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二百七十五章 老子从来就没想过要刮穷鬼的钱

第二百七十五章 老子从来就没想过要刮穷鬼的钱!

徐州,东海郡。

出战泰山之前,徐州只留了田丰与崔琰看家。

以二人的能力,只要青州黄巾没有大举进攻,处理整个徐州的政务是绰绰有余。

田丰负责政务,崔琰负责吏治。

田丰刚直,崔琰清正,两人配合起来,倒是相得益彰。

只是最近田丰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屯田和为泰山运输粮草上,这就使得政务全压在了崔琰一个人身上。

崔琰被累得实在不行,只得派人去寻回整日在田间地头忙碌的田丰。

但田丰没有回来,只是派了一个年轻人过来,说是可以帮助崔琰处理政事。

说是年轻,但也有二十六七岁的样子。

其人姓陈,名登,字元龙,出身下邳陈氏。

要说陈登,也算是这个时期的一位奇才。

若不是出身徐州境内第一豪门的下邳陈氏,林朝早就伸手赚……招揽过来了。

按照林朝原本的构想,等过两年,刘备在徐州的统治稳固了,再行任用这些世家子弟。

只是没想到,田丰在东海屯田时,恰巧碰到了时任东阳县长的陈登,两人一经攀谈,田丰马上察觉到此人不可小觑。

同时,他又回想起了当初,自己被林朝招揽的愉快经历……

此等待遇,又岂能某一人独享。

再者,这陈元龙乃当世奇才,合该为主公所用,若他林子初在此,也定会如此认为。

于是,陈登就被迷迷糊糊的骗来了郯县,帮助崔琰处理政事。

崔琰初时还没觉得如何,但两天相处下来,发现这小老弟可不一般,不但才学不亚于自己,对于政务,法令,也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顿时大为惊异。

他当即给林朝写了一封信,言自己发现了一个奇才,可以委以重任。

当时林朝正在冀州征战,等回到泰山时才看到书信,还没来得及回信,就发生了刘备吐血等一系列事情。

因此,林朝此行回转徐州,倒也想见见陈登。

要知道在原本历史上,陈登对于刘备来说,可是个极为重要的人物。

当时陶谦身死,将徐州交给刘备,但刘备自觉根基未稳,不敢接受,最终还是以陈登为首的徐州门阀站了出来,帮助刘备坐稳了徐州牧的位置。

陈登说:今欲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于竹帛。若使君不见听许,登亦未敢听使君也。

陈登这番话听起来简直振聋发聩,言语之间,对刘备是满满的爱意!

但,当时陶谦身死,徐州群狼环伺,随时有倾覆之危,刘备也正是因为这点,才不愿意接盘徐州。

再者,陈登也许是真心帮助刘备,但徐州门阀可不会这么认为,他们更想把刘备拉过来顶缸,因为彼时刘备兵微将寡,更好控制一些。

后来曹操占领徐州后,陈登跟荀彧一样,迫于自身的世家立场,并没有跟着刘备跑路,而是投靠了曹操。

就算如此,陈登后来评价自己时,也曾说过:英雄杰出,有王霸之略者,我最敬重刘玄德。

而刘备在荆州时,听见许汜说陈登坏话,顿时大怒而起,当着刘表的面,把许汜狠狠奚落了一番。

所以,刘备与陈登,真的是真爱。

只可惜曹操棒打鸳鸯,弄得两人劳燕分飞。

若当时陈登肯舍弃家业,跟随刘备跑路,他在季汉的地位,绝对会比法正和庞统还要高一些。

这一日,忙碌了一天的陈登下了值回到家中,饥肠辘辘之下,便吩咐家仆弄了两盘鱼脍,一壶冰镇好酒。

所谓鱼脍,其实就是生鱼片。

陈登没什么别的爱好,就是好海鲜这一口。

但凡水里游的,他都喜欢生吃!

简直生猛无比!

等到鱼脍端上来时,陈登望着晶莹剔透的鱼片,强忍住自己快要流出来的口水,先喝了一口酒,然后才用筷子夹起一片鱼脍,放出口中慢慢咀嚼着,满脸享受的模样。

嘶!

简直人间美味!

有此物相伴,吾愿足矣!

**得到满足的陈登,甚至都闭上了眼睛,忍不住发出一声叹息的呻吟。

可还没等他多享受一会,田丰与崔琰竟然联袂而至。

屯田半载,田丰事事亲力亲为,整个人都晒黑了许多,但看上去精气神更饱满了一些。

相对的,崔琰整日劳累,整个人却憔悴许多。

陈登向来视吃鱼脍为生平最享受之事,不容任何人打扰,但对于这俩人,他也没啥办法,只能连忙站起来,拱手道:“见过田都尉,崔从事!”

田丰挥了挥手,开口道:“元龙不必多礼。”

而崔琰则是看了看陈登桌子上的生鱼片,顿时眉头一皱。

“崔从事,您要不要来点,此物甚是鲜美!”

陈登也是大方人,见崔琰注意到鱼脍,马上热情地安利道。

可崔琰是冀州清河人,虽然听过这种吃法,但还是接受不了,遂一摆手道:“元龙好意,某心领了,此物……某无福消受。”

切,如此鲜美之物你居然不喜欢,真是暴殄天物!

陈登心中吐槽,脸上却笑着问道:“二位驾临,寒舍蓬荜生辉,还请上座。”

“不必了。”田丰摇了摇头,开口道,“元龙,随我二人走一趟吧。”

“额……”

陈登看了看天色,已近黄昏,不由好奇道:“田都尉,去哪?”

崔琰解释道:“徐州长史从事林子初回来了,说有要事商议,我二人顺路正好过来唤你一同前去。”

对于林朝的大名,陈登自然有所耳闻,甚至是神交已久。

闻言,马上点了点头,开口道:“二位稍待片刻,容某更衣,再去见林长史。”

田丰摇了摇头,开口道:“不必了,子初不是在意虚礼之人,直接走吧。”

“唯!”

陈登拱手应道。

三人一路来到了治所,就见到林朝坐在平日里崔琰坐得位置上,正在闭目养神。

因时间太过紧迫,林朝从奉高赶到郯县,也只用了两日而已。以他的体质,自然极为疲惫。

旁边,赵云与吕虔,一左一右坐在下首。

三人走了进来,冲林朝拱手一礼。

林朝这才睁开了眼睛,开口道:“三位不必多礼,请入座再说。子龙,将事情与三位说一遍。”

赵云点了点头,将泰山郡发生的事情与三人复述了一遍。

听完之后,田丰的反应最是激烈,猛地一拍桌案,大声道:“董贼竟敢毒杀天子,实在该死!”

崔琰的养气功夫显然比田丰高上一筹,虽然面带愤怒,却终究忍住没有出声。

至于陈登,一众大佬在旁,倒也没有他发表意见的资格。

崔琰开口问道:“师弟,主公激愤而病,此时泰山人心浮动,你理当主持大局,为何回来徐州?”

“不来不行啊。”林朝苦笑道,“玄德公醒来后,要尽出徐州之兵,攻入洛阳,诛杀董贼。”

“不可,此事万万不可!”

果不其然,跟林朝预想的一样,田丰马上大叫道。

“起兵已四月有余,现如今徐州府库中,再无半点存粮,如何进兵?况且还是尽起徐州之兵!最少也要等秋收之后,府库中的粮食才能供两万大军所用。”

崔琰也摇了摇头,叹道:“泰山一役,我徐州可用之兵虽多了不少,但后勤方面却无长进,实难再支撑一场大战。”

林朝苦笑道:“粮草上的难处,某又岂能不知,不然某也不会亲身前来了。”

田丰丝毫没给林朝留面子,大声斥责道:“就算你林子初亲身前来,又有何用?难道你还能凭空变出粮食不成?无有粮草,贸然进兵无异于自寻死路!

林子初,你身为长史,又随行在侧,为何不劝谏主公?”

林朝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说道:“元皓,你以为我林子初何许人也?”

言外之意,你真当我没有劝过?

但是……劝不住啊!

赵云在旁解释道:“田先生,主公醒来后,并没有同任何人商议,只让监军主持起兵之事,我等想劝谏,也无机会。”

“那也不行啊,主公久经战阵,不可能不知道粮草对于战事之紧要,为何会……”

说到这里,田丰沉默了。

崔琰倒是看得明白,开口道:“元皓,主公乃汉室宗亲,身受国恩,闻听天子被董贼所杀,起兵也是应有之理。”

这个道理田丰自然明白,也颇为赞同,但没有粮食,这仗要怎么打?

起兵讨董,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田丰举双手赞成。但粮食乃战争的根基,没有此物,其他一切都是空谈!

林朝问道:“元皓,现今府库之中,还有多少存粮?”

到了这个时候,田丰也没必要隐瞒了,开口道:“府库之中,现如今只剩了不足三十万石粮谷,远不够大军出征所需。”

一万士兵,一个月下来最少得消耗三万石粮草。

若徐州精锐尽出,一个月最少得二十万石粮草支撑。

讨董自然不是个把月能结束的,最少得打半年,这就需要一百二十万石粮食。

三十万与一百二十万,中间相差了九十万还多!

不过林朝来之前,心中已有定计,至于能筹集多少,那就得看情况了。

林朝开口道:“元皓,某有一粗劣之策,想说出来请元皓看看是否可行,如何?”

听到林朝这句话,田丰马上警惕了起来,问道:“林子初,你不会是想加重赋税,盘剥百姓吧,某决不允许你如此行径!

屯田之策今年入秋时便可显功,若此时加重赋税,屯田将毁于一旦!”

相比于一次战争,按比例分成的屯田,才是长治久安之大计,田丰不允许任何人破坏!

田元皓你什么意思,某何时说过要盘剥百姓了?

在你心中,某就如此不堪?

老子从来就没想过要刮穷鬼的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