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二百八十六章 进军讨董

这个三国很核理 第二百八十六章 进军讨董

作者:于秋陨S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3:35

第二百八十六章 进军讨董

初平元年,六月初三。

泰山郡,奉高县外大营中。

营中有一高台,刘备立于高台之上。

此时的刘备,身披铠甲,手持双股……额,单手剑,因为之前赐给了林朝一把,所以现在刘备的佩剑只剩了一把。

自刘备而下,全军素缟,神情肃穆。

今日,正好是刘备下令起兵讨董的第二十日,一日不多,一日不少。

经过二十日紧锣密鼓的备战,徐州兵马已全部完成整备,粮秣转运之路也已经筹划完毕,关东诸侯也联络得差不多了。

刘备左右看了看,却没有发现林朝的踪迹,不禁微微皱了皱眉头。

子初行事一向稳妥,为何今日如此重要的时刻,却姗姗来迟?

“奉孝,子初为何还没到?”

台下是全军将士,刘备也不好大声喧哗,只能扭头低声向身后的郭嘉问道。

郭嘉走了上来,低声道:“主公,子初一大早去城外送别诸葛郡丞了。”

闻言,刘备想起了重病垂死的诸葛珪,这才点了点头,叹息道:“也罢,那就再等一等吧。”

说来也是奇怪,自年初攻入泰山郡时,诸葛珪就已经重病卧床。当时就有医者断言,诸葛珪撑不过三个月。

现在都四五个月过去了,诸葛珪的病自然越来越重,甚至几乎已经不能下床行走。

可……就是不死!

生命力之顽强,令众人惊叹。

眼下战事将起,林朝想着泰山东有青州黄巾,北有臧霸,并非安稳之地。便建议将诸葛氏举家迁去徐州治所郯县内,以避刀兵之祸。

三日前,张辽率领五千将士返回了徐州,与高顺手下三千人合兵,作为留守后方。

而今日,吕虔与徐盛统领着三千将士,一路护送着诸葛珪一家,也开始往徐州进发。

因大舅哥荀彧也在队伍之中,林朝自然要出城相送,同时嘱托一番,所以耽搁了些时间。

直到日头偏正之时,林朝才姗姗来迟。

今日的林朝,又换上了一袭白衣,也算是为刘辩守孝了。

“子初,诸葛郡丞一家送走了?”

见林朝归来,刘备开口问道。

林朝点了点头,拱手道:“玄德公,朝来迟了,还请恕罪。”

刘备摆了摆手道:“子初不必在意,反正也没误了时辰,速速入列吧。”

“唯!”

林朝又是一拱手,站回了自己的位置。

此时高台上,刘备站在中央,身后谋士站成两排。

左边是林朝,郭嘉,贾诩。

右边是田丰,荀攸,荀谌。

台下,众将各率一部分本部人马,并排而立。

从上到下,依次是关羽,张飞,赵云,徐晃,孙观,孙康,朱灵等将领。

如此阵容,不可谓不雄厚。

为了此次出征,刘备可谓是拿出了自己全部身家,要与董卓拼个高低。

刘备抬头看了看天色,便大步走到台前,目视着台下众将。

随着他那沉稳有力的步伐,台下大军的目光也都看了过来。

众将见刘备有动作,皆精神一振,等候着命令。

下一刻,

铿!

利剑出鞘,被刘备高举在半空中。

“诸位,董贼无道,逆天逞凶,毒杀天子,天下人人得而诛之!某为汉室宗亲,朝廷亲封之左将军,今日便要起兵攻入雒阳,诛杀董贼,不知诸位可愿跟随?”

刘备话音落下,关羽马上率众将单膝跪倒在地,大声道:“攻入雒阳,诛杀董贼!”

闻言,所有士卒也齐齐跪倒在地,口中大呼道:

“攻入雒阳,诛杀董贼!”

“攻入雒阳,诛杀董贼!”

“攻入雒阳,诛杀董贼!”

……

声音在军营中此起彼伏,激荡在天地之间。

好,军心可用!

刘备大喜,手中短剑往前一指,大喝道:

“传某将令,进军!”

……

陈留。

曹嵩低头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长子曹操,神情复杂,默默无言……

半晌,曹嵩见曹操依旧无有言语,不禁发出一声叹息。

“孟德,你起来回话。”

跪在地上的曹操却摇了摇头,不愿起身,只是开口道:“父亲,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儿欲起兵讨董,匡扶天下,还请父亲成全!”

“成全?”

曹嵩说道,脸上却露出一抹苦笑。

“为父知你胸怀大志,只是不知你可曾想过,如若不成,我曹氏恐有覆灭之危。”

曹操点了点头道:“儿知道。”

“既然明白,你为何还去掺和此事?下方为官,主政一方,保我曹氏满门安宁,有何不好?”

曹操摇了摇头,目光却无比坚决。

“如今天下大乱,当为大争之世,只图龟缩自保者,必不能久安,还请父亲明鉴!再者,董贼如今……”

“为父读书少,说不过你,你也不要跟为父说这些大道理!”

见自己儿子又要长篇大论,分析天下形势,曹嵩不禁眉头一皱,挥手打断道。

天下大势如何,我不懂,也不想管!

是否大争之世,与我也毫无干系。

我只想保住我曹氏的存续,难道这也有错?

曹嵩自然是没错的,只是他终究无法理解曹操的想法,就如同曹操无法认同他那偏安一隅的理念一样。

自夏侯惇保护这曹操家眷来到陈留之后,曹操便向父亲曹嵩讲述了自己的志向。

对此,曹嵩虽不怎么赞同,却也散尽了家财,为曹操招募兵马,更是将陈留卫氏的卫兹推荐给了曹操。

卫兹曾举孝廉,却拒绝三公征辟为官,在陈留也算贤名远波。

此人与曹操一番彻夜长谈后,顿时被曹操远大的志向所慑服,认曹操为主,且愿倾尽家财,帮助曹操募集兵马、粮饷。

在卫兹这个本地土豪的帮助下,曹操一共筹措了兵马五千人。

需知,自何进死后,曹操不愿与董卓合作,便弃官逃离雒阳。现在的他,根本无官无爵,能征召数千兵马,已是颇为不易。

有了兵马,眼看就要起兵讨董之时,董卓忽然给曹嵩下了一道诏令,征召他入京任三公之一的司空。

同时许诺给他的长子曹操加官进爵,只要他们曹氏不掺和讨董之事。

这下,曹嵩犹豫了,便派人找到曹操,父子之间进行了一番商谈。

结局很明确,曹操跪在地上,恳求父亲不要入京为官。

开玩笑,我这边正筹备着与诸侯一起讨董呢,您老人家却入京当了董卓的三公……

这不是坑儿子吗!

自古以来,都是儿子坑爹。

爹坑儿子的先例,可不能从父亲您这开始啊!

但曹嵩不这么想。

曹嵩此人并无什么大志,只是靠着养父曹腾留下的政治遗产,才一路累官至九卿,最终用钱买下了三公之位。

尽管只当了不到两个月而已。

曹嵩为官,也不像曹腾那般清廉有能,反而净干些因权倒立,中饱私囊的勾当。

所以他对此次联军讨董并不感冒,反而对董卓提出的条件更感兴趣。

自己入朝再当三公,长子曹操下放主政一方,管他天下如何乱,自己只要保住曹氏这一亩三分地,就能存续发展,安享富贵。

可惜这种小富即安的想法,曹操向来是嗤之以鼻。

于是,就有了眼下父子相对的这一幕。

见父亲不理解自己的志向,曹操面色有些苦恼,跪在地上再次拱手道:“父亲,董贼倒行逆施,必不能久存。父亲此时入京,便等同从贼。他日清算之时,恐怕……恐怕……”

“恐怕什么,怕为父落得身死之下场?”

曹嵩冷笑一声,开口说道。

“儿不敢!”

曹操连忙俯首道。

曹嵩又叹了口气,开口道:“孟德,以你之见,此番关东诸侯必能剿灭董卓?”

“这是必然!”

曹操马上答道,满脸的自信。

“关东诸侯人多势众,若合兵一处,必能剿灭董贼。况且其中还有四世三公的袁本初,袁公路,皆当世英才,足可领袖群雄。”

一听儿子提起袁氏,曹嵩原本舒缓了些的脸色,又变得难看起来。

自己膝下有五个儿子,唯独长子孟德天资聪慧,可成大事。

自己这个长子事事都好,可唯有一点让自己不满,那就是曹操倾慕儒门,早年就刻意脱离宦官阵营,往世家那边靠拢。但凡提及天下俊才,必言自己挚友袁本初。

傻儿子,你拿人家当朋友,当知己,当志同道合之人。

可人家呢,怕不是只把你当成棋子而已!

世家之人,表面上都是一副念着经书,致君尧舜的清正行径。动辄引经据典,开口报效朝廷,闭口保境安民。

可事实上,这群狗东西,才是天下最无耻之人!

为父宦海沉浮数十载,那群世家的嘴脸,见得多了!

不过曹嵩明白,不让自己儿子吃点亏,他是不会回头的。

也罢,既然儿子要讨董,那就随他去吧。

反正无论作何决定,都是为了我曹氏的存续繁荣。

孟德若能成功,将来不失为一方诸侯。

想到这里,曹嵩开口道:“孟德,你先起来吧。”

曹操硬着头皮道:“若父亲不肯成全,儿便长跪不起。”

“那就当为父答应你了,起来吧。”

闻言,曹操面露喜色,开口道:“父亲此言当真?”

“你我父子,为父难道还会骗你不成?”曹嵩微怒道。

曹操马上从地上爬了起来,赔笑道:“是是,儿不该对父亲心存疑虑,儿知错!”

“你既要进军讨董,那为父也就不去雒阳当这这三公了。过两日,为父便带着你弟弟去徐州琅琊郡,寻昔日故友,也算是避祸吧。”

说到这里,曹嵩又叹息道:“孟德,莫怪为父狠心。你此去太过凶险,万一不能成事,我曹氏却不能因你而亡。所以为父带着你几个弟弟走,也算为我曹家保存香火。”

曹操点了点头,正色道:“父亲高见,正该如此。待儿诛灭了董卓,成就功业,再将您接回来。”

“此外,为父还有一言,孟德你一定要牢牢记住!”

曹操拱手道:“父亲有何教诲,儿必铭记于心。”

“我儿孟德切记,我曹氏出身宦门,那些世家终究不会拿咱们当自己人……

面对世家中人,可交,可用,却唯独不可信!”

闻言,曹操浑身一颤,不禁抬头向父亲看去,却正好迎上了曹嵩那凝重的目光。

“儿……记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