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三百五十四章 正义使者刘玄德

第三百五十四章 正义使者刘玄德

初平元年,九月初十。

刘备率大军抵达雒阳,公孙瓒与张燕亦率军跟随其后。

不过此时的雒阳,早已人去楼空,见不到半个西凉军的影子。

九月初八的一场大火,除了把蔡府烧了之外,并没有对雒阳城造成丝毫的损伤。而董卓死后,李儒便按照林朝的意思站了出来,立刻就稳住了场面。

群龙无首的西凉军见了李儒,就跟见了亲人一样,马上就投入了他的怀抱,赶都赶不走的那种。当然,对外名义上是以张济为首。

据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监军传出来的消息,朝廷校尉张济乃大汉忠良,因不满国贼董卓擅权专政,荼毒苍生,所以联合了一代大儒蔡邕,准备为国除贼。

而蔡邕膝下二女虽是女儿身,但巾帼不让须眉,情愿以身饲虎,下嫁于国贼董卓,只为找到铲除国贼的机会。

天可怜见,终于在成婚当晚,万恶的董贼放松了戒备。

于是乎,大汉忠良张济与大儒蔡邕定计火烧自家宅邸,情愿与董贼同归于尽,以身殉国。而蔡家的两位贵女更是手刃国贼,为苍生除害!

幸而苍天有眼,不绝忠良。董贼及一众党羽全都被大火烧死,唯蔡邕与张济二人侥幸活了下来。

如今国贼已死,身为大汉忠良的张济将军自然该率军西进,迎奉天子。

所以,当刘备抵达雒阳时,整个雒阳城虽依旧如昔,但城中的西凉军团早已消失不见。

当然,还有一件事却很巧合的发生了。

之前被董卓征调的十万民夫,竟然全部聚集到了城门口,准备向长安进发。这些人还带着董卓在雒阳搜刮的粮食,金银,准备一路运往长安。

而负责押送的人,正是张绣。

林朝的计划,赵云此次回到孟津关的时候,便已经汇报给了刘备。此时见到张绣,刘备自然知道是什么意思。

于是,正义使者刘使君一声怒喝,顿时吓得张绣心惊胆颤,纳头便拜。

随后,刘使君大声怒斥一番董卓这种草菅人命的行为,并要求张绣当场释放这十万民夫。

张绣不敢不从,只得下令民夫各回各家。

于是,十万民夫纷纷跪地叩首,感谢刘使君的仁义善举!

此情此景,与当年汉高祖刘邦入关时,与秦地民众约法三章的场景是何其相似。

同样的仁心仁德,同样的万民欢呼,同样的万众归心。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安抚了民众之后,刘备更是将董卓搜刮而来的粮食分发了一大部分,使那些饥不敢食的百姓有了活路。

做完这一切之后,时间已经到了晚上。

由于未有诏令,又怕军队扰民和为旁人诟病,刘备并没有让大军进城,反倒是驻扎在了城外不远处。

大营中。

刘备召集了一众文臣武将,开始升帐议事。

此刻的军营中,却多了两个新面孔,徐荣与张绣。

早在赵云赶到孟津关,只身入关见到徐荣,并且将董卓已死的消息告诉他时,徐荣就选择了乖乖投降,根本不用赵云恐吓。

正如林朝预料的那样,徐荣宦海沉浮多年,如今的他非常识时务,宛若一颗坚定的墙头草。

随后,徐荣大开关隘,并亲自派出战船迎接刘备入关,把姿态放得很低。

刘备当然很满意,当着全军的面大声夸奖了徐荣一番。

但无论是把臂同游和抵足而眠,这两种高级待遇徐荣却没有享受到。

相比之下,还不如张绣。好歹张绣在城门口投诚时,刘备还亲自把他扶了起来。

众人到齐后,林夕在众目睽睽之下走了出来,捧着董卓首级献给了刘备。

此时距离董卓身死已经过去了两天时间,为防首级腐烂变形,林夕特地命人将首级腌制了一番,但足以辨认出面部轮廓。

“哈哈哈!董贼,你霍乱朝纲,鸩杀天子,早该有此下场!”

望着董卓首级,刘备仰天大笑道,心情都舒畅了许多。

自从得知董卓毒杀了天子之后,刘备胸中就憋了一股怨气,直到此时亲眼看到董卓首级,这口气才顺畅了,整个人精神为之一振。

不过提起了毒杀天子,刘备又想起了一个人,便开口问道:“那亲手残害天子的李儒何在,为何不见其人首级?”

作为弑君者,李儒的罪可不比董卓小多少。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把目光放到了赵云和典韦身上。

典韦依旧抱着木盒,面无表情,且一言不发。

倒是赵云,见刘备的目光看向自己,心中又想起了林朝对自己讲述的计划,以及那番宏图伟业,他内心挣扎了好一会,才拱手道:

“回主公,监军入雒本就是冒险之举,当时只顾着诛杀董贼,等反应过来时,李儒已……不知所踪,想来应该是死在了乱军之中。”

“哼!”

闻言,刘备犹觉愤愤不平道:“那倒是便宜此贼了!”

说着刘备又看了一眼董卓首级,心中感慨万千。

能有今日之功,全赖子初不避生死,亲涉险地啊!

可惜为了不引起关东诸侯的忌惮,此功却无法宣之于众,是某对不住子初啊!

正因此功无法令世人知晓,某才要更加奖赏子初一番,可不能寒了功臣的心。

刘备心中打定主意后,便一挥袖,命令道:“来人,将董贼头颅挂在城门楼上悬示四海,昭示世人,这便是国贼的下场!”

“唯!”

话音落下,马上有人走向前,拿起董卓首级走了出去。

到了这时候,刘备才开口向典韦问道:“君明,为何不见子初与子义前来?”

“主公,监军一日前便带着子义向西进发,去迎奉天子去了。”典韦说着,走上前将木盒呈上,“监军临行前,特命某将此物献给主公,并言此物何去何从,请主公定夺!”

刘备端着木盒看了看,又开口问道:“这是何物,居然连子初都拿不定主意?”

“禀主公,此乃传国玉玺。”

典韦的声音不大,甚至一如既往的低沉,但听在刘备和众人的耳中,却宛若惊雷一般。

“什么,竟是传国玉玺!”

刘备惊呼一声,他万万没想到,林朝留给他的,居然是此等神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