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二百八十三章 郭嘉的作用,就是用来签字画押

第二百八十三章 郭嘉的作用,就是用来签字画押

“天杀的董贼!竟敢毒害天子!”

在演技这方面,袁术自问一生不弱于人。

听到贾诩的话后,他当场仰天大哭,甚至还挤出了几滴眼泪。

若有不知情的人在场,还真以为他袁公路是大汉忠臣。

可是在贾诩和郭嘉的眼中,却总有种袁术是在尬演的感觉。

差不多得了,你袁公路是什么货色,咱们又不是不知道。

可他袁术要演戏,贾诩也不好拆台,只能拱手附和道:“将军请节哀!”

“文和啊,你让某如何节哀!”袁术依旧大哭不止,“想我袁氏世受国恩,理当匡朝辅国,以报王室。可眼下董贼行大逆之举,谋害天子,某却不能相救,有何脸面再为汉臣!”

闻言,贾诩再劝道:“将军,眼下当务之急,是诛除董贼,将军若哭坏了身子,又如何报效朝廷?”

袁公路,你差不多得了。

要是还哭,某可不陪你做戏了。

果然,听完贾诩的话,袁术止住了哭声,同时用袖口擦了擦眼泪。

“文和,眼下突遭大变,不知刘徐州有何打算?”

言外之意,刘玄德派你前来,恐怕不止是宣布消息这么简单吧。

贾诩再次拱手道:“实不相瞒,我主听闻天子被董贼谋害后,气得吐血三升,当场昏厥过去。等醒来后,便下令出兵讨贼。临行前,特命某前来南阳与将军联络,希望将军能共同进兵,诛杀国贼!”

袁术听到刘备气得吐血昏迷后,顿时面露后悔之色。

草率了……

吐血昏迷这招,某怎么没想到呢!

这下可好,比起刘玄德吐血昏迷,自己方才干嚎的这两嗓子,简直不值一提!

可转念一想,刘备居然真的要起兵跟董卓干一架……

难道……他刘玄德真的是大汉忠臣不成!

“进兵讨贼乃大义所在,刘徐州高义,某佩服!”

袁术正色道:“只是某兵微将寡,军中又缺粮草,因此未敢轻敌冒进。还请刘徐州先行一步,某再募集些精锐之士,筹谋些许粮草,定然率众景从。”

言外之意,你们先上,我先看看风头再说。

袁术的推脱,自然也在贾诩意料之内。

没有足够的利益作为动力,任谁也不会贸然动兵。

在原本历史上,诸侯们也是半推半就,直到袁绍、曹操等人率先打出旗号,关东联军才在酸枣进行会盟。

面对袁术的婉拒,贾诩却淡淡笑道:“将军此言,请恕某不敢苟同!”

“哦,文和此言何意?”

袁术饶有兴致的问道,想看看贾诩能说出什么花来。

贾诩站了起来,拱手正色道:“起兵诛杀董贼,乃大义之所在,更是天下共识!如此大德之事,稍纵即逝,将军为何肯落后于人?

其次,首倡义兵之人,必为天下士人所赞誉。将军出身高门,若再得士林清誉,何愁大事不成?

再者,此番诛贼,乃千古未有之盛事也。将军是愿做倡议之首,还是愿做从义之人?

最后,董贼势大,若想剿灭,需得众诸侯合兵一处。如此一来,由何人来当盟主,号令天下诸侯?”

贾诩一连四问,每一问都直击人心!

袁术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面色认真的听贾诩讲述。

其实贾诩的意思也简单,就是单纯把讨董的好处,分两个层面给袁术剖析了一遍。

首先,大家都认为董卓是国贼,那就不能光喊口号,还得出兵攻打。而谁先出兵,谁就能获取更多的大义名分。

占据了更多的大义名分,就能收获更多的名声,从而招揽到更多的贤才为自己效力。

眼下率先进兵的机会就在眼前,你袁术若畏首畏尾,不肯先进兵的话,等别人占据了大义名分,哪怕你出身袁氏,也只能做个摇旗呐喊的棋子而已。

如此,你甘心吗?

这是名声、地位方面。

另一个层面,就是**裸的利益层面。

既然要联盟,那就得有盟主。

谁做了盟主之位,就能号令一众诸侯,

就能号令天下大半的兵马!

以你袁术的出身,再有首倡义兵的名声加持,未必不能当上这盟主,成为天下最有权势之人!

如此攫取权势的机会,你袁术难道愿意拱手让人?

袁术当然不愿意!

而且他一直认为袁氏当兴,所以无论名声还是权势,都是他积极渴求之物。

所以,他有些心动了。

听完之后,袁术沉思片刻,才开口道:“文和,那以你之见,某当如何行事?”

贾诩答道:“以某之愚见,将军当立即发兵,与我主会师雒阳。同时以袁氏之声望,号召天下英雄讨董。如此一来,应邀前来的诸侯,都应在将军之下。

届时雒阳城下,商定盟约之时,将军此号令群雄,谁敢不从!”

说到这里,贾诩见袁术意有所动,便丢出了最后一块筹码。

“况且来之前,我主便有过承诺。若将军肯立即起兵讨贼,届时盟会之时,我主愿率麾下数万大军,尊将军为盟主!”

此言听在袁术耳中,无异于平地一声惊雷!

“刘徐州果真有此言?”

袁术之所以犹豫,就是担心不能压服刘备,最后白白为他人做嫁衣。如今刘备许下了承诺,愿尊奉他袁术为盟主,他如何能不动心。

贾诩笑了,一指旁边的郭嘉,说道:“将军可知,此乃何人?”

闻言,袁术看了看郭嘉。

见他不过是个二十岁出头,且略显轻浮,便摇头一笑,不置可否。

“好叫将军知晓,此人名叫郭奉孝,乃我徐州治中从事。别看此人年纪轻轻,却深得我主信重,每逢战事,我主皆问计于他。

某人微言轻,自然不足以取信将军,但将军若愿意立即起兵,郭奉孝可替我主与将军签字画押,做个凭据!

倘若将来我主食言,不愿推举将军为盟主,将军尽可将此凭据昭示天下。如此,将军以为如何?”

郭嘉:……

贾文和这狗东西!

带我过来,就是为了让我干这事?

真是比林子初还要可恶!

你自己咋不去画押!

见贾诩言之凿凿,袁术信了。

毕竟这种大事,也不可能开玩笑。诓骗自己,对他刘备也没什么好处。

一念及此,袁术便开口道:“刘徐州如此盛情相邀,某也不能不识好歹。也罢,某这便命麾下准备起兵之事。最多一月,某便能与刘徐州在雒阳城外相会!文和若不信,可留此旁观!”

既然你刘备拿出了诚意,那我袁术也不是碌碌小人。索性现在就可以给你一个确切的时间,并且邀请你贾文和留下来作为监视。

“将军高义,某佩服!”

贾诩拱手,笑着称赞道。

……

几乎是在同时,兖州刘岱,渤海袁绍,幽州刘虞与公孙瓒,荆州刘表,甚至是当初被林朝坑得欲仙欲死的黑山张燕,都接见了刘备的使者,也都听到了差不多的言论。

区别在于,袁术实力强大,又是刘备的盟友,贾诩才会许诺推举他为盟主。

而兖州刘岱,则是以大义说之,并且答应帮助他统合整个兖州。

其他几人的侧重点,也都有所不同。

然万变不离其宗,究其核心,还是一个利字!

于是,关东诸侯在贾诩的一番鼓动之下,都开始了整军备战,不日将兵发洛阳。

联军讨董,正式拉开帷幕!

……

林朝在徐州杀了一波人,借了一些粮后,便与田丰和崔琰商议了一番留守事宜。

本来讨董之战,林朝打算蹭些好处,划水一波。

可谁知刘备太过刚烈,直言要誓杀董贼。

从那一刻起,林朝便明白,此战徐州怕是要冲在反董第一线了。

整个刘备集团的精兵强将,也会倾巢出动!

如此以来,后方难免空虚,留守之人,就成了重中之重。

虽然震慑了一波徐州世家,但林朝还是有些不放心。

最后经三人商议决定,把荀彧从泰山调回来坐镇后方,同时也将整个诸葛氏带回来,再由崔琰,简雍,糜竺等人辅佐荀彧,一同留守徐州。

至于武将方面,能有资格坐镇一方的,也就那么寥寥数人。

关羽乃军中主将,肯定要率军出征。

张飞上次打泰山时没有被派上战场,早就怨气冲天,此次若还是让他留守后方,怕是会掀桌。

再者,张飞守徐州……

这太凶险了!

林朝可不想历史重演。

赵云留守,倒是个好主意。

只是之前大半年,赵云就一直在中山迁徙百姓,此时再让他坐镇后方。那七进七出的赵子龙,可就真要成为文官了。

而军中除了这三人之外,唯一够资格独领一军的,就只剩下张辽了。

思来想去,林朝最终决定由张辽为主,高顺为副,统领八千大军,一同镇守徐州。

毕竟现在董卓麾下,还有出身并州的边军。面对昔日袍泽,张辽高顺肯定也不愿兵戎相见。

此外,林朝也把出身兖州和徐州本地的吕虔、徐盛留了下来,统领三千人,作为平衡张辽、高顺的另一股力量。

至此,后方的布置,也基本告一段落。

……

奉高治所。

林朝回到泰山之后,便请了一个人过来。

此人,正是沮授。

除此之外,还有出身凤鸣卫的貂蝉,玉蝉两姐妹。

治所中,林朝将自己的计划对沮授讲了一遍,便不再言语,捧着一杯茶,等待沮授慢慢消化着内容。

听了林朝的计划,沮授思虑半晌,脸上才露出一抹笑容。

“林子初,你将计划提前告知于某,就如此确定某会答应你?”

虽然败在林朝手上一次,但沮授仍是天下一等一的人才,有些傲气也属正常。

林朝笑了,笑得很自信:“这是自然,某开口之前,就已料定公与必然不会拒绝。”

“这是为何?”

沮授不解地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