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长秋袁本初

这个三国很核理 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长秋袁本初

作者:于秋陨S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3:35

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长秋袁本初

见三人都没有其他的意见,林朝继续开口道:“关于袁术麾下的封赏,便大致如此吧。文和,袁术麾下部曲封赏之事,不过细枝末节,你且自行斟酌一番。”

闻言,贾诩点了点头。

值得一说的是,前几日林朝收到了校事府的传讯,和一封林夕传来的家书。

传讯的内容有两件事,第一件是刘备的意思,信中他表示自己欲任命林夕为一军主将,就此询问林朝的意见。

当然,并不是询问林朝同不同意,而是询问林朝该组建一支什么样的兵马让林夕统领。

或者说,林夕今后在徐州集团中,应该是一个什么定位。而且林朝也看得出来,刘备信中还有一未尽之言,那就是校事府下一任府令的人选。

这个消息传来的时候,看得林朝眉头直皱,连连摇头叹息。

现年十七岁的林夕,虽然在校事府历练了两年之久,但真要独掌一军,林朝还是有些不放心。

军事这玩意,是很吃天赋的,一个弄不到就会兵败人亡。林朝之所以一直压着弟弟林夕,就是不想让他走得太急太快,以免年少得意,重蹈历史上赵括、马谡等人的覆辙。

有些人走得太快,太远,往往就会忘了归来的路该怎么走。

作为这一世唯一的弟弟,其实林朝宁愿林夕安安稳稳地当个富家翁,平平安安度过此生。

但,正如雒阳城中沮授所言,他林子煦是林子初的弟弟,这辈子就不可能平凡。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血脉带来的联系,早已把林夕与林朝深度绑定在一起,甚至林夕的一举一动,别人都会猜测其间有没有林朝的意思。

而眼下刘备已经下了钧命,林朝也压不住了。

也罢,回头给他配一个稳重谨慎的副将,再观后效。

至于林夕传来的家书,内容也是说这个事的。刘备的任命是一回事,但他总要让兄长知晓。

关于兄弟之间,林朝一直希望能随意一些,但这个时代的礼法约束,导致林夕在林朝面前颇为拘谨。确切的说,自从父亲病亡之后,林夕便一直像尊重父亲一样尊重林朝这个唯一的兄长。

毕竟长兄如父,他此举非常符合此时的道德观念。

因此,林夕在信中的措词非常诚惶诚恐,并且表示若惹得兄长不喜,他立即向刘备辞了这一军主将的位置。

林朝看完之后,只回了一句话,让林夕好生用兵,莫要辜负了刘备的厚望,同时以后行事当更加谨慎一些。

而校事府传来的第二个消息,倒是让林朝乐开了花。

正是那飘零半生的吕奉先,强行认袁术为义……主公的事情。

林朝看完之后,当场大呼道:有奉先在袁公路麾下,何愁大事不成!

淮南骷髅王与汉末共享义子,这还真是绝配!

所以,林朝激动之余,甚至直接随手赏给了吕布一个亭侯的爵位,作为他弃暗投明的奖赏。

见关于袁术的安排差不多了,沮授忍不住开口道:“子初,袁本初那边……如何安排?”

沮授嘴上问得是关于袁术的安排,但事实上,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在问关于韩馥的安排。对于旧主,沮授始终心存挂念,尽管韩馥并不怎么喜欢他。

林朝瞥了沮授一眼,脸上带着古怪的笑容:“公与放心,韩文节冀州牧的位置不会变,但他此战无甚功劳,最多给他一个乡侯的爵位,也与他州牧的位置相得益彰。”

开玩笑,韩馥这个人还要留着与袁绍鹬蚌相争呢,林朝现在当然不会动他。在林朝的计划中,冀州最好能形成韩袁对立的局面,才对徐州更加有利。

对于未来几年的天下格局来说,就是四个字,越乱越好!

闻言,沮授丝毫没有被点头心思的尴尬,反而点了点头道:“如此倒也合适,只是袁本初呢,子初打算如何处理?”

林朝笑道:“要不,咱们给他一个大长秋的位置,公与以为如何?”

沮授:“……”

此言一出,正在喝茶的贾诩顿时一口茶水喷了出来,正好喷了郭嘉一脸。

林子初这家伙,总能整出一些新花样来恶心别人!

大长秋这个官职,它不是那种好不好的问题,它真的是那种很少见的……非常合适恶心人的……并且会让袁绍社死当场的官职。

因为,这是属于宦官系统的官职,也就是说太监才能当的官。

你总不能让袁绍自断根基,然后孤身前往长安伺候天子吧!

林朝但凡敢当众宣布任命袁绍为大长秋,他袁本初绝对会跟刘备拼命,还是不死不休的那种!

沮授满脸苦笑道:“子初莫闹,莫闹……”

“怎么,公与觉得不妥?”林朝满脸好奇的问道。

这是妥不妥的问题吗!

沮授现在很想一巴掌拍死林朝,免得他以后再害人!

其实林朝真的很想给袁绍弄一个大长秋的位置,至少袁术肯定会举双手赞成。

沮授深呼吸了两下,这才平复了激荡的心情,开口道:“某以为,以袁本初之声望,可为骠骑将军。”

骠骑将军位比三公,是仅次于大将军的武官,袁绍来当也还行。最重要的是,如此一来袁绍便屈居袁术之下,二袁之间的矛盾会更加激烈。

“公与此言,倒是可行……”林朝点头道,眼中满是思索之色,“只是他袁本初愿不愿意,还是两说。某以为,骠骑将军还是小了一些,不若加其为司空,如何?”

司空作为三公之一,仅次于太尉,也算是位极人臣了。

一直没有开口的贾诩却摇了摇头道:“不妥,三公之位不可轻授,再者袁本初此战并无功劳。如此封赏,实在难以服众,子初此番却是操之过急了。”

到了汉末时,三公的实权已经多了,但它作为百官之首,是天下所有官员士子的终极梦想。哪怕只是一个虚衔,也不能轻放。

而且三公的定位是朝堂百官典范,世间道德楷模。当然,同时也是皇帝的背锅侠。

他袁本初,还不够资格。

见贾诩反对,林朝也明白是自己有些着急了,便开口道:“也罢,那就骠骑将军吧,爵位不变。至于袁绍麾下的一众诸侯,文和看着办吧。”

闻言,贾诩又点了点头。

林朝继续说道:“最后,咱们再来说说,玄德公当封何职?”

此言一出,贾诩和沮授都沉默了,全都默不作声地看着林朝,目光无神,好像快要睡着了一样。

虽说是论功行赏,但作为臣子背后议论君主,实在有些不妥。尤其是贾诩和沮授,更没有谈论此事的理由。

贾诩这老银币一生谨慎,这种事他不会做。

沮授身为降臣,而且还没有完全归心,更不会谈论。

硬要说的话,徐州团宠郭嘉都比他们有话语权。至少听到郭嘉谈论此事,刘备绝不会怪罪于他。

林朝却不管二人的想法,径直开口道:“某意,请天子拜玄德公为太傅,亦或是太尉之职,诸位以为如何?”

太傅身为帝师,乃上公,位在三公之上,却并不常设,而且整个东汉时期,一位皇帝只有一位太傅,且一般是荣誉头衔,手中没有任何实权。

但刘备还有一个领徐州牧的职位,再辅以太傅头衔,的确可以与袁术分庭抗礼。

其实刘备的官职是最难处理的,因为他不能比袁术低。但袁术身为此次联军盟主,自然当居首功,所以林朝才想了这么一个取巧的方式。

唯一的难处是,太傅一般由德高望重的老臣担任,刘备虽是天下有数的诸侯,但今年也才三十岁上下,着实是有些年轻了,所以林朝还有一个备选,那就是太尉。

听了林朝的话,贾诩率先开口表态:“子初所言甚是,主公身为大汉柱石,无论拜何种官职都不为过。至于太傅还是太尉,子初自行斟酌便是,某人微言轻,不便多言。”

贾诩说完,沮授也立即表态道:“文和兄此言甚是,某附议。”

林朝瞥了他们一眼,心道这俩家伙,一个老银币,一个老千层饼,做事却滴水不漏。

无奈之下,他只把目光看向郭嘉。

郭嘉则没有这么多的顾忌,开口笑道:“子初,某以为太傅之位不妥。主公方才只有徐州,便已经位极人臣,日后若有功劳,天子如何封赏?若不封赏,又如何服众?若非有袁公路身居大将军之位,便是太尉也有些高了。”

“奉孝此言有理,倒是某疏忽了。”林朝笑道,“可单单一个太尉之职,又在袁公路之下,这可如何是好?”

郭嘉笑道:“此事易耳,主公可以太尉之职假黄钺,如此一来,地位便不会低于他袁公路。”

闻言,林朝眼睛一亮。

郭奉孝有两下子,这种招也能想得出来!

黄钺这玩意,就和后世的尚方宝剑差不多。而假黄钺,就了类似于钦差,只不过钦差是临时性质的,而假黄钺是半永久。

原本历史上,刘备入川时,留关羽镇守荆州,后来刘备进位汉中王,就给了关羽一个假节钺的权限。

若刘备当时登基称帝,这个假节钺就会变成假黄钺。

而刘备一旦假黄钺,便在法理上能与袁术分庭抗礼。

一个是天下武官之首,有权调动天下兵马的大将军。

另一个则是天子授权,手握杀生予夺的权限。

两者之间,实在说不好谁上谁下。

林朝一挥袖道:“好,那便请天子拜玄德公为太尉,假黄钺,领徐州牧。至于咱们徐州文武,也各有封赏。文和,你等会拟一份草案,某要上报玄德公。”

虽说商议得差不多了,但毕竟是这么大的事,最好还是要刘备点头同意,林朝不好擅权而为。

闻言,贾诩又点了点头。

林朝想了想,继续开口道:“此外,还有一件难事,劳烦三位为某决断一番。”

“何事为难?”郭嘉好奇道。

“有一个人,某尚且想不通如何处置。”

三人目光全都看向了林朝,想知道这个人是谁。

林朝缓缓开口道:“曹孟德。”

闻言,三人微微一愣,随即摇头失笑。那神情,明显是在表示林朝小题大做。

“子初,区区一个曹孟德,有何为难之处?”郭嘉摇头笑道,“此人身为宦门之后,此次讨董又无甚功勋,甚至自己招募而来的乡勇都被徐文耀歼灭,除了一颗报国之心外,某实不知此人有何出奇之处。”

郭嘉的意见,显然得到了沮授与贾诩的认可。

这次讨董曹操的战绩实在太过难看,而且他之前也没有太大的名声,因此在三人看来,他与袁绍其他的小弟也没什么区别。

世事不可逆睹,三人有如此想法,倒也不足为奇。

可林朝深知曹操有大志,必不久为人下,因此才想着提早控制在手中。若是有可能的话,林朝都想直接杀了曹操了事。

可惜不能这样做,至少现在不能。

眼下的曹操,还怀揣着满腔的报国之志。此战虽无成果,但是连郭嘉都认为他忠心可嘉,而刘备身为宗室,又是汉室忠臣,自然不能对曹操下手。

但这么一位枭雄,林朝又不想放跑任由他做大,所以思来想去,也没找到一个妥善的安置方法。

倒是贾诩看出了林朝的为难,又想起林朝素有识人之明,便开口试探着问道:“子初,曹孟德此人……很关键?”

林朝点了点头道:“自然是关键的,在酸枣会盟之时,某曾与其有过一番交谈。此人胸怀大志,腹有韬略,实乃当世俊杰。”

旁边郭嘉笑了起来:“此人既有如此才华,子初何不施展自己最擅长的谋人之术,将其赚回徐州,为主公所用?”

郭奉孝,你皮痒了是不是!

我那是赚人吗?

我那明明是为徐州大业殚精竭虑,招揽可用之才!

林朝瞪了郭嘉一眼,然后摇了摇头道:“此人非池中之物,绝不会久屈人下,想要收服,恐怕有些困难。”

“既然不能收服,子初又有担忧,何不直接干脆些……”

贾诩开口笑道,同时轻轻比划了一个砍头的动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