着呢。

不过审配现在也没心情跟他斗嘴,索性全当耳旁风刮过。

见贾诩幸灾乐祸,林朝没好气道:“贾文和,你若再说风凉话,某便把沮公与换成审正南,留下与你作伴,如何?”

贾诩:……

又过了一会,四人之间的别离戏码终于快结束了,沮授亲自将审配扶上马,目送其远去。

望着缓缓离去的冀州军,贾诩摇了摇头,开口道:“子初,果然要放这些士卒归去?”

林朝扭过头来,反问道:“不然呢,还能将他们全都杀了?”

贾诩轻叹道:“若是收编过来,也不失为一桩美事。敌军虽败,但还有近七千人,这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乱世之中,治下城池与麾下士卒的多寡,往往代表了实力的强弱。

若想逐鹿天下,二者自然是多多益善。

而贾诩也明白,刘备与麾下重臣,都是胸怀大志之人。

所以,他才会对林朝的做法有些疑惑。

按道理说,这七千士卒已是掌中之物,怎么也该招降收编才对。若极端一些,就算全部坑杀掉,也不可能放回去助长韩馥的实力。

林朝如何不明白贾诩的意思,只是他有自己的考量。

在他看来,这七千人要不要其实都无所谓。

想了想,林朝开口道:“文和,汝岂不闻左传有云: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

听到林朝这句话,贾诩微微一愣,有些不解道:“子初此言何意?”

林朝这句话,其实是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交战之时发生的一件事情。

当时楚庄王率领军队与晋国在邲打了一仗,结果晋国大败,乱做一团,麾下有人建议乘胜追击,便能歼灭晋军。

但是楚庄王却摇了摇头,并没有下令追击晋军,反而说了一番令人动容的话。

楚庄王对属下人说,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胜利,打败敌人就可以了,不要多做无谓杀戮。

对面晋军士卒现在是战士,但等他们下了战场,回到家中,就是丈夫,是儿子,是父亲,杀他们一人,等于摧毁了一个家庭,这种事王者之师不屑为之。

也正是有了楚庄王这番话,得胜的楚军并没有乘胜追击,反而有些楚军士卒见晋军士卒逃得艰难,竟还上去帮了一把。

可等到脱离困境后,晋军士卒非但没有感谢,反而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

这句话如果翻译翻译,大概就是说,多谢你们楚国的帮助,俺们晋国虽然是小国,但是没吃过多少败仗,因此不如你们这么有逃跑的经验……

虽然不知当时的楚军听完这句话后作何感想,但此时的贾诩,的确是一脸懵逼。

这个典故贾诩自然是知道的,只是他不明白,林朝此时说这句话的用意何在。

难道他林子初倾慕春秋大义,欲行教化,恢复礼乐?

别闹了,他林子初从头到脚,从里到外,跟春秋大义有一枚铜钱的关系吗?

就算把他的心挖出来,恐怕都是黑的,更别提什么大义了。

那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

不过话又说回来,当年晋国士卒的行为,跟他林子初的行事风格,倒是能称得上是一丘之貉。

贾诩皱着眉头,思虑良久后,才开口说道:“子初欲行王道乎?”

当年楚庄王的行为,使楚军足可称得上堂堂正正的王道之师。再加上林朝刚才的行为,贾诩有足够的理由认为,林朝是想效仿楚庄王行事。

只是时移世易,在当今之世行王道……却未必能够成功。

见贾诩思索了半天,却抛出了一个这么大的命题,林朝有些郁闷。

贾文和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东西……

“什么道都不是。”林朝没好气道,“某的意思是,这些士卒都是冀州人。生在冀州,长在冀州,妻儿老小也都在冀州,若强行带去徐州,背井离乡之下,他们未必能发挥出战力。

再者,昔年春秋之时,楚国向来被视作蛮夷。连蛮夷都不肯屠戮敌军士卒,某难道连蛮夷都不如?放这些人归去,便是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善意的种子。

待有朝一日,咱们拿下冀州后,这些人便立刻能为玄德公所用。”

“便如此简单?”

听林朝说完,贾诩一挑眉道,语气中明显带着不信的意味。

林朝摊手笑道:“不然呢,什么王道霸道,某不过一介凡夫俗子,如何会懂这些大道理?”

闻言,贾诩也笑了,同时摇了摇头。

没说信,也没说不信。

“不过说起大道,某所信奉的,唯有天道而已。”

贾诩笑着问道:“何谓天道?”

“某所行之事,皆为天道。不从者,皆为无道!文和以为如何?”

这句话太厉害了,连贾诩都被震住了。

好一个林子初,好一副无耻的嘴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