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二百七十章 战后总结

这个三国很核理 第二百七十章 战后总结

作者:于秋陨S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3:35

第二百七十章 战后总结

泰山郡,奉高。

郭嘉看着关平,怎么看都不顺眼。

关平也看着郭嘉,他倒是觉得郭嘉很顺眼。

毕竟这一位是徐州诸位先生里面,最不用讲究礼节的,相处起来不会太有压力。

想着,小关平拱了拱手,冲郭嘉行礼道:“兄长!”

“闭嘴,叫叔父!”

郭嘉额头上犟起几道青筋,整个人处于情绪失控的边缘。

“额……”

关平愕然,随即摇了摇头,一本正经道:“兄长,本来是该叫叔父的。只是某与兄长即将同时迎娶诸葛氏姐妹,三叔说了,以后就得改口叫兄长了。”

这种事儿,自然得是关平这边改口。

毕竟成婚之后,你总不能让人家诸葛茜喊姐姐诸葛静叫婶婶吧

以后,他俩可以各论各的……

但关平这句话,直接给郭嘉整破防了。

“张翼德,某与你势不两立!”

郭嘉咬牙切齿,一副抓狂的模样。

都怪那荀友若,出得什么馊主意,真是不当人子!

主公也是的,居然就这么答应了,有考虑过我的感受吗?

我郭奉孝是谁,是注定要为主公扫平天下的人!

现在居然要跟……

要跟……一个小屁孩称兄道弟!

一念及此,郭嘉感觉自己以后都没脸见人了!

大丈夫死则死矣,要留清白在人间!

吾乃堂堂七尺男儿,又岂肯受这等侮辱!

郭嘉一挥袖,也不管关平,转身径直走了出去,就要去找荀谌理论一番,问问他为何要坑害自己。

可刚出门,就见到贾诩走了过来。他见到郭嘉后,马上露出了暧昧的笑容。

“奉孝,恭喜啊!”

郭嘉:……

“那诸葛娘子贤惠温婉,美若天仙,奉孝怎么一脸不悦的模样?”

见郭嘉脸色不好看,贾诩笑得更开心了。

此情此景,当浮一大袋肉干!

郭嘉没好气道:“贾文和,你羡慕?”

“那是自然,莫说是某,这泰山郡上下,谁人不羡慕你郭奉孝之艳福!”

郭嘉忽然露出了一个笑容,开口冲贾诩说道:“既然文和羡慕,那某即刻禀报主公,将美若天下的诸葛娘子让与你,如何?”

“咳咳……”

听了郭嘉这句话,贾诩被自己的口水呛住了。

“郭奉孝,索性直说了吧,林子初让某来告诉你,不要动什么歪心思,五日后你与关平一同成婚。这诸葛家的娘子,你娶也得娶,不娶也得娶!”

郭嘉大怒,吼道:“凭什么!”

贾诩摊手笑道:“某只是传话而已,你若不服,自去找他林子初理论就是。”

闻言,郭嘉一愣,想了想,最终还是没去找林朝理论。

虽然他自认智计无双,可以用实力对林朝进行碾压。

但林朝现在位高权重,仅凭权势就能把他按在地上摩擦。

……

回到泰山郡后,大部分人都闲了下来,与刘备整日吃吃喝喝,享受着这次胜利的喜悦。

但林朝身为徐州长史,却忙得不可开交。

因为实在有太多的事要处理!

首先,便是军队的安置问题。

泰山贼现在已成为了泰山军,只是兵力留存方面,林朝还需裁撤一番,好保证战斗力。

孙观与其兄孙康,从黄巾起义时便招募乡勇,随陶谦一起讨贼平乱。后经几番辗转,孙观有了自己的底盘后,实力也逐渐发展壮大,麾下士卒才达到了两万人。

等昌豨被徐晃斩杀后,他又吸纳了昌豨的一万士卒,虽然在冀州折损了一些,但仍有两万五千人。

这二两万五千人说是军队,其实也只比黄巾军强上少许,没有老幼妇孺而已,距离真正的军队还差了很远。

而孙观作为降将,再领这么多人也不合适,所以林朝准备裁撤一些,剩下的打散重组,吸纳进徐州军队中。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来可以削弱孙观在泰山军中的影响力。

二来老兵带新兵,能够快速将这些泰山军转化为真正的军队。

至于孙观兄弟,只要真心归降,林朝打算给他们保留五千人的编制,日后若是立功,再行提拔也不迟。

“监军,孙仲台带到!”

林朝正思索着的时候,徐晃走了进来,抱拳开口道,身边还跟着孙康。

“那就请他进来吧。”林朝笑道。

“唯!”

徐晃再度抱拳应道,转身出门将孙观带了进来。

此时的林朝,正是在奉高治所内处理着政务。

诸葛珪为了剖明心迹,才将治所闲置。

但林朝没有这个顾忌,再说在诸葛珪家里处理政务也不合适,所以这次回到泰山后,林朝便命人将治所清理了一边,利用了起来。

刘备不在,林朝身为长史,自然坐在了主位,下手右边是荀彧,荀谌,荀攸,左边是沮授,诸葛瑾。

“拜见监军!”

孙观这些天虽然处于监视之中,但是待遇着实不错,整个人比之前看上去精神了不少。

林朝挥了挥手,开口道:“仲台将军免礼。”

“监军与诸位先生当面,某一介投降之人,如何当得起将军之称,监军唤某表字即可!”

有兄长孙康提前提点,他自然明白林朝在徐州集团的地位,连忙恭敬回道。

“好,那某就直说了……”

眼下要处理的事情实在太多,林朝不想在这件事情上浪费时间,便将自己的打算和盘托出,同时观察着孙观的脸色。

但凡此人表现出一丝的不忿,那他就会被林朝安排一个闲职,终身不再有掌兵的机会。

好在孙观听完后,马上抱拳道:“一切听凭监军做主!”

孙观以为自己投降之后,刘备会高官厚禄把自己养起来,毕竟这也无可厚非。

谁知道林朝还给他保留了五千士卒,这就代表以后还有用到他的地方。

如此,孙观怎能不心怀感激。

传闻刘玄德待麾下甚厚,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这时候,赵云也从外面走了进来。

奉高城中无战事,赵云自然不用着甲,所以今天他传了一身儒士长袍。

好吧,还是偏白色的……

其实林朝也喜欢白色,只是自从上了战场后,他就不敢这么穿了,因为太过显眼。

没有赵云的实力,非要和赵云一样拉风,下场可是会很惨的……

赵云走进来,冲林朝拱手一礼道:“监军,您找我?”

“子龙,有劳你去一趟军中,将泰山郡按照我军的规制,裁撤一番。”林朝开口说道。

其实也简单,只留十五以上,四十岁以下,且无伤残的士卒。余下的通通遣散,让他们带着家眷去徐州屯田去。

“监军,某明白了。”

赵云抱拳道。

“事不宜迟,那就去吧。”林朝挥了挥手。

“唯!”

赵云,孙观,孙康三人一同拱手应命,转身离开了。

待三人离开后,林朝抬眼环顾众人,开口道:“诸位,现在可以议一议,今次兵发泰山郡之得失。”

此次出征,前后共耗时四个月有余,如今好不容易告一段路,自然要总结利弊。

且诸侯讨董已迫在眉睫,徐州集团也要定下行动的主基调。

荀彧率先开口,跟林朝汇报了一番此行冀州的收获。

迁徙了多少百姓,有多少世家豪强也举族搬到了徐州,现在都安置在何处,将来如何规划利用这些人来产生最大的收益。

这些都是小事,也很繁琐,但荀彧却记得很清楚。说起来朗朗上口,压根没有一丝停顿,足可见他此行下了多大的功夫。

对于荀彧的定位,林朝心中很明确。

在诸葛亮没有成长到巅峰之前,荀彧就是刘备阵营的大管家。无论钱粮,兵马,政务,都要他来梳理清楚,然后把握大的方向。

也只有荀彧,有这个能力与耐心能做好这些事情。

当然,只靠他一个人也不行,所以林朝打算给他配一些副手,诸葛瑾目前就是备选之一。

当荀彧说完之后,荀谌也开口了,将这些日子的粮草消耗汇报了一遍。不过徐州还有多少粮草,这点他也不清楚,只能写信去问留守后方的田丰。

最后,便是荀攸将有功将士的名单递了上来。

他不善言语,却将士卒的功劳统计在了纸张上,让人一目了然。

其他人还好,此次立功最大的,其实是张辽和徐晃两人。

这两人一个以千破万,并且战斩昌豨。

另一个也出色了完成了任务,在奉高城下以八千人击败了孙观的两万大军。

面对这些繁琐的政事,林朝听完之后也有些头大,被迫皱着眉头思索半天,却毫无头绪。

嗯,有必要组建一个类似尚书台的政务机构了,不然这些事情一起堆过来,谁也扛不住。

不过眼下,林朝也只能耐着性子,挑一些紧急的跟众人一件件商议,最后那些琐碎事物,再分派到每个人手中。

时间一点点过去,等到天快黑了的,林朝也累得不行了,可政事连一半都没处理完。

林朝看了看天色,心中哀叹一声。

我可算明白诸葛亮为什么会被累死了!

天天这样整,不到三十就得秃头……

“行了行了,忙了一天了,大家都有些累了。”林朝站了起来,开口说道,“今天就到这……不,反正大事都议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说着,林朝便站了起来,不顾众人诧异的目光,大步向外走去。

“子初他……”

荀彧这还是第一次跟林朝商谈政事,见他就这么大喇喇跑路了,顿时有些诧异。

你身为做决定的人,却提前走了,我们还议什么啊!

再看所有人,却都是一副见怪不怪,理所当然的模样。

荀谌在旁劝道:“兄长不必大惊小怪,子初他……算了,过些时日你就会习惯了。”

荀彧:……

终于……下班了!

不行,以后得想个高效率的划水方式。

林朝站在政事堂门口,贪婪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手中羽扇不停的摇动着。

摸了摸早就被饿憋的肚子,林朝开始盘算着今晚该如何加餐。

可等他刚走出政事堂,徐晃就面色凝重地迎了上来。

“监军,雒阳那边传来了一个消息……”

见素来稳重的徐晃这副神色,林朝不由得有些好奇。

“发生了何事?”

徐晃看了看左右,才凑到林朝耳边低声轻语了几句。

下一刻,林朝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千算万算,怎么把这事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